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京03民終1793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LIWaMoses),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巧桐,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宇博,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靜,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李某因與被上訴人王某某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5民初2741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13日立案受理后,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依法適用第二審程序,由審判員獨任審理,于2021年2月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李某委托訴訟代理人馬巧桐、宋宇博,被上訴人王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靜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李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改判支持李某原審請求。事實和理由:1.王某某未經房屋共有人李某同意出售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亮馬橋北路×號×棟×單元×號房屋(以下簡稱涉案房屋),給李某造成財產損害。本案爭議財產系李某所有、支付;王某某未經李某同意私自處分,侵害李某合法所有財產,給李某造成了財產損失;王某某造成侵害后也未給予李某相應補償,原審判決事實認定錯誤。2.本案系系列糾紛,一直處于訴訟之中,并未超過訴訟時效。3.李某提供了相應證據,履行了舉證責任。
王某某堅持其在原審法院訴訟中的意見,未提出上訴。
李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王某某賠償李某房屋裝修款50萬元。2.判令王某某返還李某購置家具的費用30萬元。3.判令王某某賠償李某因購買、裝修房屋支付的其他費用20萬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05年3月30日李某作為甲方與王某某作為乙方簽訂的《有關投資北京花園的合作協(xié)議書》,約定:一、李某王某某雙方日前所簽訂之有關北京花園投資合作協(xié)議,繼續(xù)有效;二、李某王某某雙方同意就北京花園的投資合作協(xié)議作以下補充:1、×室(即涉案房屋):由李某方支付樓價之40%作為首付,由王某某方個人出面向銀行貸款60%,為便于貸款,李某方之姓名將不出現在貸款合同和產證上,因60%的貸款部分將由李某王某某雙方隔月分別支付,故到貸款全數付清后,李某方占此物業(yè)之70%,王某某方僅占此物業(yè)之30%;2、×室和×室二單元之全部裝修、家具、燈飾等費用,將由李某王某某雙方按70%與30%比例支付,李某王某某雙方將憑單據結賬;3、李某王某某雙方將本著友好合作負責的態(tài)度處理相關之任何問題,任何一方未經對方同意不得單獨將此二單位出售給任何人,在雙方同意出售任何單位時,其盈余或虧損均將按李某王某某雙方投資比例結算;4、任何單位在出租后將在銀行開設專戶,以便公正之結算。
2005年5月31日,李某與王某某簽訂《協(xié)議書》一份,約定:一、雙方同意投資購買北京花園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亮馬橋北路×號由北京善美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開發(fā)的×棟×單元×室(即涉案房屋)作如下承諾:該房價為3895641元人民幣,李某支付該房款之首付30%,王某某以其個人名義向銀行貸款70%;二、雙方同意投資購買北京花園(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亮馬橋北路×號,由北京善美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開發(fā))×棟×單元×室,該房價為3689055元人民幣,王某某支付該房款首付之部分40萬元人民幣,李某支付所余房款百分之四十首付部分,王某某以其個人名義向銀行貸款百分之六十。對上述兩套房屋,雙方再作不能更改之協(xié)議:一、其中兩個單位以王某某名義向銀行所貸之百分之七十及百分之六十房款,將分別由各別負責供款百分之五十,王某某依單月供款,李某依雙月供款,萬一任何一方無法依時供款時,需由另一方供款,并增加該供款方之物業(yè)占有比例;二、在銀行貸款之各種文件上,上述物業(yè)均為王某某與李某所共有者,唯雙方同意王某某僅占×室之百分之三十五,×室之百分之三十,而李某則占×室之百分之三十五及×室之百分之七十;三、所有有關此物業(yè)之稅金、手續(xù)費、管理費、律師費、保險費、家具等任何費用,均依上列第二項之比例由雙方分別支付,不得拖延;四、如上述物業(yè)出租,則其房租之收益,亦依據上述第二項之比例由雙方分享;五、任何一方未經對方同意不得出售上述物業(yè)之任何比例給第三者。
2008年8月20日,涉案房屋登記在王某某名下,建筑面積為201.48平方米。
2016年10月17日,在未告知李某的情況下,王某某擅自與案外人北京嘉善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善公司)簽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約定王某某將涉案房屋以1708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給嘉善公司。2016年12月1日,涉案房屋轉移登記至嘉善公司名下。
2016年10月25日,李某以合同糾紛為由向法院起訴王某某,并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王某某支付李某房屋投資收益的70%即1200萬元;2.王某某支付李某違約金360萬元;3.王某某支付李某律師費20萬元;4.王某某支付李某保險費45000元。法院經審理確認涉案房屋的購置成本共計4116725.3元產權代辦費、契稅、公共維修基金共計197939.3元人民幣,李某負擔了其中的1565641元產權代辦費、契稅、公共維修基金共計197939.3元人民幣,占38.03%;王某某負擔了其中的2551084.3元產權代辦費、契稅、公共維修基金共計197939.3元人民幣,占61.97%。據此,法院于2019年4月30日作出(2016)京0105民初65789號民事判決書,判決:一、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支付李某售房款6495524元;二、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李某保險費45000元;三、駁回李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后雙方均提出上訴,王某某在上訴中提出其投入的裝修32萬元應當作為其實際出資。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于2019年9月5日作出(2019)京03民終11087號民事判決書,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庭審中,李某提交了家具家電購買憑證、繳費憑證的復印件,證明李某為涉案房屋購買了大量家具并負擔了物業(yè)費、電話和網絡費、燃氣費、電費。李某代理人稱應該是有原件,但原件在李某本人手中,李某庭審時在美國,無法出示原件。
一審法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李某以財產損害賠償糾紛為由起訴王某某,要求王某某賠償相關損失,李某應當對其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承擔舉證責任。
就李某主張要求王某某賠償裝修款50萬元,李某未向法院提交任何對涉案房屋進行裝修的憑證,且涉案房屋已在2016年出售,在出售時已與房屋形成附和的裝飾裝修物已計入涉案房屋售房款之中,在此前的訴訟中,法院已按照雙方對涉案房屋所占份額對此作出處理,故對李某的該項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就李某主張的購置家具費用30萬元,王某某對此不予認可。李某在本案中提交的相關證據均系復印件,購買時間均發(fā)生在2006年左右,金額與李某的主張不能完全吻合,部分復印件內容也模糊不清,難以辨識,李某庭后亦未提交該部分證據的原件,王某某對此均不予認可,李某的證據難以證明其主張,法院對李某的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就李某主張的支付涉案房屋水電燃氣等相關費用20萬元,法院認為,李某未就此提交證據原件,且該部分費用系涉案房屋使用過程中發(fā)生的,李某作為涉案房屋的使用人,應當負擔使用期間的相關費用。此外,李某主張的該部分費用均發(fā)生在2010年之前,早已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故李某要求王某某賠償該部分費用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對李某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對證據的審核認定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據此認定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以上事實有當事人在二審期間的陳述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二審訴訟中,雙方主要爭議的是王某某應否支付李某所稱在雙方共同投資購買涉案房屋過程中產生的裝修款及購置家具等費用。
首先,從雙方的約定來看,《有關投資北京花園的合作協(xié)議書》明確約定“×室和×室二單元之全部裝修、家具、燈飾等費用,將由李某王某某雙方按70%與30%比例支付,李某王某某雙方將憑單據結賬”,雙方將裝修、家具、燈飾等費用作為購房的成本并約定了出資的比例,故李某單獨主張裝修、家具、燈飾等費用,不符合雙方的約定。
其次,從生效的判決來看,生效判決依據雙方的實際出資比例確定了雙方應分得涉案房屋的售房款的比例;在生效判決已經依據雙方實際出資比例對涉案房屋的售房款進行了分配的情況下,李某再要求王某某賠償裝修款、家具購置費等,缺乏相應依據。
綜上所述,在雙方約定將裝修、家具、燈飾等費用作為購房成本,法院生效判決已經按照雙方的實際出資比例分配了涉案房屋售房款的情況下,李某要求王某某賠償裝修費、家具購置費等費用的理由不能成立,對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3800元,由李某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解學鋒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法官助理 佳 麗
書 記 員 李星月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