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裸体无遮挡免费永久观看|精品女同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级婬片A片人缓交|给合五月激情二区视频|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wǎng)!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無錫市博某塑機有限公司、青島三益塑料機械有限公司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2020-01-08 塵埃 評論0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19)最高法知民終114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無錫市博某塑機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qū)江溪街道坊前錫甘路186-6號。
法定代表人:陸釘毅,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永,上海信亞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勤,上海信亞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青島三益塑料機械有限公司。住所地: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膠西鎮(zhèn)工業(yè)園民安路北首。
法定代表人:周玉亮,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賈琦,山東眾成清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超,山東眾成清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無錫市博某塑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青島三益塑料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益公司)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一案,不服上海知識產(chǎn)權法院于2019年4月25日作出的(2017)滬73民初27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7月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10月1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博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永、張勤,被上訴人三益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賈琦、孫超,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博某公司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支持博某公司的原審訴訟請求,包括1.判令三益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博某公司的“PVC石塑地板表面貼膜四輥壓延覆合生產(chǎn)裝置”實用新型專利權(專利號為ZL20162021××××.3),即停止制造、銷售及許諾銷售侵權產(chǎn)品,銷毀庫存侵權產(chǎn)品;2.判令三益公司賠償博某公司經(jīng)濟損失及合理費用人民幣500萬元(以下幣種同)。
事實和理由:(一)對于被訴侵權產(chǎn)品導出機構上設置的第二導出輥是否與底紋輥相接觸這一基本事實,原審未能查明。被訴侵權產(chǎn)品右側的導出機構及其上方的貼合機構設置在一個整體機架上,該整體機架靠近底紋輥一側設有用于調(diào)節(jié)位置的滑動槽,整體機架可以沿豎直方向上、下位移,上述特征在三益公司提交的圖紙里是沒有的。同時,整體機架上方增加的第五輥(三益公司稱之為“銷光輥”)可以沿貼合機構向底紋輥的右上方位移,為整體機架及設置在整體機架上的導出機構向上移動騰出空間。故整體機架及設置在機架上的導出機構應當有充分的上移空間,實現(xiàn)第二導出輥與底紋輥接觸的技術特征。原審法院雖就博某公司申請保全的置于三益公司處的被訴侵權產(chǎn)品進行了現(xiàn)場比對,但是比對之時并未通電開機,未就博某公司提出的上述主張進行現(xiàn)場核對。并且,博某公司向原審法院提交證據(jù)涉及三套被訴侵權產(chǎn)品,原審法院也未就全部三套被訴侵權產(chǎn)品全部進行比對。在未能充分進行比對,了解被訴侵權產(chǎn)品技術特征的情況下,原審判決徑行作出“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導出機構上的第二導出輥未與底紋輥相接觸,即使調(diào)節(jié)固定導出機構的機架上的滑槽位置,也因有其他部件的存在造成阻礙導致導出輥與底紋輥無法接觸”的認定,顯屬事實不清,應當予以進一步查明。
(二)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術語“接觸”的含義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挨上”“碰著”,而僅表示“接近并配合”。從涉案專利說明書和附圖可以看出,底紋輥(5)和壓貼輪(15)之間隔離有PVC底板、印刷膜和耐磨膜,底紋輥(5)與第一導出輥(16)及第二導出輥(17)之間均隔離有印刷膜,因此,底紋輥(5)和壓貼輪(15)之間、底紋輥(5)與第一導出輥(16)之間以及底紋輥(5)與第二導出輥(17)之間的“接觸”都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挨上”“碰著”。從涉案專利說明書附圖4也可以明顯看出,底紋輥(5)與第二導出輥(17)之間具有明顯的間隔。涉案專利中底紋輥和壓貼輪之間、底紋輥與第一導出輥之間僅是配合關系,相互配合分別將耐磨膜和印刷膜與PVC底板壓制在一起;底紋輥與第二導出輥之間也僅是配合關系,將印刷膜導入到底紋輥和第一導出輥之間。
(三)即便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導出機構上設置有不與底紋輥相接觸的第二導出輥屬于不同于涉案專利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特征,該技術特征仍構成等同特征。涉案專利中的“印刷膜導出輥”即說明書附圖中的“第二導出輥(17)”作用是“導向”,而不是原審判決所認定的“引導并加熱印刷膜”,其并不必然與底紋輥接觸。本案被訴侵權產(chǎn)品同樣采用了印刷膜貼合機構和導出機構相結合的技術方案,兩機構亦上下相連、間隙極小,其設置在導出機構上的第二導出輥同樣可以通過導出機構的調(diào)節(jié)實現(xiàn)水平位移,其印刷膜貼合機構亦與涉案專利完全一致,故被訴侵權產(chǎn)品所采用的技術方案與涉案專利的工作原理完全一樣。兩者的細微差別僅在于第二導出輥能夠接近底紋輥的極端位置略有差異,涉案專利技術方案中的第二導出輥可以極端接近至與底紋輥接觸,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第二導出輥即便無法實現(xiàn)與底紋輥的接觸,但仍可以調(diào)整至與底紋輥非常接近的位置。第二導出輥是否與底紋輥相接觸,對于所引導的印刷膜提前切入底紋輥的位置影響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印刷膜提前加熱的時間上的差異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并不會產(chǎn)生如原審判決認定的“會使印刷膜的貼合效果產(chǎn)生變化”的不同技術效果。因此,被訴侵權產(chǎn)品第二導出輥未與底紋輥相接觸這一技術特征屬于涉案專利技術方案相應特征的等同特征,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應予糾正。
三益公司辯稱:本案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第二導出輥與底紋輥不相接觸。另外,三益公司強調(diào):關于第一導向輪、第二導向輪、第三導向輪所涉及的技術特征,被訴侵權產(chǎn)品與涉案專利也是不同的。涉案專利中第一、第二、第三導向輪是針對不同厚度的耐磨膜設定了三種進入壓紋輥的方案,以控制耐磨膜與壓紋輥的接觸面積。而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中的耐磨膜只有一種走向,分別經(jīng)過三個導向輥之后從右側進入底紋輥。原審法院對于被訴侵權產(chǎn)品未落入涉案專利保護范圍的認定以及駁回博某公司的訴訟請求的判決完全正確,請求駁回上訴。
博某公司向原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三益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博某公司享有的“PVC石塑地板表面貼膜四輥壓延覆合生產(chǎn)裝置”實用新型專利權(專利號為ZL20162021××××.3),即停止制造、銷售及許諾銷售侵權產(chǎn)品,銷毀庫存侵權產(chǎn)品;2.判令三益公司賠償博某公司經(jīng)濟損失及合理費用500萬元,其中律師費10萬元,公證費及打印費4188元。
原審法院認定事實:
博某公司系名稱為“PVC石塑地板表面貼膜四輥壓延覆合生產(chǎn)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的專利權人,專利號為ZL20162021××××.3。該專利目前處于有效狀態(tài)。博某公司要求保護的專利權范圍是專利權利要求1。
權利要求1:“PVC石塑地板表面貼膜四輥壓延覆合生產(chǎn)裝置,包括四輥壓延機、耐磨膜放卷機構、印刷膜放卷機構、耐磨膜貼合機構、印刷膜貼合機構和導出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輥壓延機包括機架、下鏡面輥、上鏡面輥、底紋輥和壓紋輥,所述下鏡面輥、上鏡面輥、底紋輥、壓紋輥從下至上依次安裝在機架上,所述壓紋輥的左側和上側分別設有第一導向輪和第三導向輪,且第一導向輪和第三導向輪分別安裝在機架上;
所述印刷膜放卷機構和耐磨膜放卷機構分別安裝在機架的頂端兩側,且印刷膜放卷機構和耐磨膜放卷機構分別位于壓紋輥的上方兩側,所述機架上還安裝有位于壓紋輥左側上方的第二導向輪,且第二導向輪位于耐磨膜放卷機構的正下方,所述耐磨膜貼合機構、印刷膜貼合機構和導出機構從上至下依次設置在底紋輥的右側,所述耐磨膜貼合機構傾斜設置在底紋輥的右側,所述印刷膜貼合機構和導出機構平行設置在底紋輥的右側,所述耐磨膜貼合機構上設置有與底紋輥接觸的壓貼輪,印刷膜貼合機構上設置有與底紋輥接觸的第一導出輥,所述導出機構上設置有與底紋輥接觸的第二導出輥?!?/div>
2017年3月21日,博某公司向原審法院申請訴前保全證據(jù),同日,原審法院作出裁定,裁定查封、扣押三益公司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E4館K27展位展出的PVC石塑地板四輥生產(chǎn)線設備一套。2019年1月17日,在原審法院主持下,雙方對位于三益公司廠房內(nèi)的上述被查封設備進行了現(xiàn)場勘驗,被訴侵權產(chǎn)品是一臺PVC石塑地板表面貼膜四輥壓延覆合生產(chǎn)設備,具有包含四輥的壓延機、耐磨膜放卷機構、印刷膜放卷機構、耐磨膜貼合機構、印刷膜貼合機構和導出機構,其中包含四輥的壓延機、自下而上在機架上排列的下鏡面輥、上鏡面輥、底紋輥和壓紋輥,在底紋輥的右上側另設有一個熱壓輥(銷光輥),在壓紋輥的左上側和右上側分別設有第一導向輥、第三導向輥,并分別安裝在機架上;印刷膜放卷機構和耐磨膜放卷機構安裝在機架的頂端兩側,并分別位于壓紋輥的上方兩側;機架上還安裝有位于壓紋輥左側上方的第二導向輥,第二導向輥位于耐磨膜放卷機構的右下方;耐磨膜貼合機構、印刷膜貼合機構和導出機構從上至下依次設置在底紋輥的右側,其中耐磨膜貼合機構平行設置在底紋輥的右側,耐磨膜貼合機構上設置有與底紋輥接觸的壓貼輥,印刷膜貼合機構上設置有與底紋輥接觸的第一導出輥,導出機構上設置有未與底紋輥接觸的第二導出輥。
此外,三益公司還向原審法院提交了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機械圖紙,博某公司亦確認該圖紙記載的技術方案與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技術方案相同。
2017年4月12日,博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向上海市黃浦公證處申請保全證據(jù)公證。同日,在公證人員陪同下,該代理人來到江蘇省常州市廠房,并對該兩處廠房的內(nèi)外部情景和廠房內(nèi)的機器設備現(xiàn)場拍攝了照片,上海市黃浦公證處制作了(2017)滬黃證經(jīng)字第5139號、5140號公證書對上述過程予以證明。根據(jù)該兩份公證書記載,在常州愛普實業(yè)有限公司、常州鼎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內(nèi)各有一臺被訴侵權設備,設備上印有三益公司名稱(中英文)以及公司網(wǎng)址。
博某公司為證明專利產(chǎn)品的價格,提交了其與案外人之間的銷售合同,每套92四輥生產(chǎn)線設備售價大約在100萬元左右,具體價格隨配件不同有變化。
博某公司為證明其合理支出,提交了聘請律師合同、律師費、公證費及打印費發(fā)票,其中已經(jīng)實際支付的律師費2萬元,公證費及打印費4188元。
原審法院認為,該案的主要爭議焦點在于被訴侵權產(chǎn)品是否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
博某公司認為,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技術方案具有與專利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技術特征相同以及等同的技術特征,實現(xiàn)了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了基本相同的效果,落入涉案專利的保護范圍。
三益公司認為,被訴侵權產(chǎn)品與涉案專利相比存在以下不同點:1.被訴侵權產(chǎn)品是五輥壓延機,而專利技術方案是四輥壓延機;2.被訴侵權產(chǎn)品在機架上設置有第一導向輥、第二導向輥以及第三導向輥,而專利技術方案相對應的是第一導向輪、第二導向輪以及第三導向輪;3.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三個導向輥的安裝位置為,第一導向輥位于壓紋輥的左上側,第二導向輥位于壓紋輥的左側上方,第三導向輥位于壓紋輥的右上側,而專利技術方案中的第一導向輪位于壓紋輥左側,第二導向輪位于壓紋輥的左側上方,第三導向輪位于壓紋輥的上側;4.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第二導向輥位于耐磨膜放卷機構的右下方,而專利技術方案中的第二導向輪位于耐磨膜放卷機構的正下方;5.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耐磨膜貼合機構沿平行水平方向設置在底紋輥的右側,耐磨膜貼合機構上設有壓貼輥,而專利技術方案中的耐磨膜貼合機構傾斜設置在底紋輥的右側,耐磨膜貼合機構上設有壓貼輪;6.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導出機構上設置有不與底紋輥相接觸的第二導出輥,而專利技術方案中的導出機構上設置有與底紋輥接觸的第二導出輥。對于其余的技術特征,三益公司確認相同。
關于三益公司提出的不同點1。原審法院認為,被訴侵權產(chǎn)品包含了涉案專利技術方案中“四輥壓延機”這一技術特征,被訴侵權產(chǎn)品僅是在四輥壓延機的右側新增加了一個銷光輥,仍然屬于使用了專利的技術特征。
關于三益公司提出的不同點2。原審法院認為,輥是指機器上能轉動的圓柱形零件。與輪相比僅在軸線方向,即長度或寬度上存在區(qū)別,在該案中,無論是導向輪還是導向輥均是為了起到引導耐磨膜、印刷膜的功能,屬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能聯(lián)想到的替代方案,因此,導向輪與導向輥屬于等同技術特征,同理,三益公司所提出的不同點5中的壓貼輪與壓貼輥亦是等同特征。
關于三益公司提出的不同點3、4。根據(jù)現(xiàn)場勘驗情況以及三益公司提交的技術圖紙,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三個導向輥與涉案專利說明書附圖4上的三個導向輪的位置確有不同,但與權利要求1記載的相應位置大體相同,也即三益公司所稱壓紋輥的“左側”與“左上側”(第一導向輪)、“上側”與“右上側”(第三導向輪),耐磨膜放卷機構的“正下方”與“右下方”(第二導向輪)的區(qū)別,原審法院認為,“左側”可以包含“左上側”,“上側”可以包含“右上側”,且根據(jù)現(xiàn)場勘驗及三益公司的技術圖紙,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第二導向輥位于耐磨膜放卷機構這一區(qū)域的下方,僅是不在該區(qū)域中心的正下方而是偏右,因此,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三個導向輥的位置特征與專利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特征相同。關于三益公司辯稱應以涉案專利說明書實施例記載的耐磨膜進入貼合機構的三種方案限定的導向輪位置作為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原審法院認為,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技術方案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以解釋權利要求書,但在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特征明確的情況下,不能以實施例限定權利要求,且涉案專利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是以機構部件以及相互位置關系為限定,并未記載耐磨膜導向方式、步驟以及加熱、軟化等效果特征,因此,不應將導向順序以及加熱方式納入比對范圍。
關于三益公司提出的不同點5。根據(jù)現(xiàn)場勘驗情況以及三益公司提交的技術圖紙,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耐磨膜貼合機構系沿水平平行方向設置在底紋輥的右側,對此,原審法院認為,無論耐磨膜貼合機構是傾斜還是平行地設置在底紋輥的右側,其主要作用均是使耐磨膜貼合機構中的壓貼輪(輥)與底紋輥接觸,壓貼輪(輥)與底紋輥無論在圓周右側的哪一點上相切均可以形成接觸,耐磨膜貼合機構的位置從傾斜變?yōu)槠叫?,亦屬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能聯(lián)想到的特征,因此,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耐磨膜貼合機構系沿水平平行方向設置在底紋輥的右側這一技術特征屬于涉案專利技術方案相應特征的等同特征。
關于三益公司提出的不同點6。根據(jù)現(xiàn)場勘驗情況,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導出機構上的第二導出輥確實未與底紋輥相接觸,即使調(diào)節(jié)上固定導出機構的機架上的滑槽位置,也因有其他部件的存在造成阻礙導致導出輥與底紋輥無法接觸,對此,博某公司認為,如果三益公司將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銷光輥卸下,應當可以實現(xiàn)第二導出輥與底紋輥相接觸這一技術特征。對此,原審法院認為,涉案專利技術方案中第二導出輥與底紋輥接觸的作用是引導并加熱印刷膜,而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第二導向輥不接觸底紋輥,會使印刷膜的貼合效果產(chǎn)生變化,因此,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不具有“所述導出機構上設置有與底紋輥接觸的第二導出輥”這一技術特征。
因此,原審法院認為,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技術方案因未包含權利要求1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沒有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據(jù)此,原審法院判決:駁回博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46800元,由博某公司負擔。
二審期間,當事人均未向本院提交新證據(jù)。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基本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被訴侵權產(chǎn)品是否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其中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具體爭議問題:(一)關于被訴侵權產(chǎn)品機械圖紙以及三臺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問題,即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技術特征的確定;(二)關于“第二導出輥”的問題,即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中是否具有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第二導出輥”相同或者等同的特征;(三)關于第一、第二、第三導向輪的問題,即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中是否具有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第一導向輪”“第二導向輪”“第三導向輪”相同或者等同的特征。
一、關于被訴侵權產(chǎn)品機械圖紙以及三臺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問題
雖然在本院二審期間,博某公司提出原審法院現(xiàn)場勘驗的時候僅勘驗了一臺被訴侵權產(chǎn)品,并沒有勘驗另外兩臺。但在之后的庭審調(diào)查中,博某公司認可三臺被訴侵權產(chǎn)品與本案相關的技術特征是相同的。另外,對于其余兩臺被訴侵權產(chǎn)品,博某公司提交了(2017)滬黃證經(jīng)字第5139號、5140號公證書,其中對被訴侵權產(chǎn)品都有清晰的記載。因此,本案中原審法院僅勘驗一臺被訴侵權產(chǎn)品并未損害博某公司權益。
二審期間博某公司還提出,其并未認可三益公司提交的被訴侵權產(chǎn)品機械圖紙記載的技術方案與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技術方案相同,但博某公司同時也認可,除第二導出輥可以通過滑槽進行上下移動的相關特征在圖紙上未有描述之外,機械圖紙中描繪的其余特征與被訴侵權產(chǎn)品實物相同。本院認為,通常情況下,一張機械圖紙并不能完整地反映產(chǎn)品——尤其是具有復雜結構的產(chǎn)品——的全部特征,一般只能描述產(chǎn)品的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側面的情況,因此,相對于被訴侵權產(chǎn)品實物,有某些特征在三益公司提交的機械圖紙上未有體現(xiàn)是正常情況。而博某公司提交的關于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多份公證書以及原審法院的現(xiàn)場勘驗情況都完整、清晰地記載了第二導出輥相關的固定架和滑槽的情況。原審法院在進行技術特征比對時也是同時結合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機械圖紙以及原審法院現(xiàn)場勘驗情況綜合予以考慮。因此,本院將結合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公證書、產(chǎn)品圖紙以及原審法院勘驗情況進行技術特征的比對。
二、關于“第二導出輥”
關于“第二導出輥”,博某公司主張:1、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術語“接觸”的含義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挨上”“碰著”,而僅表示“接近并配合”;2、被訴侵權產(chǎn)品導出機構上的第二導出輥可以實現(xiàn)與底紋輥接觸;3、即使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第二導出輥屬于不同于涉案專利的技術特征,該技術特征仍構成等同特征。
本院認為:
(一)首先,“接觸”這一詞匯無論是在通常語境還是本領域中,都不存在歧義;本案涉及的是一種PVC地板表面貼膜四輥壓延覆合生產(chǎn)裝置,需要將印刷膜、耐磨膜分別壓延貼合在PVC底板上(參見說明書第0027、0029段),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所謂“接觸”指的是該裝置工作狀態(tài)時,PVC底板、印刷膜、耐磨膜處于底紋輥和壓貼輪、第一導出輥之間,幾者之間緊密貼合,這也與“接觸”這一術語的通常理解一致。其次,涉案專利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文字部分對于底紋輥與壓貼輪、第一導出輥以及第二導出輥之間的關系使用的都是“接觸”這一術語,且并未做出具體的解釋,雖然說明書附圖4中繪制的第二導出輥與底紋輥之間存在一定距離,而壓貼輪及第一導出輥與底紋輥并未有明顯距離,但專利權人已在權利要求中明確使用同樣的“接觸”一詞限定了底紋輥與第二導出輥之間的關系,因此,應當將權利要求1中的上述三處“接觸”理解為相同的含義。
(二)首先,無論是從公證書、現(xiàn)場勘驗情況還是機械圖紙來看,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中導出機構上的第二導出輥確實未與底紋輥相接觸,二者之間存在明顯的距離。其次,在保證產(chǎn)品能夠實現(xiàn)其功能的前提下,現(xiàn)有證據(jù)并不足以說明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第二導出輥能夠與底紋輥相接觸。這主要是由于: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中底紋輥右側的耐磨膜貼合機構、印刷膜貼合機構和導出機構設置在一整體機架中,即使能夠利用滑動槽上下移動位置,也需整體進行位移而不能單獨調(diào)整第二導出輥的位置。而機械圖紙以及公證書中都能看出,從上至下設置的耐磨膜貼合機構、印刷膜貼合機構和導出機構的整體長度已經(jīng)明顯超出了底紋輥的直徑。即,若移動整體機架使得位置最低的第二導出輥能夠與底紋輥相接觸,則最上的耐磨膜壓貼輥必然離開底紋輥一定距離,而壓貼輥是必須要與底紋輥相接觸的,否則不能實現(xiàn)其功能。最后,由于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中銷光輥的存在以及滑動槽長度的限制,都使得整體機架沿豎直方向上下移動的距離僅為小范圍的調(diào)整,并不足以使得第二導出輥能夠與底紋輥相接觸。
(三)涉案專利已經(jīng)明確限定了其“第二導出輥”是“與底紋輥接觸的”,而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中的相應的第二導出輥并沒有也不能與相應的底紋輥相接觸,因此,與涉案專利不構成相同或者等同的特征。
因此,上訴人提出關于第二導出輥的相關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三、關于第一、第二、第三導向輪
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包括了第一、第二、第三三個導向輪,并分別限定了三個導向輪的位置:壓紋輥的左側和上側分別設有第一導向輪和第三導向輪,第二導向輪位于壓紋輥左側上方、耐磨膜放卷機構的正下方。雖然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并未對三個導向輪的作用做出進一步的說明,但涉案專利請求保護的PVC地板表面貼膜四輥壓延覆合生產(chǎn)裝置雖以機構部件及相互位置關系進行限定,但其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特定的耐磨膜導向方式、步驟以及加熱、軟化等效果,因此,不能脫離說明書中對其作用、效果的描述來理解權利要求的上述特征。對于三個導向輪的作用和效果,涉案專利說明書第0030-0033段作出了明確的解釋,是針對不同厚度的耐磨膜可以適用三種不同的進入壓紋輥的方案,用以調(diào)整耐磨膜與壓紋輥的接觸面積。
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中第一、第二、第三導向輥與涉案專利第一、第二、第三導向輪的位置并不完全相同;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中耐磨膜經(jīng)幾個導向輥的導向,最終從設備最右側進入耐磨膜的導入機構,即,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中導向輥組對耐磨膜的導引方向是唯一且確定的,耐磨膜不與壓紋輥接觸預熱,耐磨膜經(jīng)引導后直接進行貼合。可見,二者導向機構對耐磨膜導入、貼合的技術方案完全不同。因此,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中第一、第二、第三導向輥與涉案專利第一、第二、第三導向輪實現(xiàn)的功能和達到的效果并不相同或者基本相同,二者不構成相同或者等同的特征。原審判決認定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三個導向輥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特征相同有誤,本院予以糾正。
由此可見,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技術方案并未包含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沒有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雖存在瑕疵,但裁判結果無誤,故對博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6800元,由無錫市博某塑機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徐卓斌
審判員  高 雪
審判員  鄧 卓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五日
法官助理羅瑞雪
書記員王文婷
書記員郭云飛
裁判要點

案  號

(2019)最高法知民終114號

案  由

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

合 議 庭

審判長:徐卓斌

審判員:高雪、鄧卓

?

法官助理:羅瑞雪

書記員:王文婷、郭云飛

裁判日期

2019年11月5日

涉案專利

“PVC石塑地板表面貼膜四輥壓延覆合生產(chǎn)裝置”實用新型專利(ZL201620214052.3)

關 鍵 詞

實用新型;技術特征;相同或等同的特征

當 事 人

上訴人(原審原告):無錫市博某塑機有限公司;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青島三益塑料機械有限公司。

裁判結果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原判主文:駁回原告無錫市博某塑機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guī)定》第十七條。

法律問題

相同或等同特征的認定

裁判觀點

判斷被訴侵權產(chǎn)品是否采用了與涉案專利技術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特征,除了必須考慮其采用的手段是否相同或者等同外,還要考慮其實現(xiàn)的功能和達到的效果是否相同或者等同。

注:本摘要并非判決書之組成部分,不具有法律效力。

?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