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宿清蘭,女,1968年7月17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油坊街安埠小區(qū)113棟5單元502室。
上訴人(原審被告)宿清云,女,1959年2月24日出生,漢族,黑龍江省和平糖廠工人,住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鎮(zhèn)頭道街5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宿清杰,女,1978年10月12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鎮(zhèn)頭道街5號。
三上訴人委托代理人孫鐘柏,黑龍江宏銘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楊蘭香,女,1946年12月11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鎮(zhèn)和平糖廠頭道街5號(戶籍地黑龍江省阿城市料甸滿族鄉(xiāng)東勝村三組)。
委托代理人崔世蓮,黑龍江維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原告宿清林,男,1947年10月15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賓縣賓西鎮(zhèn)朝陽村寧安屯。
原審原告宿清艷,女,1962年9月11日出生,漢族,吳志遠,住哈爾濱市道外區(qū)南棵綠蔭小區(qū)25棟2單元702室。
原審原告宿清霞,女,1972年2月17日出生,漢族,吳志遠,住哈爾濱市南崗區(qū)宣西小區(qū)45棟4單元401室。
原審原告宿清華,女,1965年2月17日出生,漢族,吳志遠,住哈爾濱市南崗區(qū)宣西小區(qū)45棟4單元401室。
上訴人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因與被上訴人楊蘭香,原審原告宿清林、宿清艷、宿清霞、宿清華繼承糾紛一案,不服哈爾濱市香坊區(qū)人民法院(2012)香民五初字第2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4年2月27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與2014年3月19日公開開庭審理此案。上訴人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及其委托代理人孫鐘柏,被上訴人楊蘭香及其委托代理人崔世蓮,原審原告宿清林、宿清霞到庭參加訴訟,原審原告宿清艷、宿清華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楊蘭香在一審中訴稱:楊蘭香與已故丈夫宿德復于1985年10月結婚,婚后共同購買了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鎮(zhèn)和平糖廠的一處平房(磚木結構,建筑面積38.98平方米),后來在該房所屬院落的前面和后面又自建了兩處房子,后面的一處即為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鎮(zhèn)和平糖廠頭道街5號1幢號,前面的一處即為哈爾濱市香坊區(qū)和平糖廠頭道街5號2幢的門市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1幢房屋和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9號房屋的所有權證都登記在楊蘭香丈夫宿德復的名下,頭道街5號2幢的門市房由宿德復取得了建房批件,沒有辦理產權證。楊蘭香與丈夫宿德復共同生活了22年,直到2007年宿德復死亡。楊蘭香一直居住在和平糖廠頭道街9號的平房內。2011年2月,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在楊蘭香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自將上述頭道街5號1幢及頭道街9號房產的產權證變更至自己的名下。并且,其中位于頭道街5號1幢號房屋宿清云已經與政府拆迂辦達成補償協(xié)議,因該房現(xiàn)已經被拆掉,楊蘭香只能主張其補償價值中應當屬楊蘭香的份額。楊蘭香與丈夫在1985年結婚時雖然沒有在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但我國法律認可并保護楊蘭香與丈夫宿德復之間成立的事實婚姻關系。上述房產均是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取得的,依法屬于楊蘭香與丈夫宿德復的夫妻共同財產。故楊蘭香訴至法院請求:1、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鎮(zhèn)和平糖廠頭道街9號房屋的二分之一依法分割給楊蘭香所有,另外二分之一作為楊蘭香死亡丈夫宿德復的遺產,分割給楊蘭香該房價值份額的十六分之九;2、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鎮(zhèn)和平糖廠頭道街5號1幢號房產的動遷補償價值分割給楊蘭香39475元;3、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鎮(zhèn)和平糖廠頭道街5號2幢號的自建門市房的二分之一分割給楊蘭香所有,另外二分之一作為楊蘭香死亡丈夫宿德復的遺產,分割給楊蘭香應當依法繼承的份額。
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在一審中辯稱:不同意楊蘭香的訴訟請求。楊蘭香所述均不屬實,楊蘭香與被繼承人宿德復不是夫妻關系,楊蘭香不具備繼承的主體資格,宿德復遺產繼承問題已由其繼承人繼承完畢,繼承沒有糾紛,不需要法院審理,請求駁回楊蘭香的訴訟請求。
宿清林、宿清艷、宿清華、蘇清霞在一審中訴稱:不同意楊蘭香的訴訟請求,楊蘭香所述不屬實,楊蘭香與宿德復不是夫妻關系,要求參加繼承。
原審判決認定:楊蘭香與宿德復于1985年未登記結婚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至2007年宿德復死亡。宿德復于2003年購買了其于1996年承租的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9號1層房屋,于1993年取得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1棟1層房屋。宿德復現(xiàn)有子女為: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宿清林、宿清艷、宿清霞、宿清華、劉殿忱、劉春芝。其中,劉殿忱、劉春芝表示放棄繼承。另查,2011年宿清云與哈爾濱市香坊區(qū)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辦公室就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簽訂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宿清云“自愿選擇產權調換方式進行補償”,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補償價格為每米2610元。
原審判決認定:楊蘭香與宿德復于1985年未登記結婚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至2007年宿德復死亡。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五條“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guī)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qū)別對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钡诹鶙l“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guī)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張享有繼承權的,按照本解釋第五條的原則處理?!钡囊?guī)定,楊蘭香與宿德復復系事實婚姻關系。因楊蘭香與岳玉發(fā)所在的阿城區(qū)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未發(fā)現(xiàn)其婚姻登記記錄,且結合宿德復在2004年訴至法院的離婚訴訟中的自認,對宿清蘭認為楊蘭香與岳玉發(fā)的婚姻關系持續(xù)至岳玉發(fā)死亡的主張,不予采納。對宿清林、宿清艷、宿清霞、宿清華,被告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所述楊蘭香系宿德復的保姆的主張亦不予采納。宿德復于1993年取得的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1棟1層房屋,2003年購買的其于1996年承租的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9號1層房屋,系在與楊蘭香婚姻關系期間取得的財產,應為雙方的婚后共同財產。上述兩處房屋的一半應為楊蘭香所有,上述兩處房屋的另一半應作為宿德復的遺產由其繼承人繼承。楊蘭香、宿清云、宿清蘭,宿清杰,宿清林、宿清艷、宿清霞、宿清華做為宿德復的繼承人均依法享有繼承權。宿德後的繼承人劉殿忱、劉春芝放棄繼承,是對其民事權利的合法處分,應予準許,故楊蘭香,宿清云、宿清蘭,宿清杰,宿清林、宿清艷、宿清霞、宿清華做為宿德復的繼承人應依法繼承宿德後復遺產的八分之一份額即上述房屋的十六分之一份額,楊蘭香應分得上述房屋的十六分之九(二分之一加八分之一)份額。因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已由宿清云與哈爾濱市香坊區(qū)入民政府房屋征收辦公室簽訂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故楊蘭香主張分割該房補償款的請求應予支持,該房補償款的一半應屬楊蘭香所有,該房補償款的另一半應由宿德復的繼承人繼承,各繼承人應繼承該房補償款4078元(2610元×25米×十六分之一),楊蘭香應分得該房補償款36703元(2610元×25米×十六分之九)。楊蘭香主張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鎮(zhèn)和平糖廠頭道街5號2幢號的自建門市房,因其未提供該房屋的相應證據(jù),對該請求不予支持。
原審法院據(jù)此判決:一、楊蘭香分得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9號1層房屋的十六分之九的份額;楊蘭香分得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1棟1層房屋補償款
36703元;二、宿清蘭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9號1層房屋的十六分之一的份額;宿清蘭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1棟1層房屋補償款4078元;三、宿清云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9號1層房屋的十六分之一的份額;宿清云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1棟l層房屋補償款4078元;四、宿清杰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9號1層房屋的十六分之一的份額;宿清杰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1棟1層房屋補償款4078元;五、宿清林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9號1層房屋的十六分之一的份額;宿清林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弓1棟1層房屋補償款4078元;六、宿清艷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9號1層房屋的十六分之一的份額;宿清艷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1棟1層房屋補償款4078元;七、宿清霞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9號1層房屋的十六分之一的份額;宿清霞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1棟1層房屋補償款4078元;八、宿清華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9號1層房屋的十六分之一的份額;宿清華繼承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頭道街5號1棟1層房屋補償款4078元。案件受理費887元,由楊蘭香負擔726元、宿清云負擔23元、宿清蘭負擔23元,宿清杰負擔23元,宿清林負擔23元、宿清艷負擔23元、宿清霞負擔23元、宿清華負擔23元。
二審查明事實與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相同。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一是楊蘭香與宿德復雙方是否形成事實婚姻關系;二是應否按照“房產協(xié)議書”分劈遺產。
關于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提出楊蘭香以夫妻名義與宿德復同居期間,其自行申報的戶籍登記信息等顯示其為喪偶狀態(tài),楊蘭香與宿德復具有夫妻名義自相矛盾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五條“未按婚姻法HYPERLINK"http://136.11.0.25:61601/lawfn=chl004s143.txt&term=8"\l"8""_blank"第八條規(guī)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的,應當區(qū)別對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睏钐m香與宿德復于1985年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到2007年,楊蘭香與宿德復形成事實婚姻關系。雖楊蘭香在其戶籍登記為已喪偶,是因楊蘭香前夫死亡后,其而在戶籍登記上仍體現(xiàn)原家庭信息的情況,并不能反映出其實際生活的狀況,故對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的該項上訴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提出楊蘭香與宿德復開始同居時,楊蘭香與案外人岳玉發(fā)還存在婚姻關系,并極有可能持續(xù)到岳玉發(fā)死亡、楊蘭香構成重婚問題。因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的的該項主張,并未提供楊蘭香與岳玉發(fā)存在婚姻關系的證據(jù),故對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提出的該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因楊蘭香與宿德復之間在1985年同居的事實,有當事人的自認(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在二審舉示的“房產協(xié)議書”亦有自認)、當?shù)鼐用裎瘑T會出具證明、婚姻登記機關證明信和生效的裁決文書為證,該上述證據(jù)已經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條。因此,原審法院認定楊蘭香與宿德復之間形成事實婚姻正確,本院予以認同。
關于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提出應以2007年8月11日宿德復與楊蘭香簽訂“房產協(xié)議書”作為遺囑并以此為依據(jù)分劈遺產問題。這份以協(xié)議書形式立的遺囑,因楊蘭香對此內容予以否認,且該“房產協(xié)議書”,雖有遺囑字樣,但并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自書遺囑有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代書遺囑應當由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彼?guī)定的形式要件,而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舉示的“房產協(xié)議書”只有宿德復與楊蘭香和代筆人宿清霞簽名,按上述規(guī)定,遺囑書上缺少兩個以上見證人的要件。因此,該“房產協(xié)議書”既不屬于自書,也不屬于代書遺囑。據(jù)此,對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要求案此“房產協(xié)議書“分配遺產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上訴審案件受理費887元,由宿清蘭、宿清云、宿清杰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建民 審判員 劉松江 審判員 安紅霞
書記員:鮑載金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