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沽源縣人民檢察院
曹某
景凱(懷安縣法律援助中心)
公訴機關河北省沽源縣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曹某,個體,捕前住河北省懷安縣柴溝堡鎮(zhèn)長勝街大官路巷南33號。2014年9月2日因本案被張家口市公安局塞北分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29日因本案經(jīng)沽源縣人民檢察院批準,由張家口市公安局塞北分局執(zhí)行逮捕?,F(xiàn)羈押于沽源縣看守所。
辯護人景凱,懷安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沽源縣人民檢察院以沽檢刑訴(2014)68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曹某犯交通肇事罪,于2014年12月12日向本院提起公訴。經(jīng)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批準,本案延長審限三個月。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月30日第一次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沽源縣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張紅強、代理檢察員劉陽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曹某及其辯護人到庭參加訴訟。于2015年3月11日第二次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沽源縣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李毓勝、魏滿萍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曹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人曹某的辯護人經(jīng)通知未到庭?,F(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沽源縣人民檢察院指控,2014年9月1日16時20分左右,被告人曹某醉酒后駕駛冀G×××××(挪用其他車輛牌照)黃色紅巖金剛牌重型自卸翻斗車,沿張家口市塞北管理區(qū)402縣道由北向南行駛至蒙?,F(xiàn)代牧業(yè)二期至一期路段處,與前方同向行駛的被害人徐某駕駛的二輪自行車發(fā)生碰撞,事故發(fā)生后曹某駕車逃逸,后徐某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為證實上述事實,公訴機關當庭提供了收案登記表及立案決定書;沽源縣公安局法醫(yī)物證鑒定室法醫(yī)學尸體檢驗鑒定書;現(xiàn)場勘查筆錄、現(xiàn)場方位圖及現(xiàn)場照片;張家口市公安局塞北分局交通警察大隊交通事故認定書;證人李某、王某甲、彭某、楊某、王某乙證言;到案經(jīng)過;視聽資料;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公安部物證檢驗報告;沽源縣公安局法醫(yī)物證鑒定室酒精檢測報告;張家口市公安局物證鑒定室物證檢驗分析意見書等證據(jù)予以證實。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曹某違反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致一人死亡,且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被告人曹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及證據(jù)無異議,無辯解意見。
辯護人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及證據(jù)無異議,認為被告人曹某系醉酒后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曹某因醉酒不清楚自己撞人的事情,主觀惡性不大,與明知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有區(qū)別,且被告人曹某的認罪態(tài)度好,也愿意賠償被害人家屬的損失,請法庭對被告人曹某予以從輕處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曹某違反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致一人死亡,且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其行為已構(gòu)成交通肇事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且屬交通肇事后逃逸。案發(fā)后,被告人曹某與被害人親屬達成刑事和解協(xié)議,曹某賠償了被害人親屬的損失并得到被害人親屬的諒解,且被告人曹某當庭認罪,可對其予以從輕處罰。同時司法行政機關審前調(diào)查認為,被告人曹某表現(xiàn)一貫良好,同意對被告人曹某進行社區(qū)矯正。故本院認為對被告人曹某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危害社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第七十二條 ?第一款 ?、第七十三條 ?第二款 ?、第三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九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曹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緩刑考驗期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nèi),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本院認為,被告人曹某違反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致一人死亡,且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其行為已構(gòu)成交通肇事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且屬交通肇事后逃逸。案發(fā)后,被告人曹某與被害人親屬達成刑事和解協(xié)議,曹某賠償了被害人親屬的損失并得到被害人親屬的諒解,且被告人曹某當庭認罪,可對其予以從輕處罰。同時司法行政機關審前調(diào)查認為,被告人曹某表現(xiàn)一貫良好,同意對被告人曹某進行社區(qū)矯正。故本院認為對被告人曹某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危害社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第七十二條 ?第一款 ?、第七十三條 ?第二款 ?、第三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九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曹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緩刑考驗期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審判長:徐志強
審判員:路向明
審判員:趙亞娟
書記員:高健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