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訴機關山東省即墨市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王某。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5年6月3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26日被取保候審,2016年5月24日被逮捕。現(xiàn)羈押于山東省即墨市看守所。
辯護人張俊杰、雷洪臣,山東天正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山東省即墨市人民法院審理山東省即墨市人民檢察院指控的被告人王某犯交通肇事罪一案,于2016年6月1日作出(2015)即刑初字第711號刑事判決。宣判后,原審被告人王某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jīng)過閱卷,訊問上訴人,聽取其辯護人意見,征詢被害人近親屬意見,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15年4月5日11時40分許,被告人王某駕駛魯B×××××號轎車,載其父王某躍、其母于某、其妻劉某、其子王某碩(男,歿年9個月)沿青新高速公路上行線由南向北行駛至4KM+100M處,車輛與隔離墩相撞發(fā)生交通事故,致王某躍、于某、劉某、王某碩受傷,后王某碩因重度顱腦損傷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經(jīng)現(xiàn)場勘查和調查取證認定,被告人王某負事故全部責任。
原審判決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有:
(一)書證
1、青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青平高速公路大隊出具的接處警登記表,證明2015年4月5日11時40分,青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青平高速公路大隊指揮中心接到王某電話報警稱轎車撞擊護欄,有人員受傷,要求處理。
2、青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青平高速公路大隊出具的接受刑事案件登記表、受案登記表,證明該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傷,公安機關于2015年4月7日受理本案件。
3、青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青平高速公路大隊出具的抓獲經(jīng)過,證明被告人王某在事故發(fā)生后,主動報警并在現(xiàn)場等候處理。經(jīng)詢問,該供述其駕駛車輛發(fā)生事故的經(jīng)過與現(xiàn)場勘查情況基本一致。
4、青島市公安局平度分局李園派出所出具的戶籍證明,證明被告人王某身份情況。
5、青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青平高速公路大隊依法調取的結婚證復印件、戶口本復印件,證明被告人與被害人之間系父子關系。
6、青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青平高速公路大隊依法調取的的病歷復印件,證明王某躍、于某、劉某受傷的情況。
7、青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青平高速公路大隊依法調取的死亡醫(yī)學證明,證明王某碩經(jīng)搶救無效于2015年4月5日死亡。
8、青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青平高速公路大隊依法調取的駕駛人信息查詢結果單,證明被告人王某持有效駕駛證件。
9、青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青平高速公路大隊事故科查詢的機動車信息查詢結果單,證明魯B×××××號小型汽車行駛證真實有效。
(二)證人證言
1、證人于某的證言,證明2015年4月5日上午10時左右,其乘坐其子王某駕駛的魯B×××××號轎車由青島市兒童醫(yī)院上青銀高速由南向北行駛準備回平度,副駕駛坐著其丈夫王某躍,其坐在駕駛座后面后排座位上,其兒媳劉某抱著孩子王某碩坐在副駕駛后面的后排座位上。大約11時40分許,車輛行駛到城陽南匝道出口時,不知道何原因,車子撞在了青新高速主路和城陽南匝道中間的護欄上,其與其他乘車人均受傷,下車后車子開始燃燒。并證明事故發(fā)生后是其兒子王某報的警。王某受傷較輕,其和王某躍、劉某都有不同程度的骨折,其孫子經(jīng)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
2、證人劉某的證言,證明2015年4月5日11時30分許,其丈夫王某駕駛魯B×××××號轎車載其及王某的父母,其抱著九個月大的兒子王某碩坐在車后排右側,王某的父親坐在副駕駛座上,王某的母親坐在后排左側,車輛沿青新高速公路由南向北行駛從青島市回平度市,行駛過程中車輛撞在了隔離墩上發(fā)生了事故,事故怎么發(fā)生的其不清楚,只知道車沒有任何干擾直接撞了隔離墩。車撞了隔離墩后,其與其他乘車人從車上下來后車起火燃燒了。
(三)勘驗、檢查筆錄
公安機關出具的現(xiàn)場勘查筆錄、事故現(xiàn)場圖及現(xiàn)場照片,證明事故現(xiàn)場的具體情況。
(四)鑒定意見
1、青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青平高速公路大隊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證明被告人王某駕駛機動車未保證安全駕駛,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2、平度市公安局出具的法醫(yī)學尸體檢驗鑒定書,證明王某碩系因重度顱腦損傷死亡。
3、公安機關提供的事故車輛技術檢驗報告書,證明肇事車輛整車已燒毀,車輛呈報廢性損壞,無法檢測。
(五)被告人供述與辯解
被告人王某在偵查階段的供述稱,2015年4月5日11時40分許,其駕駛魯B×××××號“江淮”牌轎車沿青新高速公路南向北行駛,行駛中其犯困閉上了眼睛,當其睜開眼睛時發(fā)現(xiàn)引擎蓋可能冒煙了,感到很慌張,結果其駕駛的車輛徑直向高速路邊上的隔離墩沖了過去,其踩了剎車但已經(jīng)來不及了,結果車撞在了隔離墩上。事故發(fā)生后,車上的人員都從車上下來,人員下來后,車輛開始著火燃燒,其沒在車上找到滅火器,就撥打電話報了警。并證明其車速、車輛行駛在道路上的位置及其父母、妻子在車上的位置,乘車人員受傷的情況及兒子王某碩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的事實。另外其還補充說明當其駕車駛入高速公路前,其曾提醒劉某系上安全帶,但是劉某不聽,沒有系安全帶。
上述證據(jù)均經(jīng)原審庭審質證后予以確認。
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違章駕車肇事,致一人死亡,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其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應予懲處。鑒于被告人王某案發(fā)后撥打急救及報警電話,并在現(xiàn)場等候處理,后到公安機關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應視為投案自首,依法予以從輕處罰。鑒于本案系親屬之間犯罪,酌情予以從輕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人王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拘役六個月。
上訴人王某的上訴理由:本案應屬于交通意外事故,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無罪。
上訴人王某的辯護人辯護意見:一是王某的犯罪行為輕微,無社會危險性,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可以免予刑事責任;二是本案涉及夫妻、父子等特殊人身關系不存在以金錢賠償達成諒解的問題;三是王某有坦白、悔罪、認罪的情節(jié),在量刑時應予以考慮;四是本次事故給王某家庭造成嚴重打擊,希望法院作出“罪責刑相適應”的判決。
經(jīng)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和證據(jù)與一審相同。
本院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王某犯交通肇事罪的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定性準確,審判程序合法。關于上訴人王某所提本次事故屬于意外事故的上訴理由,經(jīng)查,王某在偵查階段供述中提到發(fā)現(xiàn)車輛引擎蓋可能冒煙,但車上人員在偵查階段的證言均未予以證實,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不能證明其主張,并且上訴人王某作為車輛駕駛人應盡到保障車輛安全性能、規(guī)范安全駕駛的義務,故對該上訴理由不予支持。關于辯護人所提上訴人王某的犯罪行為輕微,無社會危險性,當事人之間系近親屬關系,王某有悔罪、認罪表現(xiàn),本次事故給王某家庭造成嚴重打擊,在量刑時應予以考慮的辯護意見,經(jīng)查,原審判決已對上述情節(jié)作出正確認定,并在量刑時作出考量。關于本案的量刑,本院認為,本案被告人王某所犯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性犯罪,與故意性犯罪相比,本案系單方肇事,王某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較??;上訴人王某的過失犯罪行為雖然造成了一人死亡多人受傷的后果,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但受害人是上訴人王某的妻子、孩子及父母,王某既是肇事者又是肇事的受害者,本案的社會危害性較小,犯罪情節(jié)較輕;王某案發(fā)后撥打急救及報警電話,并在現(xiàn)場等候處理,到案后雖有辯解但一直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構成自首,依法應從輕處罰;原審期間原審法院委托平度市司法局所作的調查評估意見書顯示,對上訴人王某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的社區(qū)沒有重大不良的影響。綜合考慮上訴人王某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以及其犯罪后的表現(xiàn)和人身危險性,為實現(xiàn)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刑罰目的,按照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要求,本院依法對上訴人王某宣告緩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山東省即墨市人民法院(2015)即刑初字第711號刑事判決對被告人王某的定罪部分即“被告人王某犯交通肇事罪”。
二、撤銷即墨市人民法院(2015)即刑初字第711號刑事判決對被告人王某的量刑部分,即“判處被告人王某拘役六個月”。
三、上訴人王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拘役六個月,緩刑一年。
(緩刑考驗期自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牛傳勇 代理審判員 李 政 代理審判員 岳峰婷
書記員:趙振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