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昌邑市人民檢察院。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
訴訟代理人李鳳茜、李鑫玉,山東大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李某甲,2016年10月31日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昌邑市公安局取保候審,2017年10月31日被本院取保候審。
辯護人兼訴訟代理人許宗琦,山東泰琪律師事務所律師。
昌邑市人民檢察院以昌檢公訴刑訴〔2017〕59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李某甲犯故意傷害罪,于2017年2月14日向本院提起公訴。在訴訟過程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審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3月17日、11月1日兩次公開開庭合并審理了本案。昌邑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王克波、代理檢察員楊功義出庭支持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及其訴訟代理人李鳳茜、李鑫玉,被告人李某甲及其辯護人兼訴訟代理人許宗琦到庭參加訴訟。期間因公訴機關一次建議延期審理,本院決定延期審理,另經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批準延長審理期限三個月?,F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6年9月22日12時許,在昌邑市某某鎮(zhèn)利民街某某賓館西邊胡同內,被告人李某甲因瑣事與馬某發(fā)生糾紛,二人分持鐵棍、菜刀互毆,被告人李某甲持鐵棍將馬某面部、雙上肢等處打傷,致馬某面部軟組織挫傷,右手第1掌骨骨折,左尺骨粉碎性骨折等損傷。經法醫(yī)鑒定,馬某之損傷構成輕傷一級。
上述事實,被告人李某甲及其辯護人在開庭審理過程中均無異議,且有物證鐵棍(照片),書證辦案說明、戶籍證明、抓獲經過、扣押決定書、扣押清單等,證人李某乙、劉某等人的證言,被害人馬某的陳述,鑒定意見法醫(yī)學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被告人李某甲的供述與辯解等證據證明,足以認定。
另查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傷后入住昌邑市人民醫(yī)院治療8天。因本案造成的物質損失有醫(yī)療費22822.93元、住院伙食補助費240元(30元/天×8天)、護理費4374元(72.9元/天×1人×60天)、誤工費10935元(72.9元/天×150天)、鑒定費1940元、營養(yǎng)費1800(30元/天×60天),共計人民幣42111.93元。
在審理過程中,被告人李某甲已預交賠償款22025.61元。
上述事實,有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供的住院病歷、門診病歷、醫(yī)療費票據、費用清單、鑒定費收據等證據證實,足以認定。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還提交其刑事責任能力鑒定費3490元的收據,要求被告人予以賠償。
本院認為,被告人李某甲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輕傷,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罪名成立,應予刑罰。被告人李某甲的犯罪行為,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造成物質損失,應予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提交其刑事責任能力所花簽定費用,系為達到證明其罪輕的目的,應由其自己承擔。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主張后期治療費待實際發(fā)生后,可另行主張。鑒于被告人李某甲歸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庭審中自愿認罪,故依法可從輕處罰。辯護人提出被告人系正當防衛(wèi)、不構成犯罪的辯護意見,與證據不符,不予采納。為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五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李某甲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二、被告人李某甲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經濟損失人民幣42111.93元,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付清。
三、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的其他損失請求。
如果被告人李某甲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直接向山東省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三份。
審判長 明毅華
人民陪審員 苑振勇
人民陪審員 馬顯會
書記員: 宋巧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