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唐山市豐潤區(qū)人民檢察院。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果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
漢族,農民,戶籍所在地唐山市豐潤區(qū)七樹莊鎮(zhèn)七樹莊村。(系被害人董某丙之妻)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董某甲,農民。(系被害人董某丙之子)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董某乙,農民。(系被害人董某丙之女)
被告人張某,農民。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6年2月18日被唐山市公安局豐潤區(qū)分局取保候審。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張德思,農民。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市新建路支公司,住所地大同市南三環(huán)108號。
負責人閆振宏,系該支公司經理。
訴訟代理人白延伍,河北君德風律師事務所律師。
唐山市豐潤區(qū)人民檢察院以豐檢未檢刑訴(2016)9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張某犯交通肇事罪,于2016年4月15日向本院提起公訴。在訴訟過程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果某、董某甲、董某乙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唐山市豐潤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楊建剛、付麗娟出庭支持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果某、董某甲、董某乙,被告人張某,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張德思,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市新建路支公司的訴訟代理人白延伍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6年1月6日6時許,被告人張某駕駛晉B×××××/晉B×××××掛號重型半掛貨車,沿國道102線由東向西行駛至唐山市豐潤區(qū)沙河鋪橋上時,與同向騎行電動自行車的董某丙相撞,董某丙受傷后經醫(yī)院搶救無效于當日死亡。經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被告人張某承擔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另查明,被害人董某丙出生于1953年11月11日,死亡于2016年1月6日,死亡時已年滿62周歲。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果某系被害人董某丙之妻,二人共生育二個子女即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董某甲、董某乙,被害人董某丙之父、母早已去世,無其他繼承人。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就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費損失、交通費損失雖未提交相關證據(jù),但損失確需實際發(fā)生,應酌情給付。經合議庭評議,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就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費損失按農、林、牧、漁業(yè)標準3人7天886.62元計算,交通費損失按1000元計算為宜。
因被害人董某丙死亡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果某、董某甲、董某乙造成的經濟損失有:死亡賠償金183348元(10186元/年×18年)、喪葬費23119.5元(46239元/年÷2)、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費886.62元(3人×42.22元/人.天×7天)、交通費1000元,共計208354.12元。
被告人張某駕駛的晉B×××××/晉B×××××掛號重型半掛貨車在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市新建路支公司投保了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賠償限額為55萬元的不計免賠率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被告人張德思為該肇事車輛的實際車主,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
事故發(fā)生后,被告人張某與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果某、董某甲、董某乙達成了賠償協(xié)議,被告人張某在保險賠償之外一次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各項損失7萬元,并得到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諒解。
上述事實,有公訴機關及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交并經法庭質證、認證的下列證據(jù)予以證明:
1、證人董某甲、張德思的證言。
2、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圖、現(xiàn)場勘查筆錄、現(xiàn)場照片記錄在卷。
3、唐山市公安局豐潤區(qū)分局物證鑒定室(冀唐潤)公(物證)鑒(法檢)字【2016】003號法醫(yī)學尸體檢驗鑒定報告及照片,被害人董某丙系因交通事故造成創(chuàng)傷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4、唐山市公安局豐潤分局物證鑒定室(唐潤)公(物證)鑒(車痕)字【2016】003號道路交通肇事車輛痕跡檢驗鑒定報告及照片。
5、唐山市宏基司法鑒定中心酒鑒字2016第0088、0089號血液酒精檢驗報告。
6、唐山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隊第九交警大隊唐公交認字【2016-9-2】第013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被告人張某承擔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7、被害人董某丙的死亡醫(yī)學證明書。
8、被告人張某的到案經過、戶籍證明、駕駛證信息及所駕駛車輛的行駛證、保險單復印件。
9、被告人張某的供述與上述證據(jù)相吻合,能夠互相印證。
10、附帶民事部分事實有唐山市豐潤區(qū)七樹莊鎮(zhèn)七樹莊村村民委員會證明、被害人董某丙的戶籍身份信息、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戶籍身份信息、大同市為強運輸有限公司證明、賠償協(xié)議書、諒解書、收條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違反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造成致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且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被告人張某在事故發(fā)生后主動報警,如實供述犯罪事實,應認定自首,并從輕處罰;被告人張某積極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損失,且得到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諒解,予以從輕處罰;結合被告人張某的認罪、悔罪表現(xiàn)及社會調查結果,可對其依法適用緩刑。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果某、董某甲、董某乙主張的車輛損失費因沒有鑒定數(shù)額,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果某、董某甲、董某乙主張的合理損失208354.12元,被告人應予以賠償。
其中: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果某、董某甲、董某乙屬于交強險傷殘賠償限額項下的損失為死亡賠償金183348元、喪葬費23119.5元、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費886.62元、交通費1000元,共計208354.12元。超出交強險該項下110000元的賠償限額,故由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市新建路支公司在交強險賠償限額范圍內全額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110000元。對于本次事故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超過交強險賠償限額范圍以外的98354.12元經濟損失由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市新建路支公司在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限額范圍內全額賠償。
為維護公共交通秩序,懲治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七十三條第二、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百七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百五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張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二、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市新建路支公司在交強險賠償限額范圍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果某、董某甲、董某乙各項經濟損失共計110000元。
三、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市新建路支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限額范圍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果某、董某甲、董某乙各項經濟損失共計98354.12元。
上述二、三項合并執(zhí)行,限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
四、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果某、董某甲、董某乙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審判長 梁寶宏 審判員 邱天洪 審判員 顧智娟
書記員:姚芳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