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同仁縣人民檢察院。被告人萬么南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青海省同仁縣,藏族,西北民族大學藏語言文化學院學生,住同仁縣。因涉嫌故意傷害罪于2017年8月28日被同仁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8日逮捕?,F(xiàn)羈押于同仁縣公安局看守所。辯護人楊喬,青海延輝律師事務所律師。辯護人汪春霞,青海延輝律師事務所律師。
同仁縣人民檢察院指控,2017年7月11日凌晨3時許,被告人萬么南某、當增才讓(另案處理)等六人在同仁縣年都乎市場一酒吧內(nèi)喝酒后回家途中,行至同仁縣隆務鎮(zhèn)移動公司附近,與被害人當增加布、娘尕加因瑣事發(fā)生爭執(zhí),被告人萬么南某用石塊將被害人當增加布頭部打傷。經(jīng)鑒定:當增加布的損傷程度屬重傷二級。被告人萬么南某于2017年7月11日下午,在同仁縣年都乎鄉(xiāng)政府院內(nèi)被公安機關抓獲。上述事實,公訴機關提供了戶籍證明、到案經(jīng)過;證人卡某、仁某某某等人的證言;被害人當某的陳述;被告人萬么南某的供述;青海正信司法鑒定所司法鑒定意見書;現(xiàn)場勘驗、辨認筆錄及照片。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萬么南某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使用暴力手段造成他人重傷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故意傷害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之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求依法判處。被告人萬么南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無異議,但辯稱自己被父親送到同仁縣年都乎鄉(xiāng)政府交給公安干警,而不是公安干警抓獲的,故應認定為自首。被告人萬么南某的辯護人提出的辯護意見是:1.被害人挑釁后被告人才實施毆打行為,故被害人也存在過錯,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2.被告人酒后意識不清,受同伴教唆后毆打被害人,主觀惡意不深,社會危害性不大;3.應認定為聚眾斗毆過程中過失致人重傷,因被告人在醉酒狀態(tài)下向被害人投擲石塊,失手打傷被害人,主觀上無故意;4.存在自首情節(jié),被告人在其父親的勸導下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到案后主動、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應認定為自首;5.被告人系大學學生,無前科,平時表現(xiàn)良好。鑒于以上情節(jié)請求法庭對被告人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要求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緩刑。經(jīng)本院審理查明,2017年7月11日凌晨3時許,被告人萬么南某等人在同仁縣年都乎市場吉杰慢搖吧喝酒后行至黃南州移動公司附近馬路邊時,與騎摩托車回家的被害人當某及娘某因互相喊叫而發(fā)生爭執(zhí),期間,被告人萬么南某先動手毆打被害人當某,并用之前在年都乎市場撿到的混凝土石塊打到被害人當某頭部,將被害人打倒后逃跑,后被害人被其朋友送去醫(yī)院治療。經(jīng)青海省正信司法鑒定所司法鑒定被害人當某的損傷程度系重傷二級。案發(fā)后2017年7月11日同仁縣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干警與被告人父親聯(lián)系并向其做思想工作后,被告人父親將被告人帶至同仁縣年都乎鄉(xiāng)政府院內(nèi)交給同仁縣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干警。另查明,審理過程中,被告人親屬與被害人當某對民事賠償部分達成和解協(xié)議,被告人親屬一次性付清被害人當某各項經(jīng)濟損失175000元,并取得被害人當某的諒解。上述事實,有公訴機關提交、并經(jīng)法庭舉證、質(zhì)證的下列證據(jù)予以證明:一、物證一塊混凝土結(jié)構(gòu)石塊二、書證1.同仁縣公安局城北派出所2017年7月11日的到案經(jīng)過及2017年12月8日到案經(jīng)過及情況說明;2.當增才讓的行政處罰單;3.被告人的戶籍證明。三、證人證言1.證人才某的證詞;2.證人當某某某的證詞;3.證人昂某某某的證詞;4.證人仁某某某證詞;5.證人卡某的證詞。四、被害人陳述被害人當某陳述五、被告人的供述被告人萬么南某的供述六、鑒定意見:青海省正信司法鑒定所司法鑒定意見書七、勘驗、檢查、辨認筆錄及照片被告人萬么南某及辯護人對公訴機關提供的到案經(jīng)過的證明方向提出異議,認為被告人被自己父親帶去交給公安干警,不是公安干警抓獲的。根據(jù)有關法律規(guī)定,親友勸告到案的,應認定為主動投案。對上述證據(jù)經(jīng)當庭舉證、質(zhì)證,被告人及辯護人未提出異議,來源合法,內(nèi)容客觀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lián)性,故本院予以認定。辯護人提供如下證據(jù):1.西北民族大學藏語言文化學院的證明;2.同仁縣年都乎鄉(xiāng)人民政府及同仁縣年都乎鄉(xiāng)錄合相村民委員會的申請書一份;3.諒解書。本院認為,上述證據(jù)取證、舉證程序合法,內(nèi)容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lián)性,故予以認定。關于控辯雙方對被告人的行為是否屬于“自首”。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三款之規(guī)定:“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jīng)親友規(guī)勸、陪同投案的;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應當視為自動投案。”公訴機關提出因公安干警給被告人父親做大量思想工作后才將被告人帶至同仁縣年都乎鄉(xiāng)政府交給公安干警,故不應認定為自首。本院認為,公安機關對其父親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后,被告人被其父親帶到指定的地點,雖能證明公安機關已掌握其犯罪線索,但尚未采取強制措施,同時也能反映被告人愿意到指定的地點接受管理的本意,且被告人于2017年7月12日如實供述其用石塊打傷被害人當某的犯罪事實,故符合自首的法律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自首。被告人及辯護人對應認定為自首的意見,予以采納。辯護人提出受同伴教唆后醉酒狀態(tài)下失手毆打被害人,主觀惡意不深,社會危害性不大,應認定為過失致人重傷。本院認為,被告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侵害他人身體的結(jié)果而積極行使傷害行為,致被害人重傷二級,故該辯護意見不能成立;辯護人提出被害人挑釁后實施傷害行為,故被害人存在過錯,應承擔相應過錯責任的辯護意見,與事實不符,不予采納。
同仁縣人民檢察院以同檢公訴刑訴[2017]26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萬么南某犯故意傷害罪,于2017年12月11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在適用簡易程序獨任審理的過程中,于2017年12月12日轉(zhuǎn)入普通程序,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同仁縣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卡毛先、仁增昂毛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萬么南某及其辯護人楊喬到庭參加訴訟。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被告人萬么南某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其行為已構(gòu)成故意傷害罪。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具有自首情節(jié),在庭審中自愿認罪,且被告人家屬積極賠償被害人經(jīng)濟損失,取得被害人諒解,鑒于上述情節(jié),對被告人萬么南某依法可從輕減輕處罰。據(jù)此,根據(jù)被告人萬么南某的犯罪情節(jié)和悔罪表現(xiàn),對其適用緩刑。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七十三條第三款、第七十二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萬么南某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二、作案工具一塊混凝土石塊予以沒收。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nèi),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黃南藏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兩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