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丹東市振興區(qū)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孫某,男,1967年2月19日,漢族,大專文化,無業(yè),住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qū)。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7年3月17日被取保候審。
丹東市振興區(qū)人民檢察院以振檢公訴刑訴〔2017〕155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孫某犯交通肇事罪,于2017年6月15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丹東市振興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派代理檢察員申思雅、邵妍妍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孫某到庭參加訴訟,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6年11月23日5時許,被告人孫某駕駛遼F93027小型轎車沿丹東市振興區(qū)福春街由西向東行駛至市運管處門前路段時,將由南向北橫過道路的李某(被害人,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撞倒,致李某經(jīng)搶救無效后死亡。事故發(fā)生后,被告人孫某委托車主趙某某報案,并在現(xiàn)場等候交警部門處理,歸案后如實供述事故發(fā)生的經(jīng)過。經(jīng)丹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事故處理一大隊認定:孫某負本起事故的主要責任,李某負本起事故的次要責任。
事后,被告人孫某向被害人李某的親屬李某1、李某2給付精神撫慰金及相關費用共計人民幣80000元,并取得諒解。
上述事實有檢察機關提交并經(jīng)法庭質證、認證的下列證據(jù)予以證明:
(1)案件來源、到案經(jīng)過、接處警登記表、急救信息查詢回執(zhí)單證實:2016年11月23日5時14分許,趙某某向公安機關報案稱,遼F93027出租車在丹東市振興區(qū)福春街市運輸管理處門前路段將一行人撞死。同日5時16分,趙某某撥打急救電話請求救助。公安機關工作人員趕赴現(xiàn)場勘查并將孫某帶回調查。
(2)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驗筆錄、現(xiàn)場圖、照片、機動車信息查詢結果單、駕駛人信息查詢結果單、機動車駕駛證及行駛證復印件、院前急救病歷、居民死亡醫(yī)學證明書等證據(jù)分別證實本案相關事實。
(3)交通事故車輛痕跡檢驗記錄證實:涉案的遼F93027北京現(xiàn)代牌小型轎車前機蓋有70×130cm凹陷、前擋風玻璃70cm×80cm有破裂,上述車痕跡系與行人李某接觸所致。
(4)道路交通事故尸體檢驗報告證實:死者李某系因交通事故致急性血氣胸死亡。
(5)血樣提取登記表、照片、丹圣司法鑒定所[2016]酒檢字第597號司法鑒定意見書證實:2016年11月23日17時15分許,孫某在丹東市中心醫(yī)院被采集血樣,同年12月20日,丹東東圣司法鑒定所作出檢驗結果,孫某血液中未檢出乙醇成分。
(6)丹圣司法鑒定所[2016]道鑒字第1171a號司法鑒定檢驗意見書證實:涉案的遼F93027北京現(xiàn)代牌小型轎車整車制動性能不符合GB7258-2012《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相關標準;該車燈光性能符合GB7258-2012《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相關標準。
(7)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證實:2016年11月23日05時左右,孫某駕駛遼F93027小型客車沿福春街由西向東行駛至振興區(qū)福春街市運管處門前路段時,與由南向北橫過道路的行人李某發(fā)生碰撞,致李某當場死亡,車輛受損的交通事故。經(jīng)丹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事故處理一大隊認定,孫某負本起事故的主要責任,李某負本起事故的次要責任。
(8)交通事故賠償協(xié)議書、收條、諒解書證實:案發(fā)后,被告人孫某與被害人李某之子李某1、李某2達成調解協(xié)議,除保險公司正常理賠外,孫某向李某1、李某2給付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費用共計人民幣80000元,上述協(xié)議已經(jīng)履行,孫某已經(jīng)取得李某1、李某2的諒解。
(9)證人趙某某的證言證實:2016年11月23日5時許,我包的出租車夜班司機給我打電話說,車在市運管處門前撞人了。我就打了出租車來到市運管處門前,發(fā)現(xiàn)那個傷者在地下躺著,司機都嚇蒙了,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司機嚇得手都哆嗦,電話也打不了,天也挺冷的,司機說老板你幫我打電話叫救護車和報警吧,我就打電話報122和120了。
車是聯(lián)運公司的,我是從曲永平手里承包過來的,牌號是遼F93027。
(10)被告人孫某的供述:2016年11月23日5時許,我駕駛遼F93027小型客車沿丹東市振興區(qū)福春路由西向東行駛至丹東市振興區(qū)市運管處門前路段時,我看見前面有一個人,我就點了一腳剎車,我以為那個人能停下來,我就又往前走,結果那個人就又往前走了,然后我們就碰撞了。事故發(fā)生后,我給車主打電話了,車主到現(xiàn)場后,我要求車主撥打110和120。
本院認為,被告人孫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違規(guī)駕駛機動車輛,造成一人死亡的嚴重后果,并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應予刑罰。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及罪名成立,適用法律正確,應予支持。被告人孫某犯罪后主動要求他人報警并在現(xiàn)場等候處理,屬于自動投案,且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應認定為自首,可依法從輕處罰;其賠償被害人近親屬經(jīng)濟損失并取得諒解,可酌情從輕處罰;丹東市元寶區(qū)司法局同意對其實行社區(qū)矯正。綜上所述,被告人孫某符合適用緩刑的條件。根據(jù)被告人孫某的犯罪事實、情節(jié)及社會危害程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七十三條第一款、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孫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拘役六個月,緩刑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遼寧省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五份。
審 判 長 翟振寬 代理審判員 張 乾 人民陪審員 蔣雅賢
書記員:姚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