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長安區(qū)人民檢察院
鄭某某
暨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徐某
公訴機關西安市長安區(qū)人民檢察院。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男。
訴訟代理人鄭某甲,系鄭某某之父。
訴訟代理人何申霞,系長安區(qū)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
被告人暨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徐某,男,2013年10月25日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西安市公安局長安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26日被依法逮捕?,F羈押于西安市看守所。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白某某,男,系肇事車輛陜AF4495號自卸貨車車主。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西安宏基土方工程有限公司,所在地長安區(qū)大學西路西寨村124號。
法定代表人王鳳芹,系該公司董事長。
訴訟代理人薛文戈,系陜西玄凱律師事務所律師。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住所地西安市南二環(huán)東段396號秦電大廈。
法定代表人武紅,現任該分公司總經理。
訴訟代理人崔珺珺,系該公司員工。
西安市長安區(qū)人民檢察院以長檢公訴刑訴(2014)93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徐某犯交通肇事罪,向本院提起公訴。在訴訟過程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以被告人徐某的犯罪行為給其造成經濟損失,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白某某、西安宏基土方工程有限公司負有連帶賠償責任,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負有理賠責任為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合并審理。西安市長安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派代理檢察員黃亮出庭支持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的訴訟代理人鄭某甲、何申霞,被告人徐某,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白某某、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西安宏基土方工程有限公司的訴訟代理人薛文戈、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永安財產股份保險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的訴訟代理人崔珺珺到庭參加了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西安市長安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2013年10月25日0時20分許,被告人徐某駕駛陜AF4495號陜汽牌重型自卸貨車沿西太線由北向南行駛至長安區(qū)交通運輸管理所杜曲管理站門口處,適逢陳某駕駛陜A19X97號獵豹牌小型普通客車,車上乘坐鄭某某,沿西太線由南向北行駛至此,兩車相撞,致陳某、鄭某某受傷,陳某經送醫(yī)院搶救無效于當日死亡。經法醫(yī)學鑒定:陳某系被鈍性外力作用致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胸腔臟器損傷而死亡。經事故鑒定:被告人徐某負此事故主要責任,陳某負次要責任,鄭某某無責任。
為了證實指控的犯罪事實,公訴人當庭出示了被告人供述,證人證言,鑒定結論,破案經過,抓獲經過,辨認筆錄及照片,戶籍證明,機動車輛駕駛證查詢,車輛登記情況等相關證據,據此認為,被告人徐某的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提請依法判處。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訴稱:2013年10月25日20時許,被告人徐某駕駛陜AF4495號“陜汽”牌重型自卸貨車沿西太線由北向南行駛至長安區(qū)交通運輸管理所杜曲管理站門口處,適逢陳某駕駛陜A19X97號“獵豹”牌小型普通客車,其當時乘坐于該車,沿西太線由南向北行駛至此,兩車相撞,致陳某死亡,其自己受傷,事故責任認定,鄭某某無責任。因陜AF4495號車主為白某某,掛靠于西安宏基土方工程有限公司,且該車在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投有交強險和商業(yè)險,訴訟請求:賠償醫(yī)療費12786.70元、交通費413元、護理費6440元,營養(yǎng)費1800元,現場丟失財產折價2000元,后期醫(yī)療費10000元,食堂停業(yè)損失40000元,誤工損失62000元,精神損失費30000元,以上共計165439.70元。同時表示放棄追究陳某(死者)繼承人的賠償責任。
庭審中,被告人徐某表示認罪,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的賠償請求,愿意依照法律規(guī)定賠償,同時表示自己目前無力賠償。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白某某辯稱:愿意在保險公司同意理賠的前提下予以賠償。同時,白某某當庭還提供支付原告人鄭某某2013年10月25日在兵器工業(yè)五二一醫(yī)院治療費用票據9張,計1377.3元,并向其支付現金3000元。
西安宏基土方有限公司辯稱對本案的醫(yī)療費,應按份并在10000元限額內賠償;對交通費僅在保險公司認可的基礎上接受;精神損失作否定的回答;伙食費按規(guī)定以每日30元計算;有關護理費請求缺乏證據證明需要4人護理;有關營養(yǎng)費請求無醫(yī)囑,無支出證明;有關丟失財物無證據證明是因車禍造成的;有關后續(xù)治療醫(yī)療費未經鑒定,也未實際產生,故缺乏證據;有關因食堂停業(yè)的損失及少領年終獎均無證據證明,食堂實為其妻子及母親的二人店,與原告人無直接關系,年終獎為間接利益非必得利益;有關誤工損失未提供工資證明,對上述各項缺乏證據的請求法院依法駁回。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辯稱:西安宏基土方工程有限公司對本案肇事車輛陜AF4495號投保了機動車強制險和商業(yè)險,商業(yè)險第三者責任險限額為50萬元,購買不計免賠特約險。請求依照事故責任認定分項賠付,同時認為原告人請求賠償護理費一節(jié)不合理,門診病歷中無留陪人醫(yī)囑,也未住院;對營養(yǎng)費可酌情按20元/日×15天支付;現場丟失財物一節(jié),因無證據,故不承擔賠償責任;食堂停業(yè)損失訴求不合理;誤工損失訴求過高,誤工時間按20天計,標準依照上年度職工工資水平計算;年終獎金請求不合理,且未提供準確證據;精神損失費請求不合法;對醫(yī)療費及交通費由法院依法審核。
本院認為,被告人徐某駕駛機動車輛占道、超載、超速行駛,以致發(fā)生致一人死亡、一人受傷的重大交通事故,且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規(guī)定的交通肇事罪。西安市長安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徐某所犯事實及罪名成立。被告人徐某當庭認罪,可酌情從輕處罰。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合法合理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有關要求被告人及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賠償醫(yī)療費用共計6829.8元(含白某某已支付1377.3元)、交通費413元的請求,應予支持,有關賠償護理費及伙食費6440元的請求,因無醫(yī)囑證實門診期間需4人護理,但門診留觀期間可視為住院并按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標準計算賠償數額;有關賠償營養(yǎng)費1800元的請求,雖無醫(yī)囑證實受傷后需要營養(yǎng),但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愿意以20天計算,每日15元支付,可予確認;有關賠償因事故丟失財物共計2000元的請求,因原告人未提供相關證據,故不予支持;有關后期醫(yī)療費用10000元的請求,因此項費用未進行鑒定評估,可在實際治療并產生后另行訴訟;有關賠償因食堂停業(yè)造成損失40000元的請求,原告人僅提供一份“衛(wèi)生許可申請書”,不足以證實此項請求的真實性,故不予支持;有關賠償誤工損失費32000元的請求,雖當庭提供工資證明,證明月工資8000元,再無其它證據證實,庭后提供事故發(fā)生前所在單位工資單所載工資數,與當庭提供的工資證明相距甚遠,故不予采信,對此可根據其受傷情況,以當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有關賠償因事故受傷少領年終獎金30000元的請求,因年終獎金損失一節(jié)缺乏證據證實,故不予支持;有關賠償精神損失費30000元的請求,因精神損失費不屬刑事附帶民事范圍,故不予支持;有關提供因“心理咨詢”的收款收據2張,金額共計3000元的請求,因“收款收據”顯示開具收據的日期分別為“2013年10月1日”和“2013年10月20日”,而本次交通事故發(fā)生于2013年10月25日,故因此項費用與本案無關而不予支持;有關提供外購藥品“陜西省國家稅務局通用手工發(fā)票”5張,共計金額為4331.8元,因該5張發(fā)票開具日期分別為“2013年12月8日”、“2013年11月5日”和“2014年1月10日”,發(fā)票號碼分別為“493775”、“493776”、“493777”、“493778”、“493779”,故外購藥品的事實缺乏真實性,又無外購藥品處方,故不予支持。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白某某在鄭某某就診期間支付的醫(yī)療費用1377.3元及現金3000元,應從賠償總額中減除。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自愿放棄對在本案事故中負次要責任的陳某一方要求賠償的權利,應減少其相應的賠償比例。因本案肇事車輛陜AF4495號投保機動車強制險和商業(yè)險能夠足額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的經濟損失,故被告人徐某、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白某某、西安宏基土方工程有限公司均不再承擔賠償責任。本案被告人的辯護意見,各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及其代理人的代理意見合法合理部分應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第三十六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第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又六個月(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二O一三年十月二十五日起至二O一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止)。
二、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從西安宏基土方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對陜AF4495號車輛所投機動車強制險理賠限額內支付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醫(yī)療費用共計人民幣6829.8元;從所投該車輛商業(yè)險(不計免賠)理賠限額內支付交通費413元、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150元、誤工損失費4925.60元、護理費500元、營養(yǎng)費300元,共計6288.60元之70%(減除陳某負此事故之次要責任的賠償比例)即4402.02元(含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白某某已支付4377.3元)。
三、被告人徐某、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白某某、西安宏基土方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不再承擔賠償責任。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直接上訴于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書面上訴的,應遞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三份。
本院認為,被告人徐某駕駛機動車輛占道、超載、超速行駛,以致發(fā)生致一人死亡、一人受傷的重大交通事故,且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規(guī)定的交通肇事罪。西安市長安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徐某所犯事實及罪名成立。被告人徐某當庭認罪,可酌情從輕處罰。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合法合理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有關要求被告人及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賠償醫(yī)療費用共計6829.8元(含白某某已支付1377.3元)、交通費413元的請求,應予支持,有關賠償護理費及伙食費6440元的請求,因無醫(yī)囑證實門診期間需4人護理,但門診留觀期間可視為住院并按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標準計算賠償數額;有關賠償營養(yǎng)費1800元的請求,雖無醫(yī)囑證實受傷后需要營養(yǎng),但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愿意以20天計算,每日15元支付,可予確認;有關賠償因事故丟失財物共計2000元的請求,因原告人未提供相關證據,故不予支持;有關后期醫(yī)療費用10000元的請求,因此項費用未進行鑒定評估,可在實際治療并產生后另行訴訟;有關賠償因食堂停業(yè)造成損失40000元的請求,原告人僅提供一份“衛(wèi)生許可申請書”,不足以證實此項請求的真實性,故不予支持;有關賠償誤工損失費32000元的請求,雖當庭提供工資證明,證明月工資8000元,再無其它證據證實,庭后提供事故發(fā)生前所在單位工資單所載工資數,與當庭提供的工資證明相距甚遠,故不予采信,對此可根據其受傷情況,以當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有關賠償因事故受傷少領年終獎金30000元的請求,因年終獎金損失一節(jié)缺乏證據證實,故不予支持;有關賠償精神損失費30000元的請求,因精神損失費不屬刑事附帶民事范圍,故不予支持;有關提供因“心理咨詢”的收款收據2張,金額共計3000元的請求,因“收款收據”顯示開具收據的日期分別為“2013年10月1日”和“2013年10月20日”,而本次交通事故發(fā)生于2013年10月25日,故因此項費用與本案無關而不予支持;有關提供外購藥品“陜西省國家稅務局通用手工發(fā)票”5張,共計金額為4331.8元,因該5張發(fā)票開具日期分別為“2013年12月8日”、“2013年11月5日”和“2014年1月10日”,發(fā)票號碼分別為“493775”、“493776”、“493777”、“493778”、“493779”,故外購藥品的事實缺乏真實性,又無外購藥品處方,故不予支持。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白某某在鄭某某就診期間支付的醫(yī)療費用1377.3元及現金3000元,應從賠償總額中減除。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自愿放棄對在本案事故中負次要責任的陳某一方要求賠償的權利,應減少其相應的賠償比例。因本案肇事車輛陜AF4495號投保機動車強制險和商業(yè)險能夠足額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的經濟損失,故被告人徐某、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白某某、西安宏基土方工程有限公司均不再承擔賠償責任。本案被告人的辯護意見,各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及其代理人的代理意見合法合理部分應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第三十六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第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又六個月(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二O一三年十月二十五日起至二O一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止)。
二、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從西安宏基土方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對陜AF4495號車輛所投機動車強制險理賠限額內支付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鄭某某醫(yī)療費用共計人民幣6829.8元;從所投該車輛商業(yè)險(不計免賠)理賠限額內支付交通費413元、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150元、誤工損失費4925.60元、護理費500元、營養(yǎng)費300元,共計6288.60元之70%(減除陳某負此事故之次要責任的賠償比例)即4402.02元(含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白某某已支付4377.3元)。
三、被告人徐某、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白某某、西安宏基土方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不再承擔賠償責任。
審判長:黃一
審判員:孟選民
審判員:樊寶力
書記員:許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