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認為,上訴人未為被上訴人及時繳納社會保險,也未及時足額發(fā)放勞動報酬,不論其理由如何,此情形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二、三項的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據(jù)此解除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報酬,用人單位并應為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上訴人認為其并未與被上訴人朱某某解除勞動關系,已合理安排被上訴人去其他崗位工作,被上訴人拒絕公司安排,違反了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內容,存在主觀過錯,對此上訴人并未就該理由提供相應的證據(jù),且該理由不足以對抗被上訴人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上訴人支付經濟補償金的上述法定情形。綜上所述,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上訴人張某某海關請求撤銷原判,改判其解除與被上訴人張某的勞務關系依法成立,不承擔支付賠償金的責任應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對上訴人所稱張某與張某某建筑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與其之間是的勞務關系的問題。因張某某市建筑勘察設計院改制,于2010年7月24日,終止與張某之間勞動關系的事實,有張某某市建筑勘察設計院向張某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證實。張某某海關無證據(jù)證明自2011年1月后張某仍在為張某某建筑勘察設計有限公司付出勞動并領取報酬,不能僅憑張某某建筑勘察設計有限公司仍為張某繳納社會保險即認定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而張某于2011年1月到張某某海關從事其分配的司機工作、接受其管理、遵守其規(guī)章制度、領取其發(fā)放的工資、雙方之間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事實,有工資支付憑證、值班表、《解除臨時用工關系通知書》等證實。綜合本案事實,因張某某海關使用了張某的勞動力,雙方之間具備了勞動關系的基本要素,符合勞社部發(fā)[2005]12號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雖然被上訴人在申請勞動仲裁時,還在雙方的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但被上訴人以上訴人只為其繳納部分養(yǎng)老保險,未繳納其他社會保險為由,主張解除勞動合同并給付經濟補償金符合法律規(guī)定。一審法院計算經濟補償金的數(shù)額也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河北北方鑄業(yè)有限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成 進 審判員 牟 鍵 審判員 韓建新 書記員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