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1361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楊國安,男,1969年7月2日出生,漢族,住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平羅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賀倩,寧夏合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寧夏晟沃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興慶區(qū)清和**街**側(cè)創(chuàng)享國際大廈**號。
法定代表人:陶緒,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杰,北京大成(銀川)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曹婧,寧夏綜義律師事務所律師。
二審被上訴人(一審第三人):招銀金融租賃有限公。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陸家嘴環(huán)路**號**樓樓。
法定代表人:施順華,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一迪,寧夏善知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馮凱樂,寧夏善知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楊國安因與被申請人寧夏晟沃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晟沃公司)及二審被上訴人招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銀公司)侵權(quán)責任糾紛一案,不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2018)寧民終20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jié)。
楊國安申請再審稱,本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應予再審。請求:1.撤銷(2018)寧民終205號民事判決,改判支持楊國安一審訴訟請求,即晟沃公司立即恢復3臺挖掘機電腦板,恢復挖掘機正常使用功能,賠償損失924萬元(280元/小時×20小時/天×25天×22月×3臺);2.一、二審訴訟費用由晟沃公司承擔。事實和理由:1.原審法院認定同一標的物上存在有效的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和有效的買賣合同法律關系,認定錯誤。本案法律關系為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銷售合同》《買賣合同》構(gòu)成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的買賣合同部分,與《融資租賃合同》共同構(gòu)成完整的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銷售合同》作為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的組成部分,在《買賣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生效后,其內(nèi)容已被覆蓋、吸收。新證據(jù)《關于楊國安訴請寧夏晟沃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承擔侵權(quán)責任一案的專家法律意見書》能夠證明本案為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銷售合同》是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的組成部分。2.原審法院認定晟沃公司拆卸電腦版具有合同依據(jù),認定錯誤?!朵N售合同》的效力范圍限于首付款。楊國安按約支付了首付款,晟沃公司無權(quán)實施拆除挖掘機電腦板的行為。楊國安分別于2012年5月21日以馳鵬汽車作價抵付55萬元首付款,5月22日支付25萬元首付款,晟沃公司對此無異議。剩余首付款1885420元,楊國安于《銷售合同》簽訂同日與寧夏信利通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利通公司)簽訂了金額1885420元的《投資借款協(xié)議》,已按照《銷售合同》約定的履行方式完成了支付義務。晟沃公司的關聯(lián)公司信利通公司是否向晟沃公司轉(zhuǎn)款及是否有證據(jù)證明完成轉(zhuǎn)款,均不影響楊國安已履行支付1885420元首付款義務的認定。3.招銀公司未授權(quán)晟沃公司拆除挖掘機電腦板,晟沃公司拆除案涉三臺挖掘機電腦板的行為構(gòu)成侵權(quán)。晟沃公司拆除挖掘機電腦板時,被拆除的三臺挖掘機所有權(quán)有兩臺屬招銀公司,一臺屬沃爾沃建筑設備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爾沃公司),兩公司均未授權(quán)晟沃公司拆除挖掘機電腦板。4.晟沃公司應當承擔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的責任。晟沃公司的侵權(quán)行為給楊國安造成了損失,即便不以楊國安提供的挖掘機臺班費、租金作為損失計算標準,也應按損失發(fā)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本案一審時楊國安申請對損失進行司法鑒定,一審法院所委托的鑒定機構(gòu)不具備鑒定資質(zhì),楊國安已自行委托寧夏斯奧建設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進行鑒定。
晟沃公司提交意見稱,1.本案不存在侵權(quán)事實。楊國安與晟沃公司簽訂的《銷售合同》約定,由于楊國安違約,晟沃公司有權(quán)對設備采取使設備不能使用等措施,且所產(chǎn)生后果均由楊國安負責,與晟沃公司無關。因楊國安存在嚴重違約行為,晟沃公司依據(jù)合同約定采取救濟措施,不存在侵權(quán)事實。楊國安與招銀公司簽訂的《融資租賃合同》等各類合同,均是對《銷售合同》中關于設備余款以融資租賃方式支付的進一步細化和確認。前后簽署的數(shù)份合同均合法有效,且《銷售合同》約定的首付款、運費、質(zhì)保、保證金等獨立于后續(xù)合同。2.原判決認定楊國安違約并判令其承擔相應違約責任正確。楊國安違反《銷售合同》約定,未向晟沃公司按期足額支付設備首付款,未向招銀公司按期足額支付租金,導致晟沃公司向招銀公司進行墊付,其行為已經(jīng)嚴重違約,且本案原審中,楊國安代理人自認仍欠付款項。楊國安主張首付款通過信利通公司借款向晟沃公司付清與事實不符。楊國安向晟沃公司以寶馬車抵付首付欠款事宜,也一直未按約過戶。后經(jīng)過一、二審訴訟,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確認楊國安存在違約的事實,最終該車通過強制執(zhí)行后于2018年才辦理過戶。3.楊國安向晟沃公司主張賠償損失的訴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楊國安提交損失的證據(jù)不具有客觀真實性,且自相矛盾。楊國安在本案原審中,提交的證據(jù)材料不符合證據(jù)的法定形式要求,且相關材料明顯自相矛盾,不具有證明力,不能證實其所主張的損失。
招銀公司提交意見稱,1.楊國安與招銀公司形成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招銀公司已履行完《融資租賃合同》義務,楊國安應按約按期足額支付租金。2.楊國安在履行《融資租賃合同》過程中根本違約。在寧夏地區(qū)楊國安與晟沃公司、招銀公司其他相關案件中,楊國安本人均對欠付租金的事實予以認可,且其認可內(nèi)容均已記入案件庭審筆錄。同時,(2017)寧01民初479號案件審理查明,因楊國安存在逾期支付租金的違約情形,晟沃公司共計為楊國安墊付2419583.28元(包含租金2381303.58元、違約金38279.7元)。自2014年6月16日起,楊國安便存在不支付租金的根本違約行為。3.招銀公司已將《融資租賃合同》項下的權(quán)利轉(zhuǎn)讓給沃爾沃公司。招銀公司和沃爾沃公司向楊國安告知了權(quán)利轉(zhuǎn)讓的事實。4.招銀公司在合同履行期間并未妨礙楊國安對挖掘機的平靜占有、使用,晟沃公司的行為與招銀公司無關。《銷售合同》已成為《融資租賃合同》《買賣合同》下的組成部分,《銷售合同》中有關設備使用權(quán)、所有權(quán)的約定已被《買賣合同》《融資租賃合同》替代,晟沃公司擅自拆除設備電腦板已失去合同依據(jù),且該行為妨礙了楊國安對涉案挖掘機的平靜占有。5.楊國安存在惡意擴大損失的情形。雖然晟沃公司將電腦板拆除,但挖掘機電腦板系可替代物,在挖掘機維修公司均可購買到挖掘機電腦板,一臺挖掘機電腦板市場價值在5萬元左右,重新安裝后即可恢復正常使用。在晟沃公司拆除挖掘機電腦板期間,楊國安也多次到甘肅星沃機械工程設備有限公司寧夏分公司對維修事宜進行溝通,但楊國安至今未重新安裝電腦板,存在惡意擴大損失的情況。
根據(jù)楊國安申請再審的事由,本院對以下事項進行審查:
(一)是否存在足以推翻原審判決的新證據(jù)
楊國安申請再審提交了《關于楊國安訴請寧夏晟沃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承擔侵權(quán)責任一案的專家法律意見書》《接處警登記表》及(2018)寧02民終413號案件《調(diào)解筆錄》三份證據(jù)。本院認為,《關于楊國安訴請寧夏晟沃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承擔侵權(quán)責任一案的專家法律意見書》不屬于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證據(jù)種類,不能作為認定本案客觀事實的依據(jù),不予采信。《接處警登記表》形成于本案一審訴訟前,楊國安未能說明逾期提交的理由,且該證據(jù)只能證明案涉挖掘機電腦板被拆除后公安機關接警處理情況,不足以推翻原判決。(2018)寧02民終413號案件《調(diào)解筆錄》形成于本案二審庭審前,楊國安二審未提交,現(xiàn)提交該證據(jù)亦未能說明逾期提交的理由,且該證據(jù)只能證明晟沃公司與楊國安在法院主持下,達成車輛過戶事宜的調(diào)解協(xié)議,達不到推翻原判決的證明標準。據(jù)上,楊國安提交的證據(jù)既不屬于新證據(jù),亦不足以推翻原判決,其此項申請再審事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二)原判決適用法律是否錯誤
經(jīng)審查,晟沃公司與楊國安簽訂的《銷售合同》約定晟沃公司向楊國安出售4臺挖掘機,總價1100萬元(含運費18萬元)。合同第七條約定,首付款2685420元(含運費18萬元、保險費330600元、保證金551820元)楊國安分期向晟沃公司支付,其中楊國安以1輛馳鵬車抵付55萬元,2012年5月22日支付25萬元,剩余1885420元由楊國安向信利通公司借款后分4期向晟沃公司支付。另約定除首付款外的余款9197000元由楊國安通過晟沃公司指定的金融機構(gòu)辦理36個月融資租賃。合同第十四條約定,楊國安未按期向晟沃公司支付應付款項,晟沃公司在無需發(fā)出要求、通知、法院裁決的情況下,使設備不能使用。由于楊國安違約,晟沃公司所采取的鎖機、停機等一切措施所產(chǎn)生的后果均由楊國安承擔,與晟沃公司無關。《銷售合同》簽訂同日,楊國安與信利通公司簽訂《投資借款協(xié)議》約定楊國安向信利通公司借款1885420元。后招銀公司與楊國安簽訂4份《融資租賃合同》,約定融資額為租賃物購買總價扣除首付租金的金額。《融資租賃合同》簽訂同日,招銀公司、晟沃公司、楊國安簽訂4份《買賣合同》,約定租賃物交付前,毀損、滅失的風險由晟沃公司承擔,所有權(quán)屬于晟沃公司,租賃物交付后,毀損、滅失的風險由楊國安承擔,所有權(quán)屬于招銀公司。根據(jù)上述事實,本院認為,《銷售合同》約定首付款2685420元由楊國安直接向晟沃公司支付,余款9197000元由楊國安以融資租賃方式支付,《融資租賃合同》亦載明融資額為租賃物購買總價扣除首付租金后的金額。故對首付款,楊國安仍有義務按照《銷售合同》的約定向晟沃公司支付。根據(jù)已經(jīng)查明的事實,楊國安已按照《銷售合同》約定以1輛馳鵬車抵付55萬元,于2012年5月22日支付25萬元。雙方有爭議的款項是剩余的1885420元。楊國安主張,其簽訂了借款1885420元的《投資借款協(xié)議》即履行了付款義務。晟沃公司則認為楊國安未向其履行支付1885420元的義務。本院認為,信利通公司與晟沃公司雖具有關聯(lián)關系,但兩公司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楊國安僅以與信利通公司簽訂借款協(xié)議這一行為主張其向晟沃公司支付了首付款余款1885420元,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在楊國安未能證明其已向晟沃公司支付完畢首付款2685420元的情形下,晟沃公司拆除3臺挖掘機電腦板,系行使《銷售合同》賦予的權(quán)利,具有合同依據(jù)。招銀公司的融資額已扣除首付款,招銀公司非《銷售合同》當事人,亦非首付款受益人,招銀公司是否授權(quán)不構(gòu)成晟沃公司行使合同權(quán)利的前提條件。因此,原判決認定晟沃公司拆除電腦板具有合同依據(jù),進而駁回楊國安的訴訟請求,適用法律并無不當。楊國安申請再審稱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該主張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楊國安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楊國安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歐海燕
審判員 楊弘磊
審判員 劉小飛
二〇一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法官助理魏曉龍
書記員陳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