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龐大汽貿(mào)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唐山市灤縣火車站東一公里處。
法定代表人:黃繼宏,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建鋒,男,龐大汽貿(mào)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職員。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陸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唐山市灤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紹利,河南公樸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龐大汽貿(mào)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龐大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陸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19)京0105民初5593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龐大公司上訴請求:請求判決龐大公司無需支付陸某未休年假工資15448.28元、無需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114000元。事實和理由:1.未休年假不應支持。陸某未提交任何證據(jù)證明其未休年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一審法院計算的年休假天數(shù)與工資基數(shù)與事實不符。陸某2018年未上滿一年,其2018年年休假因刨除。2.經(jīng)濟補償金不應支持,陸某是本人向單位申請辭職,單位不承擔經(jīng)濟補償金。一審法院認定陸某平均工資12000元與事實不符,生效裁決書已認定陸某月平均工資9233.84元。3.陸某一直就職于北京市冀東通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冀東通公司),龐大公司無從提供關于陸某勞動情況方面的證據(jù),一審舉證責任分配錯誤,不應由龐大公司承擔。陸某糾紛已經(jīng)由仲裁裁決且履行完畢,不應就相同糾紛主張權利。
陸某答辯稱,不同意龐大公司的上訴請求和理由,同意一審判決,請求維持原判。
陸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確認2009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10日雙方存在勞動關系;2.支付2010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10日未休年假工資48551.72元;3.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11400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09年7月1日,陸某入職龐大公司。
2015年7月1日,龐大公司與陸某簽訂勞動合同書,約定合同期限為2015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
2016年5月,龐大公司將陸某派至其子公司冀東通公司工作。
2018年12月10日,陸某向冀東通公司郵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以未及時足額支付工資為由解除勞動關系。
陸某主張其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12000元。龐大公司主張陸某的工資數(shù)額不固定,沒有工資表;龐大公司未提交陸某的工資明細。
2018年12月12日,陸某向北京市朝陽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冀東通公司、龐大公司支付工資等。仲裁委員會以京朝勞人仲字(2019)第05132號裁決書查明:陸某離職前12個月實發(fā)平均工資為9233.84元;裁決書認為:陸某與龐大公司有勞動合同,陸某關于其與冀東通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的主張缺乏事實依據(jù),不予采信;其以冀東通公司為被申請人要求確認存在勞動關系、支付年假工資、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shù)纳暾垼黧w有誤,不予支持;故裁決:1.冀東通公司支付陸某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10日期間工資差額4545.75元;2.駁回陸某的其他仲裁申請。陸某、冀東通公司、龐大公司對上述裁定均未提起訴訟。
2019年5月14日,陸某向北京市朝陽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龐大公司支付年假工資等。仲裁委員會以京朝勞人仲不字(2019)第1272號不予受理通知書決定:對陸某的仲裁請求不予受理。陸某不服該決定,故訴至法院。
一審法院認為: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jù)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陸某主張其月工資為12000元;龐大公司未提交陸某的工資明細,一審法院采信陸某的主張。陸某主張其未休年假,龐大公司主張陸某的年假已休,但未提交安排陸某休年假的證據(jù),龐大公司應支付陸某2016年至2018年未休年假工資15448.28元(12000元÷21.75×14×2)。2016年前的未休年假工資,因已過用人單位保存相關資料兩年待查的期限,陸某要求龐大公司支付,一審法院不予支持。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10日,單位確有欠付工資的情形,已經(jīng)生效的仲裁裁決認定;陸某因此離職,龐大公司應支付陸某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114000元(12000元×9.5)。關于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龐大公司表示認可,一審法院不持異議。
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確認陸某與龐大公司于二○○九年七月一日至二○一八年十二月十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二、龐大公司于判決生效后七日內(nèi)給付陸某二○一六年一月一日至二○一八年十二月十日期間未休年假工資15448.28元。三、龐大公司于判決生效后七日內(nèi)給付陸某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114000元。四、駁回陸某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期間,雙方均未提交新的證據(jù)。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雙方均認可一審判決第一項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本院不持異議。關于未休年假工資,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已休年休假情況承擔舉證責任,龐大公司未能舉證證明陸某已休年休假,應當承擔不利后果,考慮到年休假可以跨年度安排的特點,龐大公司應支付陸某2016年至2018年未休年休假工資,2016年前的未休年假工資已過用人單位保存相關資料兩年待查的期限,陸某要求龐大公司支付,不應支持。因生效裁決已認定單位確有欠付陸某工資的情形,陸某以此為由解除勞動關系,符合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法定情形,龐大公司應當支付陸某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關于上述數(shù)額的計算基數(shù),龐大公司未就陸某的工資標準提交證據(jù)予以證明,陸某主張其月工資為12000元,并提交了銀行流水及社保證明,且計算經(jīng)濟補償?shù)脑鹿べY應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故一審法院采信陸某的主張認定陸某的月均工資為12000元并據(jù)此計算的未休年假工資、經(jīng)濟補償金數(shù)額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確認。
綜上,龐大公司的上訴請求及理由不能成立,一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龐大汽貿(mào)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蒙 瑞
審 判 員 金妍熙
審 判 員 張海洋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二日
法官助理 俞 潔
法官助理 王世洋
書 記 員 趙 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