本院認為,被告唐某某系虎林市×磚廠的經營者。被告陳某某系被告唐某某雇傭的工作人員,故被告陳某某對原告的各項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被告唐某某稱與王×簽訂勞務合同,雙方約定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的事故由王×承擔賠償責任,被告唐某某不承擔賠償責任。從雙方簽訂的勞務合同內容審查,結合該磚廠的工商注冊登記的經營者為被告唐某某,故雙方的關系實質上是磚廠內部承包管理關系,并非對該磚廠經營權轉包關系。所以,被告唐某某作為磚廠的經營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因虎林市×磚廠在其營業(yè)執(zhí)照過期的前提下仍以該磚廠的名義對外經營,故原告以該磚廠的經營者唐某某為本案的被告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告付躍國雖未與被告唐某某簽訂勞動合同,但雙方已經形成了事實勞動合同關系。被告唐某某在原告付躍國工作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故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雙倍工資3,466.67元(6,500元∕月÷30天×16天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本案屬工傷保險待遇糾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77條 ?規(guī)定:原告利益受到損害,具有提起訴訟的權力;第八十二條 ?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自應當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支付二倍的工資。據此,按原告與被告雙方認可的最低工資標準800元的二倍,確認原告每月工資為1600元。《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規(guī)定(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第33條 ?規(guī)定: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原告請求停工留薪的工資四個月沒有超出法律規(guī)定,按每月工資1600元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呂某某與被告新東環(huán)保公司均同意解除勞動關系,本院予以準許。原告呂某某因工受傷,被告新東環(huán)保公司為為其投保工傷保險,根據法律規(guī)定,應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fā)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對勞動者支付相關費用。本案新東環(huán)保公司應對呂某某進行賠償。因(2014)哈民一民終字第412號民事判決書已經生效,該文書對呂某某的工資認定為3,500元/月,故本案按照3,500/月對呂某某的相關賠償進行計算。對呂某某的各項損失本院確認如下:1、醫(yī)療費14,142.85元,為呂某某實際支出的治療費用,有其提供的住院病例及住院清單予以佐證,本院予以支持。2、護理費7,600元,呂某某未提交住院期間護理費用的相關證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呂某某與被告新東環(huán)保公司均同意解除勞動關系,本院予以準許。原告呂某某因工受傷,被告新東環(huán)保公司為為其投保工傷保險,根據法律規(guī)定,應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fā)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對勞動者支付相關費用。本案新東環(huán)保公司應對呂某某進行賠償。因(2014)哈民一民終字第412號民事判決書已經生效,該文書對呂某某的工資認定為3,500元/月,故本案按照3,500/月對呂某某的相關賠償進行計算。對呂某某的各項損失本院確認如下:1、醫(yī)療費14,142.85元,為呂某某實際支出的治療費用,有其提供的住院病例及住院清單予以佐證,本院予以支持。2、護理費7,600元,呂某某未提交住院期間護理費用的相關證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鑫開宇公司請求其與李某沒有事實勞動關系,但雙方事實勞動關系已經經仲裁委員會依法裁決,鑫開宇公司在收到裁決后沒有提起訴訟,該仲裁裁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并且鑫開宇公司沒有向本院提供新的證據而其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李某經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后,鑫開宇公司亦沒有提出任何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該工傷決定書有效。哈爾濱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評定李某為傷殘九級,鑫開宇公司亦沒有提出異議,故傷殘鑒定應視為鑫開宇公司默認。故李某因工受傷,鑫開宇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關于方勞人仲字〔2018〕第66號仲裁裁決書裁決的各項賠償費用,雙方均沒有提供新的足以反駁仲裁裁決的證據,故仲裁委員會裁決鑫開宇公司向李某支付伙食補助費820元、護理費8692元、停工留薪期工資23400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35100元、醫(yī)療費4871.29元,以上合計72883.29元的賠償費用符合法律規(guī)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被告曹某于2014年9月1日到原告處工作,雙方建立了事實勞動關系,被告作為原告職工在工作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被告理應享受工傷醫(y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原告作為用人單位,自被告在原告處工作后理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為被告繳納工傷保險費。本案中由于原告未給被告繳納工傷保險費,故原告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給被告各項費用。本案中由于被告所受傷殘等級為七級傷殘,故原告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的13個月本人工資標準支付給被告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按照《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guī)定》規(guī)定的20個月本人工資標準支付給被告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和12個月本人工資標準支付給被告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本案中被告所受損傷為右踝骨關節(jié)骨折、左根骨粉碎性骨折,被告所受傷害符合列入《黑龍江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規(guī)定的下肢多個部位骨折情形,應給予被告8個月停工留薪期。雖然原告主張給予被告3個月停工留薪期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本案中鄭某系雙利煤礦職工,在工作中受傷,鄭某有權要求享受工傷保險待遇。雙利煤礦對鄭某提出的工傷待遇、及醫(yī)療費金額均無異議,本院對鄭某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關于雙利煤礦所訴其已停產、暫時無力給付的辯解意見,沒有法律依據,不予支持。據此,本院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鄭某與被告鶴崗市雙利煤礦的勞動關系;二、鶴崗市雙利煤礦給付鄭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35,451.00元、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39,390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到被告單位從事井下采煤工作,雙方形成了勞動關系。原告在工作中受傷,并經鶴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構成四級傷殘,原告依法理應享受各項工傷待遇,現(xiàn)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各項工傷待遇的請求是合理的,應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按照黑龍江省采礦業(yè)平均工資4,558.92元為基數(shù)計算一次性傷殘賠償金、停工留薪期間工資待遇及傷殘津貼的訴訟請求與法無據,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一款之規(guī)定,四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待遇及傷殘津貼應為本人工資為基數(shù)計算,原告受傷前的12個月的工資合計39,387元平均每月3,282.25元,故原告的以上訴求應按照本人實際工資3,282.25元為基數(shù)計算。原告要求被告每天按照50.00元的標準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做高壓氧期間的護理費的訴訟請求,因原告未向法庭提供出具體做高壓氧的天數(shù)的證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對被告該證據中記載的工資數(shù)額認可,未能提供該證據為不真實的反駁證據,故對該證據予以采信。本院根據所采信的證據及庭審中雙方當事人的陳述,認定本案事實如下:原告戢××系鶴崗鑫塔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職工,2004年起在運輸車隊工作,于2014年7月10日辦理企業(yè)內部退養(yǎng),退休時間為2022年7月。期間鶴崗鑫塔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運輸車隊進行了改制,成為獨立經營企業(yè),但原告工作一直未變。原告于2015年8月17日在被告鑫塔運輸因事故受傷,先后在鶴礦集團總醫(yī)院、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住院治療共154天,原告住院期間被告支付了273,000.00元醫(yī)療費用,被告墊付3,438.56元醫(yī)療費。原被告對原告所受傷害是否為工傷問題產生爭議,原告于2016年6月13日向鶴崗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確認原被告間存在勞動關系,仲裁委于2016年9月22日作出裁決,認定原被告間存在勞動關系。被告對裁決不服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劉×所受傷害被依法認定為工傷并經勞動能力鑒定,被告鴻檢煤礦應按法律規(guī)定給付原告各項工傷保險待遇。原告要求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并由被告一次性支付各項工傷保險待遇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本案原告較長時間比較穩(wěn)定地在被告單位從事井下工作,鶴崗市地區(qū)職工平均工資沒有細分行業(yè)工資,該平均工資與井下工作收入實際情況相差較大,而全省采礦業(yè)平均工資較為接近實際情況,以此作為計算原告工傷待遇的本人工資更為合理。原告要求參照全省采礦業(yè)平均工資4839.19元計算工傷待遇,但原告受傷時間是2016年,故應參照上年度即2015年全省采礦業(yè)平均工資4558.92元計算。原告關于住院伙食補助費和護理費的請求不違反相關規(guī)定,應予支持。原告不服仲裁提起訴訟,系依法行使訴權。綜上,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七條及《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guī)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王某某與被告機械修造廠簽訂臨時性用工勞動合同,雙方形成勞動關系,原告在工作中受傷,本案的基礎法律關系應為工傷保險待遇。被告在工傷認定申請表上蓋章認可原告所受傷害為工傷,原告在庭審辯論中也認為被告應承擔原告的工傷保險待遇。雖然原告因為超過一年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提出申請而被書面通知不予受理,但《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guī)定: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yè)病防治法規(guī)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tǒng)籌地區(q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fā)生符合本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因此被告應承擔不按法律規(guī)定為原告申請工傷認定的責任。現(xiàn)被告未為原告繳納工傷保險,原告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由被告承擔。原告因為沒有在法定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不能做勞動能力鑒定,其工傷待遇應參照雙方都認可的鶴崗市天正司法鑒定中心作出的司法鑒定意見書計算。原告申請其月工資按2,300.00元計算,應予支持。原被告的勞動合同已經到期,被告應依法一次性支付原告的各項工傷保險待遇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被告承認原告訴訟請求部分,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對原告主張的可按上年度黑龍江省采礦業(yè)平均工資59,875.00元計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停工留薪期間工資福利待遇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因原告實際住院天數(shù)為66天,故對原告主張的住院護理費、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應按照66天計算。對原告主張的住院護理費應按照上年度黑龍江省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yè)平均工資55,411.00元計算,故住院期間護理費應為10,158.68元(55,411.00元÷12個月÷30天×66天)。原告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應為6,600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系被告單位職工,在被告單位工作時受傷,經鶴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之規(guī)定,被告單位理應支付原告各項工傷待遇。原告?zhèn)麣埦偶墸F(xiàn)原告提出與被告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因原告受傷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7,812.50元,停工留薪期為6個月,故原告要求被告單位給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70,312.50元(7,812.50元/月×9個月);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78,125.00元(7,812.50元/月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企事業(yè)單位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使職工在發(fā)生工傷事故時能享受到工傷保險待遇,這既是企事業(yè)單位的義務又是職工的權利,企事業(yè)單位應按照職工個人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而工資總額中含有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F(xiàn)由于原告關慧艷遭受事故傷害前12個月平均工傷保險月繳費工資應為3626.9元,而被告未按原告的實際工資總額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致使關慧艷未能足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被告理應承擔差額填補責任,故本院為原告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被告主張工資總額中有些項目不應當計算到工傷保險繳費基數(shù)中,且單位的工傷保險繳費基數(shù)是經有關部門審批的,但其未向法院提交相關的法規(guī)和文件,故本院對其主張不予采信。本案經本院審委會討論研究,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條、第三十七條、第六十四條、《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之規(guī)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企事業(yè)單位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使職工在發(fā)生工傷事故時能享受到工傷保險待遇,這既是企事業(yè)單位的義務又是職工的權利,企事業(yè)單位應按照職工個人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而工資總額中含有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現(xiàn)由于原告關某某遭受事故傷害前12個月平均工傷保險月繳費工資應為3626.9元,而被告未按原告的實際工資總額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致使關某某未能足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被告理應承擔差額填補責任,故本院為原告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被告主張工資總額中有些項目不應當計算到工傷保險繳費基數(shù)中,且單位的工傷保險繳費基數(shù)是經有關部門審批的,但其未向法院提交相關的法規(guī)和文件,故本院對其主張不予采信。本案經本院審委會討論研究,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條、第三十七條、第六十四條、《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之規(guī)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劉某某系被告雞西市滴道區(qū)滴道河鄉(xiāng)金某煤礦2的員工,2013年原告在下井工作過程中受傷。原告受傷后,其向勞動行政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雞西市勞動行政保障部門受理申請后,通過調查核實認定原告構成工傷,且經雞西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評議,原告劉某某此次受傷構成十級傷殘。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原告的此次受傷被認定為工傷后,原告對傷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yī)療保險待遇,原告治療傷情需要暫停工作期間,原告的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原告因工致殘被評定十級傷殘等級后,依法享受7個月的本人工資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原告被認定工傷并被評定傷殘等級后,其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即被告解除勞動關系后,依法享受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待遇。本案中,對于原告劉某某以工傷保險待遇糾紛為由提起訴訟,要求被告支付70,000.00元工傷賠償款的訴訟請求,被告認可原告要求賠償?shù)臄?shù)額,但其辯解稱已向原告支付完70,000.00元工傷賠償款。對于被告的該辯解理由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義務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擔保、請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償債務計劃等承諾或者行為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的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義務”。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義務后,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案原告馬某貴分別于2012年12月16日及2013年8月30日,兩次被雞西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鑒定為傷殘,仲裁時效應從2012年12月16日及2013年8月30日起算,至2014年8月30日終止。但是被告龍煤公司于2015年7月1日仲裁時效屆滿后,向原告馬某貴工傷賬戶存折中存入“傷殘”款項500.00元,即被告龍煤公司在原告仲裁時效屆滿后,以實際行為對原告馬某貴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作出了同意部分履行的意思表示。該行為符合前述法律“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義務后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是王某某的工資如何確認。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該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資。本案中,王某某受傷前在豐源煤礦從事井下掘進工作約一年半的時間,其在2016年5月31日受傷,而同年1月至3月未能參加工作是由于單位放假造成的,并非勞動者本人自身原因所致,故對豐源煤礦提出因其受傷前工作未能連續(xù)一年應按照統(tǒng)籌地區(qū)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的意見,本院不予采納。按照豐源煤礦提供的王某某受傷前9個月工資表統(tǒng)計其實際領取的工資總額為44,857元,則每月平均工資應為44,857元÷9個月=4,984元,現(xiàn)王某某訴請按照2015年黑龍江省采礦業(yè)月平均工資4,706元計算工傷待遇,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對其訴請予以支持。雙方就解除勞動關系及工傷待遇賠償項目無異議的部分,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綜上所述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職工發(fā)生工傷事故后,有權享受《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的相關待遇。本案中,原告謝某某在被告鶴崗市群興煤礦工作時受傷后,被鶴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并經鶴崗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十級傷殘,停工留薪期6個月,故原告謝某某可以依據《工傷保險條例》要求被告鶴崗市群興煤礦支付各項工傷待遇。因原告在被告單位僅僅工作了三個月,無法確定其受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故計算原告?zhèn)麣埓鰰r應該以其受傷時本市上年度(2016)職工月平均工資3,939.00元計算,故被告應給付原告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7,573.00元(3939.00元X7個月)、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19,695.00元(3939.00元X5個月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盧某某作為齊齊哈爾車輛段的職工,在工作中受到傷害,理應享受職工工傷保險待遇,而被告在處理原告工傷待遇時,在2009年2月原告復工以前均按照職工工傷保險的相關規(guī)定,全面履行了工傷待遇。但自2009年2月始,原告復工重新安排了工作崗位之后,兩個崗位之間崗位工資與局崗位工資均有差距,而按照1996年《企業(yè)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因傷殘造成本人工資降低時,由所在單位發(fā)給在職傷殘補助金,標準為工資降低部分的90%。而被告只給原告發(fā)放了崗位工資降低部分的90%,而沒有發(fā)放局崗位工資降低部分的90%,屬于執(zhí)行國家法規(guī)不當,給原告造成了財產損失,致使原告退休后每月工資降低,應給予補償,補償至原告74周歲(全國人口平均壽命)。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現(xiàn)行法律明確禁止承包人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本案中大興建筑公司以分包合同的形式,將其承包的部分工程分包給被告劉德某,該分包合同無效。劉德某雇傭原告到被告大興建筑公司承包的密山市興凱湖工地現(xiàn)場施工作業(yè),原告負責被告劉德某與被告大興建筑公司簽訂的單項木工活,原告在工地施工,被告方理應為工人提供相應的勞動安全設施和進行必要的勞動技術安全教育培訓,加強職工勞動安全保護,而被告方卻疏于管理和防護,致使原告發(fā)生安全事故。原告實際為被告大興建筑公司提供勞動,原告與被告大興建筑公司形成了勞動合同關系。原告受傷后,密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第(一)項 ?之規(guī)定,認定原告是工傷。被告大興建筑公司應當對原告的工傷事故負民事責任,被告劉德某雖雇傭原告為其承包的單項木工工程施工,但原告系工傷,其不應向被告劉德某主張權利,因此原告要求被告劉德某負連帶賠償責任的主張,不予支持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所受傷經依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原告所受傷為工傷,經齊齊哈爾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傷殘九級,根據法律規(guī)定,被告應支付原告停工留薪期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標準應參照原告離崗前的工資標準確定,故對原告提出要求按黑龍江省城鎮(zhèn)非私營單位就業(yè)人員平均工資賠償?shù)闹鲝埐挥柚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 ?、第七十九條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第六十二條 ?,《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guī)定》第十三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被告依安縣三利農副產品貿易有限公司支付原告王某某停工留薪期間工資13200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19800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2200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7600元,合計72600元。此款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履行。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所受傷經依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原告所受傷為工傷,經齊齊哈爾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傷殘九級,根據法律規(guī)定,被告應支付原告停工留薪期間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標準應參照原告離崗前的工資標準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 ?、第七十九條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第六十二條 ?,《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guī)定》第十三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依安縣三利農副產品貿易有限公司關于要求確認被告王某某不享受13200元的停工留薪期間工資待遇,并不給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費用的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拜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職工工傷申請與認定決定書,認定原告薄秀娟系綏化市永盛商貿公司職工,原告薄秀娟的傷殘為因工所致。所以原告薄秀娟與被告永盛商貿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被告永盛商貿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未對員工薄秀娟投保工傷保險,在原告薄秀娟因工受傷后,被告永盛商貿公司應依據相關規(guī)定支付原告薄秀娟工傷待遇款。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一款、第三十三條二款、第三十七條、第六十四條、《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第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綏化市永盛商貿公司自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薄秀娟醫(yī)療費16883.88元、伙食補助費2700.00元、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11993.70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13992.65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1993.70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9994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原告崔某為工傷保險參保職工。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yè)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但原告崔某發(fā)生工傷事故后,被告鵬力有限公司未就原告崔某假肢費用向工傷行政部門進行申報,根據《黑龍江省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相關規(guī)定,企業(yè)發(fā)生事故后,需在24小時內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報告,未按規(guī)定報告的,其工傷醫(yī)療費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予支付。用人單位未按照規(guī)定限時報告工傷,申請工傷認定和核定工傷保險待遇,致使工傷職工或供養(yǎng)親屬未能及時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或造成待遇降低的,由用人單位承擔工傷職工的工傷待遇責任,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有權依據相應法規(guī)給予處罰。本案中,因被告鵬力有限公司未就原告崔某假肢安裝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楊學成與被告福某勞務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存在勞動關系,并參加了工傷保險?,F(xiàn)原告楊學成對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數(shù)額有異議,并認為部分醫(yī)療費沒有報銷,但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及醫(yī)療費均屬于工傷保險基金支付項目,不應向本案被告主張該權利。關于原告楊學成要求給付停工期間工資、護理費、伙食補助費,并補辦社會保險手續(xù)、補交相關費用的請求,均未經過仲裁前置程序,本院不予審理。故應當駁回原告楊學成的起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楊學成的起訴。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楊學成承擔。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對原告劉某某提供證據一、勞動能力鑒定及工傷決定書。證據二、齊龍勞人仲字(2016)第19-1號仲裁裁決書。上述證據真實性予以認可,上述證據予以采信。對于被告鄉(xiāng)野餐館提供證據一、仲裁筆錄。證據二、職工考勤簿。證據三、證人證言。上述證據真實性予以認可。經審理查明,原告劉某某于2015年11月20日到被告處從事后廚工作,2015年12月11日在工作中受傷。2016年5月25日被認定為工傷,2016年6月17日經齊齊哈爾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傷殘七級。原告于2016年7月7日向龍沙區(qū)仲裁委提供仲裁申請,2016年8月17日,龍沙區(qū)仲裁委做出齊龍勞人仲字[2016]第19-1號仲裁裁決書(終局裁決)及齊龍勞人仲字[2016]第19-2號仲裁裁決書(非終局裁決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王某某受雇于被告廣廈公司,接受廣廈公司的管理,被告廣廈公司為其發(fā)放工資,雙方雖未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但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勞動關系成立。原告在工作期間,被告作為用人單位應為原告獲得社會保險待遇,被告沒有為原告參加社會保險,其未參加社會保險的責任應由被告廣廈公司承擔。原告王某某因工受傷,已被齊齊哈爾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被告廣廈公司應按《工傷保險條例》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原告的各項損失。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原告王某某受雇于廣廈公司期間的每月的基本工資數(shù)額。原告主張其工資數(shù)額應為3600元/月(120元/日*30日=3600元),被告不予認可,并提供有原告受傷前十四個月的有原告簽字的工資表,證明原告日工資為90元/日。原告王某某主張被告廣廈公司提供的工資表中的加班工資與加班工時可以計算得出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上訴人湯原縣大亮子河木業(yè)有限公司主張本案是工傷爭議,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與解除勞動關系糾紛不應一并審理,因根據《民事案件案由規(guī)定》的規(guī)定,二級案由“勞動爭議”中包括三級案由“勞動合同糾紛”和“工傷保險待遇糾紛”,一審法院確認本案法律關系屬勞動合同糾紛不妥,本院予以糾正,本案案由應確定為二級案由“勞動爭議”。上訴人主張工傷爭議與解除勞動關系糾紛不應一并審理,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二被告對該份證人證言沒有異議,本院予以確認。證據2.牡勞人仲字[2016]第62號仲裁裁決書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1份。證明原告因不服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程序合法。本院認為,二被告對該份證據沒有異議,本院予以確認。證據3.工傷證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1份、哈爾濱鐵路局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出具的鑒定結論書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1份。證明原告因工負傷時間系1991年1月27日,且于2015年7月29日被鑒定構成五級傷殘的事實。傷害事故發(fā)生后被告機務段并沒有及時進行工傷認定,直至2015年7月29日才作出工傷及傷殘等級認定。本院認為,該組證據系被告哈爾濱鐵路局對原告工傷認定情況出具的鑒定文件及證件資料,且工傷證也客觀反映了原告受傷時間及工傷認定的時間,故本院對該組證據予以確認。證據4.2001年至2014年哈爾濱鐵路局命令通知復印件4份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雙方均受勞動法律法規(guī)的調整和保護。本案中,原告作為工傷職工提出于2018年5月7日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原告主張被告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訴請,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為20400元(2550元/月×8個月),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因被告不提供工作崗位、拖欠原告工資,致使原、被告解除勞動關系,被告應支付原告經濟補償金的主張,因原告對其所陳述之情形并未向本院提交相關證據予以證實,且被告對其陳述事實不予認可,故對其要求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訴請,本院不予支持。庭審查明,原告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的停工留薪期為14個月,停工留薪期內的工資被告已按法律規(guī)定向原告全部支付。原告停工留薪期滿后未回到工作崗位工作,故原告主張被告支付停工留薪期滿后即2017年7月4日至2018年5月7日工資的訴請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在交通事故中所受到的傷害是否屬于工傷,應通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認定,因此對原告欲證明的問題不予采信;證據3、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被告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證據4、被告出具的誤工證明及工作證明。證明原告受傷前是被告的六井機修工人,以證實本次交通事故所受傷害屬于工傷。被告認為,對形式要件無異議,本案原告是被告的職工,對于誤工證明,上面的章是六井機修隊,不具有出具證明的資格,單位沒有認定工傷。本院認為,原告所受到的傷害未經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是否屬于工傷的認定,因此對其欲證明的問題不予采信;證據5、吳云貴、孟祥春、曹加貴的書面證言各一份。證明原告于2016年10月14日同他們同上零點班,原告在下班回家途中因交通事故受傷,以此證明原告所受傷害應屬于工傷。被告認為有異議,1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該證據僅體現(xiàn)原告繼續(xù)修養(yǎng)功能鍛煉,停工留薪期3個月,因此不能證明原告欲證明的問題,本院對該證據不予彩信;證據四、原告兩次住院的病歷,證明原告受傷后一直康復治療中,距離受傷日遠遠超過24個月,因此停工留薪期應為24個月,第二次入院治療,由于鋼板沒有取出,因此原告要求取鋼板的費用。被告認為,形式要件沒有異議,依據《工傷條例》規(guī)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情況特殊必須經社區(qū)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最多延長也不超過12個月,結合原告上一份證據,雞西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出具的停工留薪期延長的核對意見,是原告停工留薪期的法定依據,故原告主張與證據及法定規(guī)矩不符。本院認為,原告未能提供停工留薪期24個月的證據予以證明,而且取鋼板的費用亦無證據予以證明,故對該份證據不予彩信。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該份證據系林口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制作,為生效裁決,故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采信。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05年5月原告到被告單位從事安檢員工作。2012年7月6日,原告在六井回風大巷行走時,被水管砸傷,造成右脛骨骨折、左外踝骨折。2015年7月14日,黑龍江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七級傷殘。原告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3000元。2016年12月31日被告終止了與原告的勞動關系。2018年1月19日雞西市醫(yī)療保險管理局支付了一次性醫(yī)療補金43260元,原告認為,被告沒有按照原告本人工資足額繳納工傷保險,導致原告工傷保險待遇降低,于2018年5月25日向林口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林口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8年6月15日作出林勞人仲字[2018]第45號仲裁裁決,對嵇某某要求口沈陽煤業(yè)(集團)青山有限責任公司支付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差額16740元不予支持,原告不服,故訴至法院。 本院認為,依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的規(guī)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fā)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guī)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苯浺焉У呐袥Q書認定原告為工傷,五級傷殘,并且被告已經支付原告相應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同時原告一直在被告單位工作,被告亦給付原告應享受的工資待遇,原告已經享受了其應享受的待遇,因此本院對于原告要求被告補發(fā)傷殘津貼163930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對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保健金11850元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該份證據系林口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制作,為生效裁決,故本院對其真是性予以采信。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于2009年2月到被告單位從事井下采煤工作。被告為原告參加了工傷保險。2012年9月19日原告在工作面回收單體時被砸傷,造成左手指近節(jié)骨折,2012年12月10日經雞西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2013年3月6日經雞西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玖級傷殘,原告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5210元。2016年12月31日原被告雙方解除了勞動關系。2018年1月19日雞西市醫(yī)療保險管理局支付了一次性醫(yī)療補金28350元,原告認為,被告沒有按照原告本人工資足額繳納工傷保險,導致原告工傷保險待遇降低,于2018年4月27日向林口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林口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8年5月23日作出林勞人仲字[2018]第35號仲裁裁決,對石某某要求口沈陽煤業(yè)(集團)青山有限責任公司支付2012年9月19日受傷產生的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差額23750元不予支持,原告不服,故訴至法院。原告石某某與被告林口沈陽煤業(yè)(集團)青山有限責任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6月4日立案后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依據《黑龍江省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按規(guī)定要求及時足額繳納或停繳工傷保險費或未按照規(guī)定時限報告工傷、申請工傷認定和核準工傷保險待遇,致使工傷職工或供養(yǎng)親屬未能及時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或造成待遇降低的,由用人單位承擔工傷職工的工傷待遇責任,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有權依據相應法規(guī)給予處罰。本案中,原告遭受事故傷害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5464元,被告未按該標準繳納工傷保險,導致原告工傷保險待遇降低,《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黑龍江省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三條規(guī)定,五級至六級傷殘職工,本人書面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七級至十級傷殘職工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雙方爭議的焦點:1.佳美彩鋼公司是否因解除勞動關系而支付王某某經濟補償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和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佳美彩鋼公司沒有為王某某辦理社會保險,依法應當支付王某某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2.王某某在佳美彩鋼公司每月工資是3800元還是2500元。因佳美彩鋼公司出具的工資表未注明王某某簽字確認,無法證明是王某某的工資,且根據王某某陳述佳美彩鋼公司與王某某未簽訂勞動合同,口頭約定工資每月3800元及佳木斯市東風區(qū)人民法院、佳木斯市中級人民法院生效判決書載明:“根據確認的證據,結合雙方當事人的陳述,認定王某某在佳美彩鋼公司從事電焊工,工資每月3800元”。故認定王某某在佳美彩鋼公司每月的工資是3800元。3.王某某請求的一次性就業(yè)補助金為全額的10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由于被告無異議,結合原告的當庭自認,可以確認本案未超過訴訟時效及被告已經支付了1萬元賠償款的事實。證據二,門診醫(yī)療手冊、工傷認定調查表、勞動能力鑒定通知書復印件各一份。意在證實原告認定為工傷,確定傷殘十級。經質證,被告無異議,故本院對該組證據予以采信。證據三,林口縣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決定書。意在證實本案經過仲裁,原告訴訟程序合法。經質證,被告對形式要件沒有異議,認為:仲裁部門是以超過仲裁時效為由,予以駁回。本院認為,由于被告方對形式要件無異議,故本院對該證據予以采信,對仲裁不予受理的事實予以確認。證據四,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復印件一份。意在證實原、被告解除合同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雖然被告對形式要件無異議,但該證據上體現(xiàn)被告以工資形式每月發(fā)放給原告42.5元,原告雖主張該款項是獨生子女的補助,但未提供相關證據予以佐證,故本院對原告目前養(yǎng)老金發(fā)金額是每月2120元,及被告每月給原告發(fā)放42.5元的事實予以確認。證據四,勞動仲裁不宜受理通知書(林勞人仲不字[2016]第3號),擬證明本案已經經過仲裁裁決程序。經質證,被告無異議,故本院予以采信。證據五,退休證一份(復印件),擬證明:2015年4月30日退休,每月退休金2120元。經質證,被告無異議,故本院予以采信。被告沈煤公司未向法庭提交證據。根據當事人舉證、法庭調查及本院對上述證據的認證意見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由于被告有異議,并且該標準系人身損害賠償適用標準,故本院對原告欲證明的問題不予采信。證據五,民事判決書(2014)牡民終字第316號。意在證明:林口縣2012年社會統(tǒng)籌工平均工資是2541元/月,證明林勞人仲字[2016]第5號《仲裁裁決書》裁決林口縣2012年統(tǒng)籌平均工資1525元/月是錯誤的。經質證,被告無異議,故本院對該證據予以采信。證據六,《黑龍江省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和《黑龍江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意在證明:原告小指骨折的停工留薪期應當以《黑龍江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其他手指骨折S62.6”6個月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由于被告對形式要件沒有異議,故本院對原告于2011年8月11日被認定為工傷及傷殘四級的事實予以確認。證據二、仲裁裁決書一份,意在證明經過了勞動仲裁時效。經質證,被告無異議。故本院對該證據予以采信。證據三,原告存款賬戶的交易明細表,意在證明原告受傷前平均工資是2735.44元,證明醫(yī)保局每月按1258元開的傷殘津貼,可以推算出被告青山煤礦為原告交納的工傷保險基數(shù)是1677.33元。經質證,被告對形勢要件沒有異議,但認為:2010年10月12日有個3803顯示的是報銷,而非工資收入,而且經過被告實際計算,工資是2331元。對醫(yī)保局支付的傷殘津貼在2012年是1258元,現(xiàn)在是2058元,所以傷殘津貼差額原告主張的數(shù)額,而且原告實際返崗工作,現(xiàn)在工資標準是2750元左右,所以不具備支付傷殘津貼的條件。本院認為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被告雖然有異議,但不能提供證據反駁,因此本院對證人證言予以采信。2.工傷認定決定書一份(2頁)、牡丹江勞動能力鑒定書1份(3頁)、黑龍江省勞動能力鑒定書1份(1頁)。意在證明:原告在被告單位工作時受工傷。被告質證認為沒有異議。本院認為,經質證被告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3.哈爾濱森工總局《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通知書》、《森工系統(tǒng)工傷認定申請表》、《鶴立林業(yè)局受傷害情況調查核實表》復印件各一份共三頁。意在證明:由于被告不負責任,原告去多地申請工傷認定。被告質證認為沒有異議。本院認為,經質證被告無異議,本院予以確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被上訴人范廣彬在上訴人單位井下工作時受傷,后經鶴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按照法律規(guī)定,被上訴人應享受相應的各項工傷待遇。被上訴人在上訴人單位受傷后,上訴人支付了大部分的醫(yī)藥費,并對工傷認定書未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現(xiàn)上訴人提出其單位是全體職工參加保險單位,與被上訴人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被上訴人在井下是因為找人而受傷的理由不能成立,上訴人提出被上訴人如保護自己的權利可以向法院提起人身損害賠償?shù)闹鲝垼挥柚С?。綜上,原審判決結果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上訴人鶴崗市興成煤礦有限責任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上訴人李某某在事故發(fā)生前并非退休人員再就業(yè),其與興成煤礦之間所建立的系勞動關系,而非其在上訴理由中所主張的雇傭關系;李某某在興成煤礦工作期間受傷已被勞鑒部門認定為工傷,根據《勞動法》等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依法應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但因李某某在停工留薪期內即2012年3月24日已達法定退休年齡,根據《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三條,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的,不享受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故李某某主張的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不應支持。上訴人李某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原審判決結果正確,應予維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案件受理費10.00元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該證據能證明原告的主張,本院予以采信。證據二、鶴崗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送達說明1份,證實原告侯某某系收到仲裁裁決書15日內向法院起訴的。本院認為,該證據能證明原告的主張,本院予以采信。證據三、工傷認定決定書1份(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證實原告是在工作中受傷的,被鶴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本院認為,該證據能證明原告的主張,本院予以采信。證據四、鶴崗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勞動能力鑒定書1份(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證實原告經鑒定傷殘等級為七級傷殘,停工留薪期為8個月,需要取內固定物。本院認為,該證據能證明原告的主張,本院予以采信。證據五、鶴崗市人民醫(yī)院結算票據1張、門診票據8張,證實原告花費醫(yī)療費76289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根據認定工傷決定書、勞動能力鑒定,足以證明原告因工受傷,應當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原、被告雙方對仲裁1—4項均無異議。原告經鑒定為九級傷殘,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的規(guī)定,本院對仲裁委裁決的1-4項予以確認。即被告應當支付原告一次性傷殘賠償金,標準為九個月的本人工資19422.00元(2158.00元/月X9個月);被告還應支付原告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7264.00元(2158.00元/月X8個月)和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21580.00元(2158.00元/月X10個月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常某某主張原升平煤礦在1998年6月8日企業(yè)改制出售時對原企業(yè)工傷等職工預留了補償款3232萬元,常某某屬于該款的補償者之一,該款應發(fā)放給常某某個人。由于常某某主張的該補償款原本系國有資產,企業(yè)改制出售后,該款由政府監(jiān)督使用,仍屬于國有資產,該款的分配時間、分配方式、分配人員、分配數(shù)額均是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決定并監(jiān)督實施,故常某某請求給付該經濟補償金的糾紛,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糾紛,而是因國家有關改革政策的落實和執(zhí)行而產生的糾紛,因此,常某某的訴訟請求不屬于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圍;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二條也規(guī)定:“因企業(yè)自主進行改制引發(fā)的爭議,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北景覆皇且蚱髽I(yè)自主改制而引發(fā)的爭議,而是在政府主導下對企業(yè)進行的改制,故本案的訴訟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該起訴應予駁回起訴。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陳某主張原升平煤礦在1998年6月8日企業(yè)改制出售時對原企業(yè)退休等職工預留了補償款3232萬元,陳某屬于該款的補償者之一,該款應發(fā)放給陳某個人。由于陳某主張的該補償款原本系國有資產,企業(yè)改制出售后,該款由政府監(jiān)督使用,仍屬于國有資產,該款的分配時間、分配方式、分配人員、分配數(shù)額均是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決定并監(jiān)督實施,故陳某請求給付該經濟補償金的糾紛,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糾紛,而是因國家有關改革政策的落實和執(zhí)行而產生的糾紛,因此,陳某的訴訟請求不屬于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圍;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二條也規(guī)定:“因企業(yè)自主進行改制引發(fā)的爭議,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北景覆皇且蚱髽I(yè)自主改制而引發(fā)的爭議,而是在政府主導下對企業(yè)進行的改制,故本案的訴訟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該起訴應予駁回起訴。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張某某在上班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已被伊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且經伊春市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六級傷殘,被告某某公司就應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給付工傷保險待遇。雖然被告某某公司提出原告是由于交通事故引發(fā)的工傷,應當依據《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guī)定》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工傷,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實施條例》及有關規(guī)定處理,再按工傷保險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低于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補足差額部分。但通過庭審查明肇事司機洪某某系被告某某公司員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guī)定,即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tǒng)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