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重慶市涪陵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吳某余,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重慶市涪陵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仁君,重慶峽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楊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吳某余相鄰關系糾紛一案,不服重慶市涪陵區(qū)人民法院(2020)渝0102民初699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楊某某、被上訴人吳某余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程仁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楊某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吳某余賠償楊某某房屋、果樹等(恢復原狀)。事實和理由:2019年5月大雨,洪水沖毀了房屋,吳某余還砍了楊某某果樹三棵,經村委會、派出所多次調解,吳某余就是不改道。如果恢復道路對楊某某是有害的。
吳某余辯稱,楊某某的上訴請求不成立,一審判決也沒有支持吳某余的全部訴訟請求。
吳某余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楊某某限期恢復其挖斷的吳某余位于重慶市涪陵區(qū)某街道某村4組8號住宅前的外出必經之路。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雙方當事人系同組村民,吳某余的房屋位于楊某某房屋坐向右后側山坡上。十余年前,吳某余之父與楊某某協(xié)商,調換楊某某之地在楊某某房屋坐向右側修建了一條約3米寬的道路,以便吳某余家外出通行。近兩年來,楊某某認為該道路在下大雨時排水不當,洪水流到了其房后陽溝,危及其房屋安全,遂于2020年3月將該道路挖斷,致使吳某余一家無法正常外出通行。經村、街道有關組織多次調解無果?,F吳某余欲進行道路施工,楊某某均予阻攔,既不允許吳某余自行恢復,也不允許吳某余整改。
另查明,案涉道路系吳某余家外出必經之路,雨天有部分雨水因該道路的存在而流到了楊某某房屋陽溝。一審庭審中,吳某余表示愿對該道路自行修復,要求判令楊某某停止侵害。
一審法院認為,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案涉道路系吳某余一家外出必經之路,已形成多年,吳某余對該道路所具有的合法權益應當得到保護。雖然雨天有部分雨水因該道路的存在流到了楊某某房屋陽溝,但該水系自然流水,并非吳某余故意為之,楊某某作為吳某余該不動產相鄰方,應當保持必要的相鄰容忍。然而,楊某某卻損毀該道路,且阻攔吳某余進行道路施工,既不允許吳某余自行恢復,也不允許吳某余整改,致使吳某余家無法正常通行,其行為屬侵權行為,依法應承擔侵權責任,停止對該道路的侵害,恢復該道路原狀。
吳某余在一審庭審中表示愿自行修復道路,是對自己權利的合法處分,予以準許。楊某某辯稱該道路的存在威脅其房屋安全,因其未提交任何證據證明,對其辯解意見不予采納。若其房屋確因該道路的存在受到了安全威脅甚至實質損害,楊某某可依法另行主張權利。
綜上,吳某余現請求判令楊某某停止侵害,理由正當,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條、第三十七條、第八十四條、第八十六條規(guī)定,判決:楊某某在判決生效后立即停止對其重慶市涪陵區(qū)某街道某村4組14號房側吳某余家道路的侵害。案件受理費80元,減半收取40元,由楊某某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沒有提交新的證據。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相同。
本院認為,當事人在二審中爭議的焦點是:楊某某應否停止對吳某余家道路的侵害。
經審理查明,案涉道路系吳某余家外出必經之路,雨天有部分雨水因該道路的存在而流到了楊某某房屋陽溝。一審法院認為,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確認楊某某應停止對吳某余家道路的侵害,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確認。同時,吳某余在修復道路時,需要修建相應的排水涵溝或管道等,避免雨天時雨水因該道路原因流入楊某某房屋周邊。如此,更符合相鄰關系的處理原則。
另,對于二審中,楊某某提出的房屋、果樹等的賠償請求,可另案主張。
綜上所述,楊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0元,由上訴人楊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楊 勤
審判員 陳勝泉
審判員 張海瑞
二〇二一年二月五日
書記員 劉馨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