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重慶市量勁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以下簡稱石柱縣)下路街道金溪路**,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500240MA5U7DQ61T。
法定代表人:田廣福,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梁東,重慶經(jīng)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土家族,住重慶市石柱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冉從林,重慶律緣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重慶市量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量勁科技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張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石柱縣人民法院(2020)渝0240民初391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上訴人量勁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梁東、被上訴人張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冉從林進行了詢問。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量勁公司上訴請求:撤銷石柱縣人民法院(2020)渝0240民初3917號民事判決,依法改判支持量勁公司的上訴理由。事實和理由:一、張某某系因個人原因辭職,并不是因為未購買社會保險辭職,不應支持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及經(jīng)濟補償金。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領取失業(yè)保險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共同繳納失業(yè)保險費滿一年的,可見,繳納失業(yè)保險費不是用人單位的單方責任,即使支持也應當分攤責任。二是非本人原因中斷就業(yè)的,張某某在仲裁之前就向公司提出過不想上班的想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了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當?shù)厝嗣裾付ú块T或者機構介紹適當工作或者提供培訓的,停止享受失業(yè)保險,這說明失業(yè)保險金是為了給因社會因素導致無法上班的職工提供保障,而不是不想上班就支持失業(yè)保險金。三是必須進行失業(yè)登記且有求職要求的。張某某未舉示相關證據(jù)?;谏鲜隼碛桑膊粦斨С纸?jīng)濟補償金。二、工資差額是張某某自身上班時間不足導致的。從一并起訴的三名勞動者來看,工資差額均不一致,說明并不是公司原因?qū)е碌?。三?020年2月份、3月份工資系疫情原因?qū)е?,量勁公司因疫情受到影響,根本無力支撐,懇請二審法院考慮該項因素。
張某某辯稱,量勁公司應當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工資差額、疫情期間的工資。
張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量勁公司支付張某某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5003.13元;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10368元;2020年2月、3月待崗工資3600元;2020年5至7月拖欠工資2695元;補發(fā)2019年8月、2020年1月、4月工資差額197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8年4月11日,張某某(乙方)與量勁公司(甲方)簽訂《勞動合同書》約定:合同期限:自2018年4月11日至2023年4月11日止。乙方基本工資1800.00元/月,其它部分按甲方《薪資結構表》執(zhí)行。甲方每月30日至下月5日發(fā)放上個月工資。經(jīng)甲乙雙方協(xié)商一致,甲方為乙方提供住宿條件,住宿費、水、電、氣費等費用由乙方承擔。
2020年7月9日,張某某以“公司未依法給張某某申報繳納任何社會保險”為由,向量勁公司郵寄送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提出解除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關系。
2020年8月24日,張某某向石柱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請求量勁公司支付張某某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5003.13元,失業(yè)保險待遇10368元,2020年2月、3月待崗工資3600元,2020年5-7月拖欠工資2695元,補發(fā)2019年8月、2020年1月、4月工資差額1970元。該委于同日向張某某作出石勞人仲不字[2020]第142號《不予受理通知書》。張某某不服該通知遂訴至該院,要求判如所請。
庭審中,張某某主張:1.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共計12個月的工資分別為:1870元、1800元、2130元、2070元、2990元、3280元、1800元、1800元、1800元、1800元、1170元、1505元,合計24015元,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2001.25元。2.工資差額為:2019年8月180.00元;2020年1月1400元;4月390元,共計1970元。3.量勁公司拖欠張某某工資:2020年5月份1120元、6月份1455元、7月份120元,共計2695元。4.張某某在2020年2月份和3月份石柱縣、西沱鎮(zhèn)疫情防控期間,量勁公司未為其安排工作,其待崗在家,量勁公司應支付其待崗工資3600.00元。對此,張某某提交了《勞動合同書》《存款金融交易明細查詢》等證據(jù)予以證明,量勁公司雖然對此提出異議但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事實主張。庭審中,量勁公司還認可于2020年7月11日收到了張某某郵寄送達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2020年2月份因石柱縣疫情防控等原因未安排張某某工作。
另查明:重慶市石柱縣西沱鎮(zhèn)的疫情防控期間為2020年2月份、3月份。
一審法院認為:關于勞動合同的解除時間。張某某于2020年7月9日向量勁公司郵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量勁公司認可于2020年7月11日收到,張某某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意思表示到達量勁公司,雙方勞動合同于當日解除。故,張某某與量勁公司的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自2018年4月11日起至2020年7月11日止。
關于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張某某解除雙方勞動合同的情形,屬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yè),符合領取失業(yè)保險待遇的條件。張某某工作期間,量勁公司未為張某某繳納失業(yè)保險,根據(jù)《重慶市失業(yè)保險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一條以及《重慶市失業(yè)保險條例實施辦法》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參照重慶市失業(yè)補助金領取標準(即:失業(yè)人員失業(yè)前所在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1年不足10年的,按最低工資標準的70%發(fā)放;滿10年及其以上的,按最低工資標準的80%發(fā)放),結合石柱縣職工最低月工資標準(1700.00元/月),在張某某要求范圍內(nèi),量勁公司應支付張某某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8568.00元(1700.00元/月×70%×6個月×120%)。
關于工資差額和拖欠工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工資應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本案中,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11日期間,量勁公司拖欠張某某20**年5月至7月的工資2695.00元(1120.00元+1455.00元+120.00元),量勁公司向張某某發(fā)放的2019年8月、2020年1月、4月的工資差額為1970.00元(180.00元+1400.00元+390.00元),上述費用共計4665.00元,量勁公司應支付給張某某。
關于經(jīng)濟補償金。張某某以量勁公司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為由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并要求量勁公司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經(jīng)濟補償金,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jīng)濟補償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的規(guī)定,張某某提交了勞動合同書及存款金融交易明細查詢載明的數(shù)據(jù)主張其應發(fā)工資和實發(fā)工資,量勁公司雖然對此提出異議但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事實主張,故該院認定張某某的月工資為2001.25元。張某某、量勁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自2018年4月11日起至2020年7月11日止,張某某在量勁公司單位的工作年限為二年零三個月,量勁公司應支付張某某2.5個月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金5003.13元(2001.25元/月×2.5個月)。
關于2020年2月份、3月份的工資待遇。根據(jù)《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十二條的規(guī)定,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chǎn)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nèi)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于當?shù)氐淖畹凸べY標準;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當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勞動者基本生活費。本案中,2020年2月份、3月份處于重慶市石柱縣西沱鎮(zhèn)疫情防控期,張某某未向量勁公司提供勞動,量勁公司應按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標準支付張某某20**年2月份工資,應按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張某某20**年3月份基本生活費,故,量勁公司應當支付張某某20**年2月份、3月份的工資待遇為3060.00元(1800.00元+1800.00元×70%)。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五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五條,《重慶市失業(yè)保險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一條,《重慶市失業(yè)保險條例實施辦法》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量勁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支付張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的經(jīng)濟補償金5003.13元;二、量勁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支付張某某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8568.00元;三、量勁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支付張某某工資差額1970.00元;四、量勁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支付張某某拖欠工資2695.00元;五、量勁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支付張某某20**年2月、3月工資待遇3060.00元;六、駁回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00元,減半收取5.00元,由量勁公司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jù)。
本院二審查明:張某某在2020年1月份請假7天。
本院二審查明的其余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相同,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的爭議焦點是:1.量勁公司應否支付張某某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2.量勁公司應否支付張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3.一審判決的工資差額是否正確;4.量勁公司應支付的2020年2月、3月的工資待遇是多少。評述如下:
關于焦點一,《重慶市失業(yè)保險條例實施辦法》“單位欠費處理”部分第二款規(guī)定:“從簽訂協(xié)議之日起,單位及其職工在一年內(nèi)清繳了所欠失業(yè)保險費與滯納金的,失業(yè)人員從單位清繳欠費次月起,可按規(guī)定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單位逾期不繳納的,失業(yè)人員不能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由此給失業(yè)人員造成的損失,由單位負責賠償”。量勁公司未依法為張某某繳納失業(yè)保險費,致使其不能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對此,量勁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量勁公司關于不支付張某某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關于張某某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的計算問題,張某某與量勁公司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為2018年4月11日起至2020年7月11日止,累計滿兩年不足三年,根據(jù)《重慶市失業(yè)保險條例》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張某某應領取失業(yè)保險的期限為六個月。《重慶市失業(yè)保險金標準通知》(渝人社發(fā)﹝2018﹞181號)文件要求,從2018年8月1日起,全市失業(yè)保險金由原來的1050元/月調(diào)整為全市最低工資最高檔標準1500元/月的80%,即1200元/月,以后隨著最低工資標準的調(diào)整而調(diào)整。張某某于2020年7月11日與量勁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張某某離職時失業(yè)保險金應按全市最低工資最高檔標準確定,按照《關于發(fā)布重慶市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渝人社發(fā)﹝2018﹞229號)文件要求,2019年1月1日起,重慶市最低工資最高檔標準調(diào)整為1800元,故失業(yè)保險金1440元/月(1800元×80%)。綜上,張某某的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應為10368元(1440元/月×6個月×120%),鑒于一審判決后,張某某未提起上訴,視為服判,故本院對一審判決的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8568元予以確認。
關于焦點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該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雖然量勁公司主張張某某系因個人原因辭職,不符合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法定條件,但是量勁公司并未舉示證據(jù)證明其主張,而張某某舉示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能夠證明其解除勞動合同是因為量勁公司未為其申報繳納社會保險,故對量勁公司的前述主張,本院不予支持,量勁公司應支付張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
關于焦點三,張某某與量勁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書》約定張某某的基本工資為1800元/月,其它部分按甲方《薪資結構表》執(zhí)行。量勁公司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書的約定足額支付工資。張某某主張2019年8月、2020年1月、4月存在工資未能足額發(fā)放,要求量勁公司支付這三個月的工資差額。量勁公司稱存在工資差額是張某某自身上班時間不足所導致,量勁公司舉示的請假單證明了2020年1月張某某存在請假的情況,但并未向本院舉示證據(jù)證明存在請假要扣發(fā)工資的約定或者規(guī)章制度。在本案二審過程中,張某某向本院明確表示不再主張2020年1月份的工資差額,此系張某某對其權利的處分,本院予以準許。故,量勁公司應當向張某某支付的工資差額是570元。
關于焦點四,根據(jù)《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十二條規(guī)定,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chǎn)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nèi)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本案中,2020年2月石柱縣處于疫情防控期,張某某未向量勁公司提供勞動,量勁公司因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yè)停產(chǎn)停工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nèi),應按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張某某工資1800元。2020年3月,受疫情影響居住在石柱縣西沱鎮(zhèn)的張某某不能離開西沱鎮(zhèn)為量勁公司提供勞動,作為用人單位的量勁公司應當向小瓊支付不低于勞動合同履行地職工最低月工資標準70%的生活費,石柱縣最低月工資標準為1700元,量勁公司應當支付張某某20**年3月份工資1190元(1700元×70%)。在本案二審過程中,張某某向本院明確表示其對2020年3月份的工資僅主張1190元,不再主張1800元,本院予以準許。故量勁公司應支付張某某20**年2月、3月工資待遇共計2990元(1800元+1190元)。
綜上所述,量勁公司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2020)渝0240民初3917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
二、撤銷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2020)渝0240民初3917號民事判決第三項、第五項、第六項;
三、上訴人重慶市量勁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支付被上訴人張某某工資差額570元和2020年2月、3月工資待遇2990元。
四、駁回被上訴人張某某本案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上訴人重慶市量勁科技有限公司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重慶市量勁科技有限公司負擔9元,由被上訴人張某某負擔1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丁詠梅
審 判 員 徐婷婷
審 判 員 王軍峰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法官助理 陳 佳
書 記 員 陳思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