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華澳信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高碑店鄉(xiāng)半壁店村惠河南街****B1433。
法定代表人:惠悅康,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曉,男,北京華澳信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剛,上海市錦天城(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浙江省溫嶺中學,住所,住所地浙江省溫嶺市太平街道萬泉東路**div>
法定代表人:潘云岳,校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林燕,浙江臺溫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盼,浙江臺溫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上訴人北京華澳信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澳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浙江省溫嶺中學(溫嶺中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5民初2057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立案后,根據(j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依法適用二審程序,由審判員獨任審理,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華澳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曉、陳剛,被上訴人溫嶺中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林燕、張盼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華澳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溫嶺中學全部訴訟請求或將本案發(fā)回重審;2.一審、二審訴訟費由溫嶺中學負擔。事實和理由:第一,雙方之間并未形成合同關系,溫嶺中學起訴主體不適格,本案應當駁回起訴。從訂立合同要約、承諾以及履行的過程來看,本案合同的當事人系華澳公司與學生(及家長)。溫嶺中學已經(jīng)否認華澳公司在游學合同中的一方當事人地位,法院不應當作出相反認定。第二,合同未能履行主要過錯方系溫嶺中學,一審法院對實際發(fā)生費用酌定金額明顯與事實不符。本案簽證未能通過原因完全在于溫嶺中學,一審法院判定華澳公司承擔主要責任明顯不當。一審法院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費用酌定為12萬元毫無事實依據(jù),系主觀臆斷、濫用自由裁量權。
溫嶺中學服從一審判決,不同意華澳公司的上訴意見,請求維持原判。
溫嶺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華澳公司償還溫嶺中學395120元,并支付自2012年8月3日起至實際償還之日止的利息損失。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2年4月期間,溫嶺中學在其校園內(nèi)廣播通知,如有意愿參加游學“歐洲(六國)游學夏令營”的到學校教務處報名,后共計有24名學生報名參加。此后“歐洲(六國)游學夏令營”改為“英國游學夏令營”活動,后有6名學生退出,包括陳某、吳某在內(nèi)的其余18名學生及溫嶺中學的2名老師繼續(xù)報名參加了此次活動。
2012年7月26日,溫嶺中學老師葉某通過其個人賬戶共計向華澳公司支付游學費用395120元。
2012年8月2日,英國領事館作出《出入境決定通知書》,拒絕了此次游學活動的簽證,在拒絕理由中表述,華澳公司提交的申請資料是不正確的,其中一名學生因條件不符合但華澳公司方一直未給出令人滿意的解釋,經(jīng)與溫嶺中學聯(lián)系,溫嶺中學稱其中有兩名學生并沒有在溫嶺中學處就讀,且華澳公司向簽證官陳述的行程安排與溫嶺中學向簽證官陳述的不一致,因此簽證官認為華澳公司在接受成員進入團隊并保證成員生命財產(chǎn)安全保障不盡職,且行程變化及目的地存在差異,因此拒絕了此次游學團隊的簽證申請。
溫嶺中學提交的吳某的畢業(yè)證顯示畢業(yè)學校為浙江溫嶺中學,陳某的畢業(yè)證顯示其畢業(yè)學校為溫嶺市溫中雙語學校。
溫嶺中學提交的證據(jù)顯示,2014年8月1日,溫嶺中學的老師葉某向華澳公司原法定代表人陳鈞發(fā)短信,主要內(nèi)容為與華澳公司溝通協(xié)商解決游學夏令營的問題。
2014年年底,莫某等7名學生家長在浙江省溫嶺市人民法院起訴溫嶺中學、葉某,學生家長在起訴書中稱2012年4月間,溫嶺中學在學校發(fā)起“歐洲(六國)游學夏令營活動”并以廣播方式通知學生,“有意參加歐洲(六國)游學夏令營活動的,到學校財務科報名”,學生基于對學校的信任到學校財務科報名,并按照要求和指示將相關護照、公證書等資料交給了溫嶺中學。在該案訴訟過程中,溫嶺中學于2015年2月5日向法院申請追加華澳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申請理由為華澳公司為該次活動的發(fā)起者和組織者。2016年1月22日7名學生家長與溫嶺中學達成調(diào)解協(xié)議,由溫嶺中學及葉某支付學生家長1.4萬元。
2017年12月21日,溫嶺中學向浙江省溫嶺市人民法院起訴華澳公司,要求華澳公司退還395120元,并支付利息。該案因未向華澳公司送達成功,后公告缺席審理。2018年4月16日,浙江省溫嶺市人民法院作出(2017)浙1081民初17498號民事判決書,判決華澳公司退還溫嶺中學395120元及利息。該案發(fā)生法律效力后,華澳公司向浙江省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2019年11月6日,浙江省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9)浙10民再30號裁定,裁定撤銷浙江省溫嶺市人民法院(2017)浙1081民初17498號民事判決書,發(fā)回浙江省溫嶺市人民法院審理本案。2019年11月19日,華澳公司方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異議,2019年12月10日,浙江省溫嶺市人民法院作出(2019)浙1081民初11655號民事裁定書,認為華澳公司提出的管轄權異議成立,將本案移送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后浙江省溫嶺中學不服提出上訴,2020年1月8日,浙江省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20)浙10民轄終4號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華澳公司向一審法院提交了2012年12月20日的臺州日報對本案相關新聞的報道,在該報道中,溫嶺中學原校長向媒體表示學校只是在學生和辦理游學業(yè)務的公司之間起到服務和幫助的作用,學校沒有獲得任何利益,純粹是幫學生的忙,因此學校不承擔任何責任。
一審庭審中,華澳公司向一審法院提交一份其整理的本案糾紛所涉游學費用清單,溫嶺中學對此不予認可。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之一在于雙方是否成立合同關系。華澳公司辯稱溫嶺中學主體不適格,溫嶺中學不是合同相對方,溫嶺中學對此不予認可。對此,一審法院認為,從雙方協(xié)商的過程看,與華澳公司協(xié)商溝通游學事項的是溫嶺中學,華澳公司與學生家長之間從未謀面,雙方?jīng)]有直接的要約和承諾,亦沒有就此簽訂書面的協(xié)議。從合同履行的過程看,華澳公司履行合同的對象均是溫嶺中學,費用亦是由溫嶺中學支付給華澳公司。華澳公司辯稱與溫嶺中學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的抗辯意見與事實不符,一審法院不予采納。
本案爭議焦點之二在于訴訟時效是否經(jīng)過。一審法院認為,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本案中,溫嶺中學提交的證據(jù)顯示截至2014年8月,溫嶺中學仍在與華澳公司協(xié)商解決糾紛,故訴訟時效應自此中斷。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三條第(七)項的規(guī)定,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被通知參加訴訟的應當認定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故自溫嶺中學于2015年2月5日向溫嶺市法院申請追加華澳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至該案于2016年1月22日審結之日訴訟時效發(fā)生中斷。故溫嶺中學在2017年12月份向浙江溫嶺法院提起本案訴訟并未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華澳公司的時效抗辯一審法院不予采納。
本案爭議焦點之三在于合同未能履行的原因。根據(jù)英國領事館作出《出入境決定通知書》的認定,導致簽證未能通過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有一名學生的條件不符,其二是行程變化及目的地存在差異。就學生條件不符的情況,一審法院認為,溫嶺中學作為組織游學活動的學校,應當向華澳公司如實披露相關學生信息,在溫嶺中學提交的18名學生中其中一名屬于溫嶺市溫中雙語學校,溫嶺中學稱溫嶺市溫中雙語學校與其屬于同一教育集團,但溫嶺中學與溫嶺市溫中雙語學校并不屬于同一法律主體,故溫嶺中學應當就其提供信息不實導致的相關后果承擔過錯責任,但華澳公司作為專業(yè)游學服務的提供方,亦負有審核相關人員信息的義務,華澳公司未能就此盡到審核義務,亦應承擔責任。就原因之二,華澳公司作為游學服務的提供方,應當對游學的行程及目的地作出合理安排,現(xiàn)因“行程變化及目的地存在差異”導致簽證被拒,對此華澳公司應當承擔過錯責任。故一審法院認為,溫嶺中學、華澳公司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均存在過錯,應當按照責任比例(溫嶺中學40%,華澳公司60%)對由此產(chǎn)生的損失承擔責任。就損失金額的確定,華澳公司提交的費用統(tǒng)計表難以證明其實際損失的情況,一審法院根據(jù)公平原則,對簽證費用、機票款(參考退票扣費)等實際發(fā)生的費用酌定為12萬元,由雙方按照責任比例分擔,對剩余未履行合同部分的款項275120元華澳公司應予退還。
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三條規(guī)定,判決:一、華澳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退還溫嶺中學游學費用347120元;二、駁回溫嶺中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期間,華澳公司提交1組賬戶明細查詢清單,主張系其公司2012年6月份至2014年4月華澳公司對公賬戶往來帳明細查詢清單,顯示2012年6月、7月葉某向該賬戶匯過兩筆錢,華澳公司向相關航空公司支付了部分費用,證明機票費用20萬余元,航空公司從未退還過機票費用,一審法院對于相關事實認定有誤。溫嶺中學對該證據(jù)真實性、合法性均不認可,主張無法證明系華澳公司對公賬戶,亦無法證明是為訴爭留學事項支付的費用,不能僅憑流水證明航空公司么沒有退款,反而可以證明溫嶺中學在履行合同義務。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因華澳公司提交的該組證據(jù)內(nèi)容與其證明目的之間缺乏關聯(lián)性,本院對其證明目的不予采信。溫嶺中學二審未提交新的證據(jù)。
本院對一審法院已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結合當事人訴辯意見及本院查明事實,本案二審爭議焦點為:一、華澳公司與溫嶺中學關于訴爭款項是否成立合同關系;二、合同未能履行原因如何認定,溫嶺中學要求華澳公司返還款項的訴訟請求能否成立。
關于雙方之間是否存在合同關系,華澳公司上訴主張,從雙方協(xié)商、要約與承諾以及履行過程來看,合同相對方應系學生及家長,且溫嶺中學已經(jīng)在臺州日報中公開表明糾紛是華澳公司與學生及家長的事情,故本案中華澳公司與溫嶺中學并不存在合同關系。對此本院認為,華澳公司雖上訴主張因游學活動特殊性必然需與學生及家長介紹活動、溝通交流,故雙方勢必需要見面,但因華澳公司未能其該主張?zhí)峤怀浞钟行ёC據(jù)證明,且本案中溫嶺中學事實上發(fā)揮了相關學生游學活動組織方的功能,華澳公司該上訴意見因缺乏證據(jù)支持,本院不予采信。關于華澳公司關于溫嶺中學已通過公開媒體表示糾紛與其無關,故溫嶺中學已經(jīng)否認其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地位的上訴意見,因溫嶺中學相關人員該表述并不構成法律意義上的自認,本院對其該上訴意見亦不予采信。本案中,雙方均認可當事人之間就訴爭游學活動并未簽訂書面合同。根據(jù)雙方一審期間提交的相關證據(jù)及訴辯主張,因華澳公司系與溫嶺中學溝通具體事項,華澳公司履行合同的對象為溫嶺中學,費用亦由溫嶺中學相關人員賬戶支付給華澳公司,故本案應當認定華澳公司與溫嶺中學成立合同關系。一審法院對此認定無誤,本院予以確認。華澳公司關于其系與學生及家長之間成立合同關系,溫嶺中學僅發(fā)揮居間服務作用的上訴意見不能成立,本院對此不予采信。
關于第二個爭議焦點,即合同未能履行原因如何認定。華澳公司上訴主張,簽證未能通過原因在于一名不是溫嶺中學的學生試圖以該學校學生身份參加游學夏令營,故本案中主要過錯方系浙江溫嶺中學,一審法院對于責任認定比例存在錯誤,對于已發(fā)生的費用酌定金額亦不符合事實。對此本院認為,當事人應對自己的主張?zhí)峤怀浞肿C據(jù)佐證,未能提交或者提交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主張的,應當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后果。本案中,根據(jù)英國領事館作出的《出入境決定通知書》,導致簽證未能通過的原因有兩點,分別為有一名學生條件不符,以及行程變化及目的地存在差異。華澳公司雖主張其中一名學生條件不符是導致簽證被拒的關鍵原因,并主張該學生條件不符導致英國領事館認為這會造成游學形成變化及目的地差異存在安全隱患,但因華澳公司未能就該主張?zhí)峤怀浞钟行ёC據(jù)證明,且與《出入境決定通知書》載明內(nèi)容并不一致,其該主張不能成立,本院對此不予采信。本案中,華澳公司作為專業(yè)游學服務提供方,負有審核游學人員信息的義務,亦應對行程及目的地作出妥善安排。但根據(jù)《出入境決定通知書》,導致簽證未能審核通過的原因系游學人員信息不準確以及行程變化及目的地存在差異,故華澳公司應當承擔合同未能履行的主要過錯。一審法院綜合相關證據(jù)情況認定華澳公司應當承擔60%責任、溫嶺中學承擔40%責任,該責任比例認定具有相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依法予以確認。因雙方關于損失金額均未提交充分有效證據(jù)證明,一審法院根據(jù)公平原則所酌定的實際發(fā)生費用金額亦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對此亦予以確認。華澳公司關于一審法院認定責任比例有誤,所酌定的已發(fā)生費用金額錯誤的上訴意見均不能成立,本院對此均不予采信。
綜上所述,北京華澳信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6505元,由北京華澳信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田 璐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法官助理 郭欣欣
書 記 員 崔浩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