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中漢天際(北京)航天技術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通州區(qū)。
法定代表人:崔永明,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袁泉,北京匯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郭娜,北京匯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魯淑清,河南子午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漢天際(北京)航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漢天際公司)因與被上訴人王**勞動爭議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5民初2178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27日立案后,依法由審判員鄧青菁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中漢天際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郭娜,被上訴人王**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魯淑清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中漢天際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5民初21789號民事判決書第一項,改判中漢天際公司向王**支付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8日期間的工資差額為242704.3元而非判決書所述的工資差額307586.50元。2.本案訴訟費由王**承擔。事實和理由:中漢天際公司與王**均認可王**月工資為33333元,另有員工津貼補助1200元,且中漢天際公司在王**每月工資中代扣代繳社保、公積費用及稅費。中漢天際公司已于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8日期間向王**支付了部分工資即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已向王**支付工資數(shù)額分別為9730.04元、9730.04元、9730.04元、8436.6元、8436.6元、8789.3元、8789.3元、8789.3元、21791.02元,2019年4月已支付工資15000元,中漢天際公司總計已支付王**工資總額為109222.24元。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8日期間中漢天際公司實際并未支付王**工資分別為10836.41元、17595.31元、17595.31元、17676.15元、17676.15元、17323.45元、19353.45元、19353.45元、9700元、25937.28元、11010元、23276元、29579元、13579元、3223.34元,中漢天際公司總計未支付王**工資總額為242704.3元,并非一審判決所判的307586.5元的工資差額。原審判決所判的307586.5元無任何計算依據(jù)。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請貴院撤銷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5民初21789號民事判決第一項,改判中漢天際公司向王**支付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8日期間的工資差額為242704.3元而非判決書所述的工資差額307586.50元,以維護中漢天際公司的合法權(quán)益。
王**辯稱,同意一審判決結(jié)果,不同意中漢天際公司的上訴意見和理由,請求駁回其全部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中漢天際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無需支付王**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8日期間工資差額307586.5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王**主張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8日期間存在工資差額324097.08元,公司未支付,并提交銀行交易明細及離職工資單為證。銀行交易明細顯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間中漢天際公司實際支付王**工資合計109222.24元;離職工資單顯示有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期間工資明細,應發(fā)合計數(shù)額為117297.62元,并有手寫內(nèi)容“支付計劃:總金額:117297.62+188107.74+18691.72=324097.08元”,落款處加蓋有與中漢天際公司名稱一致的財務專用章。中漢天際公司認可銀行交易明細的真實性,未在指定期限內(nèi)發(fā)表對離職工資單的質(zhì)證意見。中漢天際公司主張實際未支付王**的工資總額為242704.30元,并提交應支付工資明細(未顯示王**的確認痕跡)及支付憑證(與支付明細中部分金額對應)為證。王**不認可應支付工資明細的真實性及證明目的,認可支付憑證的真實性。
一審法院認為,中漢天際公司主張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8日期間應支付王**工資242704.30元,但其提交的應支付工資明細,未顯示王**的確認痕跡,王**不予認可,對該證據(jù)一審法院不予采信。王**提交離職工資單顯示有中漢天際公司的財務專用章,該公司雖不予認可,但指定期限內(nèi)未對該證據(jù)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亦未提交反駁證據(jù),故對該證據(jù)一審法院予以采信。經(jīng)核算,仲裁裁決的工資差額不高于法定標準,王**亦同意,一審法院不持異議。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中漢天際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王**二〇一八年四月一日至二〇一九年五月八日期間工資差額307586.50元;二、駁回中漢天際公司的訴訟請求。如果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院二審期間,雙方均未提交新證據(jù)。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本案中,王**為證明欠付工資差額提交了加蓋有中漢天際公司財務章的離職工資單,中漢天際公司雖否認該財務章的真實性,但并未提交充分、有效證據(jù)予以證明,故一審法院判定中漢天際公司應支付王**的工資差額數(shù)額并無不當,中漢天際公司的上訴請求,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中漢天際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中漢天際(北京)航天技術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鄧青菁
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法官助理 付 哲
書 記 員 徐 曼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