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訴機關河南省輝縣市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光輝,農民。系被害人馬某、施某某的長子。
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健,農民。系被害人馬某、施某某的次子。
訴訟代理人趙洲,河南共鳴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張某,農民。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4年8月16日被輝縣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29日被逮捕?,F押輝縣市看守所。
辯護人姬天社,河南賢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吳建文。系肇事車輛豫G×××××小型轎車的車主。
訴訟代理人吳鵬。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原審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住所地,鄭州市金水區(qū)豐產路28號信達大廈1、2層。
負責人,馮昌,總經理。
訴訟代理人管鋒,河南良仁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輝縣市人民法院審理輝縣市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張某犯交通肇事罪及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光輝、馬健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一案,于2015年2月10日作出(2014)輝刑初字第382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宣判后,原審被告人張某及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光輝、馬健均不服,分別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5月2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新鄉(xiāng)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馬曉暉、孟俊姣出庭履行職務,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光輝、馬健及其訴訟代理人趙洲、原審被告人張某及其辯護人姬天社、原審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吳建文的訴訟代理人吳鵬、原審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的訴訟代理人管鋒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2014年8月16日6時許,被告人張某持C1駕駛證駕駛豫G×××××號小型轎車,沿輝縣市衛(wèi)柿線由東向西行駛,行駛至輝縣市冀屯鎮(zhèn)亮馬臺村標志牌附近時,與同方向行駛的兩輛電動車發(fā)生相撞,造成被害人施某因重度顱腦損傷合并重度胸部損傷導致死亡,被害人馬某經搶救無效于2014年11月29日因重度顱腦損傷合并肺部感染導致死亡,韓某甲、韓某乙受傷。被告人張某發(fā)生事故后逃逸,負事故的全部責任,馬某、施某、韓某甲、韓某乙無責任。2014年8月16日,被告人張某在事故發(fā)生后用手機打電話報警,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了上述事實。肇事車輛豫G×××××號小型轎車的車輛所有人為吳建文,2014年1月7日該車輛在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投保有交強險。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光輝、馬健的經濟損失為醫(yī)療費為567812.36元,護理費16389.36元,誤工費2391.66元,伙食補助費5150元,營養(yǎng)費3090元,交通費8000元,車損費1525元,鑒定費、評估費300元,死亡賠償金339013.6元,喪葬費37958元,以上合計為981629.98元。被告人家屬先后給付被害人馬某、施某家屬經濟損失13.95萬元。
原判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被告人張某的供述;被害人韓某甲、韓某乙的陳述;現場勘查筆錄、現場圖、現場照片、到案證明、機動車查詢結果單、法醫(yī)學尸體檢驗鑒定報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等證據。
根據以上事實和證據,輝縣市人民法院認定被告人張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支付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健、馬光輝賠償款121525元;被告人張某于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給付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健、馬光輝賠償款720604.98元;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訴人張某上訴及其辯護人辯稱:不應認定張某事故發(fā)生后逃逸,一審量刑重。
上訴人馬光輝、馬健上訴及其訴訟代理人稱:一審認定張某構成自首事實不清,證據不力,對張某量刑畸輕,民事賠償判決少,吳建文作為車主,具有過錯,應當同張某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新鄉(xiāng)市人民檢察院的出庭意見認為,張某的交通肇事行為造成二人死亡,負事故全部責任,情節(jié)特別惡劣;張某構成自首,不應認定張某事故發(fā)生后逃逸。
經本院二審審理查明:2014年8月16日6時許,被告人張某持C1駕駛證駕駛豫G×××××號小型轎車,沿輝縣市衛(wèi)柿線由東向西行駛,行駛至輝縣市冀屯鎮(zhèn)亮馬臺村標志牌附近時,與同方向行駛的兩輛電動車發(fā)生相撞,造成被害人施某因重度顱腦損傷合并重度胸部損傷導致死亡,被害人馬某經搶救無效于2014年11月29日因重度顱腦損傷合并肺部感染導致死亡,韓某甲、韓某乙受傷。經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人張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馬某、施某、韓某甲、韓某乙無責任。2014年8月16日,被告人張某在事故發(fā)生后用手機撥打了120、110,并于當日上午到輝縣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投案,到案后張某供述了其車輛與同方向行駛的兩輛電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事實。肇事車輛豫G×××××號小型轎車的車輛所有人為吳建文,2014年1月7日該車輛在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投保有交強險。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光輝、馬健的經濟損失為醫(yī)療費為567812.36元,護理費16389.36元,誤工費2391.66元,伙食補助費5150元,營養(yǎng)費3090元,交通費8000元,車損費1525元,鑒定費、評估費300元,死亡賠償金339013.6元,喪葬費37958元,以上合計為981629.98元。被告人張某家屬先后給付被害人馬某、施某家屬經濟損失13.95萬元。
經二審審理查明的證實上述事實的證據與一審相同,且經一審法院當庭舉證、質證,查明屬實,經本院審核,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二人死亡,負事故全部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張某犯罪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可以從輕處罰。關于上訴人馬光輝、馬健的上訴理由及其訴訟代理人的意見,經查,張某的到案行為構成自首符合本案的事實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另原審法院根據各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經濟損失和其提供的相關證據,依照法律規(guī)定所作出的民事賠償判決并無不當;此外,上訴人及其代理人所提吳建文作為車主,具有過錯,應當同張某共同承擔賠償責任的理由,經查,該意見缺乏相應事實和證據予以支持。關于上訴人張某的上訴理由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經查,張某在事故發(fā)生后用手機撥打了120、110,因怕在現場挨打離開現場,隨后又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的事實,有被告人張某的供述、公安機關出具的到案證明、張某本人的通話詳單、110接處警登記表等證據予以證實,足以認定張某離開事故現場的目的不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不應當認定為逃逸,但鑒于張某交通肇事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情形之一,原審法院所判處的刑罰在法定的量刑幅度之內,并無不當。原判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孟德廣 審 判 員 張培峰 代理審判員 王忠生
書記員:班新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