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裸体无遮挡免费永久观看|精品女同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级婬片A片人缓交|给合五月激情二区视频|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刑事訴訟活動中同步錄音錄像問題


  • 發(fā)表時間:2020-03-06 10:30:01
  • 作者:葛紹山、劉寧悅
  • 來源:江蘇法德律師事務所

前言

同步錄音錄像貫穿于整個刑事訴訟活動的各個階段,偵查機關、公訴機關和審判機關都應當依據相關規(guī)定實行同步錄音錄像。什么是同步錄音錄像?結合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得知,同步錄音錄像是指辦案機關在承辦案件的過程中,依據相關法律,對執(zhí)行公務的過程實施全過程、不間斷的錄音、錄像。全程和不間斷的規(guī)定,使得同步錄音錄像具備了客觀性、直觀性、同步性等特點,同步錄音錄像能夠直接反映辦案過程是否合法,實行同步錄音錄是執(zhí)法程序的一部分,也是實現(xiàn)實體正義的有效途徑。

然而同步錄音錄像并不具有普遍適用性,應當進行訊問同步錄音錄像的案件范圍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對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應當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是指應當適用的法定刑或者量刑檔次包含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是指致人重傷、死亡的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犯罪,以及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嚴重毒品犯罪等重大故意犯罪案件。);

2、在看守所訊問或者通過網絡視頻等方式遠程訊問犯罪嫌疑人的。

3、犯罪嫌疑人是盲、聾、啞人,未成年人或者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

4、犯罪嫌疑人反偵查能力較強或者供述不穩(wěn)定,翻供可能性較大的;

5、犯罪嫌疑人作無罪辯解和辯護人可能作無罪辯護的; 

6、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證人對案件事實、證據存在較大分歧的;

7、共同犯罪中難以區(qū)分犯罪嫌疑人相關責任的;

8、引發(fā)信訪、輿論炒作風險較大的;

9、社會影響重大、輿論關注度高的;

10、其他重大、疑難、復雜情形。

除了刑事訊問程序,同步錄音錄像還應用在搜查、現(xiàn)場勘驗、偵查實驗、辨認、固定證據內容及取證過程、接處警等現(xiàn)場執(zhí)法、制作電子筆錄時當事人進行電子簽名、電子指紋捺印和遠程視頻接訪等刑事訴訟活動中。

在律師的工作中,針對同步錄音錄像的辯護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首先,筆者認為同步錄音錄像屬于證據的一種,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而訊問同步錄音錄像事實上從屬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因此訊問同步錄音錄像屬于法定證據的一種(亦有“多元論”觀點)。

既然屬于法定的證據,那么律師便對同步錄音錄像享有調查取證權和閱卷權,對前文所述的應當同步錄音錄像的案件類型,律師當然享有調查取證權和閱卷權,除此之外,律師應當如何獲取訊問的同步錄音錄像、保障自己的權利呢?

筆者認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辯護人認為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未提交的,有權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調取。”該條款賦予了辯護人申請調查取證的權利,那么如在偵查初期會見,犯罪嫌疑人反映偵查人員存在非法取證情形的,辯護人同樣有申請調取此部分證據的權利,故辯護人應積極主動向檢察機關遞交保存訊問同步錄音錄像的申請,以便案件移送審查起訴、提起公訴后申請調取查閱。

此外,2017年“兩高三部”《關于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將非法證據排除程序前置,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排除非法證據。此規(guī)定在此明確賦予了辯護人在偵查階段申請保存訊問同步錄音錄像的法律依據。

事實上,同步錄音錄像在實施中存在諸多問題,下面筆者通過親身經歷的幾個案例來揭示同步錄音錄像的實踐亂象。

案例一

趙某某涉嫌制造毒品案

(最高法死刑復核程序中)

案情簡介:2016年春節(jié)后,趙某某、賴某某等人經預謀,合伙在某市趙某某的租用的漁船上以麻黃素為原料制造甲基苯丙胺(冰毒),半成品制作完成轉移至趙某某位于某小區(qū)頂樓的家中閣樓繼續(xù)加工。公安機關通過技偵手段鎖定制毒犯罪嫌疑人和制毒窩點后,實施抓捕。并對閣樓進行搜查,查獲半成品固液混合物16905.4克,成品6包共計5158.1克。

本案存在的違法情形:未立案即采取強制措施、技術偵查手段,搜查錄像間斷,涉嫌偽造現(xiàn)場勘驗筆錄等。

對于搜查錄像(一審不允許查閱,二審僅允許在法院查閱)的辯護策略:不具有完整性,與扣押清單等證據存在無法調和的矛盾。

本案中,扣押清單作出的時間為2016年4月21日,但是疑似六包成品毒品的查獲時間卻是2016年4月22日1:22(錄像搜查3),在搜查錄像1中并未見該6包成品,但是在2016年4月21日既已經賴某某簽字的《扣押清單》中第一個列出的就是該6包成品,該6包成品毒品的來源究竟為何處?根據庭審查明的事實,涉案的成品毒品是在五樓最先被查獲的,而指認、辨認的錄像時間卻是在現(xiàn)場搜查后兩個小時,這期間所謂的成品毒品實際完全脫離了趙某某和同案的視線(三人被帶至偵查機關辦案場所),處于隨意調換的危險狀態(tài)。

搜查錄像反映的其他問題:

(1)整個搜查過程借用的燈光系手機手電,期間有多次黑屏現(xiàn)象,黑屏期間涉案疑似毒品存在被調換、污染的可能;

(2)對搜查現(xiàn)場進行錄像的立法本意系通過現(xiàn)場搜查錄像的完整性、連貫性以保證偵查機關現(xiàn)場搜查的合法性進而保證搜查現(xiàn)場的客觀性、原始性。本案現(xiàn)有的搜查錄像卻分為三段:第一段是2016年4月21日23:48:08開始錄制即搜查錄像1,時長36分零5秒,該份搜查錄像畫面中僅賴某某;第二段是2016年4月22日00:00:00開始錄制即搜查錄像2,時長6分鐘,該份搜查錄像畫面中僅有趙某某,以及短暫的含有謝某某的畫面;第三段是2016年4月22日01:22開始錄制即搜查錄像3,時長9分鐘,該份搜查錄像畫面中僅有賴某某。據趙某某辯稱,在其指認現(xiàn)場后(即4月22日00:06許),三人均被帶至了偵查機關辦案場所,此點得到了賴某某、謝某某當庭供述的印證,同樣得到了出庭檢察員的確認。那么,關于本案6包成品毒品的來源更加無法確定了!

(3)搜查錄像1中,偵查人員使用“毒品檢測儀”對其中一箱疑似毒品進行檢測后,在問及賴某某甲基安非他命為何物時,直接以誘導性問話“這是什么?是不是冰··”引導賴某某回答“冰毒”!在對另外4箱固液混合物以“毒品檢測儀”檢測時,其中一箱并未檢測出“甲基安非他命”,偵查人員僅以“這些是不是都是一樣的”誘導性問話,引導賴某某回答:“是的”。隨后,偵查人員并未對經檢測、指認后的疑似毒品采取封存、取樣、稱重等固定保障措施,而是將賴某某帶至他處繼續(xù)指認涉案的工具等物品。此舉直接導致上述箱裝固液混合物疑似毒品被打開箱蓋后處于隨意放置、隨意調換、隨意污染的危險狀態(tài)之下。

(4)整個搜查錄像中并未反映出偵查機關有任何現(xiàn)場取樣、封存的過程。出庭檢察員所稱的“取樣問題是公安機關查獲現(xiàn)場毒品后整個提交給技術部門”,現(xiàn)場錄像中并無任何相關記錄。

(5)搜查錄像中的“當場稱重”,是在拍攝、指認多個疑似毒品及工具等物品之后,又返回至疑似毒品存放處進行稱重。由于存在一段時間的未被記錄、攝像的間隙,該段時間內疑似毒品盛放的容器內是否被添加其他物質,甚至被更換均不得而知。

(6)關于搜查錄像1、《扣押清單》、《辨認筆錄》中反映的本案見證人問題。

三段搜查錄像中并未出現(xiàn)《現(xiàn)場勘驗筆錄》中的女性見證人魏永某,本案三名涉案人員均稱現(xiàn)場并無任何女性人員。根據《現(xiàn)場勘驗筆錄》所載明的時間與搜查錄像1持續(xù)的時間是完全吻合的,如此偵查機關在本案勘驗過程中不僅存在違反程序的情形,且存在本案偽造證據的重大嫌疑。

扣押清單中署名的見證人“劉某”通過搜查錄像1已明確為偵查機關聘用的輔警,系協(xié)助參與辦案和抓捕、押解的人員。結合搜查錄像1中偵查人員在押解賴某某指認現(xiàn)場物品時存在的明顯具有指向性的問話、搜查過程中出現(xiàn)數次黑屏現(xiàn)象以及涉案疑似毒品(箱裝固液混合物)經賴某某指認后處于箱蓋被打開的持續(xù)隨意放置狀態(tài)(該狀態(tài)下的毒品存在被調換、污染的現(xiàn)實危險性)等情形。因此,偵查機關在勘驗、搜查、扣押、稱量、取樣、封存的程序中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形式的監(jiān)督以保證上述程序的公正性、客觀性。

案例二 

趙某某涉嫌敲詐勒索案

案情簡介:趙某某等三位農民支付合理對價從他人處受讓已近荒廢的蝦池、蟹塘(該蝦池、蟹塘為80年代響應國家開發(fā)荒灘、荒地政策時由個人出資出力開發(fā)),修繕后用于養(yǎng)殖。2018年因未配合當地征收拆遷安置工程,被認定私挖蝦池且拒不交還,涉嫌尋釁滋事,后補充偵查2013年左右因蝦池被“被害人”占用、破壞,將雙方經協(xié)商確認的補償事宜認定兩起敲詐勒索。偵查終結后,偵查機關未移送尋釁滋事案,經審查起訴,公訴機關僅指控一起敲詐勒索。

本案存在問題:批準逮捕后,筆者介入案件辯護,第一次會見,趙某某反映本案偵查完全圍繞是否愿意無條件交還涉案蝦池,且偵查人員存在違法取證情形。

同步錄音錄像的辯護策略:本案不屬于法定應當同步錄音錄像的情形,在了解相關情況后,偵查階段向檢察機關遞交申請書,申請保存本案所有的訊問同步錄音錄像。審查起訴階段,公訴人稱錄音錄像公安機關正在整理。后檢察機關未審查訊問同步錄音錄像直接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受理后,提交非法證據排除申請書、通知證人被害人出庭申請書、調取證據申請書,后法庭召開庭前會議,經審查后,要求公訴機關補充訊問同步錄音錄像。

第二次庭前會議前,公訴機關稱公安機關經整理和技術處理,僅提取到了第二被告人第一次、第三被告人第一次共計兩份訊問同步錄音錄像,至于第一被告人趙某某的六次訊問同步錄音錄像和第二、三被告人的第二到第六次訊問同步錄音錄像均無法提供。公安機關出具情況說明稱設備老化所致。

通過對比僅有的兩份書面供述和同步錄音錄像內容發(fā)現(xiàn),偵查人員存在以下違法取證行為:威脅恐嚇、指供誘供、自問自答。

簡單舉例:

微信圖片_20200306103200.jpg

后法庭和公訴人均以“書面筆錄內容與錄音錄像內容不一致的,以錄音錄像內容為準”而強行推進庭審。最后法院判決所摘錄的被告人供述卻完全照抄不實的書面供述筆錄。目前二審正在審理過程中。

案例三 

朱某某搶劫一案(96年持槍劫車殺人案)

案情簡介:1996年9月8日上午九時許,朱某某與朱某(97年已執(zhí)行死刑)事先預謀由朱某某從家中攜帶獵槍一支,改制雙管槍兩支,騙租被害人駕駛達西亞轎車行駛至案發(fā)現(xiàn)場時,朱某某持雙管槍擊中被害人頭部致被害人當場死亡。后朱某將尸體背至事先挖好的坑內掩埋。處理完尸體后,二人開車至某修理廠修車,修理工發(fā)現(xiàn)車內含有大量血跡報警。朱某現(xiàn)場被公安機關抓獲,朱某某逃跑。2016年7月25日,朱某某在x市抓獲,7月26日羈押于x市第二看守所,8月日10日被帶回案發(fā)地L市,臨時羈押于L市某公安分局刑大,8月11日送往L市看守所羈押。先后形成六次書面供述與辯解,除第一次在X市刑警支隊辦案中心的訊問進行了同錄外,后五次訊問均未進行同錄。

朱某某提供的非法證據排除線索:1、在被抓獲帶至X市刑警支隊辦案中心途中,其雙手被反銬在身后,且手銬腳鐐扣的非常緊,有民警從后面把他的手使勁往上拽,至其求饒,并且有人打他的頭,在此過程中,還有辦案警官告知朱某供述的有關其涉案情況,質問、辱罵他。其被毆打后致腹部疼痛,衣服破損。2、從X市押解回L市的火車上偵查人員不讓其睡覺、飲水、進食。3、被押解至L市公安辦案中心遭受電擊,4、被羈押于L市看守所后朱某某翻供,否認涉案。

本案存在的違法情形:法定應當同錄的案件,六次訊問五次無同錄?,F(xiàn)場執(zhí)法未進行同錄。

辯護策略:審判階段介入辯護后,筆者與另一名辯護人申請非法證據排除,要求查閱同錄內容。列舉了存在非法取證的線索,同時還提供了部分客觀證據:(1)朱某某關于辦案人員對其進行刑訊的控告及被刑訊過程及地點的詳細描述;(2)X市第二看守所體檢表一份,顯示左下腹壓痛;(3)因辦案人員違法使用械具造成袖口破損的衣服一件;(4)第一次訊問同步錄音錄像中,朱某某面露恐懼且表示“被偵查人員嚇的”。

法庭啟動非法證據排除程序審查內容:公訴人出示公安機關出具的情況說明1、在X市第二看守所沒有同錄的原因,系該看守所剛投入使用,沒有配備相關設施;2、在偵查機關辦案中心未同錄沒有作出任何回應;3、在L市看守所未同錄,因朱某某兩次供述沒有認罪;4、出庭作證的民警表示自己不在押解車輛上,但是他能夠證明押解過程中不存在非法取證情形。法庭經審查認為,公訴機關出示的證據(出庭作證的民警證言、X市第二看守所體檢表、第一次訊問同錄)能夠證實不存在非法取證情形,并強行推進庭審。

辯護反駁:公訴機關并未完成對搜集的證據合法性的舉證責任,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包括2016年6月施行的《公安機關現(xiàn)場執(zhí)法視音頻記錄工作規(guī)定》)。同時指出法庭審查的形式化,同樣不具有合法性與合理性。庭審僵持不下,最后法庭將上述內容記錄于庭審筆錄中,辯護方轉至法庭調查和辯護環(huán)節(jié)再次充分發(fā)表本案證據的合法性問題,為二審的辯護工作保留救濟空間。

上述三個筆者經辦的典型案例中存在的同錄問題(不限于訊問同錄),揭露了目前我國庭審的特色仍是“筆錄中心主義”,這樣的庭審邏輯前提已預設了偵查機關提供的證據材料是真實的?,F(xiàn)實中,身邊很多非法律專業(yè)甚至同行質疑,這樣的現(xiàn)狀,辯護還有空間嗎?陳瑞華教授曾說過:“任何一項訴訟權利,只有激活,才能轉化為現(xiàn)實的利益”。作為辯護律師應當思考的是“當辯否”,而非“辯成否”。

在此,筆者總結歸納司法實踐中同步錄音錄像存在的其他違法情形,并給予審查策略,以供交流學習。

1、刑訊逼供情形

訊問同步錄音錄像的重要功能即在于防止刑訊逼供。相較于以往,司法實踐中在同步錄音錄像的情況下,偵查人員直接上演“全武行”的“邊打邊錄”情形近乎絕跡,轉為采取了較為“委婉”的方式,比如著名刑辯大咖周澤律師公布的安徽呂先三案的偵查人員長時間反復“捏手銬”的情形。然而,筆者在辦理具體案件中遇到的更多的是在押解過程中、假借上廁所等規(guī)避錄音錄像的情形。

審查策略:結合會見了解的情況,審查錄音錄像畫面中被訊問人是否存在明顯傷痕,神情是否自然,是否處于恐懼不安的狀態(tài);錄音內容中被訊問人有無提及疼痛部位和就醫(yī)請求等。

2、無中生有情形

顧名思義,無中生有即書面的訊問筆錄中記錄的內容,在同步錄音錄像中根本不存在。

審查策略:全面把握案情,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其供述內容的真實性,尤其是不利的有罪供述。

3、不如實記錄情形

(1)自問自答情形(包括指供誘供情形),即偵查人員在其固有的有罪推定思維下,通過發(fā)問包含答案的問題甚至偵查人員問完問題后直接回答問題。

(2)記非所答情形(包括概括總結情形),即偵查人員沒有如實記錄被訊問人的供述和辯解,甚至在被訊問人已做出否定性回答后,仍以相反的意思記錄。

(3)時間錯亂情形,即筆錄記載時間與談話內容記錄量不符的情形,如在短時間內形成了大量筆錄,或長時間內記載的筆錄非常少。

審查策略:通過會見聽取當事人的辯解,查看同步錄音錄像,通過單純的對比法,結合訊問時上下語境,比照書面訊問筆錄和錄音錄像內容的差異,以還原被訊問人真實的意思表示。

4、互相幫忙情形

主要是指在同案犯眾多的案件中,辦案人員可能存在人手不夠、時間不夠等問題,便相互之間幫忙,互簽筆錄導致可能存在一名辦案人員的簽名出現(xiàn)在同一時間訊問的兩份筆錄上的情形。

審查策略:仔細核對每份詢問筆錄的記錄時間和人員簽名,并與同步錄音錄像相比對。

5、五花八門情形

即辦案機關在辦案過程中,沒有依照法律規(guī)定規(guī)范執(zhí)法,出現(xiàn)的各種各樣不符合規(guī)范的錯誤情形,如偵查人員一人訊問、訊問地點不合法、錄音錄像不完整,存在間斷、剪切或者去頭掐尾、言語暴力等情形。

審查策略:依照《人民法院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規(guī)程(試行)》第二十二條進行審查:

(1)訊問錄音錄像是否依法制作。對于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是否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錄像;

(2)訊問錄音錄像是否完整。是否對每一次訊問過程錄音錄像,錄音錄像是否全程不間斷進行,是否有選擇性錄制、剪接、刪改等情形;

(3)訊問錄音錄像是否同步制作。錄音錄像是否自訊問開始時制作,至犯罪嫌疑人核對訊問筆錄、簽字確認后結束;訊問筆錄記載的起止時間是否與訊問錄音錄像反映的起止時間一致;

(4)訊問錄音錄像與訊問筆錄的內容是否存在差異。對與定罪量刑有關的內容,訊問筆錄記載的內容與訊問錄音錄像是否存在實質性差異,存在實質性差異的,以訊問錄音錄像為準。

 

【責任編輯 劉耀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