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馮長生,男,1982年8月16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燕郊開發(fā)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史金寶,河南佐達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方相群,女,1966年10月27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海淀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兵(方相群之夫),男,1964年4月15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海淀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春來,山東智祥(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馮長生因與被上訴人方相群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2019)京0108民初2004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規(guī)定,合議庭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后,不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馮長生上訴請求:改判駁回起訴,方相群涉嫌虛假訴訟,應追究方相群虛假訴訟刑事責任。事實和理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一、方相群主張涉及馮長生的銀某卡于2013年11月20日至2016年7月2日期間均在北京某化妝品有限公司財務部支配使用,馮長生不可能使用上述銀某卡于2016年2月24日占用方相群任何財產。二、一審法院本應當依職權追加趙某某為第三人。趙某某已證明方相群與馮長生之間的債權債務是虛假的,實際上存在借貸關系的是趙某某和方相群,趙某某已經將借款全額歸還給方相群。三、一審法院在當庭已查清上述事實的基礎上以馮長生提交證據程序違法為由對其上述抗辯理由不予采信。一審法院應當根據法律規(guī)定,在馮長生不能取得相關證據的情況下,履行依職權調查的法定責任,但一審法院未能履行法定責任,屬于審判程序違法,應當糾正。
方相群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馮長生全部上訴請求。
方相群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l.請求判令馮長生立即償還方相群借款本金500000元及利息(以500000元為計算基數,按照月利率2%的計算標準,自2016年3月25日起計算至實際付清之日止);2.案件受理費由馮長生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6年2月24日,方向群通過其中國工商銀某的賬戶向馮長生的賬戶轉款500000元。2016年4月5日,馮長生向方相群還款15000元。
一審法院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銀某轉賬憑證、微信聊天記錄、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以及一審開庭筆錄等。
一審法院認為,方相群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馮長生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馮長生應當對其主張?zhí)峁┳C據證明。方相群依據其向馮長生的銀某轉賬憑證主張馮長生償還借款,馮長生主張款項系趙某某實際向方相群的借款,則馮長生應對此舉證予以證明,馮長生雖提供趙某某的書面證明,但此書面證明實為證人證言,趙某某未出庭予以證明,且方相群對馮長生及趙某某的上述關于借款的說法不予認可,故在馮長生未就該案的款項系他人與方相群的借款提供證據予以證明的情況下,該院對其轉款非本人借款的抗辯不予采信,馮長生仍應就方相群向其的轉款承擔還款責任。關于馮長生應當向方相群償還的借款本金的金額,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借期內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方相群雖主張其與馮長生約定了月息3分的利息,但對此并未舉證證明,故該院對其此項抗辯不予采信,馮長生曾向方相群的還款15000元應從借款本金中予以扣除,故該院對方相群主張馮長生償還借款本金485000元的部分予以支持,對于超過的部分不予支持。關于方相群主張的利息一節(jié),方相群與馮長生就借款未約定利息及還款時間,故方相群可隨時主張馮長生還款,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該院以方相群提起該案訴訟時,視為其主張馮長生還款,至該案第一次開庭審理時視為準備時間屆滿,馮長生至此時間未還款則視為逾期。借貸雙方既未約定借期內的利率,也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方相群現(xiàn)主張的利息標準過高,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該院對此不予全部支持。
綜上所述,該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馮長生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方相群借款本金485000元及利息(以485000元為基數,按年利率6%的標準計算,自二〇一九年九月九日起至借款實際清償之日止);二、駁回方相群的其他全部訴訟請求。
本院二審期間,馮長生向本院申請趙某某作為證人出庭,證明馮長生與趙某某是合作關系,趙某某系用馮長生的銀某卡向方相群借款500000元,馮長生與方相群之間沒有任何一筆往來借貸關系。經庭審質證,方相群認為趙某某的證人證言并非新證據,亦不認可其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及證明目的。對趙某某的證人證言是否采信本院將在論理部分予以闡述。
本院經審理查明的事實除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外,本院另查明:方相群銀某賬戶明細清單顯示于2016年11月1日向趙某某賬戶轉賬500000元。
上述事實,還有雙方當事人在本院審理期間的陳述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綜合馮長生、方相群一、二審訴辯主張,結合本院查明的事實,本案爭議焦點為:方相群于2016年2月24日給馮長生銀某卡轉賬的500000元系馮長生本人向方相群的借款還是趙某某借用馮長生的銀某卡向方相群的借款。
根據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規(guī)定,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被告應當對其主張?zhí)峁┳C據證明。本案中,方相群作為一審原告,以其在2016年2月24日向馮長生賬戶轉賬500000元的轉賬憑證起訴民間借貸,馮長生抗辯稱該轉賬系趙某某向方相群的借款,應當就此提供證據證明。馮長生在二審中申請趙某某作證,但趙某某陳述內容明顯與一審期間出具的《證明》內容相矛盾。并且趙某某在二審中陳述的內容本身也存在明顯矛盾。同時,趙某某與馮長生合作開公司存在利益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2019年修正)第九十條第三項規(guī)定,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陳述的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因此,馮長生未能就其抗辯主張?zhí)峁┳C據予以證明。而另一方面,現(xiàn)有證據顯示方相群曾于2016年11月1日向趙某某打款500000元,趙某某曾于2016年12月20日向方相群打款500000元。從數額、時間等因素考慮,不排除趙某某2016年12月20日給方相群的500000元轉賬,就是償還2016年11月1日的500000元。綜合以上情況,馮長生認為是趙某某向方相群借款且已還清的主張不能成立,馮長生仍應就方相群向其的轉款承擔還款責任。至于馮長生因償還該款項所生損失,如果確如馮長生所述,是案外主體借用其銀某卡向方相群借錢,則馮長生可以根據其與案外人之間的約定,在符合相關法律條件,具備相關證據的情況下另行主張權利。
馮長生雖稱涉案銀某卡于2013年11月20日至2016年7月2日期間均在北京某化妝品有限公司財務部支配使用,但涉案銀某卡賬戶系馮長生的個人賬戶,長達近三年時間被其公司占據使用與一般常理不符。馮長生一審期間提交了北京某化妝品有限公司出具的關于馮長生涉案銀某卡被該公司占據使用的《情況說明》,但因該公司系趙某某和馮長生合作創(chuàng)辦,馮長生對于北京某化妝品有限公司出具證明的內容有足夠的影響力。并且,馮長生一方面答辯稱其是將銀某卡借給趙某某使用,另一方面又答辯稱是借給公司使用,其陳述不一。在其未提交其他充分證據明確、統(tǒng)一地證明其主張的情況下,本院對馮長生的該項上訴理由不予采納。
馮長生上訴稱一審法院應當追加趙某某為第三人,經本院審查,本案處理結果與趙某某并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其并無必要作為本案第三人。馮長生上訴稱一審法院未能根據法律規(guī)定履行依職權調查的法定責任,經本院審查,本案中并不存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的情形,一審法院在準許相關證人出庭作證,并就所有證據組織雙方質證的情況下,依據其查明的事實依法作出裁判并無不當,本院對馮長生該上訴理由不予采納。
至于馮長生上訴關于方相群構成虛假訴訟應追究刑事責任的主張,因未提交任何有效證據予以證明,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馮長生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依法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575元,由馮長生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丁宇翔
審 判 員 陰 虹
審 判 員 邵 普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一日
法官助理 曹明哲
書 記 員 康 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