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原告):北京耐特某某家具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昌平區(qū)東小口鎮(zhèn)小辛莊村。
法定代表人:唐玉芹,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秀華,女,北京耐特某某家具有限公司法務部主管。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敬,女,北京耐特某某家具有限公司人事專員。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被告):謝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蓮花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曉丹,北京順林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北京耐特某某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耐特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謝某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北京市昌平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14民初215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3月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耐特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事實和理由:1.在繳納社會保險這項義務上,耐特公司向謝某某解讀了社會保險的法律義務,明確告知雙方有法定義務繳納社會保險,個人需要承擔一定數(shù)額的保險費,由企業(yè)代扣代繳。但謝某某提出老家繳納新農(nóng)保,企業(yè)社會保險個人自行解決,不需要企業(yè)給繳納,要求企業(yè)在工資中將企業(yè)應承擔的保險部分補貼給個人,雙方對社會保險這一項最終達成了一致意向。由企業(yè)按月支付給謝某某保險補貼(企業(yè)應繳納部分),并將這項條款寫入勞動合同中,雙方簽字并蓋章。一審中耐特公司也向法庭提交了謝某某初期入職時的勞動合同和工資表,工資表中真實體現(xiàn)了工資中支付給了謝某某保險補貼和加班工資等工資結(jié)構(gòu),并有謝某某的親筆簽字,足以證明耐特公司陳訴事實的真實性,但一審法院沒有采信。2.按兩年時效期,耐特公司向法庭提交了謝某某的工資臺帳,真實記錄了謝某某每月根據(jù)實際出勤情況所支付給謝某某的工資,工資數(shù)額與謝某某提交的打卡工資相吻合,而一審法院未采信耐特公司提交的謝某某的工資臺帳,在謝某某未提交任何證據(jù)證明未支付加班工資的證據(jù)證明下,一審法院又未采信耐特公司提交的證據(jù),判決支付謝某某加班工資和未休帶薪年假工資,明顯認定事實不清。3.在雙方勞動合同存續(xù)期間,耐特公司每月都按約定支付給謝某某保險補助費,謝某某并未因社保問題向耐特公司提出或者書面提出要終止補貼,繳納保險。謝某某以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未足額支付加班工資等不實理由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并主張單位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有違誠實信用原則,更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如果說耐特公司未給謝某某繳納社會保險存在過錯,那么謝某某同樣應承擔相應責任。若以此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并主張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超出了用人單位在訂立勞動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到的法律風險,亦與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應承擔的經(jīng)濟補償金的情形不符,對耐特公司不公。而事實正如謝某某在庭審中陳述的,是因為公司疏解解促沒有支付他們經(jīng)濟補償金的原因被迫提出解除合同,而事實是雖然公司工作廠址被政策責令搬遷,但企業(yè)并沒有說要不干了,而是搬到了新的廠址,與經(jīng)濟補償無關,且政府也未支付給企業(yè)員工的遣散費。因此這次聯(lián)動性勞動爭議案,其根源是謝某某不想與企業(yè)共同面對困境,承擔起新廠址的建設與生產(chǎn)困難局面,這樣的員工如果再得到補償和報酬,那任何企業(yè)將無法生存。4.謝某某違背客觀事實,違背雙方勞動合同約定,在每月收到公司保險補助后以單位未給繳納社會保險為由提出解除合同。而耐特公司向法庭提起的要求謝某某返回不當?shù)美睿ㄉ鐣kU補貼款項),依據(jù)北京高院勞動爭議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二)關于社會保險第46條規(guī)定,從賠償額中扣減公司按約定付給原告的保險費,這是合法公正的,一審法院未支持耐特公司的合理要求,判決不公。5.2019年7月13日謝某某未提前通知耐特公司,單方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不上班,造成整個生產(chǎn)線處于停產(chǎn)狀態(tài),致使公司無法按合同約定給客戶發(fā)貨。為此給公司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65萬元。按照雙方勞動合同約定,謝某某作為車間操作工,應對給公司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承擔3.29%的賠償責任。
謝某某辯稱,同意一審判決。
耐特某某公司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確認我公司不支付謝某某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53625.5元;2.請求人民法院不支付仲裁裁決的支付謝某某2008年3月16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間的養(yǎng)老保險待遇和失業(yè)保險一次生活補助費5034元;3.請求法院確認謝某某返還因雙方勞動合同共同約定不繳納社會保險,我公司按月支付給被告保險補貼共計93600元(企業(yè)應繳納部分);4.請求法院確認謝某某支付我公司因未履行勞動合同約定提前30天解除勞動合同,隨即離職,而給我公司生產(chǎn)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23157元;5.訴訟費由謝某某承擔。事實和理由:謝某某與我公司勞動仲裁一案,已經(jīng)由北京市昌平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京昌勞人仲字[2019]第4843、5228號)。上述裁決認定事實不清,法律依據(jù)不準確,我公司對結(jié)果不服,遂提起訴訟。謝某某于2008年3月16日入職我公司,崗位為組裝工。入職后,在繳納社會保險這項義務上,我公司對其進行信息采集時,向謝某某解讀了社會保險的法律義務,但謝某某提出老家繳納新農(nóng)保,企業(yè)社會保險個人自行解決,不需要企業(yè)繳納。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形成了一致意見,由我公司按月支付其保險補貼(企業(yè)應繳納部分),并寫入勞動合同中,雙方均認真簽署了該合同。在雙方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我公司每月依約履行給付保險補助費的義務,謝某某從未提出異議,因此不同意支付謝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2019年7月在企業(yè)面臨搬遷困境面前,謝某某不愿與企業(yè)共患難,反以企業(yè)未繳納社會保險為由提出仲裁申請,這是喪失誠實信用原則的表現(xiàn)。故我公司提起訴訟,請求判如所請。
謝某某辯稱,不同意耐特某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我是因為耐特某某公司未繳納社會保險,拖欠勞動報酬等原因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勞動合同既有事實依據(jù)又有法律依據(jù)。耐特某某公司要求我返還社保補貼既沒有事實依據(jù)也沒有法律依據(jù)。繳納社會保險是企業(yè)的法定強制義務,我從來沒有和公司達成不繳納社會保險而給予現(xiàn)金補償?shù)募s定,耐特某某公司也沒有支付過該補貼,返還社保費用不屬于勞動爭議的受理范圍。我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被迫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并不受需要提前30天通知的限制,且沒有給公司帶來任何經(jīng)濟損失,公司是被疏解促的對象,理應給員工補償,但公司并沒有給我任何補償,因此我被迫解除勞動關系,請求法院依法駁回耐特某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謝某某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確認我與耐特某某公司自2001年2月20日至2019年7月14日存在勞動關系;2.要求支付2019年6月工資5513元、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3日工資3042元;3.要求支付2017年7月14日至2019年7月14日周六日加班工資差額37636.2元、2017年至2018年法定假日(十一)加班工資差額2034.4元;4.要求支付2014年至2019年高溫補貼3060元;5.要求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14日未休帶薪年假工資12673.5元;6.要求支付2001年2月20日至2011年6月30日未繳納養(yǎng)老保險補償金20000元及未繳納失業(yè)保險的農(nóng)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補助費15420元;7.要求支付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14日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66156元;8.訴訟費由耐特某某公司承擔。事實和理由:我自2001年2月20日起在耐特某某公司工作,在職期間該公司未依法給我繳納社會保險并長期拖欠勞動報酬,安排我周六日加班未足額支付加班費用,未安排我休息年假也未支付年假工資,也未支付每年6月至8月室外高溫工作的補貼。2019年7月14日我依法和耐特某某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我申請仲裁,現(xiàn)因不服北京市昌平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京昌勞人仲字[2019]第4843號裁決書,故起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耐特某某公司辯稱,1.根據(jù)《暫住證》載明入職時間為2008年3月16日。雙方之間勞動關系于2019年7月13日由謝某某提出解除;2.謝某某計算的工資數(shù)額有誤,我公司同意支付謝某某2019年6月工資5396元、7月1日至7月13日期間工資2830元,同時我公司要求謝某某因未提起30天通知我公司即離職,給我公司生產(chǎn)造成的重大經(jīng)濟損失的賠償款21357元;3.我公司不同意支付周六日加班工資差額及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謝某某也承認加班工資是“差額”,證明我公司確實支付過周六日及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謝某某偶有加班情況,但我公司已足額支付了加班工資;4.我公司不同意支付高溫補貼,因為未達到享受高溫補貼的條件;5.我公司不同意支付未休年假工資。根據(jù)謝某某入職時間,2017年應核定為5天,2018年核定為9天,2017年及2018年我公司已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謝某某于2019年7月13日辭職,按照當年在職時間,核定2019年度天數(shù)為6天,已在7月份工資里核發(fā)了未休年假工資;6.我公司不同意支付未繳納養(yǎng)老保險補償金及一次性生活補助費。首先入職時間不對,其次,雙方已對原告自己繳納社保達成了一致意見,自原告入職后,我公司一直每月補助400元,自2011年變更為800元,因此不同意支付該項費用,且我公司要求原告按照合同約定雙倍返還已發(fā)放的保險補助款;7.我公司不同意支付解除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謝某某與2019年7月13日單方提出解除合同,違反了《勞動合同法》未提前告知的相關規(guī)定,隨即離崗,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產(chǎn)秩序,給我公司帶來了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因此我公司不同意支付解除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并要求其賠償我公司經(jīng)濟損失。綜上所述,謝某某的各項請求,完全是缺失誠實信用原則的無理要求,更缺少法律依據(jù)和事實依據(jù),希望法院駁回其不當?shù)脑V訟請求。
一審法院認定如下:
1.謝某某稱其于2001年2月20日入職耐特某某公司,工作崗位是組裝工。耐特某某公司不認可該入職時間,提交了暫住證予以佐證。該證據(jù)顯示,謝某某來本市時間為2008年3月1日,現(xiàn)服務處所為耐特某某公司,暫住證有效期為2008年3月16日至2009年3月16日。依據(jù)2008年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書》顯示,合同期限為2008年3月16日至2011年3月15日,工作時間為8小時工作制。耐特某某公司于每月月底以貨幣形式支付工資,不低于北京最低工資標準執(zhí)行。雙方在合同中另約定,繳納社會保險是乙方(謝某某)工作職責之一,乙方工資含社會保險費,乙方自行繳納社會保險,發(fā)生糾紛時,按照應繳納費用雙倍返還甲方(耐特某某公司)。耐特某某公司另提交2018年1月25日簽訂的《勞動合同書》,合同期限為2018年1月25日至2028年7月29日,其他內(nèi)容與此前合同內(nèi)容一致。謝某某對上述兩份勞動合同及暫住證真實性認可,但對證明目的不認可,上述證據(jù)無法證明其入職真正時間,且合同中關于自行繳納社會保險的約定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屬于無效條款,現(xiàn)實中也從未在工資中收到過社會保險費這些補償。合同總也未明確約定工資標準,不能僅憑耐特某某單方陳述即對勞動者工資進行分解和扣除。耐特某某公司認可未給謝某某繳納社會保險。
2.謝某某稱其離職時間為2019年7月14日。耐特某某公司主張謝某某離職時間為2019年7月13日。雙方當事人提交《解除勞動關系告知書》,載明:“現(xiàn)因以下原因告知你公司解除我們和你公司的勞動關系:(一)未按照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四)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quán)益;(五)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六)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七)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quán)利;(八)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包括謝某某在內(nèi)的勞動者在告知人處簽字。上述告知書落款時間為2019年7月13日。耐特某某公司提交快遞單顯示,該告知書由謝某某等人于2019年7月13日寄出,耐特某某公司簽收日期為2019年7月14日。
3.耐特某某公司認可未向謝某某發(fā)放2019年6月及7月工資,但雙方當事人對工資標準存在爭議。耐特某某公司每月上旬向謝某某支付上上月自然月工資。謝某某稱其工資收入為每月5513元,提交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易流水明細清單予以佐證。耐特某某公司稱其月平均工資為5396元,提交了兩年內(nèi)工資表予以佐證。為計算方便,謝某某同意按耐特某某公司提交的兩年內(nèi)工資表中每月實付工資數(shù)額作為計算依據(jù)。
4.謝某某主張周六日及法定假日(十一)加班工資差額,未提交證據(jù)。耐特某某公司為證明加班工資已足額發(fā)放,提交了考勤表、工資表予以佐證。耐特某某公司另提交放假通知,顯示2017年10月1日、10月4日全體員工放假兩天,10月3日公司免費提供晚餐、水果、月餅,各部門在不影響正常工作情況下,做好調(diào)休期間值班人員工作安排;2018年10月1日全體員工放假1天。綜合辦公室上班時間為10月4日正式上班(9月29——30日正常上班),各部門2-3日安排好值班崗位。
5.謝某某主張高溫補貼,提交了視頻予以佐證。耐特某某公司對視頻真實性不予認可,認為視頻中沒有看到謝某某,該工作場所并非其公司車間,不存在高溫作業(yè)情況。
6.當事人雙方均認可謝某某2017年度、2018年度未休年假。耐特某某公司稱,工資表中每年最后一個月均對未休年假工資予以發(fā)放,并提交了工資表予以佐證,該工資表中顯示2017年12月工資中包含未休年假工資920元,2018年12月工資中包含未休年假工資1949元,共計2869元。謝某某對工資表真實性不予認可,認為耐特某某公司私自對工資構(gòu)成進行了拆分。此外,耐特某某公司提交《請假單》,載明謝某某于2018年9月8日至9月17日休事假。謝某某對該證據(jù)真實性認可,但認為請事假期間的工資并沒有發(fā)放。
7.謝某某主張未繳納養(yǎng)老保險補償金及未繳納失業(yè)保險的農(nóng)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提交了戶口本予以佐證。其中顯示謝光林為戶主,戶別:農(nóng)業(yè)家庭戶,住址: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蓮花縣高洲鄉(xiāng)高洲村朱家湖**。謝某某戶口職業(yè)為農(nóng)民。耐特某某公司認為該戶口本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公司已在工資中發(fā)放了保險補貼,故要求謝某某退還已發(fā)放的保險補貼。
8.謝某某主張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稱耐特某某公司沒有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未繳納社會保險。耐特某某公司認可未支付工資。
9.耐特某某公司主張謝某某賠償經(jīng)濟損失,提交了買賣合同、退貨單、個人電子回單予以佐證。謝某某對個人電子回單真實性認可,對買賣合同、退貨單真實性、證明目的均不予認可,因為無法顯示退貨原因與勞動者離職存在關聯(lián)性,返還定金亦未從公司賬戶支出,無法證明給公司造成損失。
10.耐特某某公司主張謝某某退還保險補償金,提交了工資表、勞動合同書予以佐證。謝某某不認可耐特某某發(fā)放過保險補償金。
11.2019年7月16日,謝某某向北京市昌平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請求:1.要求確認我與耐特某某公司自2001年2月20日至2019年7月14日存在勞動關系;2.要求支付2019年6月工資5513元、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3日工資3042元;3.要求支付2017年7月14日至2019年7月14日周六日加班工資差額37636.2元、2017年至2018年法定假日(十一)加班工資差額2034.4元;4.要求支付2014年至2019年高溫補貼3060元;5.要求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14日未休帶薪年假工資12673.5元;6.要求支付2001年2月20日至2011年6月30日未繳納養(yǎng)老保險補償金20000元及未繳納失業(yè)保險的農(nóng)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補助費15420元;7.要求支付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14日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66156元。耐特某某公司于2019年8月6日提交反申請,請求:1.支付我公司因未履行勞動合同約定提前30天解除勞動合同,隨即離職,而給我公司生產(chǎn)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21357元;2.退還用人單位從2008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間每月在工資中支付給申請人的保險補助款95200元。北京市昌平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9年10月28日作出京昌勞人仲字[2019]第4843、5228號裁決書,裁決:1.謝某某與耐特某某公司在2008年3月16日至2019年7月13日存在勞動關系;2.耐特某某公司自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謝某某2019年6月工資5396元、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2日工資2830元;3.耐特某某公司自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謝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53325.5元;4.耐特某某公司自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謝某某2008年3月16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間養(yǎng)老保險待遇和失業(yè)保險一次性生活補助費5003.4元;5.駁回耐特某某公司的申請請求;6.駁回謝某某的其他申請請求。謝某某、耐特某某公司對裁決均不服,持所訴請求訴至一審法院。
一審法院認為,就謝某某入職、離職時間一節(jié),耐特某某公司提交的暫住證載明謝某某來京時間為2008年3月,暫住證辦理時間也同勞動合同開始日期一致,均為2008年3月16日,但耐特某某公司提交的謝某某2008年3月工資表中明確記載謝某某當月工作日為31天,與其此前證據(jù)相矛盾,且無法說明理由,亦無法提交謝某某入職手續(xù)等證據(jù)材料,故一審法院對耐特某某公司稱謝某某入職時間為2008年3月16日的意見不予采信。一審法院認定謝某某入職時間為2001年2月20日。此外,謝某某離職時間應以耐特某某公司收到《解除勞動關系告知書》的時間為準。耐特某某公司于2019年7月14日收到謝某某等人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告知書》,故一審法院確認謝某某與耐特某某公司于2001年2月20日至2019年7月14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
就未支付2019年6月、7月工資一節(jié),依據(jù)耐特某某公司提交的考勤表顯示,謝某某于2019年6月出勤27天,休息3天;7月雙方未提交考勤記錄。謝某某自2019年7月14日起再未上班。耐特某某公司同意支付謝某某6月工資5396元,7月1日至7月13日期間工資2830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一審法院不持異議。
就加班費一節(jié),謝某某要求支付2017年7月14日至2019年7月14日期間周六日加班工資。耐特某某公司提交的工資表、考勤表表格,無個人簽字確認,且自身存在諸多矛盾,一審法院亦不予采信真實性。一審庭審中,謝某某陳述,其每月休息2天,每年減去24天,其余周末均為加班天數(shù)。耐特某某公司陳述根據(jù)實際出勤,都支付8天加班費,沒有休息的都支付了。據(jù)此,謝某某要求支付148天的加班費。因謝某某在2018年2月7日-2018年3月5日、2019年1月27日-2月22日處于春節(jié)休假期間,2018年9月8日-17日期間,該期間不存在加班情況,故對該期間的周末時間予以扣除。因耐特某某公司提交的工資臺賬真實性不予采信,故其未提交充足證據(jù)證明已足額支付加班費。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工資不低于北京最低工資,對工資構(gòu)成無明確約定,故一審法院以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為基數(shù)計算加班費。謝某某自述耐特某某公司按實際出勤日計算工資,已正常支付周六日工作的工資,故按單倍工資計算加班費,一審法院不持異議。因最低工資的數(shù)額不同,一審法院根據(jù)核算,2017年7月14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間加班10天,2017年9月1日期間至2018年8月31日期間加班68天,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7月14日期間加班天數(shù)為55天,耐特某某公司應給付謝某某此期間加班費差額為1890元/21.75天*10天+2000元/21.75天*68天+2120元/21.75天*55天=12482.76元。謝某某要求支付法定假日加班工資,耐特某某公司提交的放假通知顯示謝某某2017年、2018年十一期間加班共計四天,故應給付加班工資2000元/21.75天*2天*2+2120元/21.75天*2天*2=757.7元。
就未休年休假工資一節(jié),勞動者主張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的,用人單位應當對兩年內(nèi)已安排勞動者休假或已向勞動者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的情況進行舉證。如用人單位拒絕舉證或舉證不充分,則其應在兩年內(nèi)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超過兩年的,由勞動者承擔舉證責任。耐特某某公司認可謝某某未休年休假,耐特某某公司為證明未休年假工資已發(fā)放,提交了工資表予以佐證。一審法院認為,耐特某某公司提交的工資表中工資構(gòu)成為其單方面制作,未經(jīng)勞動者簽字確認,一審法院對其工資構(gòu)成的真實性不予認可。依據(jù)《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三條“職工連續(xù)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的規(guī)定,謝某某自2011年2月20日起應享受10天的年休假。依據(jù)《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條“用人單位經(jīng)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年休假天數(shù)少于應休年休假天數(shù),應當在本年度內(nèi)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shù),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第十一條“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收入按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shù)(21.75天)進行折算。前款所稱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后的月平均工資。根據(jù)耐特某某公司提供的工資表顯示,謝某某2017年平均工資為5373.33元;2018年平均工資為4603元,2019年前6個月平均工資為4326.17元。謝某某認可未休年休假工資按照200%計算,具體年休假天數(shù)及數(shù)額由法院依法核算。2017年度計算方式為5373.33÷21.75*10*2=4940.99;2018年度計算方式為4603÷21.75*10*2=4232.64;2019年度計算方式為4326.17÷21.75*5*2=1989.04,以上共計11162.67元。
就高溫津貼一節(jié),用人單位每年6至8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作業(yè)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謝某某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工作環(huán)境高于33℃,故對其主張高溫津貼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依據(jù),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就未繳納養(yǎng)老保險補償和未繳納失業(yè)保險一次性生活補助費一節(jié),耐特某某公司未為謝某某繳納2001年2月至2011年6月期間的失業(yè)保險和養(yǎng)老保險,故應向謝某某支付上述期間一次性失業(yè)生活補助費及未繳納養(yǎng)老保險補償金17991.1元。
就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一節(jié),耐特某某公司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未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現(xiàn)勞動者以此為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耐特某某公司應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經(jīng)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謝某某自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間12個月平均工資為4636.67元,故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為4636.67*12=55640.04元。
就耐特某某公司主張的返還保險補貼的訴訟請求,由于耐特某某公司工資表中構(gòu)成為其單方制作,未經(jīng)勞動者簽字確認,一審法院不予采信,且依據(jù)耐特某某公司提交的部分勞動者早期工資表顯示,部分勞動者無保險補貼一項,部分勞動者工資表中雖然顯示存在保險補貼一項,但與耐特某某公司所述數(shù)額亦不盡相同,故一審法院對耐特某某實際發(fā)放保險補貼的意見不予采信。因此對其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就耐特某某公司主張勞動者離職帶來的經(jīng)濟損失缺乏事實依據(jù),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一審判決:一、確認謝某某與北京耐特某某家具有限公司于2001年2月20日至2019年7月14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二、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北京耐特某某家具有限公司支付謝某某2019年6月工資5396元、7月工資2830元;三、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北京耐特某某家具有限公司支付謝某某2017年7月14日至2019年7月14日周六日加班工資差額12482.76元、2017年至2018年十一加班工資差額757.7元;四、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北京耐特某某家具有限公司向謝某某支付2017年度至2019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資11162.67元;五、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北京耐特某某家具有限公司向謝某某支付2001年2月至2011年6月期間未繳納養(yǎng)老保險補償和未繳納失業(yè)保險一次性生活補助費共計17991.1元;六、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北京耐特某某家具有限公司向謝某某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55640.04元;七、駁回謝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八、駁回北京耐特某某家具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二審中,雙方當事人均未向本院提交新證據(jù)。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系法定義務,雙方雖在《勞動合同書》中約定勞動者自行繳納社會保險,但該約定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無效。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項關于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規(guī)定,因耐特公司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故謝某某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關于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shù)囊?guī)定,耐特公司應向謝某某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一審法院對此認定并無不當。耐特公司關于謝某某違背勞動合同約定,不應向其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其應承擔相應未繳納社會保險責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對此不予采信。
耐特公司關于謝某某應當返還其每月收到耐特公司保險補助款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結(jié)合雙方勞動合同的約定、本案現(xiàn)有證據(jù)、法定的社會保險費的計算公式等因素,并綜合考慮耐特公司未對當?shù)赝殬I(yè)同崗位勞動者工資水平進行舉證的情形,本院無法得出謝某某等勞動者工資中已經(jīng)包含耐特公司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結(jié)論,本院對其該項上訴理由不予采信。
耐特公司關于一審法院未采信耐特公司提交的謝某某的工資臺帳有誤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耐特公司提交的謝某某的工資臺帳并無勞動者簽字確認,一審法院對工資臺帳的真實性不予采信并無不當。耐特公司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向謝某某支付了相應的加班工資與未休年休假工資。一審中,雙方對對方提供的工資表均不認可,但謝某某同意按照耐特公司提供工資臺帳中的平均工資數(shù)額計算其平均工資數(shù)額,在此前提下,一審法院根據(jù)勞動合同中關于工資數(shù)額不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資,但未約定工資具體構(gòu)成的情形以相應年份的北京市最低工資為基數(shù)計算對應的加班工資差額,以耐特公司提供的工資臺帳中相應年份的平均工資數(shù)額為基數(shù)計算謝某某對應年份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均無不當,本院不持異議。
耐特公司關于謝某某因未提前通知公司解除勞動合同而應賠償耐特公司經(jīng)濟損失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因謝某某系在公司有違反勞動法律法規(guī)情形下提出的解除勞動合同,無需提前三十日通知耐特公司,故本院對耐特公司的該項上訴理由不予采信。
綜上所述,耐特公司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其請求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處理結(jié)果并無不當,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北京耐特某某家具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 靜
審 判 員 梁 睿
審 判 員 唐述梁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一日
法官助理 慕林芳
書 記 員 李佳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