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訴機關(guān)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qū)人民檢察院。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馮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qū),漢族,小學(xué)文化,無業(yè),住遂寧市船山區(qū)。因犯搶劫罪,2007年4月18日被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q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因本案,于2017年7月15日被遂寧市公安局河?xùn)|新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21日被逮捕。現(xiàn)羈押于遂寧市看守所。
原審判決認定,2017年7月7日至同月13日,被告人馮某在其位于遂寧市船山區(qū)的家中,先后3次將甲基苯丙胺(冰毒)分別以每次人民幣100元販賣給何某、龍某2人并3次容留何某、劉某、龍某在其家中吸食該毒品。具體事實如下:1、2017年7月7日,馮某在其位于遂寧市船山區(qū)的家中,以人民幣100元的價格將一小袋毒品甲基苯丙胺販賣給何某,并容留何某、劉某在其家中將毒品共同吸食。2、2017年7月13日13時許,馮某在其位于遂寧市船山區(qū)的家中,以人民幣100元的價格將一小袋毒品甲基苯丙胺販賣給龍某,并容留龍某在其家中將毒品吸食。3、2017年7月13日13時許,馮某在其位于遂寧市船山區(qū)的家中,以人民幣100元的價格將一小袋毒品甲基苯丙胺販賣給何某,并容留何某、劉某在其家中將毒品共同吸食。上述事實,有公訴機關(guān)當(dāng)庭出示并經(jīng)庭審質(zhì)證、認證的下列證據(jù)予以證實:1.書證(1)受案登記表、立案決定書、拘留證、逮捕證等,證實公安機關(guān)對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的情況;(2)戶籍信息,證實被告人的身份信息;(3)抓獲經(jīng)過,證實2017年7月15日凌晨,遂寧市公安局河?xùn)|新區(qū)分局民警莫某、楊某在遂寧市河?xùn)|新區(qū)永興鎮(zhèn)旗山村架網(wǎng)守候犯罪嫌疑人馮某,并對隨后入網(wǎng)的馮某進行抓捕。馮某在逃跑過程中將其隨身攜帶的4包毒品冰毒丟棄。民警莫某、楊某將馮某抓獲。(4)辨認筆錄,證實證人何某、劉某、龍某、廖某對馮某照片辨認,辨認出馮某就是容留和販賣毒品的人。何某、劉某、龍某相互辨認。(5)指認筆錄、搜查筆錄,證實證人何某、劉某、龍某到實地指認馮某家為馮某容留和販賣毒品讓其吸食的地點。(6)遂寧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遂)公(物)鑒(理)[檢驗意見書,證實檢出甲基苯丙胺。(7)尿檢筆錄,證實何某、劉某、龍某、馮某經(jīng)尿檢,均呈陽性。(8)前科刑事判決書,證實馮某2007年4月18日因犯搶劫罪被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q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2.證人證言(1)龍某證實:在馮某家里吸食3次毒品,2017年7月13日中午1點在馮某家吸食毒品,買了100元毒品。2017年7月7日中午1點左右;7月10日下午4點左右;第3次是2017年7月13日中午1點左右。除馮某以外其他不認識,每次都是2-3人一起吸食。第一、二次共給馮某100元,第三次給了100元,與馮某一個村一起長大的。第二次龍某證實:2017年7月13日在馮某家中,何某與劉某他們兩人與我一起被警察抓獲。(2)何某證實:2017年7月13日中午1時許,在馮某處購買價值100元的毒品在馮某家里吸食,在馮某家吸食過3次。(第一次2017年6月;第二次2017年7月;第三次2017年7月13日中午1時許。)3次都是我和朋友劉某一起吃的,前次是我和劉某一起買100元,后2次是我給錢與馮某,每次都是100元。7月13日一起被抓有我和劉某、龍某。何某指認了馮某家的現(xiàn)場。(3)劉某證實:2017年7月13日中午,何某打電話邀我中午去馮某家吸食毒品。我和何某與馮某一起到馮某家,馮某和何某他們先吸食幾分鐘后,馮某又遞給我吸食,后被現(xiàn)場擋獲。馮某家在xxx社,何某叫我去的,馮某沒有制止。2017年6月底,我在馮某家吸食毒品,給了他100元。2017年7月,我與何某一起到馮某家,我拿了100元給馮某;2017年7月7日,何某給馮某100元,我和何某一起在他家將毒品吸食了;2017年7月13日我和何某到馮某家中吸食毒品,這次也是何某給的錢。3.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2017年7月15日第一次供述:2017年7月14日晚,我和張某、廖某以及廖的女性朋友到張某家被抓獲。我在自己家中吸食過2-3次毒品,都在鐘某那里買的毒品,每次都是200元。每次買毒品通過支付寶轉(zhuǎn)賬、微信轉(zhuǎn)賬、現(xiàn)金交易三種方式購買。2017年7月15日第二次供述:不清楚2017年7月13日13時在其家中擋獲何某、劉某、龍某等吸毒人員。爾后拘留、逮捕、鑒定結(jié)果,被告人拒絕簽字。庭審中,被告人供述容留他人吸毒屬實,但沒有販賣毒品。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馮某違反國家對毒品的管理制度,明知是毒品,為牟取非法利益而多次非法銷售毒品,其行為已構(gòu)成販賣毒品罪。馮某為他人吸食毒品提供場所,其行為構(gòu)成容留他人吸毒罪。馮某多次販賣毒品屬情節(jié)嚴重,且一人犯兩罪,應(yīng)當(dāng)數(shù)罪并罰。案發(fā)后,被告人尚能認罪,可以酌情從輕處罰。據(jù)此,判決:一、被告人馮某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總和刑期為有期徒刑三年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四千元,數(shù)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四千元;二、對扣押在案的毒品由扣押機關(guān)依法予以沒收;對被告人的違法所得人民幣三百元予以追繳。馮某上訴稱,容留他人吸毒是事實但未販賣毒品,請求二審法院改判。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證據(jù)與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證據(jù)相一致。原判認定的證據(jù)合法、有效,本院予以確認。
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馮某犯販賣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一案,于2018年2月8日作出(2018)川0903刑初22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馮某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jīng)閱卷及訊問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馮某,認為本案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不開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馮某違反國家對毒品的管理規(guī)定,明知是毒品而予以販賣,其行為已構(gòu)成販賣毒品罪。馮某違反國家對毒品的管理規(guī)定,為他人吸食毒品提供場所,其行為已構(gòu)成容留他人吸毒罪。馮某多次販賣毒品給他人屬情節(jié)嚴重。馮某一人犯數(shù)罪,應(yīng)當(dāng)數(shù)罪并罰。其上訴稱其未販賣毒品。經(jīng)查,馮某販賣毒品的事實有買毒品人龍某、何某、劉某的證實及相互印證,其所提出未販賣毒品的理由與查證事實相悖,本院不予采納。原判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量刑適當(dāng)。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一款、第四款,第三百五十四條,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六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第(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判長 李飛鴻
審判員 鄭繼兵
審判員 席曉英
書記員:蘇明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