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訴機關西安市人民檢察院。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喬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陜西省漢中市。指定辯護人解輝、王瑾,陜西合恒律師事務所律師。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孟錄建,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陜西省周至縣。原審被告人韓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陜西省潼關縣。原審被告人李永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陜西省岐山縣。原審被告人惠耀儒,曾用名惠長意,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甘肅省環(huán)縣。原審被告人雷邦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貴州省黃平縣。原審被告人張玄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陜西省渭南市。原審被告人馮奇嶺,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河南省泌陽縣。原審被告人周小吾,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陜西省城固縣。原審被告人張月嬌,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陜西省漢中市。原審被告人楊高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陜西省戶縣。原審被告人惠英濤,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陜西省渭南市。原審被告人魏巧,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陜西省蒲城縣。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西安市人民檢察院指控陜西宏圣彤XX物科技有限公司、陜西偉洋置業(yè)有限公司、被告人喬某、韓華犯集資詐騙罪、被告人李永梅、孟錄建、惠耀儒、雷邦梅、張玄軍、馮奇嶺、周小吾、楊高明、惠英濤、張月嬌、魏巧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一案,于二O一七年十月二十六日作出(2015)西中刑二初字第00058號刑事判決。宣判后,被告人喬某、孟錄建不服,分別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上訴人、聽取辯護人意見,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F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11年12月、2013年4月,被告人喬某先后注冊成立了陜西宏圣彤XX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宏圣公司)、陜西偉洋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偉洋公司)。自2011年底至2013年4月,被告人喬某在明知其公司沒有預期盈利業(yè)務的情況下,先后雇傭被告人韓華等人擔任該公司市場部負責人,雇傭李永梅、孟錄建等人為公司市場部業(yè)務經理,雇傭惠耀儒、雷邦梅、張玄軍、馮奇嶺、周小吾、楊高明、惠英濤、張月嬌、魏巧等人為公司市場部業(yè)務員,向社會公眾宣傳與洋縣秦龍藥業(yè)有限公司合作開發(fā)種植中草藥項目及自行開發(fā)洋縣梨園景區(qū)二期項目,以25%至32%不等的高額年收益為誘餌,從社會公眾處大量非法募集資金。案發(fā)后,公安機關從被告人喬某公司扣押2249份合同,合同金額67182400元,涉及集資參與人1242名。截至2016年8月31日,共有784名集資參與人報案,涉及合同1440份,集資參與人實際投資47958300元,領取收益15635260元,造成集資參與人實際損失32323040元。被告人喬某將收取的大部分集資款項并未用于公司經營,僅將集資款中的4503000元用于洋縣梨園二期建設,1940000元用于與洋縣秦龍藥業(yè)有限公司合作,500000元用于繳納洋縣項目土地保證金,剩余資金用于自己購房、消費或支付業(yè)務員提成,實際用于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guī)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大部分集資款不能返還。其中:1、被告人韓華于2012年8月16日至2012年10月7日負責管理陜西宏圣公司市場部,在此期間,陜西宏圣公司共募集資金18778800元,涉及合同545份,涉及集資人數532人,被告人韓華給集資參與人返還資金243800元。一審審理期間,被告人韓華家屬退繳違法所得94300元。2、被告人孟錄建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共發(fā)展79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49599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2596100元,造成實際損失2363800元。案發(fā)后,被告人孟錄建已退繳違法所得500000元。3、被告人李永梅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共發(fā)展95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3945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1671150元,造成實際損失2273850元。案發(fā)后,被告人李永梅已退繳違法所得400000元。4、被告人惠耀儒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共發(fā)展12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172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860000元,造成實際損失860000元。案發(fā)后,被告人惠耀儒已退繳違法所得172000元。5、被告人雷邦梅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共發(fā)展9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119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243900元,造成實際損失946100元。案發(fā)后,被告人雷邦梅已退繳違法所得119000元。6、被告人張玄軍于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共發(fā)展16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1115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168200元,造成實際損失946800元。案發(fā)后,被告人張玄軍已退繳違法所得111500元。7、被告人馮奇嶺于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共發(fā)展15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108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155800元,造成實際損失924200元。案發(fā)后,被告人馮奇嶺已退繳違法所得108000元。8、被告人周小吾于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共發(fā)展17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73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308400元,造成實際損失421600元。案發(fā)后,被告人周小吾已退繳違法所得73000元。9、被告人張月嬌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共發(fā)展14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69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297050元,造成實際損失392950元。案發(fā)后,被告人張月嬌已退繳違法所得69000元。10、被告人楊高明于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共發(fā)展12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64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48400元,造成實際損失591600元。案發(fā)后,被告人楊高明已退繳違法所得64000元。11、被告人惠英濤于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共發(fā)展11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59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101800元,造成實際損失488200元。案發(fā)后,被告人惠英濤已退繳違法所得59000元。12、被告人魏巧于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共發(fā)展7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30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51700元,造成實際損失248300元。案發(fā)后,被告人魏巧已退繳違法所得30000元。上述事實有刑事案件登記表、報案材料、破案經過、支付憑證、司法鑒定意見書、辨認筆錄、證人證言、被告人供述等證據證明。據此,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喬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先后成立陜西宏圣公司、陜西偉洋公司,雇傭集資團隊,夸大投資洋縣中草藥加工及梨園景區(qū)二期項目收益,以支付高額利息為誘餌,欺騙社會公眾與其簽訂借款合同進行非法集資,數額特別巨大,且導致絕大部分集資款不能返還,其行為已構成集資詐騙罪。被告人韓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guī)定,在管理陜西宏圣公司市場部期間,組織業(yè)務人員采取承諾支付高額利息,簽訂借款合同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數額巨大,擾亂金融秩序,但其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集資款的故意,應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孟錄建、李永梅、惠耀儒、雷邦梅、張玄軍、馮奇嶺、周小吾、楊高明、惠英濤、張月嬌、魏巧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guī)定,以陜西宏圣公司、陜西偉洋公司集資業(yè)務人員的身份,對外承諾支付高額利息,通過簽訂借款合同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擾亂金融秩序,孟錄建、李永梅、惠耀儒、雷邦梅、張玄軍、馮奇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巨大,周小吾、楊高明、惠英濤、張月嬌、魏巧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數額較大,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告人喬某成立陜西宏圣公司、陜西偉洋公司后,以向社會非法集資為其主要活動,不應以單位犯罪論處。被告人喬某在緩刑考驗期內再犯新罪,依法應當撤銷緩刑,與新罪所判處的刑罰數罪并罰。被告人喬某雖有自首情節(jié),但其集資詐騙犯罪給集資參與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依法對其不予從輕處罰。被告人韓華、李永梅、雷邦梅、張月嬌、魏巧具有自首情節(jié),依法可從輕處罰。被告人韓華、孟錄建、李永梅、馮奇嶺、惠英濤、惠耀儒、雷邦梅、張玄軍、周小吾、張月嬌、楊高明、魏巧歸案后均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積極退贓,認罪態(tài)度較好,有悔罪表現,均可從輕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七十七條第一款、第六十九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四款、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五十九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五)項之規(guī)定,判決:一、撤銷山東省臨邑縣人民法院(2013)臨刑初字第108號刑事判決第(一)項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被告人喬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百八十萬元中的緩刑部分。二、被告人喬某犯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與前罪判處的刑罰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百八十萬元合并,決定執(zhí)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三、被告人韓華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四、被告人孟錄建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五、被告人李永梅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六、被告人惠耀儒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緩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七、被告人雷邦梅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緩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八、被告人張玄軍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緩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九、被告人馮奇嶺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十、被告人周小吾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宣告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十一、被告人張月嬌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緩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十二、被告人楊高明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緩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十三、被告人惠英濤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宣告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五千元。十四、被告人魏巧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宣告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十五、已扣押、凍結的贓款、贓物依法追繳,返還給集資參與人。十六、未追回的贓款、贓物依法繼續(xù)追繳。喬某上訴提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不應將張益寶的行為和責任全部認定在其身上;其沒有非法占有目的,不構成集資詐騙罪;本案系單位犯罪,其具有自首情節(jié),原審對其量刑過重。其辯護人提出,喬某對集資款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行為不構成集資詐騙罪,應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定罪處罰;喬某具有自首情節(jié),應從輕或減輕處罰。孟錄建上訴提出,原審判決認定其非法所得數額與實際所得數額不符;其沒積極參與犯罪,有及時勸止客戶繼續(xù)投資的行為,其亦是受害者,無力支付罰金,原判對其量刑過重。經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喬某犯集資詐騙罪,上訴人孟錄建、原審被告人韓華、李永梅、惠耀儒、雷邦梅、張玄軍、馮奇嶺、周小吾、張月嬌、楊高明、惠英濤、魏巧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事實是清楚、正確的,有下列經過一審庭審舉證、質證的證據證明:1、接受刑事案件登記表、報案材料、借款協議等證明,2014年5月,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接到譚鐘讓、王延令等人報案,稱他們在西安市高新區(qū)科技路林凱國際大廈內被喬某等人的陜西宏圣公司以高額回報為誘餌欺騙投資。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于2014年5月22日立案偵查。2、被害人xxx等人陳述,陜西宏圣公司業(yè)務員向他們宣傳該公司與洋縣秦龍藥業(yè)有限公司合作開發(fā)種植中草藥項目及自行開發(fā)洋縣梨園景區(qū)二期項目,并以支付25%至32%不等的高額年收益為誘餌,從他們處非法募集資金。3、破案經過證明,喬某于2014年5月23日、韓華于同年6月26日先后到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投案;馮奇嶺于同年8月8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被河南省虞城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民警抓獲歸案;張玄軍、惠英濤于同年8月8日分別在西安市蓮湖區(qū)、高新區(qū)被西安鐵路公安處西安乘警支隊民警抓獲;周小吾于同年8月9日在西安市火車站廣場被西安鐵路公安處寶雞站派出所民警抓獲;楊高明于同年9月29日在西安市雁塔區(qū)被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魚斗路派出所民警抓獲;惠耀儒于同年10月17日在西安市碑林區(qū)被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東關南街派出所民警抓獲;雷邦梅于同年10月20日到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投案;李永梅于2015年3月8日到西安鐵路公安處略陽站派出所投案;孟錄建于2015年8月13日在陜西省周至縣被西安鐵路公安處楊凌派出所民警抓獲;張月嬌、魏巧分別于2016年8月30日、10月11日到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投案。4、陜西宏圣公司、陜西偉洋公司工商資料證明,上訴人喬某于2011年12月、2013年4月先后注冊成立了陜西宏圣公司、陜西偉洋公司。5、北京宏圣彤康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洋縣人民政府簽訂的《有機中藥材種植及深加工項目協議書》、《休閑度假及商務會所建設項目框架協議書》、洋縣人民政府與陜西宏圣公司簽訂的《休閑度假及商務會所項目部建設合同書》、洋縣秦龍藥業(yè)有限公司與陜西宏圣公司簽訂的《合作經營合同書》及洋縣經濟合作局出具的情況說明等證明,陜西宏圣公司開發(fā)洋縣梨園景區(qū)二期項目及與洋縣秦龍藥業(yè)公司合作開發(fā)種植中草藥項目的相關情況,開發(fā)洋縣梨園景區(qū)二期項目因僅僅投資320萬元完成了項目部建設,整體項目僅僅簽訂了意向性協議,沒有履行合同手續(xù),一直也沒有啟動征地程序和立項報批,項目無實質性投資和建設,后因其相關負責人涉嫌違法正接受警方調查處理,項目基本處于停止狀態(tài)。2013年4月1日,洋縣人民政府發(fā)函終止了與宏圣彤康公司的招商框架協議。2012年6月底,合作開發(fā)種植中草藥項目由于雙方種種原因,分歧較大,矛盾突出,最終解除合作協議。6、洋縣財政局出具的情況說明、財政專戶支付憑證證明,陜西宏圣公司在2012年4月26日、27日共交給洋縣財政局土地交易保證金賬戶300萬元,2012年11月7日退還陜西宏圣公司保證金250萬元,余款50萬元。如果動用該50萬元需洋縣經濟合作局提出意見,經縣政府批準,再退相關單位。7、支付憑證等材料證明,上訴人喬某向洋縣秦龍藥業(yè)有限公司支付項目保證金200萬元,向洋縣人民政府支付土地保證金300萬元。8、證人xxx(洋縣秦龍藥業(y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證言證明,2011年6月21日,他與洋縣政府招商局一起參加西部商品貿易投資洽談會,當時政府招來了北京宏圣彤康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潘侵存與洋縣人民政府簽訂了一個合作意向書。在2011年10月份,陜西宏圣公司的喬某來跟他具體洽談業(yè)務。同年12月6日,喬某和他簽了合同,當時合同約定喬某向他的中草藥深加工基地投資2000萬元,在2011年12月15日之前將200萬元保證金打入他公司賬戶,但是到打款日時卻聯系不上喬某。2012年2月23日,他和公司的幾個人找到了喬某在西安的公司,看到喬某以他們秦龍藥業(yè)公司的名義給自己打廣告,自稱投資建立了他們公司。當時他很生氣,找到喬某,喬某答應第二天給他們打款200萬元,第二天喬某只給他們轉了20萬元,后來因開工要奠基,他又向喬某要了30萬元。2012年春節(jié)后,主管投資的縣上領導問他項目進展情況,他說喬某找不到了。后來在政府的主持下他們簽了補充協議,在2012年2月15日喬某又打了150萬元到他的賬戶。聽說喬某的公司有問題,于是他要求解除合作。2012年6月29日,在洋縣人民政府主持下,他公司與喬某簽署了《解除合作關系協議》,在協議中提到因對方在以往印制宣傳冊、制作錄像資料以及在報刊雜志上宣傳對他公司欠妥當,要求喬某公司將原來印制的宣傳冊、制作的錄像資料一月內予以銷毀。但直到2012年8月,對方還在用他公司進行虛假宣傳。9、證人xxx(上訴人喬某的妻子)證言證明,北京宏圣彤康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他父親潘侵存的公司,該公司和陜西宏圣公司只是名字相似,兩個公司之間沒有任何業(yè)務和資金往來。喬某投資洋縣秦龍藥業(yè)有限公司和洋縣朱鹮梨園景區(qū)的錢都是喬某和張譽寶集資和傳銷的錢。漢中市南鄭縣大河坎鎮(zhèn)蜀漢美郡F11單元1106室的房產是喬某2012年6、7月份花40多萬元全款購買的,2013年5月辦在她弟弟潘泯先名下。10、證人xxx(上訴人喬某的岳父)證言證明,他是北京宏圣彤康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主要銷售他研究的系列保健品,銷售情況一直不好。2011年底,喬某要來幫助他銷售保健品,他任命喬某為北京宏圣彤康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但喬某銷售的也不好。喬某和張譽寶在西安成立了陜西宏圣公司,后來他才知道,二人的銷售模式就是傳銷。最初是北京宏圣彤康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洋縣政府簽的合同,當時他讓喬某替他簽的字,但后來一直沒有資金。喬某的陜西宏圣公司一直做這個項目,該項目所投入的所有資金都是陜西宏圣公司集資的錢。北京宏圣彤康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陜西宏圣公司在人員及資金方面沒有任何關系。11、證人xxx證言證明,2011年11月,她開始在陜西宏圣公司負責設計公司產品的包裝、公司宣傳單、網站等工作。2012年7月份她開始負責公司行政工作,并且負責監(jiān)督公司財務。公司老板是喬某,開始的時候有企劃部、行政部、市場部、財務部,市場部開始的負責人是“楊真”,2012年8月16日開始由韓華負責,財務部負責人是吳樸娜,員工有吳春江、鮑岳等人。公司有兩種運營模式,一是在旺座國際12層的網絡傳銷模式,一是在創(chuàng)業(yè)廣場10層進行集資模式。2012年,喬某以漢中洋縣中草藥種植基地和梨園景區(qū)開發(fā)項目為由,許以高額回報,向群眾募集資金,具體形式是每投資10000元,每月返利1100元,返還12個月共13200元。市場部是從事業(yè)務的部門,員工都是業(yè)務員,負責拉客戶,韓華負責管理、培訓市場部的業(yè)務員,如遇大單,韓華會親自去談。韓華還負責組織群眾去開會,搞活動,以鼓勵群眾投錢。市場部根據群眾投資數額按照一定比例給業(yè)務員提成,8月份之前的提成比例是30%,8月份之后降為26%,其他部門的員工都是領取的固定工資。業(yè)務員按照當日拉來的群眾投資款的數額乘以公司規(guī)定的提成比例,計算出當時應獲取的提成總數,由韓華或“楊真”按照提成數額寫好收條,她審核,由財務部吳樸娜、吳春江、鮑岳以現金形式把錢給韓華或“楊真”,再給業(yè)務員結算,具體的結算比例是拉來客戶的業(yè)務員能拿到10%,剩余的20%由韓華和楊真等業(yè)務部的管理人員分。群眾投資有的是現金,有的通過轉賬,喬某的銀行卡存入集資款。傳銷模式和集資模式的錢都是分開的,但是會來回拆借,具體情況喬某清楚。12、證人xxx證言證明,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期間,她在陜西宏圣公司財務部工作,她們財務部沒有負責人,主要是喬某電話指揮。鮑岳和吳春江負責給客戶返利,收取新客戶交的錢,按照市場部提供的合同給客戶開收款收據并將每天的工作情況統(tǒng)計匯總給陳夢云,她負責報銷和工資發(fā)放等事情。除了市場部的員工拿提成,剩下的都是固定工資。她們財務部每天將當天收來的客戶資金報給喬某,喬某給她們說個數,然后韓華打白條領錢。每天都是陳夢云給韓華現金,給韓華的現金是用公司收取來的錢支付的。群眾投資總共有三種形式,現金、給喬某轉賬及pos機刷卡,Pos機關聯的銀行卡是喬某的華夏銀行卡。每天臨下班時,鮑岳和吳春江告訴喬某第二天需要給客戶返錢的總額,包括現金部分和轉賬部分,然后第二天現金部分的金額由陳夢云帶來,轉賬部分由鮑岳和吳春江直接從喬某的銀行卡里給客戶轉賬。創(chuàng)業(yè)廣場10樓的集資和旺座12樓的傳銷賬目是分開的,集資的賬目和相關資料每天都交給陳夢云。韓華是市場部主管,管理公司業(yè)務員,組織群眾開會,一起出去搞活動,業(yè)務員做的業(yè)務提成也都由韓華領取,再分配下去。13、證人xxx證言證明,2012年4月至10月期間,他在陜西宏圣公司財務部工作,每天按照陳夢云給他的表上數字給客戶返錢,并收取新客戶交納的錢。財務部沒有負責人,主要是喬某進行電話指揮,陳夢云是喬某的秘書。財務部按照當天收取的客戶錢數總額匯報給喬某,喬某給他們說個數字,韓華過來后打白條領錢。群眾以現金、轉賬、pos機刷卡的形式投資,轉賬的銀行卡是喬某的華夏銀行的卡,Pos機關聯的銀行卡是喬某的,具體卡號不清楚。每天早上陳夢云會給他一個寫有客戶詳細信息的登記表,他們按照這個表,根據客戶所攜帶的合同和客戶的身份證,由他和吳春江核對客戶資料之后將應返的現金給客戶。下午按照陳夢云給他們的表,通過戶名為喬某的網銀給陳夢云給的表上有銀行卡號的客戶轉賬。集資和傳銷的賬目是分開的,這些資料每天都交給陳夢云,財務部從來不留存,再由陳夢云每天早上拿到財務部。韓華主管市場部,管理公司業(yè)務員,組織群眾搞活動、開會,業(yè)務員的業(yè)務提成也都由韓華領取,再分配下去。韓華要求業(yè)務提成按日計算,他每天都會來財務部領取全部業(yè)務員的提成,并且只要現金,根據領錢的比例來看,提成比例大約是30%。14、提取筆錄及業(yè)務員提成憑證證明,偵查機關從上訴人喬某家中提取78頁領條,領條顯示領款人均為市場部。15、辨認筆錄證明,xxx等被害人和余孜孜等證人通過混雜辨認辨認出各被告人及部分被告人辨認出其他被告人的情況。16、陜西廣合司法會計鑒定所陜廣司法(2015)鑒字第10號司法鑒定意見書、司法鑒定補充意見證明,根據所簽訂的借款協議書分析,陜西宏圣公司喬某等人共募集資金67182400元,涉及合同2249份,涉及1242人;根據報案情況分析陜西宏圣公司喬某等人共募集資金476831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數額15573650元,實際損失金額32109450元,涉及合同1427份,涉及776人。截止2016年8月31日,新增報案15人,涉及20份合同,募集資金535295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數額77325元,造成實際損失457970元。其中,涉及轉化型合同7份,合同金額260095元,涉及人數7人,實際投資金額260095元。2012年8月16日至2012年10月7日,市場部共募集資金18778800元,涉及合同545份,涉及集資人數532人,被告人韓華給集資參與人返還資金243800元。陜西宏圣公司費用支出41124210元,其中:(1)洋縣梨園景區(qū)二期4503000元,其中包含喬某裝修費397976.80元;(2)陜西宏圣公司與洋縣秦龍藥業(yè)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保證金1940000元;(3)洋縣土地保證金500000元;(4)房屋租金409473元;(5)管理費用7471994.92元;(6)洋縣酒店支出525134.08;(7)支付南鄭縣大河坎鎮(zhèn)蜀漢美群F11二單元1106室房款400000元;(8)支付業(yè)務員提成9800958元;(9)支付的本金及利息按報案材料統(tǒng)計15573650元,按喬某提供資料統(tǒng)計33491912元。陜西宏圣公司業(yè)務人員拉單情況:(1)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間,被告人孟錄建共發(fā)展79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49599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2596100元,造成實際損失2363800元;(2)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間,被告人李永梅共發(fā)展95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3945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1671150元,造成實際損失2273850元;(3)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間,被告人惠耀儒共發(fā)展12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172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860000元,造成實際損失860000元;(4)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間,被告人雷邦梅共發(fā)展9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119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243900元,造成實際損失946100元;(5)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間,被告人張玄軍共發(fā)展16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1115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168200元,造成實際損失946800元;(6)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間,被告人馮奇嶺共發(fā)展15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108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155800元,造成實際損失924200元;(7)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間,被告人周小吾共發(fā)展17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73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308400元,造成實際損失421600元;(8)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間,被告人楊高明共發(fā)展12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64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48400元,造成實際損失591600元;(9)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間,被告人惠英濤共發(fā)展11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59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101800元,造成實際損失488200元;(10)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間,被告人張月嬌共發(fā)展14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69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297050元,造成實際損失392950元;(11)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間,被告人魏巧共發(fā)展7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300000元,集資參與人領取收益51700元,造成實際損失248300元。17、山東省臨邑縣人民法院(2013)臨刑初字第108號刑事判決書、執(zhí)行通知書等材料證明,2013年12月13日,被告人喬某因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百八十萬元。緩刑考驗期至2019年1月5日。18、西安市新城區(qū)人民法院(2001)新刑初字第11號刑事判決書、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西刑二執(zhí)字第1259號刑事裁定書、假釋證明書證實,2001年1月18日,被告人韓華因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2003年6月19日、2005年6月16日各減刑一年六個月,2006年8月24日被假釋,假釋考驗期至2007年9月13日。19、原審被告人韓華供述,他是在2012年8月份“江涵”和“楊真”離開公司之后,才開始負責陜西宏圣公司市場部的,后期他也參與了業(yè)務方面的活動,有時候業(yè)務員拿不下來的單子他會親自出面和客戶談。公司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在旺座國際12層,那里的具體業(yè)務他不清楚。另一部分在西安市高新區(qū)創(chuàng)業(yè)廣場10層,主要以洋縣中草藥種植項目和朱鹮梨園景區(qū)項目為由與不特定群眾簽訂借款協議,募集群眾資金,10層分為財務部、市場部等。財務部人員有吳樸娜、余孜孜、鮑岳等人,主要負責收取群眾的投資款。市場部負責對外宣傳,拉群眾來公司投資,與群眾簽訂年息32%的高息借款合同。投資10000元為一份,每月返還1100元,一年到期,連本帶息返還13200元。從2012年8月16日開始,他從公司財務部領取全市場部的提成后再給各個業(yè)務員分配,大部分提成都是現金形式領取的,還以轉賬的方式領過三四次?!敖备嬖V他,每天到余孜孜處按客戶投資總額的25%提現作為市場部費用,其中“江涵”拿3%,“楊真”拿2%,他拿2%,市場部經營費用占2%,剩下16%為業(yè)務員提成,比例為業(yè)務員提10%,業(yè)務主管提3%,業(yè)務經理提3%。他個人一共領取了80余萬元的提成,大部分都是現金形式領取的,他用獲利款償還了30萬元的債務,給了他媳婦30萬元,給了喬某20余萬元。喬某將投資款用于何處他不清楚。20、原審被告人李永梅供述,她到陜西宏圣公司的時候,公司市場部的經理是“江涵”,“楊真”是“江涵”的助理。2012年六七月份,“江涵”離開公司,韓華當上了市場部的負責人。陜西宏圣公司的投資模式是客戶交10000元,每個月返還1100元,12個月共返13200元。公司市場部分四個級別,負責人是“江涵”、“楊真”、韓華,下面有業(yè)務經理,業(yè)務經理有她、孟錄建、“鄭琴”、“韓龍”、“趙毅”等人。業(yè)務經理下面是業(yè)務主管,她下面的主管是“李丹”,其他業(yè)務主管有“尚旭召”、惠耀儒、周小吾、張月嬌等人,每個業(yè)務主管下面有業(yè)務員,業(yè)務員有馮奇嶺、張玄軍、魏巧等人。業(yè)務員拉的客戶,可以拿8%-10%的提成,該業(yè)務員上面的業(yè)務主管可以拿2%的提成,業(yè)務主管上面的業(yè)務經理可以拿3%的提成,業(yè)務主管直接拉來的客戶可以拿12%的提成,業(yè)務經理直接拉來的客戶可以拿15%的提成。這是最高時候的提成比例,如果在實習期,或者任務沒有完成,實際的提成比例就會比這少,她自己發(fā)展的客戶提成比例也就是10%。她拉來客戶投資350余萬元,自己提成40余萬元,去除給客戶報銷車費、贈送禮品、請客戶吃飯、給介紹人來的客戶宣傳費等,她拿到手里的也就是20余萬元。21、原審被告人惠耀儒供述,他在陜西宏圣公司期間,共計拉了100余萬元的資金,按照10%領取提成。業(yè)務員發(fā)展的客戶可以提10%,業(yè)務主管提3%,業(yè)務經理提3%。22、原審被告人雷邦梅供述,她在陜西宏圣公司期間,共計拉了100余萬元的資金,按照10%提成。2012年9月底,在她辭職前不久,“江涵”和“楊真”離開公司,韓華接替負責市場部。23、原審被告人張玄軍供述,他在陜西宏圣公司期間,共計拉了120萬元左右的資金,按照10%提成,獲利12萬元左右。公司業(yè)務員沒有基本工資,按照自己拉群眾的投資數額提成,業(yè)務員發(fā)展的客戶可以提10%,業(yè)務主管提3%,業(yè)務經理提3%。24、原審被告人馮奇嶺供述,2012年6月,他經朋友介紹去陜西宏圣公司工作,在市場部任職,主要工作就是去人多的地方給老年人散發(fā)傳單,宣傳公司所謂的項目,承諾高額回報,如果群眾感興趣就帶回公司進行進一步的宣傳。他們與群眾簽訂收益率32%的借款協議,具體投資和返現形式是每投10000元,每月返1100元,共返12個月。市場部的負責人有“江涵”、韓華、“楊真”,市場部下設業(yè)務經理,有“鄭琴”、孟錄建、李永梅、“韓龍”等人,“鄭琴”下面的業(yè)務主管有“尚旭召”、“郭曉棟”等人,他是“尚旭召”下面的業(yè)務員,“郭曉棟”下面的業(yè)務員是魏巧等人。周小吾、惠英濤是業(yè)務主管,張玄軍是業(yè)務員。他們市場部員工沒有固定工資,按照所拉群眾投資的數額比例領取提成。業(yè)務員拉來的群眾投資款,提成比例是8%—12%,干的時間越長,比例會相對提高,平均10%左右。業(yè)務員上面的業(yè)務主管可以拿2%,如果是業(yè)務主管直接發(fā)展的群眾,可以按12%的比例拿,業(yè)務員上面的業(yè)務經理可以拿3%,如果是業(yè)務經理直接拉來的投資款可以按15%的比例拿。每天下午,韓華都會把大家叫在一起按照每個人拉來的資金數額和比例算出每個人應該發(fā)多少錢,以現金的形式發(fā)給大家。他大概拿了10余萬元提成。25、原審被告人周小吾、張月嬌、楊高明、惠英濤、魏巧供述的主要內容與其他被告人的供述一致并與在案其他證據能夠相互印證。26、上訴人孟錄建供述,2011年下半年,他通過網絡應聘到陜西宏圣公司,在公司上班七八個月。他每天去人員集中的地方發(fā)傳單,帶領群眾到公司介紹項目,宣傳向公司投資的事情,宣稱年收益率32%,每月返還本金和利息,十二個月返還完畢。他們起初宣傳公司的中草藥種植項目,2012年4、5月份開始宣傳洋縣朱鹮梨園景區(qū)項目。他到公司的時候市場部經理是“江涵”,2012年6、7月份,“江涵”走后韓華擔任市場部負責人。市場部四個級別,負責人是“江涵”、韓華、“楊真”,下面有業(yè)務經理他和“鄭琴”、“韓龍”、李永梅、“趙毅”等人,每個業(yè)務經理下面有三四個業(yè)務主管,他下面的業(yè)務主管有惠英濤等人,其他業(yè)務主管有“尚旭召”、惠耀儒、周小吾、張月嬌等人,每一個業(yè)務主管下面有業(yè)務員,業(yè)務員有馮奇嶺、張玄軍、魏巧等人。業(yè)務員拉的客戶,可以拿8%-10%的提成,該業(yè)務員上面的業(yè)務主管可以拿2%的提成,主管上面的業(yè)務經理可以拿3%的提成,業(yè)務主管直接拉來的客戶可以拿12%的提成,業(yè)務經理直接拉來的客戶可以拿15%的提成,各級提成后,剩余錢款歸“江涵”、韓華、“楊真”所有。他在陜西宏圣公司期間發(fā)展客戶50多人,投資400多萬元,領取提成四五十萬元。27、上訴人喬某供述,他于2011年12月注冊成立了陜西宏圣公司,公司的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他沒有實際出資,是找一家公司代辦注冊的,他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陜西宏圣公司經營地址有兩個,一個是在創(chuàng)業(yè)廣場的10層進行集資借款,一個在旺座國際城C座12層進行傳銷,兩個地方的業(yè)務沒有往來和交叉。公司主要有行政部、市場部、財務部,向社會集資由市場部負責。市場部的主要負責人是韓華,韓華負責對業(yè)務員培訓,負責到財務部領取業(yè)務員做的單子,然后分發(fā)給業(yè)務員。2012年7月1日以前的傳銷和集資行為都是張譽寶組織的,所得資金也都是張譽寶控制,后張譽寶突然消失,并帶走了公司全部資金,2012年7月2日以后各地的傳銷活動和集資行為都是他組織實施的,所得資金都是他在使用。陜西宏圣公司在西安募集資金既有27600元返還40000元的形式,也有10000元返還11000元的形式。10000元定投借款形式在西安市共涉及群眾800余人,涉及資金5000余萬元。投資10000元的客戶在投資的時候就簽有相應的借款協議,投資27600元的傳銷客戶投資時沒有合同。2012年9月,為了掩蓋之前的傳銷行為,他與投資27600元的傳銷客戶就未返還的金額又簽訂借款協議,這些協議在第一段都寫明“自愿將陜西宏圣彤XX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公司涉及前經銷商經營不善致客戶資金無解決方案,無償還保障的欠額部分資金,轉讓至甲方二期項目的建設中”,其他內容和原來的借款協議都一樣。陜西宏圣公司大部分通過網銀轉賬的形式給客戶返利,也有小部分是以現金形式由客戶在公司財務室領取,并簽字確認,相應的憑證都存放在公司,后來被客戶拿走了。在西安地區(qū)以定投借款形式募集的5000余萬元一部分用于給群眾返還,返還金額2000余萬元,有1000萬元左右用于投資洋縣的項目。在洋縣主要是梨園二期的開發(fā),500萬元用于建設項目部,剩下的500萬元用于各項前期的支出費用和做環(huán)境評估等事項的費用。洋縣項目部只建造了一棟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兩層鋼結構樓房,該樓房和土地均沒有辦理相關權屬登記,因為按照他與洋縣人民政府簽訂的投資協議約定,洋縣的項目完成后,該項目部所有權歸洋縣人民政府所有。2012年4月26日,他從公司出納向姣姣華夏銀行的賬戶上轉款150萬元,2012年4月27日從他建設銀行的賬戶上轉款150萬元,共計300萬元轉至國家金庫洋縣支庫,作為洋縣項目的保證金。2012年,他以轉賬和現金方式共計付給洋縣秦龍藥業(yè)有限公司200萬元作為項目保證金,還有300多萬元被臨邑縣公安機關罰沒了,剩余的集資款項用于給業(yè)務員提成、日常的辦公費用、購置高檔車輛等。他用群眾集資款購置了一輛奔馳S500,分期付款,由于逾期沒有付款,擔保公司繳納30萬元罰款后從山東警方開走了車輛,現在該車已跟他沒有關系了。他還用集資款購置了一輛白色的保時捷卡宴,是2012年8月全款購買的車,也被山東警方扣押了。2012年6、7月份,他用47萬元的集資款在漢中市南鄭縣大河坎鎮(zhèn)南鄭大道蜀漢美郡F112單元1106號購買房產一套。2013年3、4月份,他成立了陜西偉洋公司,再次以洋縣項目為由,承諾年息26%的高額回報向公眾吸收存款,共吸收260余萬元,吸收的這部分資金沒有給群眾返還。
本院認為,上訴人喬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高額利息為誘餌,使用詐騙手段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集資詐騙罪。上訴人孟錄建、原審被告人韓華、李永梅、惠耀儒、雷邦梅、張玄軍、馮奇嶺、周小吾、張月嬌、楊高明、惠英濤、魏巧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guī)定,許諾高息,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募集資金,擾亂金融秩序,韓華、孟錄建、李永梅、惠耀儒、雷邦梅、張玄軍、馮奇嶺募集資金數額巨大,周小吾、張月嬌、楊高明、惠英濤、魏巧募集資金數額較大,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韓華、李永梅、雷邦梅、張月嬌、魏巧自動投案,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均構成自首,且積極退贓,有悔罪表現,依法可從輕處罰。孟錄建、惠耀儒、張玄軍、馮奇嶺、周小吾、楊高明、惠英濤歸案后均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具有坦白情節(jié),且能積極退贓,有悔罪表現,均可從輕處罰。對于喬某的上訴理由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經查,(1)喬某通過注冊陜西宏圣公司、陜西偉洋公司,在沒有履行能力的情況下,仍與秦龍藥業(yè)有限公司、洋縣政府簽訂相關協議,以與洋縣秦龍藥業(yè)有限公司合作開發(fā)種植中草藥項目及自行開發(fā)洋縣梨園景區(qū)二期項目進行公開虛假宣傳,并以支付高額利息為誘餌,欺騙社會公眾與其簽訂借款合同非法募集資金,將募集的資金未存入公司基本賬戶,而由其個人肆意進行支配、處分或揮霍,僅將少部分資金投入到了兩個項目,最終導致絕大部分集資款無法返還,其行為符合集資詐騙罪的構成要件。(2)喬某注冊成立陜西宏圣公司和陜西偉洋置業(yè)公司后,以實施非法集資為其主要活動,不應以單位犯罪論處。(3)喬某雖有自首情節(jié),但其詐騙數額特別巨大,且造成絕大部分募集資金無法兌付,給集資群眾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情節(jié)惡劣,后果嚴重,不予從輕處罰,原審判決對其量刑適當。故其上訴理由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意見均不能成立。對于孟錄建的上訴理由,經查,孟錄建作為市場部經理,共發(fā)展79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495余萬元的事實有報案材料、借款協議書、被害人陳述、證人證言、司法鑒定意見書、同案被告人及孟錄建本人供述等證據證明,足以認定;原審判決綜合考慮孟錄建的犯罪數額、認罪態(tài)度等情節(jié),已經對其從輕判處,量刑并無不當。故其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原審判決定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一)項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代理審判員 劉建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