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賈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華農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員工,住北京市豐臺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田?。ㄙZ某某之夫),最高人民法院干部,住北京市豐臺區(q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營業(yè)場所北京市西城區(qū)德勝門外大街125號101B,401B-601B。
負責人:關耀勇,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林樹彬,北京證金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賈某某因與被申請人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簡稱華泰保險北京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20)京02民終676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賈某某申請再審稱,請求撤銷一、二審判決,判令華泰保險北京公司辦理理賠,賠付我50056.56元,訴訟費由華泰保險北京公司承擔。理由為:一、二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一)根據一、二判決的裁判理由和認定的事實,可以證實華泰保險北京公司的保險條款均需我自行點擊鏈接才能閱讀。(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二條規(guī)定,保險人明確說明義務,是主動向投保人就免責條款進行解釋說明。而根據一、二審認定的事實和裁判理由,投保人不點擊,保險人就可以不向投保人出示免責條款,顯然嚴重違反上述法律規(guī)定。(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制定部門專門對網絡投保的條款進行過分析解讀,并配有與本案完全一致的案例。(四)《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規(guī)定明確說明義務,是為了進一步約束強勢保險人,保護弱勢投保人的權益,不應因投保形式創(chuàng)新而予以改變。賈某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
華泰保險北京公司提交意見稱,我公司已經依據保險法的相關規(guī)定如實履行了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并且賈某某作為保險公司員工,對保險知識的理解能力與知悉機會高于常人,故請求駁回其全部請求。(一)我公司對“等待期”免責條款履行了提示義務。(二)我公司對“等待期”免責條款履行了說明義務。(三)應考慮賈某某的職業(yè)對保險條款的認知和接受能力,以及考慮保險法中的最大誠信原則在本案中的適用。(四)賈某某不同于一般的保險消費者,其具有豐富的保險從業(yè)經驗,并具有專業(yè)的保險常識。
本院經審查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本案中,賈某某通過網絡電子投保人身保險,華泰保險北京公司向其簽發(fā)了《泰然無憂一百萬醫(yī)療險保險單》,雙方由此建立的保險合同關系合法有效。合同特別約定條款載明了“等待期”罹患特定疾病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的內容。根據電子投保流程及當事人陳述,在電子投保過程中,在完成投保所必經的多個環(huán)節(jié),均已對“等待期”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了提示和說明。在完成投保的必經階段中,投保人隨時可以閱讀《投保須知》、保險條款、《投保人聲明》等文件,且必須勾選同意方能完成投保。根據上述情形及電子化投保的自身特點,一、二審法院認定華泰保險北京公司已經對涉案保險“等待期”的相關約定向投保人盡到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符合法律規(guī)定及本案實際情況。因賈某某在等待期罹患疾病,根據保險單及保險條款的約定,華泰保險北京公司拒絕理賠,有合同及法律依據。綜上,一、二審法院根據查明的事實和證據對本案所作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賈某某的再審申請缺乏充分的事實和法律依據,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賈某某的再審申請。
審 判 長 姜春玲
審 判 員 王 寧
審 判 員 史利暉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法官助理 姚心悅
書 記 員 劉寒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