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中環(huán)國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qū)。
法定代表人:曹前,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杜習瑞,北京市京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濤,北京市京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嘉和永興(北京)環(huán)??萍加邢薰?,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qū)。
法定代表人:朱罡,總經理。
再審申請人中環(huán)國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huán)國評公司)因與被申請人嘉和永興(北京)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和永興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20)京01民終714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中環(huán)國評公司申請再審稱,(一)一、二審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錯誤。1.一、二審法院依據《協(xié)議書》第2條,認定中環(huán)國評公司轉賬給嘉和永興公司的案涉款項屬于曹斌、朱罡、楊曉勇三方共同經營中環(huán)國評公司、嘉和永興公司、北京市京倫律師事務所的收益,事實認定不清。2.嘉和永興公司關于“轉賬給中環(huán)國評公司33萬元”的主張前后矛盾,一、二審法院對此事實未查清。3.本案系中環(huán)國評公司與嘉和永興公司之間因資金的調配、拆借引起本案訴爭的債權債務關系產生,根據中環(huán)國評公司提供的轉賬憑證、記賬憑證、轉賬附言(往來結算款)、證人證言以及嘉和永興公司提供的《協(xié)議書》、還款憑證及附言,足以認定中環(huán)國評公司與嘉和永興公司之間存在借貸法律關系。(二)一、二審法院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認定嘉和永興公司提供的證據已經達到法律規(guī)定中高度蓋然性的證明標準,并將繼續(xù)舉證責任分配給中環(huán)國評公司屬于法律適用錯誤。綜上,中環(huán)國評公司認為一、二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的相關規(guī)定申請再審。
本院經審查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規(guī)定:“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被告應當對其主張?zhí)峁┳C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后,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本案中,中環(huán)國評公司依據轉賬憑證主張其與嘉和永興公司之間存在民間借貸關系;嘉和永興公司抗辯案涉款項并非借款,而是共同經營中環(huán)國評公司與嘉和永興公司的三位股東以嘉和永興公司的名義所購房屋的購房款。二審法院根據雙方訴辯意見,確定案件爭議焦點為案涉的275萬元是否系中環(huán)國評公司向嘉和永興公司出借的款項正確。同時,根據雙方之間未簽訂借款合同的事實,結合《協(xié)議書》內容,二審法院認定嘉和永興公司提供的證據對其主張已經達到了法律規(guī)定中高度蓋然性的證明標準,中環(huán)國評公司應當就借貸關系成立承擔進一步舉證責任正確,論理充分。中環(huán)國評公司并未就雙方成立借貸關系提供進一步證據證明,故二審法院對中環(huán)國評公司的主張不予支持并無不當,所作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中環(huán)國評公司申請再審的理由不能成立。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中環(huán)國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 判 長 王繼紅
審 判 員 王 芳
審 判 員 蘇 偉
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法官助理 董殿超
書 記 員 高思維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