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成喆,男,1967年2月1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海淀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飛飛,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宇,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潘俊卿,男,1966年1月2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薛培龍,廣東創(chuàng)基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成喆因與被上訴人潘俊卿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2019)京0108民初5536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2月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因當事人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jù)或者理由,不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成喆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第一、二項,改判駁回潘俊卿的全部訴訟請求。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潘俊卿負擔。事實和理由:1.債權請求權當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一審法院以訴訟時效應當自《協(xié)議書》解除時開始計算,從而認定本案的訴訟時效并未屆滿,屬于法律適用錯誤。已過訴訟時效的債權若允許當事人通過解除合同的方式尋求法律恢復對該相應利益的保護,則明顯與訴訟時效制度相沖突。本案的《協(xié)議書》明確約定了合同履行期限,應當以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2.潘俊卿主張解除《協(xié)議書》,系基于訴訟方式請求法院依法對雙方之間的實施法律關系進行變更,屬于形成之訴(變更之訴)。形成之訴之形成權的行使依法應當受除斥期間的限制,一審法院在除斥期間屆滿后又支持潘俊卿的訴訟請求,屬于適用法律錯誤。
潘俊卿辯稱,一審判決事實認定清楚,法律適用正確,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成喆的上訴請求及理由。本案的審理應當適用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訴訟時效應從潘俊卿向法院請求解除協(xié)議之日開始計算,故潘俊卿的請求未超過訴訟時效。
潘俊卿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成喆:1.返還500萬元人民幣及賠償利息損失(以500萬元為基數(shù),以同期貸款利率為計算標準,2015年4月15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2.解除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書》;3.承擔本案訴訟費及相關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4年8月11日,潘俊卿作為甲方與成喆作為乙方簽訂《協(xié)議書》,約定:“一、甲方委托乙方通過政府、法律等各種途徑協(xié)調辦理上述土地使用證,將該土地辦理至宜昌胭脂壩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胭脂壩公司’)名下;二、甲方支付乙方辦理上述委托事項所需的前期費用共計不超過人民幣兩千萬元,其中在本協(xié)議簽訂之日起三日內甲方先行支付人民幣伍佰萬元整,剩余款項在乙方到達湖北省后取得政府部門相應文件時陸續(xù)支付;三、在將上述土地使用證辦理完畢后,甲方應將該塊土地使用權轉讓給第三方,所取得的土地轉讓費用扣除掉甲方的成本(包括甲方購買殷某百分之百胭脂壩公司股權的費用人民幣五億元、前期支付給乙方的費用以及支付政府的土地出讓金和稅費)后為甲方收益,甲方應向乙方支付該筆收益的百分之三十作為乙方的后期費用;四、在辦理土地使用證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需支付給政府的土地出讓金等行政性收費由甲方先行承擔,最終在計算乙方后期費用時計成甲方成本,按照本協(xié)議第三條的約定處理;五、如果本協(xié)議涉及的土地使用證沒有辦理成功,則由乙方退還收取的費用;如由于甲方拖延支付款項等原因,造成協(xié)議委托事項未辦理成功的,則甲方承擔各方面損失;六、合作期限:自甲方支付首筆五百萬元之日起六至八個月內辦理完畢,由于其他正當原因拖延的,則期限相應順延。如在八個月或正常順延期限內,非因甲方拖延付款等原因,乙方?jīng)]有辦理完畢委托事項,則雙方委托關系解除,乙方一次性退還已經(jīng)收取的甲方費用。”《協(xié)議書》有潘俊卿、成喆簽字確認。
2014年8月15日,潘俊卿指令廣東省電白縣實華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向成喆轉賬500萬元。庭審中,成喆認可收到了潘俊卿所轉的500萬元的款項。潘俊卿為證明其一直向成喆主張返還已付錢款,申請證人殷某出庭作證。成喆對于殷某的證言真實性不予認可。
成喆為證明其已按約履行了合同義務向一審法院提交了《胭脂壩工程項目報告》《關于胭脂壩工程項目的請示報告》及《楚文化創(chuàng)意圖項目建設方案》。潘俊卿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不予認可。
一審法院認為,潘俊卿與成喆所簽《協(xié)議書》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其內容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性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有效。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之九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本案中,《協(xié)議書》約定:“如在八個月或正常順延期限內,非因甲方拖延付款等原因,乙方?jīng)]有辦理完畢委托事項,則雙方委托關系解除,乙方一次性退還已經(jīng)收取的甲方費用”。雙方均認可協(xié)議涉及的土地使用證至今未成功辦理,故解除合同的條件已成就。解除權系形成權,在解除權人以通知方式行使解除權時,協(xié)議自通知到達相對人時解除。解除權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裁判機構一經(jīng)確認合同解除,則解除的效力應當自載有解除請求的起訴狀送達違約方處,發(fā)生合同解除的效力,故《協(xié)議書》自成喆收到潘俊卿向肇慶市端州區(qū)人民法院的起訴通知時即2019年3月28日解除,故潘俊卿要求退還500萬元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法院予以支持。成喆辯稱潘俊卿未及時支付后續(xù)款項致使委托事項未成功辦理且其已全部履行合同義務,未提交充分的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法院對此項辯稱不予采信。
關于訴訟時效一節(jié),成喆辯稱本案訴訟時效已于2017年4月15日屆滿。法院認為,潘俊卿要求返還500萬元款項的訴求,應自《協(xié)議書》解除時開始計算,故本案的訴訟時效并未屆滿,法院對該項辯稱不予采信。
關于潘俊卿主張利息損失一節(jié),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之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具體到本案,潘俊卿的利息起算點應從合同解除之日即2019年3月28日開始計算,法院予以調整;至于利息的計算標準,合法合理,法院予以確認。
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潘俊卿與成喆所簽訂的《協(xié)議書》已于2019年3月28日解除;二、成喆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潘俊卿返還款項500萬元及利息損失(以500萬元為基數(shù),自2019年3月28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照同期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三、駁回潘俊卿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院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雙方簽署的《協(xié)議書》的解除時間;2.潘俊卿要求返還500萬元的請求是否超過訴訟時效;3.《協(xié)議書》是否因潘俊卿未及時支付款項而無法履行。
關于雙方《協(xié)議書》的解除時間。民法典施行前,當事人一方未通知對方而直接以提起訴訟方式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適用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未通知對方,直接以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張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該主張的,合同自起訴狀副本或者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對方時解除。本案中,潘俊卿與成喆所簽《協(xié)議書》約定:“如在八個月或正常順延期限內,非因甲方拖延付款等原因,乙方?jīng)]有辦理完畢委托事項,則雙方委托關系解除,乙方一次性退還已經(jīng)收取的甲方費用”。雙方均認可協(xié)議涉及的土地使用證至今未成功辦理,解除合同的條件已成就。依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潘俊卿以起訴方式向成喆告知解除合同的事宜,《協(xié)議書》應當自2019年3月28日成喆收到潘俊卿向肇慶市端州區(qū)人民法院的起訴狀副本時解除。
關于潘俊卿要求返還500萬元的請求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成喆上訴主張本案訴訟時效已于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即2017年4月15日屆滿。因雙方的《協(xié)議書》于2019年3月28日方予解除,潘俊卿要求返還500萬元款項的訴訟時效應自《協(xié)議書》解除時開始計算,本案的訴訟時效并未屆滿,成喆的上訴主張不能成立。
關于《協(xié)議書》是否因潘俊卿未及時支付款項而無法履行。成喆上訴稱因潘俊卿未及時支付后續(xù)款項致使委托事項未成功辦理,但其未提交充分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本院對成喆的該項上訴主張亦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成喆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四萬六千八百元,由成喆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 磊
審 判 員 姚 紅
審 判 員 劉佳潔
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法官助理 趙振波
書 記 員 盧 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