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土家族,住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冉承華,重慶匯潤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蔣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上訴人楊某某與上訴人蔣某某,被上訴人熊某某、段某某財產(chǎn)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楊某某、蔣某某均不服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2020)渝0241民初116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2月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上訴人楊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冉承華,上訴人蔣某某,被上訴人熊某某、段某某進行了詢問。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楊某某上訴請求:1.改判蔣某某賠償楊某某412099.8元(錳礦1682.04噸,以每噸245元計算),并支付資金占用費(自2014年7月至2018年3月,按年利率6%計算);2.一、二審訴訟費均由蔣某某負擔。事實和理由:蔣某某在2018年一審庭審中承認錳礦1559.86噸,即使按蔣某某自認進行判決,應是1559.86噸,而不是1159.85噸,單價應按楊某某在2013年前收購價245元/噸進行計算。
蔣某某辯稱,熊某某欠蔣某某245000元,自愿用礦石抵償,干礦石250元/噸,其他的礦石150元/噸,運礦數(shù)量以過磅為準。熊某某稱楊某某是他的管理人員,楊某某早就知道蔣某某運走礦石,2015年才向酉陽縣公安局報案。2014年至2018年期間,楊某某從未說過礦石是他的,熊某某與楊某某存在惡意串通的行為。
蔣某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楊某某一審訴訟請求,上訴費由楊某某負擔。事實和理由:一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適用法律錯誤。蔣某某與熊某某存在債權債務關系,2007年至2013年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公司是熊某某租賃經(jīng)營,蔣某某與楊某某都為熊某某供應錳礦石,蔣某某在本案第一次開庭審理時,就提交了熊某某向蔣某某出具的欠條,明確熊某某欠蔣某某貨款245000元,用酉陽縣天河錳粉廠廠內的全部礦石作抵,楊某某在2013年之前沒有經(jīng)營酉豐二氧化錳公司,蔣某某是按熊某某出具的欠條拖走錳礦,不存在過錯,更不存在侵權。
楊某某辯稱,熊某某并未叫蔣某某拖別人的礦,蔣某某認為自己沒有過錯不能成立。
熊某某辯稱,2012年熊某某患腦溢血癱瘓在床,是楊某某租賃經(jīng)營,其他的情況熊某某不清楚。
段某某辯稱,對一審判決沒有意見,是楊某某自己在經(jīng)營,段某某也存放了幾百噸礦在廠房內。
楊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蔣某某賠償楊某某錳礦損失412099.8元(1682.04噸×245元/噸)并支付資金占用利息(從2014年7月至2018年3月,按年利率6%計算);2.訴訟費由蔣某某負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1日,于2013年5月停產(chǎn),2019年12月31日注銷登記。
2007年至2013年,熊某某租賃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廠房經(jīng)營,2013年熊某某因病不再經(jīng)營。2013年2月27日,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甲方與楊某某作為乙方簽訂《租賃合同》約定甲方將位于酉陽縣龍?zhí)舵?zhèn)五育村六組的錳粉廠廠房、廠房內的機械設備及附屬設施租賃給乙方加工錳粉。租賃期限從2013年2月27日至2014年2月27日,每年租金80000元,于合同簽訂之日支付30000元,剩余部分于2013年9月15日前付清。2013年2月27日,楊某某支付了租金30000元。
2014年7月24日,熊某某向蔣某某出具《欠條》載明熊某某欠蔣某某碳酸錳礦石款245000元,經(jīng)雙方協(xié)商,同意以天河(合)錳粉廠(龍?zhí)叮﹥忍妓徨i礦石作抵。
2014年8月8日,蔣某某從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公司的廠房內拖走錳礦1159.85噸(其中楊某某的901.21噸、段某某的258.64噸),分別以213元、205元、12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給公司及個人。熊某某出具《欠條》載明的天河(合)錳粉廠與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有限公司系同一地點。
2015年11月20日,楊某某向酉陽縣公安局報案,控告稱錳礦被盜。當日,酉陽縣公安局作出《不予立案通知書》。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一是蔣某某是否拖走了楊某某錳礦;二是楊某某的損失如何認定。
關于焦點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本案中,楊某某舉示的《調查筆錄》《庭審筆錄》《租賃合同》證明蔣某某于2014年8月從楊某某租賃的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有限公司拖錳礦時遇多名駕駛員阻攔,蔣某某補償駕駛員運費后拖走了錳礦,與蔣某某陳述的經(jīng)過相符。熊某某也陳述其出具《欠條》載明的天河(合)錳粉廠與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有限公司系同一地點。楊某某、熊某某、段某某均陳述楊某某的錳礦堆放在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有限公司廠房內大棚里、靠近河邊的地方,蔣某某亦陳述其拖走了廠房內大棚里、靠近河邊的錳礦。綜上,認定蔣某某拖走楊某某的錳礦事實成立。蔣某某無法定或約定的理由拖走楊某某的錳礦給楊某某造成財產(chǎn)損失,依法應予賠償。
關于焦點二。關于錳礦數(shù)量的認定。楊某某訴稱蔣某某拖走其錳礦1682.04噸,每噸價值245元。首先,楊某某提交的《實物出入帳》《中天錳業(yè)有限公司錳礦石結算單》《出庫單》《秀山縣大鑫錳業(yè)有限公司錳礦專用發(fā)貨單》無相關人員或單位簽字、蓋章,蔣某某不予認可,對其真實性無法確認,依法不予采信。其次,楊某某主張其被拖走的錳礦數(shù)量是用購入的錳礦減去售出的錳礦計算得來,此種計算方法存在購入的未全部存放在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公司或售出的未全部計入的可能,計算方法不周延,未達到民事訴訟證據(jù)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故對楊某某的主張不予采信。本案中,共有楊某某、熊某某、段某某三人的錳礦堆放于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公司廠房內。蔣某某自認共拖走錳礦1159.85噸,熊某某自認其未受損。故被拖走的1159.85噸錳礦中扣除段某某被拖走的258.64噸,剩余901.21噸即為楊某某被拖走的錳礦。
關于錳礦單價的認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侵害他人財產(chǎn)的,財產(chǎn)損失按照損失發(fā)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本案中,楊某某請求按245元/噸計算,但未舉證證明損失發(fā)生時被拖走的錳礦價格。蔣某某自認棚子里的400噸錳礦價值250元/噸,楊某某請求按245元/噸計算,故棚子里的錳礦應按245元/噸計算。其余錳礦蔣某某分別以213元/噸、205元/噸、120元/噸不等的價格出售給公司及個人。本案中,蔣某某到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公司廠房拖運錳礦時,現(xiàn)場有多名駕駛員提出系楊某某的錳礦并阻攔其拖走,蔣某某明知可能非熊某某的錳礦仍執(zhí)意拖運造成楊某某財產(chǎn)損失,主觀過錯較大。且蔣某某分別以213元/噸、205元/噸、120元/噸不等的價格出售給公司及個人,出售給個人的價格明顯低于出售給公司的價格而未作出合理說明,故以213元/噸認定錳礦單價。
綜上,楊某某的損失計算為:400噸×245元/噸+(901.21噸-400噸)×213元/噸=204757.73元。
關于資金占用利息損失的認定。蔣某某拖走楊某某的錳礦進行售賣,所得價款系變賣楊某某財產(chǎn)取得的資金,給楊某某造成資金占用利息損失,依法應予賠償。楊某某僅主張計算至2018年3月,系對自己權利的處分,予以準許。資金占用利息計算為:以204757.73元為基數(shù),從侵權行為發(fā)生時2014年8月8日計算至2018年3月31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
經(jīng)該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蔣某某于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賠償楊某某錳礦損失204757.73元及資金占用利息(以204757.73元為基數(shù),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從2014年8月8日起計算至2018年3月31日止);二、駁回楊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7481.50元,由楊某某負擔3740.75元、蔣某某負擔3740.75元。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蔣某某舉示蔣太政的證言,證明蔣某某拖走的是熊某某的礦石。楊某某質證,不符合證據(jù)的形式要求,該份證據(jù)沒有附蔣太政的身份復印件,也沒有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沒有法律效力,不能達到其證明目的。熊某某質證不認可該證據(jù)。段某某同意楊某某的質證意見。
段某某提交收條收據(jù)共3張,證明其把礦石存放在廠房內產(chǎn)生的費用。楊某某質證是真實的,無異議。蔣某某質證不清楚段某某存放了礦石。熊某某質證沒有意見。
本院審查認為,蔣某某舉示的證據(jù),屬證人證言,證人未出庭作證,對該證實不予認定。對段某某提交的證據(jù),與本案不具關聯(lián)性,不予認定。
本院二審查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于2018年10月9日作出(2018)渝0241民初1554號民事判決,楊某某不服該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9月25日作出(2019)渝04民終1343號民事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一審法院重審,一審法院重審后作出(2020)渝0241民初1163號民事判決。蔣某某在(2018)渝0241民初1554號案件中2018年4月28日一審庭審時舉示了每個司機運礦的噸位清單二份,擬證明其總計拉礦1559.86噸(凈重),其中單價260元的400噸,單價150元的1159.86噸,都是拉的礦石,沒有拉錳粉。本案一、二審中蔣某某均主張“過磅單”(即每個司機運礦的噸位清單二份)證明其總計拖了1159.5噸,但核實該“過磅單”的凈重總計為1329.73噸。
本院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相同。
本院認為,二審爭議的焦點是:楊某某主張的損失如何認定?,F(xiàn)評述如下:
各方對蔣某某在2014年8月8日從酉陽縣酉豐二氧化錳公司廠房運走錳礦的事實并無爭議,只是對該錳礦是否有部分屬于楊某某所有以及運走數(shù)量及單價存在爭議。蔣某某主張是熊某某以該廠房內的礦石抵償其債務,但熊某某認可其在該廠房內的礦石并未被蔣某某運走,而是楊某某及段某某的礦石被運走,蔣某某主張運走的均是熊某某所有的礦石,并無充分證據(jù)證明,本院不予采信。對于蔣某某與熊某某的債權債務關系不屬本案審理范圍,應當另行主張權利。對于楊某某被運走礦石數(shù)量問題,蔣某某在2018年4月28日一審庭審中明確陳述其運走礦石1559.86噸,構成自認,之后蔣某某主張運走礦石為1159.85噸,雖一直主張以“過磅單”(每個司機運礦的噸位清單二份)為證據(jù),但該證據(jù)既不能證明運走礦石量為1559.86噸,也不能證明為1159.85噸,并且蔣某某稱該證據(jù)是抄寫過磅員的記錄,亦無相應證據(jù)證明,故蔣某某在自認1559.86噸之后變更主張為1159.85噸,依法不予采信。一審判決對此事實認定錯誤,應予糾正。據(jù)此,楊某某被運走的錳礦為1559.86噸-258.64噸(段某某的礦石)=1301.22噸。對于單價問題,楊某某主張按2013年前收購價245元/噸計算,沒有充分證據(jù)證明,一審判決按400噸的單價為245元/噸,其他按213元/噸符合客觀實際,本院予以確認,故楊某某的損失計算為400噸×245元/噸+(1301.22噸-400噸)×213元/噸=289959.86元。
綜上所述,楊某某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本院對該部分請求予以支持,蔣某某的上訴請求不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部分錯誤,應予改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2020)渝0241民初1163號民事判決;
二、蔣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楊某某錳礦損失289959.86元及資金占用利息(以289959.86元為基數(shù),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從2014年8月8日起計算至2018年3月31日止);
三、駁回楊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7481.5元,由楊某某負擔3740.75元、蔣某某負擔3740.75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0138.6元,由蔣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譚中宜
審 判 員 王 宏
審 判 員 陳明生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法官助理 楊鵬潤
書 記 員 簡 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