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吳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重慶市渝**。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林,重慶依斯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墊江縣櫻某某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墊江縣新民鎮(zhèn)石仙村**,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500231MA5U3CKD6X。
法定代表人:張榮惠,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強,重慶萬忠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吳某因與被上訴人墊江縣櫻某某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櫻某某公司)勞動爭議一案,不服重慶市墊江縣人民法院(2020)渝0231民初104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7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吳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改判櫻某某公司支付其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10日期間的工資53655元。事實和理由:1.2016年1月20日吳某入職櫻某某公司,從事票務工作,雙方建立勞動關系。2019年3月10日其離職與櫻某某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在這期間櫻某某公司應按法律規(guī)定向其足額支付相應的工資,但櫻某某公司沒有舉示任何證據(jù)證明其已支付了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10日期間的工資。2.原審認定吳某簽署“資產負債表”系吳某對該期間工資的自愿放棄,系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吳某簽署“資產負債表”僅對其有親筆簽名的部分予以確認,未簽名的部分未予以認可;在“資產負債表”以及“股權轉讓協(xié)議”中吳某均沒有“自愿放棄其工資”的意思表示;“資產負債表”系公司財務報表,并不是吳某與公司就其工作期間的工資達成的處理意見。即便吳某作為“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出讓股東,在協(xié)議中約定了“櫻某某公司的負債以資產負債表為準”,也不能阻抗吳某作為勞動者向櫻某某公司主張勞動報酬的權益。
櫻某某公司辯稱,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櫻某某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決其不向吳某支付工資53655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櫻某某公司于2015年10月30日經在墊江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登記成立,系有限責任公司。櫻某某公司股東為張榮惠、嚴帆、吳某、重慶興墊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6.11%、18.055%、18.055%、27.78%。
吳某于2016年1月20日入職櫻某某公司,從事票務工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櫻某某公司舉示的一份《工資表》載明吳某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期間的工資構成情況,吳某對此《工資表》無異議。該《工資表》載明吳某在該期間的工資構成情況: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崗位津貼、加班費、節(jié)日費、工具費、電話費。吳某在該期間沒有績效工資、崗位津貼、加班費、節(jié)日費、工具費、電話費,基本工資3000元/月。櫻某某公司據(jù)此《工資表》主張吳某在櫻某某公司上班至2017年7月30日、工資為3000元/月。
2019年1月31日,櫻某某公司對截止2019年1月31日的債務進行了清理,作出了《櫻某某公司資產負債表》,該負債表共計3頁,內容包括“現(xiàn)有銀行貸款”(第1頁)“向個人借款”(第2頁)“差人工費和材料費”(第2、3頁)“其他欠款”(第3頁)等四部分。該負債表載明櫻某某公司欠20余家單位款項、欠30余人款項,各筆欠款金額為9000元至5000000元不等,包括欠吳某借款50000元、張某某人工費9000元等內容,未載明欠吳某工資。嚴帆、張榮惠在每頁上簽字,吳某只在第1頁上簽字。訴訟中,吳某陳述其當時對認同負債表的第1頁才簽字,不認同的沒簽字,只是保留權利,不同意負債表后面的數(shù)據(jù)是因為沒包含吳某的工資。
2019年3月8日,嚴帆(轉讓人)與張榮惠(受讓人)、櫻某某公司(擔保人)簽訂《櫻某某公司股權轉讓協(xié)議》,約定的部分內容:1.嚴帆將18.055%的公司股權轉讓給張榮惠;2.以此次負債表為準,此負債表以外的一律不負債;3.股權轉讓后,嚴帆不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對公司的債權債務不再承擔任何責任和義務;4.特別約定:(1)以負債表為準;(2)以本協(xié)議簽訂日期為準。
2019年3月10日,吳某(轉讓人)與張榮惠(受讓人)、櫻某某公司(擔保人)簽訂《櫻某某公司股權轉讓協(xié)議》,約定的部分內容:1.吳某將18.055%的公司股權轉讓給張榮惠;2.以此次負債表為準,此負債表以外的一律不負債;3.股權轉讓后,吳某不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對公司的債權債務不再承擔任何責任和義務;4.特別約定:(1)以負債表為準;(2)以本協(xié)議簽訂日期為準。
2020年6月28日,吳某向墊江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櫻某某公司支付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工資56000元(4000元/月×14個月)。2020年1月22日,墊江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墊勞人仲案字〔2020〕第4號仲裁裁決書,裁決櫻某某公司支付吳某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間工資53655元。櫻某某公司不服該裁決,遂訴至該院。
一審訴訟中,吳某陳述其在櫻某某公司上班至2019年3月10日,櫻某某公司拖欠其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工資53655元。
一審法院認為,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本案中,吳某于2016年1月20日入職櫻某某公司,從事票務工作,櫻某某公司向其發(fā)放工資,故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于2016年1月20日建立。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櫻某某公司提供的《工資表》載明櫻某某公司發(fā)放吳某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期間的工資,但以此并不能證明吳某離職時間為2017年7月30日,因此,對櫻某某公司關于吳某上班至2017年7月30日的主張,不予采納。吳某既是櫻某某公司的勞動者,又是股東,櫻某某公司于2019年1月31日對截止2019年1月31日的債務進行了清理,作出了《櫻某某公司資產負債表》,該負債表共計3頁,雖然作為櫻某某公司股東的吳某當時只在負債表第1頁上簽字,吳某訴訟中主張其當時對認同負債表第1頁才簽字,不同意負債表后面的數(shù)據(jù)是因為沒包含吳某的工資,但吳某對此原因未舉證證明,故對吳某陳述的該原因,不予采信。吳某與張榮惠、櫻某某公司于2019年3月10日簽訂的《櫻某某公司股權轉讓協(xié)議》約定櫻某某公司負債以此次負債表為準,故應視為吳某對《櫻某某公司資產負債表》未簽字認可部分的追認?!稒涯衬彻举Y產負債表》羅列了具體欠款事項及數(shù)額,包括欠吳某借款50000元、張某某人工費9000元等內容,并無櫻某某公司欠吳某工資的內容,因此,對吳某主張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間的工資,不予支持。
2019年3月10日的《櫻某某公司股權轉讓協(xié)議》約定吳某在股權轉讓后不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現(xiàn)有的證據(jù)尚不能足以認定吳某與櫻某某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在《櫻某某公司股權轉讓協(xié)議》簽訂之日即2019年3月10日之前解除,吳某陳述其在櫻某某公司上班至2019年3月10日,因此,吳某離職時間為2019年3月10日,櫻某某公司與吳某之間的勞動關系于2019年3月10日解除。對于吳某主張的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3月10日期間工資問題,因吳某與張榮惠、櫻某某公司于2019年3月10日簽訂的《櫻某某公司股權轉讓協(xié)議》約定櫻某某公司負債以負債表為準,負債表以外的一律不負債,故即使存在櫻某某公司未發(fā)放吳某該期間工資的事實,應視為吳某對該期間工資自愿放棄。
綜上,吳某要求櫻某某公司支付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間工資及利息,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對櫻某某公司提出的其不向吳某支付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間工資53655元的主張,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墊江縣櫻某某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不向吳某支付工資53655元。案件受理費,予以免收。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提交的證據(jù),本院綜合全案予以認定。
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三條關于“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圍繞當事人的上訴請求進行審理。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理,但一審判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或者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除外”的規(guī)定,當事人二審中爭議焦點是:櫻某某公司是否欠付吳某工資53655元。
吳某原系櫻某某公司的股東。2019年1月31日,櫻某某公司對截止2019年1月31日的債務進行了清理,作出了《墊江縣櫻某某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資產負債表》,吳某、張榮惠簽字確認。雖然吳某訴稱其只在該資產負債表第1頁上簽字,對未簽部分不予認可,但其后與張榮惠于2019年3月10日簽訂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明確約定公司債務以此次負債表為準,此負債表以外的一律不負責,故對其訴稱不予采納。鑒于資產負債表中并未載明櫻某某公司還差欠吳某工資,且吳某作為公司股東予以簽字確認,該資產負債表以及股權轉讓協(xié)議能夠證明櫻某某公司并不對吳某負有工資債務。吳某上訴請求櫻某某公司支付其工資53655元,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吳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吳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繼雁
審 判 員 李 勇
審 判 員 蔡 偉
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日
法官助理 周建峰
書 記 員 梅 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