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20)最高法民申3148-3154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許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qū)。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楊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南京市白下區(qū)。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楊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陳福霞,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李金鎧,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東城區(qū)。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楊炎樺,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天津市和平區(qū)。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劉樹剛,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西城區(qū)。
上述七位再審申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許峰,上海創(chuàng)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述七位再審申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于婷婷,上海創(chuàng)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qū)成府路298號。
法定代表人:生玉海,該公司董事長。
訴訟代表人: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湘江中路二段36號華遠華中心4、5號樓3701-3717。
法定代表人:施華,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思遠,北京市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楓,北京市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許某某、楊某、楊文、陳福霞、李金鎧、楊炎樺、劉樹剛(以下簡稱許某某等人)因與被申請人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正集團公司)、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正證券公司)證券虛假陳某責任糾紛案,分別不服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湘民終1296、1279、1608、1289、1267、1272、130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許某某等人申請再審稱,(一)許某某等人損失與方正證券公司、方正集團公司虛假陳某之間具有法定因果關系,方正證券公司、方正集團公司未能證明本案存在并因系統(tǒng)風險導致方正證券股票的價格波動,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二)二審法院對系統(tǒng)風險比例認定錯誤。1.二審法院認為上證指數、券商類股票股價走勢與系統(tǒng)風險存在重大關聯(lián),但在計算系統(tǒng)風險時卻將該兩個因子剔除,導致其對系統(tǒng)風險損失的核算與其對系統(tǒng)風險的認定相互矛盾。2.系統(tǒng)風險是證券市場全局性風險,而非某個行業(yè)或某支股票單有風險,二審法院僅參照行業(yè)指數計算系統(tǒng)風險影響比例,并選取不具有權威性和廣泛公開性的“中國證監(jiān)會資本市場服務板塊指數”作為參照,缺乏客觀性、公正性和權威性。(三)二審法院扣減非系統(tǒng)風險因素影響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1.二審法院將利空公告、投資風險作為非系統(tǒng)風險因素,缺乏法律依據,亦與司法實踐相違背。2.利空公告并未對投資者損失造成影響,與投資者損失不存在因果關系。3.在投資者已經承受股市異常波動導致的投資損失基礎上,二審法院還認為“應承擔相應的投資風險”,屬于重復扣除。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四項、第六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請求撤銷一、二審判決,改判方正集團公司、方正證券公司賠償許某某等人的經濟損失。
方正證券公司提交意見稱,(一)根據二審查明的事實及方正證券公司提交的相關證據,足以證明本案揭露日至基準日期間發(fā)生的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事件是系統(tǒng)風險誘因,該因素造成的損失與方正證券公司案涉行為之間沒有因果關系。(二)二審選擇“中國證監(jiān)會資本市場服務板塊指數”計算本案系統(tǒng)風險符合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三)二審認定利空公告、投資風險對許某某等人的投資損失影響比例為5%并無不當。
本院認為,本案審查重點是:1.是否有充分證據證明本案存在系統(tǒng)風險的影響;2.原審判決認定系統(tǒng)風險扣除比例是否恰當;3.是否應扣除非系統(tǒng)風險的影響比例。
一、關于是否有充分證據證明本案存在系統(tǒng)風險的影響
根據本案查明的事實,方正集團公司、方正證券公司提交的證據能夠證明滬深股市在2015年6月至8月間發(fā)生大幅波動,出現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市場流動性嚴重缺失等異常情況,導致上證指數、中國證監(jiān)會資本市場服務板塊股價、券商類股票股價大幅下跌的事實,以及2015年8月至10月間,上證指數、中國證監(jiān)會資本市場服務板塊股價、券商類股票股價仍處于逐步整體下跌狀態(tài)的事實。證券市場出現的這一情況是普遍性、整體性的,為個別企業(yè)或者行業(yè)所不能控制,投資者亦無法回避,不可分散。因此,原審判決認定本案存在證券市場系統(tǒng)風險的影響,有充分的依據。原審查明,上證指數2015年7月14日(揭露日前一日)為3924.29點,2015年10月26日(基準日)為3429.58點,在本案揭露日至基準日期間,上證指數雖然并非每個交易日均連續(xù)下跌,但整體呈明顯下跌趨勢。正因為方正證券股票走勢與上證指數并不完全一致,原審判決并未將投資者的損失完全歸因于系統(tǒng)風險,但上證指數在此期間的下跌趨勢明顯,能夠證明證券市場的整體情況。系統(tǒng)風險存在與否,可以通過證券市場的綜合指數或者同類板塊情況等得到反映。方正集團公司、方正證券公司通過上證指數、中國證監(jiān)會資本市場服務板塊股價、券商類股票股價等證據證明系統(tǒng)風險的存在,即完成舉證責任。許某某等人關于方正集團公司、方正證券公司未提交證據證明系統(tǒng)風險與投資者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主張,不能成立。
二、關于原審判決認定系統(tǒng)風險扣除比例是否恰當
對于系統(tǒng)風險因素比例應以何種方式確定,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就司法實踐來看,存在以個股跌幅與市場的綜合指數跌幅占比計算、以個股跌幅占同類板塊跌幅占比計算、以同類板塊跌幅與綜合指數跌幅的平均數計算等多種方法,尚無絕對統(tǒng)一的計算標準,應該具體案件具體分析。本案中,因方正證券公司股票是券商股,中國證監(jiān)會資本市場服務板塊與方正證券公司股票最具關聯(lián)性,也最能體現系統(tǒng)風險對方正證券公司股價的實際影響力,故原審判決選擇中國證監(jiān)會資本市場服務板塊股價作為參照,計算系統(tǒng)風險影響比例,并無不當,也不存在與主流司法實踐不一致的問題。
三、關于是否應扣除非系統(tǒng)風險的影響比例
根據原審查明的事實,在案涉虛假陳某揭露日之后,方正證券公司連續(xù)發(fā)布了十余份涉及利空信息的公告,這些信息公開后,方正證券公司股價下跌幅度明顯超過未發(fā)布公告時的跌幅,故原審判決認定有的利空信息對方正證券公司股價的下跌產生一定影響。同時考慮到利空信息產生影響的不同情況,原審判決認定并非所有公告信息均對方正證券公司股價下跌造成影響,該認定符合客觀事實。因此,原審判決綜合考量虛假陳某揭露日之前的證券市場整體情況,以及揭露日之后方正證券公司發(fā)布的一系列利空信息,酌情認定利空信息、投資風險等其他因素對投資者損失的影響比例為5%,并無不妥。
綜上所述,許某某等人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四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許某某、楊某、楊文、陳福霞、李金鎧、楊炎樺、劉樹剛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江顯和
審判員 張穎新
審判員 肖 芳
二〇二〇年七月三十日
法官助理華雷
書記員賴建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