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連秋娟,女,1989年7月25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北京市分中心。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qū)前灣一路******。
法定代表人:費軼明,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熊定中,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歐陽甘芬,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營業(yè)場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qū)前灣一路鯉魚門街1號前海深港合作區(qū)管理局綜合辦公樓A棟201室,深圳市南山區(qū)桃園路171號平安銀行南頭大廈5樓、7-10樓、15樓、17樓。
負責人:俞如忠。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春陽,女,該中心員工。
上訴人連秋娟因與被上訴人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北京市分中心、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公司)、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以下簡稱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隱私權(quán)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2民初8501號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連秋娟上訴請求:撤銷一審裁定,改判依法支持連秋娟的全部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被告主體的存在性與否和被告主體的不明確性之間無法律關聯(lián)性,且連秋娟提供的征信異議申請表證明了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北京分中心存在的真實性。
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辯稱,同意一審裁定。
前海公司辯稱,同意一審裁定。前海公司在本案中不是適格被告。
連秋娟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請求依法判令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北京市分中心消除其非法提供連秋娟個人金融信用信息產(chǎn)生的查詢數(shù)據(jù)(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2.請求依法判令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北京市分中心在人民日報連載30天公告聲明的方式進行公開道歉;3.請求依法判令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北京市分中心、前海公司、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guī)定,起訴必須有明確的被告。本案中,連秋娟雖向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北京市分中心主張權(quán)利,但其并未舉證證明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北京市分中心的存在,被告主體不明確。另外,連秋娟雖將前海公司、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列為被告,但卻未向前海公司、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主張權(quán)利,因此,前海公司、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亦非本案適格的被告。綜上所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guī)定,裁定:駁回連秋娟的起訴。
本院認為,當事人提起訴訟,必須有明確的被告。本案中,連秋娟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北京市分中心、前海公司、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為被告提起訴訟,但僅要求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北京市分中心承擔消除查詢數(shù)據(jù)、公開道歉的責任,故前海公司、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并非本案適格被告。因連秋娟未提供證據(jù)證明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北京市分中心具備獨立訴訟主體資格,故一審法院裁定駁回連秋娟的起訴,并無不當。
綜上,連秋娟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一審裁定結(jié)果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一條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李漢一
審 判 員 李 琴
審 判 員 衛(wèi) 華
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法官助理 祁哲洋
書 記 員 沈佳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