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濟南市長清區(qū)人民檢察院。被告人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漢族,小學文化,無業(yè),住長清區(qū)。2010年6月21日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八千元,2011年4月22日刑滿釋放。因涉嫌犯詐騙罪于2017年12月20日被刑事拘留,2018年1月4日被逮捕,現(xiàn)羈押于濟南市第三看守所。
濟南市長清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2013年8月,被告人段某某和唐某、陳某(均已判決)預謀通過找人代還信用卡實施詐騙。8月9日,唐某持陳某提供的其舅舅國某某的平安銀行信用卡,乘坐段某某的汽車到長清區(qū)某步行街“某店”,以給付1%的手續(xù)費為誘餌,讓店員李某代為還款46000元。唐某給李某留下信用卡、密碼和聯(lián)系電話后,謊稱有事離開鞋店。李某的公公褚某某利用店內(nèi)的拉卡拉設備還款44000元。陳某收到還款短信后,立即撥打平安銀行客服電話將信用卡掛失,使得褚某某無法將44000元刷出。8月17日,陳某收到補辦的新卡后,給段某某的汽車加油花費370元,而后三人將卡內(nèi)資金提現(xiàn),唐某、段某某分別得款12000元,陳某得款19630元。案發(fā)后,同案犯唐某的親屬已退賠被害人13000元,同案犯陳某的親屬已退賠被害人31000元。上述事實,被告人在開庭審理過程中亦無異議,并有經(jīng)庭審舉證、質(zhì)證予以確認的被害人褚某某的陳述,證人李某、國某某的證言,同案犯唐某、陳某的供述,辨認筆錄,拉卡拉交易憑條,扣押決定書,收條,本院(2017)魯0113刑初119號刑事判決書等證據(jù)證實,足以認定。
濟南市長清區(qū)人民檢察院以濟長清檢公刑訴(2018)75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段某某犯詐騙罪,于2018年3月27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濟南市長清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王文霞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段某某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被告人段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構成詐騙罪。段某某歸案后認罪態(tài)度較好,贓款已全部退賠,本可從輕處罰,但其曾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在刑罰執(zhí)行完畢后五年內(nèi)又故意犯罪,系累犯,依法均予以從重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六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段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四個月(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7年12月20日起至2019年4月19日止),并處罰金一萬五千元(罰金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繳納)。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nèi)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提交上訴狀正、副本各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