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宗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肇州。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佳,北京奉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龍某房地產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昌平區(qū)東小口鎮(zhèn)魏窯村南合木山莊**305。
法定代表人:李曉明,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暢,女,該公司員工。
上訴人宗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北京龍某房地產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某公司)勞動爭議一案,不服北京市昌平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14民初118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2月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宗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佳,被上訴人龍某公司之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暢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宗某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發(fā)回重審或依法改判:1.確認雙方自2015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2.龍某公司支付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工資4667元;3.龍某公司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延時加班費83396.55元;4.龍某公司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休息日加班費59218.39元;5.龍某公司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費10620.68元;6.龍某公司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未休年休假工資4183.9元;7.龍某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17500元。事實和理由:龍某公司提供的與高某簽訂的《土地租賃合同》是不真實的,高某詢問筆錄所稱內容不屬實,宗某某要求與高某當庭對質。宗某某經介紹入職龍某公司,入職時填寫了員工入職表,每月20日去財務李某1處領取工資等事實,均指向與龍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與高某所稱系其個人雇傭不符。
龍某公司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宗某某的上訴請求。
宗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確認雙方自2015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2.龍某公司支付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工資4667元;3.龍某公司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延時加班費83396.55元;4.龍某公司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休息日加班費59218.39元;5.龍某公司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費10620.68元;6.龍某公司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未休年休假工資4183.9元;7.龍某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1750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宗某某主張其于2015年4月1日入職龍某公司,在北京市昌平區(qū)百善鎮(zhèn)百善村的一個汽車展銷廣場院內擔任保安,整個院落由其一人看管。宗某某稱龍某公司現(xiàn)金支付其工資,主要接受高某、潘某的日常管理。宗某某提交了其與高某、潘某、李某1的微信聊天記錄。龍某公司對微信聊天記錄真實性不予認可,并稱高某、潘某、李某1均不是該公司員工。龍某公司主張其與宗某某不存在勞動關系,其已于2012年將相關院落租賃給高某。龍某公司提交了北京市昌平區(qū)百善鎮(zhèn)人民政府與龍某公司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龍某公司與高某簽訂的《土地租賃合同》。高某到庭接受詢問,高某稱宗某某系其個人雇傭的,其與潘某曾考慮合作開發(fā)承租土地。
宗某某于2019年10月15日向北京市昌平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要求:1.確認雙方自2015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2.龍某公司支付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工資4667元;3.龍某公司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延時加班費83396.55元;4.龍某公司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休息日加班費59218.39元;5.龍某公司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費10620.68元;6.龍某公司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期間未休年休假工資4183.9元;7.龍某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17500元。2019年11月28日,該委作出京昌勞人仲字[2019]第6425號裁決書,裁決駁回宗某某的申請請求。宗某某對該裁決不服,持所訴請求訴至法院。
一審法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宗某某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與龍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其提交的微信聊天記錄不足以證明其主張,故對于宗某某要求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以及基于勞動關系要求龍某公司支付工資、加班工資、未休年休假工資、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宗某某的訴訟請求。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提交了新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宗某某申請證人張某出庭作證。張某到庭陳述:其與宗某某是朋友,當初是其知道龍某公司在招保安,其介紹宗某某到龍某公司工作,由保安隊長李某2接待,入職的工作是在百善村加油站西側汽車展銷廣場院內擔任保安。其曾與李某2一起在昌平區(qū)地鐵站當保安。龍某公司不認可證人證言的真實性,主張證人與宗某某是朋友關系,其稱介紹宗某某到龍某公司工作,但龍某公司與其沒有任何關系。本院經審查認為,證人與宗某某有利害關系,其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現(xiàn)亦無其他證據補強其證明效力,故本院對該證人證言不予采信。
本院經審理所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本案爭議焦點為宗某某與龍某公司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宗某某主張其與龍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但就入職及離職情況未提交充分證據證明,其主張接受高某、潘某的日常管理,但現(xiàn)有證據不足以證明二人系龍某公司員工,宗某某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工作內容系龍某公司業(yè)務的組成部分,亦不足以證明該公司向其支付報酬,且宗某某所述工作地點已為高某個人租用,高某亦認可宗某某系其個人雇傭,故本院認為宗某某所持與龍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的主張缺乏事實依據,對此不予采信,對其要求確認與龍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及龍某公司支付其工資、加班工資、未休年休假工資、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的上訴請求,本院均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宗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十元,由宗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麗蕊
審 判 員 朱 華
審 判 員 吳博文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法官助理 李 湉
書 記 員 余志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