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張某,個體司機,住湖北省谷城縣。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2016年4月23日主動投案,次日被刑事拘留,同年5月4日被逮捕?,F(xiàn)羈押于宜城市看守所。
宜城市人民檢察院以宜檢公訴刑訴〔2016〕198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張某犯交通肇事罪,于2016年11月2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11月2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宜城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姚紅玲、楊俊峰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張某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6年4月23日17時20分許,被告人張某駕駛鄂F××××ד星馬”牌重型罐式貨車沿宜城市燕京大道由西向東行駛至燕京啤酒廠門前路段,在超越前方同向劉某丙駕駛的“凱騎”牌二輪電動車時,貨車的右側轉向燈部位與二輪電動車的左手把部位發(fā)生碰撞,導致二輪電動車失控向左傾倒并使劉某丙和黃子恒倒地,劉某丙的頭部被貨車右后輪胎碾軋,造成劉某丙當場死亡、黃子恒受傷,電動車受損的交通事故。
經(jīng)襄陽匯馳司法鑒定所司法鑒定意見書認定:鄂F××××ד星馬”牌重型罐式貨車由西向東行駛至事發(fā)路段時,其右前轉向燈部位與右前方同向行駛的劉某丙騎行的無號牌“凱騎”牌電動自行車的左側前把部位發(fā)生刮擦,電動車失控向左傾倒并劉某丙倒地,貨車的右后輪對劉某丙的頭部發(fā)生碾軋;鄂F××××ד星馬”牌重型罐式貨車事發(fā)時的行駛速度約為41.8km/h(不確定值±2km/h)。經(jīng)宜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張某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劉某丙負此事故的次要責任,黃子恒在該事故中無責任。經(jīng)法醫(yī)鑒定:劉某丙系在交通事故中頭部遭受鈍性暴力作用致嚴重顱腦損傷死亡。
另查明,案發(fā)后,被告人張某主動撥打報警電話,一直在現(xiàn)場等待民警到來,到案后,如實供述其肇事經(jīng)過,并與被害人劉某丙近親屬達成了刑事和解協(xié)議,取得了被害人近親屬的諒解。
上述事實,被告人張某在開庭審理過程中亦無異議,且有證人黃某、劉某甲、劉某乙的證言,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查筆錄、現(xiàn)場圖及照片,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法醫(yī)學尸體檢驗鑒定意見書,襄陽匯馳司法鑒定所司法鑒定意見書,宜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出具的到案經(jīng)過說明及辦案說明,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和解書、諒解書及賠償憑證,被告人張某的駕駛信息及戶籍證明等證據(jù)證實,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且負該事故的主要責任,其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宜城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張某犯交通肇事罪罪名成立。被告人張某肇事后主動報警,一直在現(xiàn)場等待民警到來,歸案后如實供述肇事經(jīng)過,系自首,依法應予從輕處罰。被告人張某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親屬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的方式獲得被害人親屬諒解,可酌情從輕處罰。根據(jù)被告人張某的犯罪事實、犯罪性質、情節(jié)和社會危害程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張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4月23日起至2017年1月22日止)。
審 判 長 何偉麗 審 判 員 王慶祖 人民陪審員 尹曉波
書記員:曾凌霄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