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湟中縣人民檢察院。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汪某1,男,1946年生于青海省湟中縣,漢族,小學文化程度,農(nóng)民,住湟中縣魯沙爾鎮(zhèn),系本案被害人季某某之夫。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汪某2,男,1981年生于青海省湟中縣,漢族,小學文化程度,農(nóng)民,住湟中縣魯沙爾鎮(zhèn),系本案被害人季某某之子。
委托代理人趙國榮、喬占軍,青海衛(wèi)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汪某3,男,1967年生于青海省湟中縣,漢族,初中文化程度,農(nóng)民,住湟中縣魯沙爾鎮(zhèn),2017年6月28日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湟中縣公安局取保候審,同年10月26日經(jīng)本院決定逮捕,現(xiàn)羈押于湟中縣看守所。
湟中縣人民檢察院以湟檢公訴刑訴(2017)226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汪某3犯交通肇事罪,于2017年8月18日向本院提起公訴。在訴訟過程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汪某1、汪某2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合并審理了本案。湟中縣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利毛吉出庭支持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汪某1、汪某2、委托代理人趙國榮、喬占軍,被告人汪某3均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汪某1、汪某2訴稱,一、依法追究被告人汪某3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二、要求被告人汪某3賠償死亡賠償金245423元、喪葬費30934元(已支付30000元)合計246357元。
經(jīng)審理查明:2017年5月17日5時許,被告人汪某3無證駕駛無牌證兩輪摩托車在本縣魯沙爾鎮(zhèn)地窯村行駛時與前方行人季某某相撞,造成行人季某某受重傷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車輛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2017年6月13日,經(jīng)湟中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湟)公(法)鑒(?。┳蜘z2017﹞028號法醫(yī)學尸體檢驗鑒定意見書鑒定為,死者季某某的損傷符合由于鈍性外力作用于頭面部及胸部,導致重度閉合性顱腦損傷、閉合性胸部損傷、多發(fā)性閉合性骨折死亡。2017年6月20日,湟中縣交通管理大隊寧公交認字﹝2017﹞第00044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汪某3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行人季某某無責任。
案發(fā)當日,被告人汪某3將被害人季某某送往湟中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治療,并支付醫(yī)藥費17513.61元。
上述事實,被告人汪某3在庭審中供認不諱,且有受理交通事故案件登記表,到案經(jīng)過,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強制措施憑證、返還物品憑證,證人汪某1、張某某、祁某某、程某某、馬某某的證言,被告人汪某3的供述與辯解,湟中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湟)公(法)鑒(?。┳帧?017】028號法醫(yī)學尸體檢驗鑒定意見書,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驗筆錄,湟中縣公安局交通事故照相說明書,湟中縣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第2017027號交通事故車輛技術檢驗報告單,湟中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寧公交認字﹝2017﹞第00044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交通事故報案材料,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聽證會記錄,駕駛人信息查詢結果單,被告人戶籍證明,被害人季某某戶口本、身份證復印件,青海省人民醫(yī)院住院病案首頁、死亡記錄、居民死亡醫(yī)學證明(推斷書),等證據(jù)相佐證,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汪某3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外,無證駕駛無牌證機動車輛,將前方行走的被害人碰撞致死,其行為已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應予處罰。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但指控被告人犯交通肇事罪的罪名不當,應予更正。案發(fā)后,被告人汪某3積極搶救傷者,向公安機關報警,并如實供述所犯罪行,可認定為自首,可對其從輕處罰。對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主張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依照法律規(guī)定,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應得到的合理賠償費用為:喪葬費30934-30000(已支付)=934元、死亡賠償金24542.3元×10年=245423元,合計246357元。根據(jù)本案的犯罪事實、情節(jié)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及被告人汪某3的認罪、悔罪態(tài)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三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汪某3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7年10月26日起至2020年10月25日止。)
二、被告人汪某3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汪某1、汪某2死亡賠償金、喪葬費共計246357元。限本判決生效后30日內(nèi)一次性付清。
審 判 長 阿萍仁 審 判 員 陳海萍 人民陪審員 李泰林
書記員:徐文靜 審理本案所依據(jù)的法律條款(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第三十六條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jīng)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jù)情況判處賠償經(jīng)濟損失。 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五十五條對附帶民事訴訟作出判決,應當根據(jù)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確定被告人應當賠償?shù)臄?shù)額。 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等費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 駕駛機動車致人傷亡或者造成公私財產(chǎn)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確定賠償責任。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