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市人民檢察院
李某甲
韓鵬飛(山東文景律師事務所)
公訴機關萊州市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李某甲,男,1968年4月3日出生,漢族,文化程度初中,農民。因涉嫌犯過失致人重傷罪于2013年12月29日被刑事拘留,因涉嫌犯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于2014年1月9日被逮捕?,F(xiàn)羈押于萊州市看守所。
辯護人韓鵬飛,山東文景律師事務所律師。
萊州市人民檢察院以萊檢未檢刑訴(2014)183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李某甲犯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于2014年9月19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審查后于同日立案,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審理中,萊州市人民檢察院因需要補充偵查,向本院建議延期審理,延期后,本院依法繼續(xù)恢復審理了本案。萊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孫晶晶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李某甲及其辯護人韓鵬飛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
萊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13年12月29日14時許,被告人李某甲駕駛60型鏟車,在明知鏟車周圍有多人的情況下,強行拖拽停放在萊州市三山島街道三山島村菜市場東門的一輛30型鏟車,后拖車用的吊裝帶被拉斷,致在30型鏟車周圍的李某乙、施某甲、施某丙、盧某某被鏟車擠、壓傷,致停放在菜市場門口施某乙的長城牌皮卡車被30型鏟車撞損。經(jīng)萊州市公安局法醫(yī)鑒定,被害人李某乙右腎離斷,胸椎11橫突骨折、腰椎1、2、3、4多發(fā)橫突骨折,左側第11肋骨骨折、右側第11肋骨骨折,構成重傷;被害人施某甲左足多發(fā)骨折、甲狀腺功能亢進,構成輕傷;被害人施某丙右內踝骨折,構成輕傷;被害人盧某某閉合性胸部外傷、軟組織損傷,構成輕微傷。案發(fā)后,匿名群眾報案。被告人李某甲于當日到三山島邊防派出所投案。
針對上述指控的事實,公訴機關向法庭提供了相應的證據(jù)予以證實。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李某甲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第二款 ?之規(guī)定,構成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提請本院依法懲處。
被告人李某甲對起訴書指控的事實供認不諱。
辯護人辯護,1、李某甲在拖車現(xiàn)場只負責開鏟車,具體拖帶的綁系都由另外工作人員進行,且拖車用的是專業(yè)的拖車帶,即使李文州看見過拖車帶也不可能預見拖車帶會斷裂或自信拖車帶不會斷裂的情況,同時現(xiàn)有工作人員在場維持秩序,拖車時不可能另有他人在拖車周圍,施某乙、孫某甲的證言證實被拖鏟車應當往拖的方向走,向其他方向走是不可能預見的,李某甲不存在過失,因此指控其過失犯罪錯誤。2、通過被害人的陳述、證人證言及被告人的供述可知,在現(xiàn)場有工作人員維持秩序且勸說被害人離開的情況下,不聽勸說,仍舊在案發(fā)現(xiàn)場,對本案的發(fā)生存在一定的過錯,應當減輕被告人的責任。3、本案僅造成一人重傷,另外的二人輕傷、一人輕微傷僅是作為認定犯罪的不特定多人的要件,不應再作為認定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本案應認定被告人犯罪情節(jié)較輕,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4、被告人李某甲在案發(fā)后主動投案,如實供述案件事實,應認定為自首。
本院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李某甲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事實及罪名成立。被告人李某甲應當預見強行拖拽行為可能造成周圍他人的人身損害,卻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一人重傷、二人輕傷,一人輕微傷的嚴重后果,其行為危害了公共安全,構成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辯護人主張,被告人李某甲不可能預見拖車帶會斷裂或自信拖車帶不會斷裂的情況,同時現(xiàn)有工作人員在場維持秩序,拖車時不可能另有他人在拖車周圍,因此李某甲不存在過失。經(jīng)查,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可以證實,被告人李某甲在拖車前其鏟車及被拖鏟車周圍仍有阻攔的村民,其強行拖車時,應當預見可能造成周圍他人的人身損害,因此辯護人關于被告人不存在過失的辯護意見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納。至于被害人等村民經(jīng)現(xiàn)場人員勸說后拒不離開現(xiàn)場,并非被告人采取強行拖車行為的理由,該行為的過錯與否不能影響被告人的責任認定。被告人行為導致一人重傷,二人輕傷及一人輕微傷,不應認定為犯罪情節(jié)較輕。故辯護人關于被害人有過錯、不應認定被告人情節(jié)嚴重的辯護意見均不予采納。被告人李某甲在案發(fā)后能主動投案,如實供述基本案件事實,系自首,依法可予以減輕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第二款 ?、第六十七條 ?第一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李某甲犯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3年12月29日起至2015年12月28日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本院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李某甲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事實及罪名成立。被告人李某甲應當預見強行拖拽行為可能造成周圍他人的人身損害,卻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一人重傷、二人輕傷,一人輕微傷的嚴重后果,其行為危害了公共安全,構成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辯護人主張,被告人李某甲不可能預見拖車帶會斷裂或自信拖車帶不會斷裂的情況,同時現(xiàn)有工作人員在場維持秩序,拖車時不可能另有他人在拖車周圍,因此李某甲不存在過失。經(jīng)查,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可以證實,被告人李某甲在拖車前其鏟車及被拖鏟車周圍仍有阻攔的村民,其強行拖車時,應當預見可能造成周圍他人的人身損害,因此辯護人關于被告人不存在過失的辯護意見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納。至于被害人等村民經(jīng)現(xiàn)場人員勸說后拒不離開現(xiàn)場,并非被告人采取強行拖車行為的理由,該行為的過錯與否不能影響被告人的責任認定。被告人行為導致一人重傷,二人輕傷及一人輕微傷,不應認定為犯罪情節(jié)較輕。故辯護人關于被害人有過錯、不應認定被告人情節(jié)嚴重的辯護意見均不予采納。被告人李某甲在案發(fā)后能主動投案,如實供述基本案件事實,系自首,依法可予以減輕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第二款 ?、第六十七條 ?第一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李某甲犯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3年12月29日起至2015年12月28日止)。
審判長:曲松濤
審判員:王云壽
審判員:徐建美
書記員:國艷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