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訴機關山東省單縣人民檢察院。
原審被告人段某(綽號“三豁子”),市民。因流氓行為于1986年被山東省菏澤地區(qū)勞動教養(yǎng)委員會勞動教養(yǎng)二年;因犯窩藏罪于2001年12月13日被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因尋釁滋事于2004年2月17日被山東省單縣公安局行政拘留十五日;因尋釁滋事于2011年1月17日被山東省菏澤地區(qū)勞動教養(yǎng)委員會勞動教養(yǎng)一年。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于2012年8月28日被山東省單縣公安局取保候審,2013年8月22日被山東省單縣公安局刑事拘留上網(wǎng)追逃;因涉嫌犯尋釁滋事罪于2014年4月10日被監(jiān)視居住,同年10月10日被山東省單縣人民法院取保候審。
辯護人謝懷慶,山東榮清律師事務所律師。
山東省單縣人民法院審理山東省單縣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段某犯尋釁滋事罪一案,于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作出(2015)單刑初字第239號刑事判決。宣判后,原公訴機關山東省單縣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3月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山東省菏澤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田明豐、李慧出庭履行職務,原審被告人段某及其辯護人謝懷慶均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定罪準確,量刑適當。關于檢察機關提出的“原審被告人段某取保候審期間逃跑后又投案應當構成自首”的抗訴意見。經(jīng)查,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fā)覺,或者雖被發(fā)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據(jù)此,自動投案的時間是犯罪以后歸案之前,包括兩種情形:一是犯罪事實和犯罪分子尚未被司法機關發(fā)覺而自動投案,二是犯罪事實或犯罪分子已被司法機關發(fā)覺,但尚未被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而自動投案。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jù)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jiān)視居住。根據(jù)該條規(guī)定,取保候審是刑事強制措施的一種。被告人在被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后逃跑,后投案并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從時間上來看,既不是在犯罪被發(fā)覺之前,也不是犯罪被發(fā)覺后但尚未受到訊問或者被采取強制措施之前,不符合自動投案對投案時間的要求,已不具備自動投案的條件,故不應認定為自動投案,不能構成自首。此抗訴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納。關于檢察機關提出的“不應對本案原審被告人段某適用緩刑”的抗訴意見及辯護人提出的“希望二審法院駁回抗訴,維持原判”的辯護意見。經(jīng)查,原審被告人段某因停車等瑣事“借故生非”,隨意毆打他人,雖然已足額賠償被害人經(jīng)濟損失,并取得被害人的諒解,但尋釁滋事犯罪不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而且侵犯了社會管理秩序。原審被告人段某案發(fā)前有多次前科劣跡,且在公安偵查階段取保候審期間有潛逃行為,人身危險性、主觀惡性均較大,不排除有再次犯罪的可能性。綜合考慮以上情節(jié),原審被告人段某不符合適用緩刑的條件。檢察機關提出的此抗訴理由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辯護人提出的此辯護意見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采納。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陳浩
代理審判員 王令己
代理審判員 龐寵
書記員: 靳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