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訴機關(guān)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鄭某,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4年11月7日被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公安局取保候?qū)彙?br/>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甲。
法定代理人鄧某某。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審理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鄭某犯交通肇事罪、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甲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一案,于2014年12月29日作出(2014)鄂長陽刑初字第00126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鄭某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于2015年1月22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經(jīng)過閱卷,訊問原審被告人鄭某,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F(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認定,2014年8月26日上午,因附近村民馬某乙的妻子去世,被告人鄭某在馬某乙家?guī)兔?,無證駕駛其自行改裝的一輛“金輝”牌(無號牌)正三輪摩托車回家,車輛行駛至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甲的父母家門口時,馬某甲搭便車并帶上一袋包谷和一袋洋芋上了鄭某的車廂。隨后鄭某駕駛車輛沿漁峽口鎮(zhèn)龍坪村二組鄉(xiāng)村公路由西向東行駛,11時許,行駛至杉林(小地名)急彎陡坡路段時,車輛失控駛出有效路南側(cè)沿外翻下約15米深的山溝,造成馬某甲重傷、鄭某輕微傷、車輛受損的交通事故。經(jīng)交通警察大隊調(diào)查認定,被告人鄭某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在沒有交通信號燈的道路上,未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且載人超過核定人數(shù),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應負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甲傷后于當日被送往醫(yī)院治療。醫(yī)院診斷為重型腦外傷、胸外傷、右腎包膜下血腫、多處軟組織挫裂傷。經(jīng)手術(shù),目前仍處于昏迷狀態(tài),還在住院治療。2014年10月31日,經(jīng)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清江司法鑒定所鑒定,被害人馬某甲的損傷程度構(gòu)成重傷二級。截止2014年12月15日,被害人馬某甲已用去醫(yī)療費99564.39元(其中統(tǒng)籌支付40290.39元,自費59274元),院外購藥(人血白蛋白)11700元。被告人鄭某目前一人生活,經(jīng)濟狀況較差,目前僅付被害人500元慰問金。
上述事實,有被告人鄭某、被害人馬某丁的戶籍證明,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的受理交通事故案件登記表,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醫(yī)院的診斷證明書,證人鄧某某、覃某、姚某、馬某乙、龔某、馬某丙等人的證言,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清江司法鑒定所的鑒定意見,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的事故責任認定書,現(xiàn)場勘驗、檢查筆錄和現(xiàn)場方位圖、現(xiàn)場照片,出院記錄及診斷證明書、住院醫(yī)療費收據(jù)、住院病人催款通知單、門診收費票據(jù)等證據(jù)證實。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鄭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無證駕駛機動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一人重傷,且負事故全部責任,其行為已構(gòu)成交通肇事罪,依法應受刑罰處罰。被告人歸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依法可從輕處罰。鑒于被告人犯罪時已年滿六十五周歲,可酌情從輕處罰。被告人因其傷害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的物質(zhì)損失,依法應予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要求被告人賠償損失的請求合法,依法應予支持??紤]到被告人賠償能力有限,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主張的醫(yī)療費應扣減統(tǒng)籌支付部分;其主張的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過高,對過高部分不予支持;其主張的交通費、住宿費、施救費、營養(yǎng)費,因未提供相關(guān)證據(jù),不予支持;其主張的精神撫慰金,因不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附帶民事賠償范圍,不予支持;其主張的后續(xù)治療費、后期護理費、傷殘賠償金,因未進行相關(guān)鑒定,損失不確定,在本案中不予支持,其可待實際費用發(fā)生后或損失確定后另行依法主張權(quán)利。故參照湖北省2014年度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標準,認定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截止2014年12月15日的損失為:醫(yī)療費70974元(含院外購藥11700元,不含統(tǒng)籌支付40290.39元)、護理費15336元(71元/天×108天×2人)、誤工費7020元(65元/天×108天)、住院伙食補助費2186元(20元/天×108天),合計95516元。鑒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違規(guī)搭乘被告人的車輛,存在一定過錯,且屬于搭便車,應酌情減輕被告人的賠償責任,由被告人承擔70%的賠償責任。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一、二款的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人鄭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二、被告人鄭某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甲損失66861.20元(95516元×70%),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一個月內(nèi)付清;三、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甲的其他訴訟請求。
宣判后,原審被告人鄭某上訴提出,其與被害人馬某甲及家屬鄧某某達成和解協(xié)議,取得了被害人諒解并撤回附帶民事訴訟,請求二審改判緩刑。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判認定原審被告人鄭某犯交通肇事罪的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認定本案事實的證據(jù)一審法院已經(jīng)庭審質(zhì)證并在判決書中詳細列舉,本院依法予以確認。另查明,二審期間,上訴人鄭某與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甲及其家屬鄧某某達成了民事和解協(xié)議,取得了被害人諒解,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甲提出了撤回附帶民事訴訟的申請。經(jīng)二審社會調(diào)查,相關(guān)機構(gòu)出具了同意對被告人適用非監(jiān)禁刑的意見。上述事實有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司法局出據(jù)的矯正意見、鄭某與馬某甲及其家屬鄧某某達成的和解協(xié)議、馬某甲及其家屬鄧某某諒解以及撤回附帶民事訴訟的申請書等證據(jù)證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鄭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無證駕駛機動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一人重傷,負事故全部責任,其行為已構(gòu)成交通肇事罪,依法應受刑罰處罰。其歸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依法可從輕處罰。在犯罪時已年滿六十五周歲,可酌情從輕處罰。上訴人鄭某與被害人馬某甲及其法定代理人鄧某某達成了民事和解協(xié)議,取得了被害人諒解,屬于新的酌定從輕處罰情節(jié),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甲及其法定代理人鄧某某撤回附帶民事訴訟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依法予以準許。綜上,上訴人鄭某犯罪情節(jié)較輕,有悔罪表現(xiàn),符合適用緩刑的法律規(guī)定,故上訴人鄭某要求適用緩刑的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長陽土家自治縣人民法院(2014)鄂長陽刑初字第00126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的第一、二、三項,即:一、被告人鄭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二、被告人鄭某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甲損失66861.20元(95516元×70%),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一個月內(nèi)付清;三、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甲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被告人鄭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本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陳曉明 審判員 鄭學明 審判員 曹 萍
書記員:董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