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條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但是根據(jù)其性質(zhì)不得附條件的除外。附生效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條文注釋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法律行為效力的開始或者終止,以將來不確定事實的發(fā)生或不發(fā)生為條件的法律行為。法律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目的是以所附的條件來確定或者限制法律行為的效力。條件是表意人附加于意思表示的一種任意限制,使其意思表示的效力靠著將來客觀不確定的事實的是否成就來決定。
根據(jù)條件與法律行為效力之間的關(guān)系,條件可以分為:(1)生效條件,即延緩條件,是指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發(fā)生決定于所附條件的成就;(2)解除條件,是指民事法律行為中所確定的民事權(quán)利和民事義務應當在所附條件成就時失去法律效力的條件,是決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效力是否終止的條件。民事法律行為所附條件,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行為。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的后果是:(1)附生效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生效;(2)附解除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