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湖北省隨縣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鄭某甲,系隨縣厲山鎮(zhèn)第二小學教師。因本案,于2016年1月26日被隨縣公安局刑事拘留,次日被隨縣公安局決定取保候審并釋放。
辯護人龔海濱,湖北天賦律師事務所律師。
隨縣人民檢察院以隨縣檢刑訴(2016)89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鄭某甲犯交通肇事罪,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隨縣人民檢察院指派助理檢察員汪銀方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鄭某甲及其辯護人龔海濱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經合議庭評議并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5年12月19日下午,被告人鄭某甲駕駛牌號為鄂S×××××號五菱牌小型客車,載其親友梁某、彭春、鄭凌峰、陳某、鄭某乙、陳幫芹、龔蘭蘭、沈先蘭共八人,××帝大道從隨州市區(qū)往隨縣厲山鎮(zhèn)方向行駛。18時40分許,當被告人鄭某甲駕車行駛至炎帝大道17KM路段處時,與禇某因故障而停放在前方同向道路上的無牌東風自卸貨車發(fā)生追尾相撞,造成兩車受損、被告人鄭某甲及彭春等人受傷、梁某(男,公民身份號碼××,系被告人鄭某甲姨父的之父親)受傷后經醫(yī)院搶救無效而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被告人鄭某甲撥打電話報警,并在現場等候交警處理。
隨州正義司法鑒定中心對被害人梁某死亡原因作出的交鑒字(2015)第151號《司法鑒定意見書》認定:梁某系因車禍致重型顱腦外傷及腹部外傷,導致急性呼吸循環(huán)功能衰竭而死亡。
隨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鄭某甲駕駛機動車上路行駛,未與前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是造成此事故的主要原因,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禇某未按照駕駛證載明的準駕車型駕駛機動車,且駕駛安全設施不全、具有安全隱患的機動車,是造成此事故的次要原因,負此事故的次要責任;梁某、彭春、鄭凌峰、陳某、鄭某乙、陳幫芹、龔蘭蘭、沈先蘭無責任。
另查明,2016年1月21日,被告人鄭某甲與被害人梁某的親屬就民事賠償事宜自愿達成賠償協(xié)議,即:由鄭某甲一次性賠償因交通事故致梁某死亡而造成的搶救費、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交通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精神撫慰金等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180000元(已履行)。該賠償協(xié)議已經隨縣公證處公證。被害人梁某的親屬收到上述賠償款后,已出具書面諒解書對被告人鄭某甲的犯罪行為予以諒解。其余傷者彭春等人,因傷情均不重,且與被告人鄭某甲也均系親戚關系,也均對被告人鄭某甲的犯罪行為給予了諒解。
上述事實,被告人鄭某甲在開庭審理過程中亦無異議,并有以下經庭審質證核實的證據予以證實:1、證人禇某、陳某、鄭某乙的證言;2、隨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制作的《交通事故現場勘查筆錄》、繪制的《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拍攝的《現場照片》、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3、隨州正義司法鑒定中心作出的交鑒字(2015)第151號《司法鑒定意見書》;4、隨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出具的《關于鄭某甲到案情況的說明》《駕駛人員信息查詢結果單》《機動車信息查詢結果單》;5、被告人鄭某甲的親屬與被害人梁某的親屬簽訂的《賠償協(xié)議書》、被害人親屬出具的《收條》《諒解書》、隨縣公證處《公證書》;6、被告人鄭某甲原在公安機關的供述和辯解。
本院認為,被告人鄭某甲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駕駛機動車上路行駛,未與前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造成了致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且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侵犯了道路交通運輸安全及公民的人身權利,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
事故發(fā)生后,被告人鄭某甲能夠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且在歸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系自首,具備”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量刑情節(jié);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害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后,被告人親屬與被害人親屬就民事賠償事宜能自愿達成賠償協(xié)議,并已履行完畢,從而使被告人鄭某甲取得了被害人親屬的諒解,故被告人另具備可以酌情從輕處罰的量刑情節(jié)。綜合考慮被告人鄭某甲所具備的上述量刑情節(jié),決定對其免除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鄭某甲犯交通肇事罪,免予刑事處罰。
審 判 長 張云成 審 判 員 王志強 人民陪審員 吳善玲
書記員:張又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