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京01民終618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楊慧,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雪峰,北京市現(xiàn)代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成,北京市現(xiàn)代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澳大利亞國籍。
委托訴訟代理人:丁建國,北京市鼎基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趙錫惠,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昌平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丁建國,北京市鼎基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北京麥田房產經紀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望京東園****樓**301。
法定代表人:繆壽建,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杰,女,北京麥田房產經紀有限公司職員。
上訴人楊慧、上訴人王某某與原審被告趙錫惠、第三人北京麥田房產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田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上訴人楊慧、上訴人王某某均不服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昌平區(qū)人民法院(2019)京0114民初602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1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因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不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楊慧上訴請求:1.判令王某某、趙錫惠共同返還購房款1200萬元;2.判令王某某、趙錫惠支付相應的利息,以1200萬元為本金,自2017年6月16日至2019年8月19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息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至實際付清之日止按照LPR的標準計算。事實和理由:1.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適用法律錯誤。楊慧購買的房產是王某某、趙錫惠的夫妻共同財產,是房屋的全部產權,支付的房款也全部轉入趙錫惠的賬戶,因此1200萬元房款作為王某某、趙錫惠的夫妻共同債務應當由二人共同償還;2.一審判決計算利息錯誤。首先,生效判決確認房屋買賣合同于2017年6月15日解除,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就是返還依據(jù)合同取得的財產,王某某、趙錫惠應當從合同解除時即2017年6月15日承擔利息。其次,一審判決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活期存款利息的標準計算利息既不公平,也違反法律規(guī)定,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或LPR計算利息。
王某某辯稱,我同意向楊慧返還1200萬元,不同意向楊慧支付利息。不同意趙錫惠承擔責任,趙錫惠在房屋買賣合同關系中系王某某的代理人,非合同主體。
趙錫惠與王某某意見一致。
麥田公司意見如下:我公司不發(fā)表意見,同意一審法院判決。
王某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判第二項。事實和理由:1.在昌平區(qū)人民法院(2017)京0114民初7417號案件中,法官告知楊慧可以在該案中主張返還房款1200萬元,楊慧拒不主張,楊慧怠于行使權利,由此產生的不利后果應由其自行承擔。一審判決判令我方承擔利息損失屬于苛責我方承擔楊慧應當承擔的不利后果,違背了公平原則。2.根據(jù)雙方簽訂的《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的約定,楊慧應當承擔房款20%的違約金,即449萬元,而法院考慮到楊慧支付了1200萬元房款的情形,將楊慧承擔的違約金的數(shù)額調整為10萬元,楊慧已獲利439萬元,本案中再行保護楊慧的利息損失,顯然違背了公平原則。
楊慧辯稱,不同意王某某的上訴請求。合同被解除之后,按照法律規(guī)定,依據(jù)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不需要主動去要,楊慧沒有怠于行使權利。王某某一直非法占有巨額款項,給我方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趙錫惠與王某某意見一致。
麥田公司意見如下:我公司不發(fā)表意見,同意一審法院判決。
楊慧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王某某、趙錫惠返還購房款1200萬元;2.判令王某某、趙錫惠支付相應的利息,以1200萬元為本金,自2017年6月16日至2019年8月19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息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至實際付清之日止按照LPR的標準計算;3.訴訟費包含案件受理費、保全費5000元、保險費24000元,送達翻譯費473元,威爾士州法院的司法送達費200元人民幣及73澳元由王某某、趙錫惠負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6年7月26日,楊慧(買受人)、王某某(出賣人)經麥田公司居間服務簽訂《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主要約定:楊慧購買王某某名下昌平區(qū)0101號(以下簡稱涉案房屋),房屋成交價格為2245萬元。次日,楊慧向王某某支付購房定金200萬元。另,雙方于2016年9月30日簽訂《補充協(xié)議》,就購房款交接事宜最終變更為:1.買受人應于2016年9月30日當日以自行交接方式支付出賣人購房款600萬元,用于涉案房屋解押房本。2.經雙方協(xié)商一致約定,于2016年10月20日之前以自行交接方式支付出賣人剩余購房款400萬元,經買賣雙方協(xié)商一致由麥田公司作為第三方收押房本。3.2017年3月1日之前買受人以第三方資金監(jiān)管方式支付出賣人剩余購房款500萬元整,于2017年3月5日進行物業(yè)交接且將房屋交付于買受人裝修使用。4.買賣雙方協(xié)商一致于2017年3月31日前完成過戶。5.其中,買受人應于過戶前2日(日期或條件)以銀行資金監(jiān)管方式支付出賣人剩余尾款540萬元。6.買賣雙方就此變更互不追究責任。7.居間方已提示買賣雙方有權選擇資金監(jiān)管,若買賣雙方自行交接交易款項,則可能造成買受人錢款損失,可能造成出賣人無法取得全部購房款,買賣雙方均已知曉。
2016年9月30日,楊慧向王某某支付購房款600萬元。2016年10月11日,王某某解除涉案房屋上設有的抵押登記。2016年10月20日,楊慧向王某某支付購房款400萬元。
2017年2月初,麥田公司告知楊慧、王某某,因政策變動原因,后續(xù)房款的交付應通過建委監(jiān)管的方式進行。2017年2月21日,涉案房屋申請第一次房屋核驗,該申請于2017年2月24日注銷;2017年2月24日,涉案房屋第二次申請房屋核驗,并于2017年3月2日通過房屋核驗,該核驗于2017年4月14日注銷。2017年4月6日,王某某、趙錫惠向楊慧發(fā)出《解除合同通知書》,通知解除雙方的買賣合同關系,并追究相應的違約責任。2017年4月8日,楊慧收到上述解除通知書。2017年4月12日,楊慧申請購房資格核驗,2017年4月25日,楊慧的購房資格核驗通過。
另查一,2017年4月17日,楊慧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王某某、趙錫惠繼續(xù)履行合同,并協(xié)助辦理涉案房屋交付、所有權轉移登記等。2017年6月5日,王某某向本院提交民事反訴狀,請求解除涉案房屋買賣合同,判令楊慧承擔逾期履約違約金404,100元及合同解除違約金449萬元。楊慧于2017年6月15日簽收該反訴狀。本院審理后于2018年8月1日出具(2017)京0114民初7417號民事判決書,確認涉案房屋買賣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于2017年6月15日解除,并駁回了雙方其他訴訟請求。后雙方不服,上訴至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法院經審理主要做以下法律認定:1.雙方約定應于2017年3月31日前完成過戶,則楊慧至遲應該在此日期之前完成購房資格核驗,以保證雙方可以辦理網簽并生成自有交易資金監(jiān)管賬戶,否則必然導致無法按照該合同約定的時間完成過戶。但楊慧直至2017年4月12日才申請購房資格核驗,直至2017年4月25日購房資格核驗通過,其怠于履行申請購房資格核驗的義務導致最終雙方無法按照約定于2017年3月31日完成過戶。根據(jù)雙方《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的約定,自逾期之日起超過十五個工作日仍未履行,守約方有權單方解除合同。2.2017年4月6日王某某、趙錫惠雖向楊慧發(fā)出《解除合同通知書》,但此時因尚不具備合同解除條件。王某某、趙錫惠在本案審理過程中提出反訴,楊慧于2017年6月15日收到要求解除雙方買賣合同的反訴狀,王某某、趙錫惠雖在一審法院訴訟過程中調整其反訴請求為要求確認2017年4月6日解除合同,但解除日期的調整不改變王某某、趙錫惠要求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一審法院最終判決認定以楊慧收到要求解除合同的反訴狀的日期作為合同的解除日期,所作處理并無不當。3.一審法院審理過程中,經法院釋明,楊慧堅持對于已交付款項的返還問題另行主張,楊慧應當對其訴訟中的選擇自行承擔相應風險,一審法院對此部分未予處理,所作處理并無不當。4.楊慧應當對其違約行為承擔違約責任,一審法院未予支持王某某關于違約金的主張,所作處理不當??紤]到楊慧已經實際支付過半房款,且該筆房款一直由王某某實際控制至今,房屋亦實際由王某某控制使用,結合楊慧對其違約行為的主觀惡意較小,王某某實際損失等合同的具體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情況,最終酌定楊慧支付王某某違約金10萬元。后二審法院于2018年12月21日出具(2018)京01民終8711號民事判決書,最終確定:王某某與楊慧于2016年7月26日簽訂的涉案房屋買賣合同及其補充協(xié)議于2017年6月15日解除;楊慧向王某某支付違約金10萬元。
另查二,王某某與趙錫惠系夫妻關系,涉案房屋為夫妻共同財產,簽訂合同時,趙錫惠為王某某的代理人,趙錫惠在前訴案件審理時表示對王某某出售涉案房屋的事實知曉并予以認可。2017年4月20日,王某某將涉案房屋過戶到趙錫惠名下。
又查,楊慧于2018年12月21日向本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請求凍結王某某、趙錫惠名下的存款1200萬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并以財產保全責任保險提供擔保。本院審查后于2018年12月28日出具(2018)京0114財保670號民事裁定書,對上述申請予以準許。為此,楊慧支付保險服務費24000元。
再查,本案審理期間,因王某某、趙錫惠均居住于國外,為向二人進行涉外送達程序,楊慧先后支出訴訟翻譯費473元,涉外送達協(xié)助費73澳元及匯款手續(xù)、電訊費200元。
上述事實,有《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補充協(xié)議》、(2017)京0114民初7417號民事判決書、(2018)京01民終8711號民事判決書、發(fā)票、境外匯款申請書、國際匯款借記通知書及各方當事人的當庭陳述等證據(jù)在案予以佐證。
一審法院認為,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本案中,雙方簽訂的涉案房屋買賣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已經生效判決確認解除,現(xiàn)楊慧要求王某某返還已付1200萬元購房款,王某某亦予認可,對此本院不持異議。本案系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楊慧要求趙錫惠返還房款并承擔其他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jù)不足,本案中不予支持。就還款利息一節(jié),王某某雖在2017年6月15日通過訴訟方式將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送達至楊慧并最終促使合同解除,但二審判決作出前,雙方合同能否解除尚存在不確定性,此時要求王某某返還房款并計息明顯不妥,本案利息起算時間應以2018年12月22日為準。同時,前訴案件審理中,二審法院已綜合實際情況對楊慧的違約責任予以酌減,本案亦不宜對王某某的利息責任賦予過重標準,綜合考慮合同履行情況、各方過錯及合同解除后主動還款可行性等因素,本院酌情認定利息標準為中國人民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基準利率。另就楊慧所主張的送達翻譯費473元、司法協(xié)助送達費73澳元及匯款手續(xù)費200元,上述款項屬于因王某某特殊居住情況導致的必要訴訟支出,對此本院予以支持。對于保單保函費用24000元,因該費用并非當事人進行訴訟保全的必要支出,在涉案合同未就此進行約定的情況下,對此費用本院不予支持。對于案件受理費、保全執(zhí)行費的負擔,本院將于文書之末予以分配。判決:一、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返還楊慧購房款人民幣12000000元;二、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支付楊慧資金利息,以人民幣12000000元為基數(shù),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自2018年12月22日起支付至實際返還之日止;三、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支付楊慧翻譯費人民幣473元、司法協(xié)助送達費澳大利亞幣73元及匯款手續(xù)費人民幣200元;四、駁回楊慧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中,當事人未提交新證據(jù)。
本院審理后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本院補充事實如下:涉案房屋建筑面積502.2平方米。
本院認為,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合同解除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相互返還。本案中,雙方簽訂的涉案房屋買賣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已經生效判決確認解除,因此王某某應當返還楊慧已支付的購房款1200萬元,王某某同意返還,本院就此不再論述。對于楊慧要求趙錫惠共同承擔責任的意見,本院認為,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合同當事人一方只能向合同的另一方基于合同提出請求,不能向與其無合同關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趙錫惠非合同當事人,楊慧要求趙錫惠與王某某共同返還1200萬元房款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利息問題,合同解除后王某某無繼續(xù)占有楊慧房款的依據(jù),其未主動、及時返還,應當承擔相應利息,王某某不同意支付利息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利息的起算時間及支付標準,本院認為本院于2018年12月21日作出終審判決,確認涉案房屋買賣合同及其補充協(xié)議于2017年6月15日解除,此時無論基于法律規(guī)定還是生活常識,王某某均應知曉其應返還已收取的楊慧的購房款,王某某未返還,故其應當承擔2018年12月22日起至實際返還之日的利息。在法院判定涉案合同解除之前,雙方合同是否繼續(xù)履行并不定論,王某某沒有返還楊慧購房款的義務,故本院對楊慧提出的利息起算時間不予采信。至于利息的標準,本案糾紛系楊慧的違約行為引發(fā),楊慧自身存在過錯,在前次訴訟中法院確定楊慧應當支付的違約金數(shù)額時作了大幅度的下調,本案中確定利息標準時本著公平原則也不應賦予王某某過重的責任,一審法院確定的利息標準適當,本院予以維持。
綜上所述,對于楊慧、王某某的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600元,由楊慧負擔300元(已交納),由王某某負擔300元(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辛 榮
審 判 員 范 磊
審 判 員 王愛紅
二〇二一年二月二日
法官助理 王湘羽
書 記 員 舒 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