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被告亨勒公司具有勞動法上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被告亨勒公司與潘漢木之間雙方的勞動關系符合勞動合同的性質,可認定原告親屬即死者潘漢木與被告亨勒公司存在勞動關系。上海市奉賢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工傷認定書(奉賢人社認(2016)字第1386號),證明潘漢木受到的事故傷害,被認定為工傷;被告亨勒公司此前曾登記注冊為上海迎松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及上海碩瀾基礎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5月23日,被告亨勒公司前身上海迎松基礎工程有限公司與案外人楊某某簽訂《車輛掛靠管理協(xié)議》,約定案外人楊某某將車牌號為滬D4XXXX的車輛掛靠于被告亨勒公司單位,車輛性質為非營業(yè)性質用車,僅用于楊某某個人需要進行貨物運輸,不對外承接運輸任務,車輛歸楊某某所有,被告亨勒公司為掛名單位等。而上海市青浦區(qū)人民法院曾作出(2015)青民四(民)初字第1755號和(2016)滬0118民初638號民事判決,案外人楊某某在(2015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根據法律規(guī)定,從業(yè)人員因工死亡,其近親屬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從業(yè)人員因工死亡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或者未按規(guī)定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或者未按規(guī)定繳納工傷保險費期間,從業(yè)人員發(fā)生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按照本辦法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本案中,被告未為原告繳納工傷保險費,致使原告無法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故被告應予以支付。經計算,被告應支付三原告一次性工亡補助金672,320元(33,316元×20),故對三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視為放棄抗辯的權利,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本院依法缺席判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六十條第一款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當事人有權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本案中,根據四原告之間簽訂的協(xié)議書,可以反映除了該協(xié)議書載明的內容外,原告王某某、盧某已經放棄王雪萍其他財產和其他享受一切待遇的權利。該協(xié)議書簽訂于工傷認定之后,其內容不僅涉及交通事故的賠償,還涉及個人之間的債務及其他財產、待遇的處理,可以反映系四原告對涉及的權利義務一并處理。依照該協(xié)議的約定,本案所涉的工傷保險待遇也應包含在內,故本案所涉及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待遇應由原告趙成龍、趙思翔享有,原告王某某、盧某不再享有該項權利?,F(xiàn)原告趙成龍、趙思翔和被告達成協(xié)議,明確僅主張補償350,000元,放棄其他權利。因被告已經實際履行付款義務,故即使被告負有相應的賠付義務,也已經通過協(xié)議的方式解決了糾紛,四原告再向被告主張賠付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缺乏依據,本院難以支持。 據此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