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江蘇省丹陽市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束某,職員,住江蘇省丹陽市開發(fā)區(qū)。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4年8月9日被刑事拘留,8月14日被取保候?qū)?,現(xiàn)在家候?qū)彙?/p>
丹陽市人民檢察院以丹檢訴刑訴(2014)803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束某犯交通肇事罪,于2014年11月21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由簡易程序轉普通程序,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丹陽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魏雅靜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束某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4年8月8日20時50分許,被告人束某持C1證駕駛蘇L×××××號轎車,沿丹陽市北二環(huán)路由東往西行駛,行至該道路“113號”路燈桿附近路段處時,撞上由北往南步行橫過機動車道的朱某(女),造成車輛受損、朱某當場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該起交通事故經(jīng)丹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被告人束某雨天夜間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時,未注意觀察路面情況降低行駛速度,被害人朱某步行橫過機動車道,未從人行橫道通過;被告人束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及《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確定被告人束某負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害人朱某負事故的次要責任。
同時查明:事故發(fā)生后,被告人束某即下車撥打110報警,并于現(xiàn)場等候公安出警處理,歸案后如實供述了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的經(jīng)過;被害人朱某的近親屬就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于2014年10月9日向本院提起民事訴訟,后于2015年1月26日領取了民事判決確定的全部賠償金額。
上述事實,有經(jīng)當庭出示的下列證據(jù)予以證實:
1、證人苗某的證言,證明2014年8月8日晚,其在位于本市觀音山路某宿舍樓的家里,聽說妻子朱某在北二環(huán)教堂門口處被車撞了,便趕至事故現(xiàn)場的情況。
2、駕駛證、行駛證及查詢結果單,證明被告人束某所駕駛蘇L×××××號車輛基本信息及其準駕車型為C1的事實。
3、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查筆錄、圖與照片,證明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天氣、路段狀況及現(xiàn)場痕跡、遺留物等具體內(nèi)容。
4、尸表檢驗記錄、居民死亡醫(yī)學證明等材料,證明朱某在2014年8月8日晚的交通事故顱腦受傷死亡的事實。
5、接警登記表、案件偵破經(jīng)過,證明被告人束某于2014年8月8日20:53:39時,用手機撥打110報警的事實。
6、(2014)丹民初字第4473號民事判決書、現(xiàn)金支票存根等,證明交通事故造成被害人方經(jīng)濟損失已經(jīng)訴訟判決處理完畢的事實。
7、被告人束某的供述,證明其于2014年8月8日晚駕駛車輛造成交通事故的具體經(jīng)過及賠償處理情況,與前述各證據(jù)證明內(nèi)容相互吻合。
上述各證據(jù)均經(jīng)當庭舉證質(zhì)證,具有法律證明效力且能夠相互印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被告人束某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駕車,致一人死亡并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其行為已觸犯刑律,構成交通肇事罪,依法應予刑罰處罰。丹陽市人民檢察院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束某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從輕處罰;被告人束某系初犯,且本案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后果,已經(jīng)民事訴訟處理并履行完畢,量刑時可酌情從輕處罰。本院認為,根據(jù)被告人束某具體的犯罪事實、犯罪性質(zhì)、情節(jié)以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對被告人束某可從輕處罰,并符合緩刑適用條件。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七十三條第二、三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束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緩刑考驗期限,自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nèi),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審 判 長 朱菊霞 人民陪審員 劉建瑛 人民陪審員 朱國英
書記員:趙燁 附本判決所適用的法律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第七十二條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犯罪情節(jié)較輕; 有悔罪表現(xiàn); 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qū)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jù)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nèi)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qū)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zhí)行。 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個月。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