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銘軟云視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qū)安寧莊村南北方絲綢廠**平房104。
法定代表人:黃江海,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寶華,男,北京銘軟云視科技有限公司員工。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馬立新,男,1983年7月16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懷柔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凡,北京嘉納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北京銘軟云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銘軟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馬立新勞動爭議一案,不服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8民初1860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2月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因當事人沒有提出新的事實和證據(jù),不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銘軟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銘軟公司無需支付馬立新報銷款。事實和理由:銘軟公司銷售人員的報銷與其業(yè)績相關聯(lián),而馬立新并未完成規(guī)定的業(yè)務,因此銘軟公司不應向馬立新支付報銷款款項。
馬立新辯稱,同意一審判決。銘軟公司在一審期間已經(jīng)確認報銷款沒有支付,請求駁回銘軟公司的上訴請求。
馬立新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銘軟公司支付馬立新1.2016年11月7日至2017年6月29日報銷款77000元;2.2017年1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報銷款27489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根據(jù)雙方當事人確認的證據(jù),法院查明銘軟公司欠馬立新20**年11月7日至2017年6月29日報銷款77000元、2017年1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報銷款27489元未付。
馬立新以要求銘軟公司支付報銷款為由向北京市海淀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要求該公司支付相關費用。該委認為上述仲裁請求不屬于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受案范圍,故出具了京海勞人仲不字[2020]第717號不予受理通知書。馬立新于法定期限內(nèi)向法院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銘軟公司作為用工單位確認欠馬立新報銷款,該公司理應及時予以結(jié)清?,F(xiàn)馬立新所要求報銷的款項,證據(jù)充分,符合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法院予以支持。
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北京銘軟云視科技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七日內(nèi)支付馬立新20**年11月7日至2017年6月29日報銷款77000元、2017年1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報銷款27489元。
本院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銘軟公司在一審期間認可欠付馬立新報銷款,但上訴主張銷售人員的報銷與業(yè)績相關,而馬立新未完成規(guī)定的業(yè)績,故不應支付馬立新報銷款,該理由推翻了其在一審中對事實的認可,因未能就矛盾的陳述給出合理的理由及充足證據(jù),本院對該上訴理由不予采信,對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銘軟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十元,由北京銘軟云視科技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姚 紅
審 判 員 劉 芳
審 判 員 劉佳潔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八日
法官助理 趙振波
書 記 員 王可欣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