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區(qū)人民檢察院
陳賢偉
張海峰(四川安哲律師事務所)
何浩
徐曉東(四川益正律師事務所)
公訴機關成都市青羊區(qū)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陳賢偉。
辯護人張海峰,四川安哲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何浩。
辯護人徐曉東,四川益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成都市青羊區(qū)人民檢察院以成青檢刑訴(2013)第217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陳賢偉、被告人何浩犯搶劫罪、敲詐勒索罪,于2013年7月22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3年8月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成都市青羊區(qū)人民檢察院檢察員王麗莉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陳賢偉及其辯護人張海峰、被告人何浩及其辯護人張曉東到庭參加了訴訟。證人楊靖出庭作證。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成都市青羊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2012年10月31日21時許,被告人陳賢偉伙同被告人何浩經(jīng)預謀后,在本市錦江區(qū)東大街嘉年廣場后面,持刀威脅搶走被害人李某某現(xiàn)金300元,還強迫其在ATM機上取走10700元交給二人。
2012年11月1日0時許,被告人陳賢偉、何浩在本市青羊區(qū)清江西路90號“攬勝金沙”小區(qū)2單元1507號,騙開被害人潘某某的房門后持刀威脅,拍下裸照并當場搶走現(xiàn)金1.2萬余元、耳釘玉石(經(jīng)鑒定價值950元)和若干證件,后挾持潘到附近銀行取走存款4.5萬元,并以散布裸照要挾,要求潘在三日內湊齊剩余的14萬元。被害人潘某某遂向警方報案。同日下午,被告人陳賢偉、何浩、周某某(已判)與被害人潘某某約定在本市百花東路交易贖回裸照時,被警方當場擋獲。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陳賢偉、何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暴力方式,當場劫取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已經(jīng)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條 ?之規(guī)定,應當以搶劫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陳賢偉、何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威脅要挾的方式,強行索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經(jīng)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 ?之規(guī)定,應當以敲詐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請求依法對二被告人定罪量刑。
被告人陳賢偉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罪名有異議,稱自己是想敲詐勒索他們一筆錢,不應構成搶劫罪。其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有異議,稱在第一筆中,是何浩讓自己去的,自己是協(xié)助何浩敲詐那個同性戀的錢的。在第二筆中,自己和何浩是受楊靖指使才去敲詐潘某某的。自己沒有拿潘某某家里的錢財,那4.5萬是潘某某主動給的。希望法院能從輕處罰。
被告人陳賢偉的辯護人在庭審中對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陳賢偉的犯罪罪名有異議,認為兩起犯罪都是敲詐勒索罪。在庭審后提交的辯護詞中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第一筆犯罪的事實和罪名無異議,對第二筆犯罪的罪名有異議,認為不構成搶劫罪,只構成敲詐勒索罪。請求對被告人陳賢偉從輕處罰。
被告人何浩對公訴機關指控第一筆犯罪的事實和罪名無異議,對指控的第二筆犯罪的事實有部分異議,稱自己沒有拿潘某某家里的1.2萬元錢,那個耳釘玉石是潘某某穿衣服時掉在地上后,自己撿起來問過潘某某,經(jīng)同意后才放進口袋里的,并沒有持刀威脅搶耳釘鉆石。另外,被告人陳賢偉多次企圖讓自己竄供并嫁禍他人,但自己不愿意??傊?,自己認罪,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家人,對不起被害人,請求法院對自己從快從重處罰,自己應該接受這樣的后果。
被告人何浩的辯護人對公訴機關指控第一筆犯罪的事實和罪名無異議,對指控的第二筆犯罪的事實和罪名有異議,認為被告人何浩不構成入室搶劫罪,只構成敲詐勒索罪。另外,被告人何浩在兩起案件中起幫助作用,聽從被告人陳賢偉的指揮,是從犯,應從輕或減輕處罰。另外,被告人歸案后,一直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并主動交代了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其他犯罪事實,屬于坦白或自首,應從輕或減輕處罰。
本院認為,(1)被告人陳賢偉和被告人何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暴力手段強行劫取他人財物,其行為已構成搶劫罪。公訴機關指控二被告人的基本犯罪事實清楚,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而且,被告人陳賢偉和被告人何浩屬于入戶搶劫和搶劫數(shù)額巨大的情形,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 ?第(一)項 ?、第(四)項 ?之規(guī)定進行刑罰。其中,關于公訴機關對被告人陳賢偉、被告人何浩入室搶劫被害人潘某某12000元的指控,本院認為公訴機關在本次訴訟中證據(jù)不夠確實充分。本院經(jīng)審理后不能排除合理懷疑。因此,本院對公訴機關的該部分指控不予支持。(2)被告人陳賢偉和被告人何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威脅要挾的方式,強行索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經(jīng)構成敲詐勒索罪。公訴機關指控二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清楚,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屬于犯罪未遂。本院依法比照既遂犯對二被告人從輕處罰。(3)被告人何浩歸案后認罪態(tài)度較好,能主動交代當時尚未被公安機關掌握的同種罪行,屬于坦白。本院將對被告人何浩坦白的罪行從輕處罰。本院對辯護人的該部分辯護意見予以采納。(4)被告人陳賢偉和被告人何浩在判決宣告之前犯搶劫罪和敲詐勒索罪(未遂),應實行數(shù)罪并罰。(5)被告人陳賢偉和被告人何浩系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二被告人分工協(xié)作,積極參與,基本均分贓款。二被告人不宜區(qū)分主從。(6)關于被告人何浩的辯護人提出的被告人何浩屬于從犯的意見,本院認為,被告人何浩在犯罪過程中積極參與,均分贓物,并有主動提出犯意的行為,不應以從犯論處。本院對辯護人的該部分辯護意見不予采納。(7)關于被告人陳賢偉所主張的第一起犯罪不構成搶劫罪的意見,關于被告人陳賢偉及其辯護人、被告人何浩的辯護人所主張的第二起犯罪不構成搶劫罪的意見。本院認為,在搶劫罪、敲詐勒索罪、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等不同的侵犯財產(chǎn)型犯罪中,幾種罪名的主觀特征均是“故意且以非法占有公私財產(chǎn)為目的”,幾種罪名的區(qū)別在于客觀特征即危害行為、危害結果、犯罪的行為方式方面的不同。行為人基于同一主觀特征,采用不同的犯罪手段,就構成不同的罪名。在本案中,二被告人的主要犯罪手段是當場實施暴力和以當場實施暴力相威脅。同時,本院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種“威脅”進行分析:其一,從二被告人威脅被害人內容來看,是“毀你容,挑你腳筋、弄你幾刀、你如果敢喊的話,就要殺了你”等具有傷害、殺害的內容。其二,從威脅的方式上看,是持刀和當面。其三,從實現(xiàn)威脅的時間點來看,是具有當場和即時發(fā)生暴力的現(xiàn)實可能性。其四,從非法取得財物的時間點來看,是當場。其五,從被害人交付財物的情況來看,是被害人沒有選擇、不敢反抗、不能反抗,被迫任由被告人搶走財產(chǎn)。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分析,本院認為二被告人威脅被害人搶走45000元和鉆石耳釘、翡翠掛件的行為符合搶劫罪的構成要件,應以搶劫罪來定罪量刑。本院對被告人陳賢偉及其辯護人、被告人何浩的辯護人的該部分辯護意見不予采納。(8)關于被告人何浩所稱“那個耳釘玉石是潘某某穿衣服時掉在地上后,自己撿起來問過潘某某,經(jīng)同意后才放進口袋里的,沒有持刀威脅搶耳釘鉆石”,本院認為,即使被告人所述屬實,由于被害人當時處于不敢反抗、不能反抗的情況下,被告人何浩的這一行為也構成搶劫罪。關于被告人陳賢偉所稱的“不知道何浩拿耳釘玉石的事情”,本院審核了被害人的陳述、被告人何浩的供述和扣押物品清單,本院認為不應采信被告人陳賢偉的辯解,并認為被告人何浩直接實施的該行為沒有超越與被告人陳賢偉的共同犯罪意圖,被告人陳賢偉應對該犯罪行為承擔法律后果。綜上,根據(jù)被告人陳賢偉和被告人何浩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對社會的危害程度,為保護公民人身權利,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打擊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 ?第一項 ?和第四項、第二百七十四條 ?、第六十九條 ?、第二十三條 ?、第二十五條 ?、第六十一條 ?、第五十二條 ?、第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陳賢偉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犯敲詐勒索罪(未遂),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二千元。數(shù)罪并罰,合并執(zhí)行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一萬二千元。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從2012年11月2日起至2026年11月1日止。)
(罰金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繳納)
二、被告人何浩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犯敲詐勒索罪(未遂),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二千元。數(shù)罪并罰,合并執(zhí)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一萬二千元。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從2012年11月2日起至2024年11月1日止。)
(罰金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一份。
本院認為,(1)被告人陳賢偉和被告人何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暴力手段強行劫取他人財物,其行為已構成搶劫罪。公訴機關指控二被告人的基本犯罪事實清楚,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而且,被告人陳賢偉和被告人何浩屬于入戶搶劫和搶劫數(shù)額巨大的情形,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 ?第(一)項 ?、第(四)項 ?之規(guī)定進行刑罰。其中,關于公訴機關對被告人陳賢偉、被告人何浩入室搶劫被害人潘某某12000元的指控,本院認為公訴機關在本次訴訟中證據(jù)不夠確實充分。本院經(jīng)審理后不能排除合理懷疑。因此,本院對公訴機關的該部分指控不予支持。(2)被告人陳賢偉和被告人何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威脅要挾的方式,強行索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經(jīng)構成敲詐勒索罪。公訴機關指控二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清楚,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屬于犯罪未遂。本院依法比照既遂犯對二被告人從輕處罰。(3)被告人何浩歸案后認罪態(tài)度較好,能主動交代當時尚未被公安機關掌握的同種罪行,屬于坦白。本院將對被告人何浩坦白的罪行從輕處罰。本院對辯護人的該部分辯護意見予以采納。(4)被告人陳賢偉和被告人何浩在判決宣告之前犯搶劫罪和敲詐勒索罪(未遂),應實行數(shù)罪并罰。(5)被告人陳賢偉和被告人何浩系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二被告人分工協(xié)作,積極參與,基本均分贓款。二被告人不宜區(qū)分主從。(6)關于被告人何浩的辯護人提出的被告人何浩屬于從犯的意見,本院認為,被告人何浩在犯罪過程中積極參與,均分贓物,并有主動提出犯意的行為,不應以從犯論處。本院對辯護人的該部分辯護意見不予采納。(7)關于被告人陳賢偉所主張的第一起犯罪不構成搶劫罪的意見,關于被告人陳賢偉及其辯護人、被告人何浩的辯護人所主張的第二起犯罪不構成搶劫罪的意見。本院認為,在搶劫罪、敲詐勒索罪、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等不同的侵犯財產(chǎn)型犯罪中,幾種罪名的主觀特征均是“故意且以非法占有公私財產(chǎn)為目的”,幾種罪名的區(qū)別在于客觀特征即危害行為、危害結果、犯罪的行為方式方面的不同。行為人基于同一主觀特征,采用不同的犯罪手段,就構成不同的罪名。在本案中,二被告人的主要犯罪手段是當場實施暴力和以當場實施暴力相威脅。同時,本院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種“威脅”進行分析:其一,從二被告人威脅被害人內容來看,是“毀你容,挑你腳筋、弄你幾刀、你如果敢喊的話,就要殺了你”等具有傷害、殺害的內容。其二,從威脅的方式上看,是持刀和當面。其三,從實現(xiàn)威脅的時間點來看,是具有當場和即時發(fā)生暴力的現(xiàn)實可能性。其四,從非法取得財物的時間點來看,是當場。其五,從被害人交付財物的情況來看,是被害人沒有選擇、不敢反抗、不能反抗,被迫任由被告人搶走財產(chǎn)。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分析,本院認為二被告人威脅被害人搶走45000元和鉆石耳釘、翡翠掛件的行為符合搶劫罪的構成要件,應以搶劫罪來定罪量刑。本院對被告人陳賢偉及其辯護人、被告人何浩的辯護人的該部分辯護意見不予采納。(8)關于被告人何浩所稱“那個耳釘玉石是潘某某穿衣服時掉在地上后,自己撿起來問過潘某某,經(jīng)同意后才放進口袋里的,沒有持刀威脅搶耳釘鉆石”,本院認為,即使被告人所述屬實,由于被害人當時處于不敢反抗、不能反抗的情況下,被告人何浩的這一行為也構成搶劫罪。關于被告人陳賢偉所稱的“不知道何浩拿耳釘玉石的事情”,本院審核了被害人的陳述、被告人何浩的供述和扣押物品清單,本院認為不應采信被告人陳賢偉的辯解,并認為被告人何浩直接實施的該行為沒有超越與被告人陳賢偉的共同犯罪意圖,被告人陳賢偉應對該犯罪行為承擔法律后果。綜上,根據(jù)被告人陳賢偉和被告人何浩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對社會的危害程度,為保護公民人身權利,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打擊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 ?第一項 ?和第四項、第二百七十四條 ?、第六十九條 ?、第二十三條 ?、第二十五條 ?、第六十一條 ?、第五十二條 ?、第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陳賢偉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犯敲詐勒索罪(未遂),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二千元。數(shù)罪并罰,合并執(zhí)行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一萬二千元。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從2012年11月2日起至2026年11月1日止。)
(罰金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繳納)
二、被告人何浩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犯敲詐勒索罪(未遂),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二千元。數(shù)罪并罰,合并執(zhí)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一萬二千元。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從2012年11月2日起至2024年11月1日止。)
(罰金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繳納)
審判長:趙勇
審判員:陳祥鳳
審判員:余倫
書記員:洪銘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