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19)最高法民終1669號
上訴人(一審原告):中山市巨某古某某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前隴村巨某古某某二期L幢233號鋪。
法定代表人:蔡炳基,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余佳,北京市尚衡(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聶煒,北京尚衡(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珠海飛天利投資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珠海市吉大九洲大道東1203號洪珠大廈三樓。
法定代表人:王志鵬,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莉,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拜然然,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珠海市嘉德利投資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qū)三灶鎮(zhèn)金海工業(yè)區(qū)金橋大廈第五層東D區(qū)。
法定代表人:曾亞桶,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莉,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拜然然,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遼寧永利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志鵬,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莉,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拜然然,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盤錦海利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qū)遼河中路199號。
法定代表人:孫中博,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莉,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拜然然,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盤錦英匯投資有限公司。住所地: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沿河北街南、遼河南路西、群英路東、科技街北2111030190030003。
法定代表人:王俊成,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莉,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拜然然,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王俊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莉,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拜然然,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山市巨某古某某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珠海飛天利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天利公司)、被上訴人珠海市嘉德利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德利公司)、被上訴人遼寧永利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利公司)、被上訴人盤錦海利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利公司)、被上訴人盤錦英匯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匯公司)、被上訴人王俊成項目轉讓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2014)遼民一初字第2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9月9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10月1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巨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余佳、聶煒,被上訴人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王俊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莉、拜然然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巨某公司的上訴請求為:1.判令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王俊成連帶向巨某公司支付轉讓款8941.6萬元及利息(利息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2年10月13日起至實際支付日止);2.判令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王俊成連帶向巨某公司支付前期投入費用2500萬元及利息(利息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2年6月14日起至實際支付日止);3.判令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王俊成連帶向巨某公司支付業(yè)務拓展費13434300元。4.判令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王俊成連帶向巨某公司支付違約金2000萬元。5.本案訴訟費由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王俊成負擔。事實與理由:(一)巨某公司與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于2009年12月26日簽訂的《合同權利義務轉讓協(xié)議書》(以下簡稱《轉讓協(xié)議》)合法有效,協(xié)議約定的權利、義務合法、確定。1.轉讓的權利、義務合法。⑴《盤錦遼河左岸文化城項目合同書》(以下簡稱《項目合同》)不存在排斥其他投資人的情形,約定的預交款為土地保證金;⑵《項目合同》不存在限定土地價格的情形,是政府結合當?shù)赝恋厥袌鰞r格作出的評估。2.轉讓的權利、義務確定?!俄椖亢贤分械臋嗬⒘x務包括享受各種優(yōu)惠政策,負責項目用地紅線以內的道路基礎設施和綠化建設及費用,政府專人協(xié)助辦理注冊項目公司,以及項目建設過程中具體事項的權利、義務。(二)巨某公司已經履行了《轉讓協(xié)議》中,將《項目合同》項下權利、義務轉讓的約定。合同相對人等應按約定支付轉讓款及逾期利息、前期投入費用及逾期利息、業(yè)務拓展費和違約金。1.《轉讓協(xié)議》約定的轉讓方式為設立項目公司,巨某公司參與設立永利公司、海利公司這兩個項目公司,已經履行了合同。⑴參與設立永利公司,將遼河左岸文化城項目的開發(fā)權利及義務轉讓給了永利公司;⑵參與設立海利公司,與其形成投資關系,將遼河左岸文化城項目的開發(fā)權利轉讓給了海利公司。2.項目公司共計取得1492.7畝土地使用權,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應支付轉讓款8941.6萬元、業(yè)務拓展費13434300元。2500萬元前期費用,已經有明確約定,應按承諾返還。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違約,應支付2000萬元違約金。(三)一審法院未查明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qū)人民政府(以下簡稱雙臺子區(qū)政府)給永利公司和海利公司預交土地保證金,土地保證金變更為土地預交款,以及政府對實際成交價格與16.1萬元/每畝差額補償或減免的事實;一審法院未依法通知雙臺子區(qū)政府以第三人身份參加訴訟。(四)一審法院未依法釋明,就認定《項目合同》違法、《轉讓協(xié)議》無效,認定后,未釋明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而且,沒有依法判決雙臺子區(qū)政府承擔相應的責任。(五)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系飛天利公司和嘉德利公司的關聯(lián)公司、實際控制公司,王俊成是上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在本案中均應承擔連帶責任。
飛天利公司答辯稱:巨某公司沒有按《轉讓協(xié)議》約定,將《項目合同》的權利義務轉讓給飛天利公司,致使飛天利公司取得項目開發(fā)權的合同目的落空。(一)永利公司、海利公司通過公開競買取得土地使用權,與《轉讓協(xié)議》《項目合同》無關,不是從巨某公司處繼受取得。巨某公司并非項目開發(fā)主體,沒有取得或參與項目,不具備轉讓條件。(二)永利公司、海利公司不是項目公司。(三)《項目合同》《轉讓協(xié)議》中的約定項目與案涉項目并不等同。前者是3500畝,包括文化城和濕地公園,后者僅1492.71畝,規(guī)劃也不同。(四)巨某公司未能做到按《項目合同》約定以16.1萬元/畝價格取得土地使用權,付款條件亦未成就。(五)巨某公司主張的2500萬元投入,并無證據(jù);拓展費并沒有實際發(fā)生;飛天利公司并未違約,不存在違約金問題。
嘉德利公司答辯稱,意見基本與飛天利公司一致。
永利公司答辯稱:巨某公司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一)永利公司是通過公開競買方式取得開發(fā)項目,而非《項目合同》的開發(fā)項目,永利公司并不負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1.本案中,永利公司通過掛牌交易的方式取得PT2010-7-50、PT2010-7-51、PT2010-7-49、PT2011-6-23四塊,共759.57畝土地的使用權,平均價格為85萬元/畝,并不是《項目合同》約定的16.1萬元/畝。2.四塊土地的使用權項目所涉及的全部報批報建手續(xù),均由永利公司完成,與巨某公司無關。3.《項目合同》《轉讓協(xié)議》中的約定項目與永利公司案涉項目并不等同。前者是3500畝,包括文化城和濕地公園,后者僅759.57畝,規(guī)劃也不同。(二)永利公司不是本案適格被告。1.永利公司不是《轉讓協(xié)議》《項目合同》的當事人,作為被告不符合合同相對性原則。2.永利公司具有獨立法人人格,巨某公司以永利公司系其申請設立為由,要求永利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等,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
海利公司答辯稱:(一)海利公司是通過公開競買方式取得開發(fā)項目,而非《項目合同》的開發(fā)項目,海利公司并不負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1.本案中,海利公司通過掛牌交易的方式取得PT2011-11-56,PT2011-11-57,PT2012-3-22三塊,共733.12畝土地的使用權,平均價格為72萬元/畝,并不是《項目合同》約定的16.1萬元/畝。2.三塊土地的使用權項目所涉及的全部報批報建手續(xù),均由海利公司完成,與巨某公司無關。3.《轉讓協(xié)議》《項目合同》中的約定項目與海利公司案涉項目并不等同。前者是3500畝,包括文化城和濕地公園,后者僅733.12畝,規(guī)劃也不同。(二)海利公司不是本案適格被告。1.海利公司不是《轉讓協(xié)議》《項目合同》的當事人,作為被告不符合合同相對性原則。2.海利公司具有獨立法人人格,巨某公司以海利公司系其申請設立為由,要求海利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等,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
英匯公司答辯稱:英匯公司不是本案適格被告。(一)英匯公司不是《轉讓協(xié)議》《項目合同》的合同當事人,巨某公司向英匯公司主張,不符合合同相對性原則。(二)英匯公司具有獨立法人人格,巨某公司以取得英匯公司股權,形成投資關系為由,要求英匯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等,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
王俊成答辯稱:王俊成不是本案適格被告。(一)王俊成不是《轉讓協(xié)議》《項目合同》的合同當事人,巨某公司向王俊成主張權利,不符合合同相對性原則。(二)王俊成不因擔任飛天利公司和其他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就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無證據(jù)證明王俊成故意或過錯造成公司利益受損或存在其他濫用股東權利情形。
巨某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王俊成連帶向巨某公司支付轉讓款8941.6萬元及利息(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2年10月13日起至實際支付日止)。2.判令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王俊成連帶向巨某公司支付前期投入費用2500萬元及利息(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2年6月14日起至實際支付日止)。3.判令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王俊成連帶向巨某公司支付業(yè)務拓展費13434300元。4.判令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王俊成連帶向巨某公司支付違約金2000萬元。5.本案訴訟費由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王俊成負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09年5月16日,雙臺子區(qū)政府(甲方)與巨某公司(乙方)簽訂《項目合同》。合同約定雙臺子區(qū)政府同意巨某公司組團在遼寧省盤錦市境內投資50億元建設遼河左岸文化城,包括文化城核心區(qū)項目及濕地休閑運動公園項目兩個項目,合同主要內容包括:(一)盤錦遼河左岸文化城核心區(qū)項目:總投資35億元以上;建設內容為雕塑廣場、濕地運動公園、影視城、水上樂園、中國古某某、西方古典家具城、奇石根雕城、燈飾城、中西方工藝品市場、五星級酒店、會展中心、商業(yè)街、步行街、餐飲、休閑、娛樂、住宅等;項目建設期限為非住宅項目分期建設,八年建完(以取得土地使用權證起算),住宅項目可以根據(jù)市場需要逐步開發(fā);占地1100畝左右,其中非住宅項目建設用地占70%(其中大型專業(yè)市場及配套服務設施面積不低于總占地面積的40%),住宅項目用地占30%;規(guī)劃用地在遼寧省盤錦市境內油英路以東,遼河大堤以南,遼河南路以西,科技街以北;土地性質為非住宅項目建設用地為商業(yè)用地,使用年限為40年,住宅項目用地為住宅用地,使用年限為70年。(二)濕地休閑運動公園項目:該項目為文化城一體性的配套項目,項目總投資15億元;濕地休閑運動公園三年半(以取得土地使用權或相關證照起算)建設完畢,住宅根據(jù)市場需要分批建設,不受時間限制;占地2400畝,其中濕地休閑運動公園1600畝,住宅800畝;在遼河大堤北側,住宅用地位于中華路以東、文化城核心區(qū)以西,遼河大堤以南,新工街以北;濕地休閑運動公園用地為綠化用地,使用年限為70年,住宅用地使用年限為70年。(三)土地出讓及付款方式:土地出讓價格為巨某公司以16.1萬元/畝價格取得遼河大堤南側約1900畝(包括文化城核心區(qū)項目用地約1100畝,濕地運動公園住宅約800畝)土地使用權(該價格包括巨某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權所產生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出讓金,征地安置拆遷、補償、耕地林地占用補償、巨某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權所產生的所有各項稅、費及有關報批辦證等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稅費);如招標拍賣掛牌價格或正式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價格高于本條約定出讓價格,或其他任何一切因素(包括國家和地方規(guī)定和需要增補等等)造成高出的部分由雙臺子區(qū)政府負責承擔。大堤北側1600畝建濕地運動公園的河灘地由雙臺子區(qū)政府負責為巨某公司辦理合法使用手續(xù),雙臺子區(qū)政府不再收取任何費用。本項目約3500畝項目用地在供地過程中如果涉及資金周轉及資金平賬等問題由雙臺子區(qū)政府負責,巨某公司配合。土地出讓方式為巨某公司在本合同生效后15個工作日內開始著手在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qū)申請成立若干個項目公司。政府負責按照國家法律規(guī)定在本合同生效之日起60日內通過招標拍賣掛牌交易方式確保巨某公司按照約定價格取得土地使用權證。付款方式為合同簽訂后雙臺子區(qū)政府馬上啟動征地工作,征地手續(xù)、資料齊全后,巨某公司以遼河大堤南側土地每畝8萬元,遼河大堤北側每畝3.5萬元,折合成購買土地保證金預先交納給雙臺子區(qū)政府以支持供地工作。雙臺子區(qū)政府在征地完成后30日內向巨某公司提供土地使用證。巨某公司預先交納的購地保證金可抵頂約定的土地價款。按約定的16.1萬元/畝不足的部分在領取土地使用權時交齊。雙方的權利義務,約定雙臺子區(qū)政府負責向巨某公司供應土地,負責辦理土地征用工作,負責土地使用權報批事宜;雙臺子區(qū)政府還負責項目用地紅線以外的道路、上下水、供電、通訊、供熱、燃氣等基礎設施和綠化建設,巨某公司不承擔任何費用;雙臺子區(qū)政府成立項目協(xié)調領導小組全程協(xié)助巨某公司申辦公司辦理立項等投資有關手續(xù)。巨某公司權利義務包括享受各項優(yōu)惠政策;負責項目用地紅線以內的道基礎設施和綠化建設及費用;雙臺子區(qū)政府專人協(xié)助辦理注冊項目公司,以及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具體事項的權利義務。合同還約定了其他事項。
2009年10月26日,巨某公司(甲方)與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乙方)簽訂《轉讓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一)轉讓項目內容:巨某公司同意將其與雙臺子區(qū)政府簽訂的《項目合同》中屬于巨某公司的全部權利義務轉讓給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享有和履行,由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替代巨某公司對上述項目進行投資建設。(二)合同約定權利義務轉讓方式:1.成立項目投資開發(fā)公司。由雙方在盤錦市雙臺子區(qū)共同投資成立項目開發(fā)經營公司,注冊資金不得少于1000萬元,巨某公司占股份25%,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或由其指定的股東)占股份75%,巨某公司的注冊資金由飛天利公司和嘉德利公司先行墊付。2.巨某公司持股結構。巨某公司占股25%中的20%股份為代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臨時持有(即巨某公司名義持有,實際應為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持有),另5%的股份為巨某公司將前期開支費用2500萬元作價入股,長期持有,但該5%股份須在上述項目土地使用權證全部辦至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或項目經營開發(fā)公司)名下后才生效。巨某公司今后無須再為本項目投入資金。3.變更項目開發(fā)經營公司股權。按本條2的約定,巨某公司最終應將其名義持有的20%股權轉回給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在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支付合同轉讓價款后三日內,巨某公司按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支付轉讓款的比例,將其在項目開發(fā)經營公司中代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持有的20%股權(按相應比例)無償轉讓給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或其指定的股東),并協(xié)助辦妥股權變更登記手續(xù)。巨某公司拖延辦理其名義持有的20%股權的變更登記手續(xù)的,不得以其名義持有的股權比例對本項目主張股東權利。4.巨某公司和項目開發(fā)經營公司與雙臺子區(qū)政府簽訂項目合同權利義務轉讓協(xié)議書,由項目開發(fā)經營公司承受巨某公司的合同權利義務得到雙臺子區(qū)政府的確認。(三)轉讓價款及支付方式:1.轉讓價款。按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或項目經營開發(fā)公司)實際取得上述項目的土地使用權總面積確定本合同的轉讓總價款,計算單價為每畝8萬元。本項目的土地使用權面積約為1900畝,相關部門將分開地塊出具土地使用證,實際面積以土地使用權證確定為準。2.轉讓款支付方式。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在取得上述項目的每個土地使用權證之日起30日內,按每畝4萬元的單價乘以土地使用權證確定的面積所得的金額向巨某公司支付首期轉讓款;剩余每畝4萬元的轉讓款在三個月內付清。(四)雙方的權利義務:1.巨某公司應繼續(xù)加強與雙臺子區(qū)政府聯(lián)系和溝通,確保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對上述項目投資建設順利進行。雙方同意由項目投資開發(fā)公司開支給巨某公司業(yè)務拓展費用不得超過每畝9000元。該業(yè)務拓展費最終應計入本項目的投資成本,由雙方按持股比例分擔。2.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應自覺履行巨某公司與雙臺子區(qū)政府簽訂合同義務,不得違約,否則責任由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負責。3.雙方按享有的股權比例對本項目共享利潤,共擔風險。(五)據(jù)《項目合同》規(guī)定,雙方在遼寧省盤錦市成立項目經營開發(fā)公司須是中外合資公司。成立的項目經營開發(fā)公司將使用其他人的名義作為股東(外資必須占股份50%以上)。成立項目經營開發(fā)公司的股東人數(shù)及所占股份比例由雙方另行確定。雙方確定的項目經營開發(fā)公司的股東必須按本合同約定承擔權利義務,股東按本合同約定承擔權利義務后視同雙方履行了本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六)本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真實反映事件的原本情況。如雙方發(fā)生爭議時,本合同的約定足以對抗其他不同于本合同的任何書面文件(本合同的補充文件除外)。(七)違約責任:1.本合同簽訂后,甲方不得與除乙方之外的第三方合作或轉讓本項目,否則視為違約,須向乙方賠償違約金人民幣2000萬元。2.本合同簽訂后,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應在遼寧省盤錦市申請注冊成立項目投資開發(fā)公司,并在成立后五個工作日內匯入5000萬元到項目投資開發(fā)公司的賬戶,否則視為違約,需向巨某公司賠償違約金2000萬元。3.因政策風險導致本合同最終不能履行的,雙方為履行本合同所支出的費用由雙方各自承擔。(八)保密責任:(略)。(九)合同特別約定:由于本協(xié)議未經上述《項目合同》甲方雙臺子區(qū)政府同意,巨某公司應保證其轉讓合同權利給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后得到實現(xiàn)。如因雙臺子區(qū)政府不同意巨某公司轉讓其合同權利義務而導致上述項目無法開發(fā)建設,責任由巨某公司負擔。
2009年11月5日,英匯(香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巨某公司、嘉德利公司申請設立中外合資企業(yè)遼寧永利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即本案永利公司),總投資額為9999萬美元,其中英匯(香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認繳出資額為折3000萬美元的港幣,占注冊資本的50%,巨某公司認繳出資額為折1500萬美元的人民幣,占注冊資本的25%,嘉德利公司認繳出資額為折1500萬美元的人民幣,占注冊資本的25%。2009年11月24日,永利公司經核準成立,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法定代表人為王俊成。2011年9月3日,巨某公司作為轉讓方(甲方)、嘉德利公司作為受讓方(乙方)、英匯(香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丙方)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書》,約定三方是永利公司的股東,根據(jù)有關法律、法規(guī),三方現(xiàn)就轉讓方(甲方)在永利公司的股權轉讓事宜協(xié)商一致,達成如下協(xié)議:(一)股東巨某公司將原折為1150萬美金的人民幣股權(持股比例10.7981%)全部轉讓給嘉德利公司。(二)因巨某公司認繳出資后并未依約繳納出資,故本次轉讓為零對價轉讓。嘉德利公司受讓該10.7981%股權后,負有依法繳納出資的義務。(三)至本協(xié)議生效之日止,永利公司債權債務已核算清楚,無隱瞞,轉讓雙方均已認可。(四)第三方股東英匯(香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對本次股權轉讓表示同意并放棄在同等條件下對巨某公司轉讓股權的優(yōu)先受讓權。(五)本轉讓合同生效后,公司應相應修改章程,并向公司登記機關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六)本轉讓合同經三方簽字蓋章生效。各方相應的股東權利自本轉讓合同生效之日起生效。(七)合同如發(fā)生糾紛,由轉讓方與受讓方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時向有管轄權人民法院起訴。協(xié)議簽訂后,永利公司的股東變更為英匯(香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持有的2013年12月26日頒發(f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臺港澳僑投資企業(yè)批準證書》記載:投資者英匯(香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嘉德利公司的出資額分別為6347.4203萬美元和2102.5797美元。
2010年7月1日,遼寧省盤錦市土地交易中心(以下簡稱盤錦土地交易中心)在《盤錦日報》上發(fā)出《盤錦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掛牌出讓的地塊包括PT2010-7-49地塊、PT2010-7-50地塊、PT2010-7-51地塊;競買人范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公司、企業(yè)和其他組織,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均可參加競買。2010年7月23日,永利公司提交申請,辦理了價格申報承諾和登記手續(xù)。2010年8月2日,永利公司在競拍活動中競得上述三個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PT2010-7-49地塊,總價11600萬元;PT2010-7-50地塊,總價12300萬元;PT2010-7-51地塊,總價20100萬元。2010年8月24日,遼寧省盤錦市國土資源局(以下簡稱盤錦國土局)與永利公司就上述三個地塊分別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此后,永利公司交納了上述三個地塊的全部土地出讓金。2010年8月27日,遼寧省盤錦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盤錦市政府)分別作出盤政地字〔2010〕36號、37號、38號《關于向遼寧永利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批復》,確認永利公司取得上述三個地塊的土地使用權。2011年3月14日,永利公司取得盤國用(2011)300018號(即PT2010-7-49地塊,C-01)、盤國用(2011)300019號(即PT2010-7-50地塊,C-02)、盤國用(2011)300020號(即PT2010-7-51地塊,C-03)土地使用權證,三個地塊坐落于沿河北街南、遼河南路西、群英路東、科技街北,土地使用權面積分別為95041.4平方米、97694.7平方米、137492.8平方米,用途為城鎮(zhèn)住宅用地。2012年8月17日,永利公司取得的PT2010-7-51地塊(即C-03),重新辦理了土地使用權證,分別為盤國用(2012)第300144號(用途為其他商服用地)第300145號(用途為其他普通商品住宅用地)、第300146號(用途為其他商服用地)、第300147號(用途為其他商服用地)。2011年3月9日,遼寧省盤錦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盤錦發(fā)改委)作出盤發(fā)改投發(fā)〔2011〕5號《關于盤錦遼河左岸文化城(C區(qū))開發(fā)建設項目核準的意見》,同意永利公司開發(fā)建設盤錦遼河左岸文化城(C區(qū))項目。2011年3月22日,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qū)發(fā)展和改革局(以下簡稱雙臺子區(qū)發(fā)改委)作出雙區(qū)發(fā)改發(fā)〔2011〕20號《關于轉發(fā)〈關于盤錦遼河左岸文化城(C區(qū))開發(fā)建設項目核準的意見〉文件的通知》,要求永利公司認真落實項目資金,加快項目建設。2011年4月25日,永利公司通過盤錦土地交易中心掛牌出讓程序,競得PT2011-6-23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總價20622萬元。2011年5月4日,盤錦國土局與永利公司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此后,永利公司交納了該地塊的全部土地出讓金。2011年6月2日,盤錦市政府作出盤政地字〔2011〕31號《關于向遼寧永利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批復》,確認永利公司取得PT2011-6-23地塊的土地使用權。2014年3月10日,雙臺子區(qū)發(fā)改委作出雙區(qū)發(fā)改發(fā)〔2014〕11號《關于遼河左岸文化城B區(qū)項目核準的批復》。2014年6月25日,永利公司取得盤國用(2014)第100013號(即PT2011-6-23地塊,B地塊)土地使用權證,該地塊坐落于油英路東、科技街北、群英路西、沿河北街南,土地使用權面積為176151.8平方米,用途為其他商服用地、其他普通商品住宅用地。永利公司已經繳清PT2010-7-49、PT2010-7-50、PT2010-7-51三個地塊和PT2011-6-23地塊的契稅1760萬元和8248800元、印花稅22萬元和103110元。
2011年4月25日,飛天利公司和嘉德利公司向巨某公司出具《承諾書》,承諾如下:(一)飛天利公司和嘉德利公司在盤錦項目中應按照取得土地使用權面積(以土地證確定面積為準)向巨某公司支付8萬元/畝,巨某公司應盡力協(xié)助飛天利公司和嘉德利公司及項目經營公司解決增加費用問題。(二)按照原協(xié)議規(guī)定,飛天利公司和嘉德利公司需支付巨某公司第一期的轉讓款已到期,現(xiàn)承諾在5月30日前支付第一期的轉讓款給巨某公司,其他款項支付仍按照原協(xié)議約定支付。(三)巨某公司現(xiàn)持有的5%股份(前期投入費用2500萬元)無論項目公司(永利公司)盈利或虧損,在土地證全部辦至項目公司名下之后退回現(xiàn)金2500萬元給巨某公司,在巨某公司將持有的5%股份轉給飛天利公司和嘉德利公司或項目公司名下。(四)如果飛天利公司和嘉德利公司不能遵守上述三點承諾,則該項目剩余土地由巨某公司自己開發(fā)。
2011年5月20日,雙臺子區(qū)政府(甲方)、巨某公司(乙方)、永利公司(丙方)簽訂《盤錦遼河左岸文化城項目合同書》補充協(xié)議(一)》(以下簡稱《補充協(xié)議一》),主要內容:(一)根據(jù)《項目合同》第三條關于“巨某公司在本合同生效后15個工作日內開始著手在盤錦市雙臺子區(qū)申請成立若干個項目公司”的約定,巨某公司已于2009年10月與英匯(香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嘉德利公司等共同在盤錦市投資設立了永利公司。雙臺子區(qū)政府和巨某公司雙方確認,永利公司為遼河左岸文化城項目的實施主體。(二)自本協(xié)議簽訂之日起,《項目合同》中約定的由巨某公司享有和承擔的權利和義務均轉由永利公司享有和承擔。此前永利公司依據(jù)《項目合同》實施的開發(fā)建設遼河左岸文化城項目的行為,雙臺子區(qū)政府和巨某公司雙方均予確認。(三)自本協(xié)議簽訂之日起,永利公司即成為承接《項目合同》權利的主體和履行《項目合同》義務的第一責任人。永利公司承諾,飛天利公司作為丙方實際大股東,是履行《項目合同》義務的第二責任人。巨某公司是《項目合同》的簽約方,是履行《項目合同》義務的第三責任人。飛天利公司、巨某公司按照承擔責任的順序,對永利公司行為承擔連帶責任。
2009年10月26日,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出資申請設立遼寧英利置業(yè)有限公司,其中飛天利公司出資2250萬元,持股75%,嘉德利公司出資750萬元,持股25%。2009年10月29日,遼寧英利置業(yè)有限公司經核準成立,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法定代表人為王俊成。同日,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出讓方)與巨某公司(受讓方)簽訂《股東轉讓出資合同書》,約定:飛天利公司原出資2250萬元中的562.5萬元轉讓給巨某公司,嘉德利公司將原出資750萬元中的187.5萬元,共計750萬元全部轉讓給巨某公司;同時約定,2009年10月29日前,金額750萬元全部付給轉讓方;協(xié)議還約定了其他內容。遼寧英利置業(yè)有限公司于同日作出股東會決議并修改了公司章程,確認將飛天利公司原出資2250萬元中的562.5萬元轉讓給巨某公司,嘉德利公司將原出資750萬元中的187.5萬元轉讓給巨某公司,股東變更為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巨某公司。2009年11月2日,遼寧英利置業(yè)有限公司完成工商變更登記,變更后飛天利公司持有56.25%股份,嘉德利公司持有18.25%股份,巨某公司持有25%股份。巨某公司并未實際支付股權轉讓款。2013年1月18日,遼寧英利置業(yè)有限公司更名為盤錦英匯投資有限公司(即本案英匯公司),法定代表人仍為王俊成。
2011年5月30日,中海集團(香港)投資有限公司、遼寧英利置業(yè)有限公司簽訂《合資經營有限公司合同》,成立中外合資企業(yè)盤錦海利置業(yè)有限公司(即本案海利公司),投資總額13999萬美元。其中,中海集團(香港)投資有限公司認繳出資額為折10000萬美元的港幣,占注冊資本的83.33%,遼寧英利置業(yè)有限公司認繳出資額為折2000萬美元的人民幣,占注冊資本的16.67%。海利公司于2011年12月26日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法定代表人為王俊成。
2011年12月9日,盤錦土地交易中心發(fā)出盤錦土〔2011〕11(2)號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公開掛牌出讓PT2011-11-56(2)地塊、PT2011-11-57(2)地塊。2011年12月14日,遼寧英利置業(yè)有限公司、中海集團(香港)投資有限公司向盤錦土地交易中心提交競買申請書及競買報價單各兩份。2011年12月19日,遼寧英利置業(yè)有限公司、中海集團(香港)投資有限公司競得上述兩個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PT2011-11-56(2)地塊,總價16030萬元;PT2011-11-57(2)地塊,總價15704萬元。2012年1月5日,盤錦國土局與海利公司就上述兩個地塊分別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此后,海利公司交納了上述兩個地塊的全部土地出讓金。2012年3月27日,盤錦市政府分別作出盤政地字〔2012〕05號、06號《關于向盤錦海利置業(yè)有限公司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批復》,確認海利公司取得上述兩個地塊的土地使用權。2012年5月30日,海利公司取得盤國用(2012)300050號(即PT2011-11-56地塊,A-01)的土地使用權證,該地塊坐落于油英路西、科技街北、沿河街北街南,土地使用權面積為148502.5平方米,用途為其他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盤國用(2012)300051號(即PT2011-11-57地塊,A-02)的土地使用權證,該地塊坐落于油英路西、科技街北、沿河街北街南,土地使用權面積為145476平方米,用途為其他商服用地、其他普通商品住房用地。2012年6月22日,海利公司通過盤錦土地交易中心網(wǎng)上掛牌出讓程序取得PT2012-3-22地塊,總價21569萬元。2012年6月25日,盤錦國土局與海利公司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海利公司受讓PT2012-3-22地塊(即D-02),該地塊坐落于油英西路、科技街南、東躍西路東、新工街北,用途為其他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土地使用權面積為194771.1平方米。2013年11月12日,盤錦市政府作出盤政地字〔2013〕57號《關于向盤錦海利置業(yè)有限公司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批復》,確認其取得PT2012-3-22地塊的土地使用權。該地塊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海利公司已繳清PT2011-11-56、PT2011-11-57兩個地塊和PT2012-3-22地塊的契稅12693600元和8627600元、印花稅158670元和107845元、交易代理服務費68萬元和64.7萬元。
2011年6月15日、8月10日、8月12日、9月19日和2012年12月18日,飛天利公司以往來款或借款用途分別向巨某公司支付1000萬元、400萬元、400萬元、200萬元和700萬元,另支付300萬元(無票據(jù)),共計3000萬元。
巨某公司在一審庭審中確認,其沒有參加過案涉土地使用權的競拍。
2013年5月18日,巨某公司向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發(fā)出《付款通知書》,要求上述各公司在收到本通知后三日內付清拖欠的轉讓款、前期投入費用、業(yè)務拓展費、違約金等。
巨某公司于2017年5月12日向一審法院遞交《調查取證申請書》,申請法院向雙臺子區(qū)政府調查如下事項:1.調查永利公司和海利公司通過掛牌競買案涉土地后,政府部門通過成立公司,依據(jù)《項目合同》第三條的約定,已將競買價格超出《項目合同》約定低價部分款項通過委托代建配套設施等方式返還給項目公司的事實。2.調查巨某公司協(xié)助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至政府相關部門溝通案涉項目土地競買、土地價款以及相關投資建設的事實。3.調查政府部門就《項目合同》中所述濕地運動公園土地同意交付項目公司投資建設,但因項目公司不投入資金,至今沒有開工的事實。4.調查《轉讓協(xié)議》已經政府部門備案或留存、知悉,政府部門基于知悉該協(xié)議書,與巨某公司、永利公司簽署《補充協(xié)議一》的事實。證明事項:1.案涉土地的競買過程已經履行了《項目合同》,同時,永利公司和海利公司的成立及競買土地的行為均符合《項目合同》的約定。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及永利公司、海利公司否認上述事實,顯然是惡意違約。2.巨某公司履行了協(xié)助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案涉土地競買、土地價款以及相關投資建設的工作,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及永利公司、海利公司應該向巨某公司支付業(yè)務拓展費。3.政府部門同意交付《項目合同》中所述濕地運動公園土地給項目公司投資建設,但因項目公司不投入資金,至今沒有開工,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及永利公司、海利公司顯然惡意違約。4.《轉讓協(xié)議》已經政府部門備案或留存、知悉,據(jù)此政府部門與巨某公司、永利公司簽署《補充協(xié)議一》。
一審法院于2017年9月13日向雙臺子區(qū)政府發(fā)出《協(xié)助調查取證函》,但雙臺子區(qū)政府在收到此函后未在指定期限內給該院作出答復。2018年8月28日,巨某公司就前述調查事項再次向該院遞交申請,雙臺子區(qū)政府亦不予答復。未答復情況已通過電話告知巨某公司。
永利公司于2016年4月15日向一審法院遞交《調查收集證據(jù)申請書》,申請法院向盤錦土地交易中心調取如下證據(jù):1.永利公司于2010年7月23日申請競買PT2010-7-49、PT2010-7-50、PT2010-7-51三個地塊的土地使用權而向盤錦土地交易中心遞交的競買申請書、競買人登記表、競買報價單的原件。2.永利公司于2011年4月13日申請競買PT2011-6-23地塊而向盤錦土地交易中心遞交的競買申請書、競買人登記表、競買報價單的原件。3.2011年4月13日至2011年4月25日期間,巨某公司作為競買人之一參與PT2011-6-23地塊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競買活動(詳細信息見2011年第6期盤錦市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的相關依據(jù),包括競買申請書、繳納競買保證金等財務資料、撤回競買申請等證據(jù)原件。證明事項:上述地塊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依法通過公開掛牌交易方式進行,不是協(xié)議出讓;永利公司競買成功,不是依據(jù)《項目合同》取得;巨某公司也參加了競買并最終自愿撤回競價,同時掛牌交易程序完全公開合法,不是將競價主體限定為巨某公司或項目公司。
一審法院于2017年3月23日向盤錦國土局調取證據(jù),該局提供了永利公司申請調取的證據(jù)1、2的全部證據(jù)的原件,證據(jù)3未查到。
海利公司于2016年4月15日向一審法院遞交《調查收集證據(jù)申請書》,申請法院向盤錦土地交易中心調取如下證據(jù):1.海利公司于2011年12月14日申請競買PT2011-11-56(2)、PT2011-11-57(2)兩個地塊的土地使用權而向盤錦土地交易中心遞交的競買申請書、競買人登記表、競買報價單的原件。2.海利公司于2012年6月15日申請競買PT2012-3-22地塊而向盤錦土地交易中心遞交的競買申請書、競買人登記表、競買報價單的原件。證明事項:除土地地塊號外,同永利公司調取證據(jù)證明事項的1、2。
一審法院于2017年3月23日向盤錦國土局調取證據(jù),該局提供了海利公司申請調取的證據(jù)1的全部證據(jù)的原件及2中PT2011-11-57(2)競買人登記表和競買申請、承諾書的原件。
一審法院認為:巨某公司與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于2009年10月26日簽訂《轉讓協(xié)議》約定,將巨某公司與雙臺子區(qū)政府簽訂的《項目合同》中屬于巨某公司的全部權利義務轉讓給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享有和履行,由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替代巨某公司對上述項目進行投資建設。但《轉讓協(xié)議》約定轉讓的權利義務存在違法內容,即巨某公司與雙臺子區(qū)政府于2009年5月16日簽訂的《項目合同》約定的土地出讓價格為16.1萬元/畝及高出部分由政府承擔,招標拍賣掛牌交易過程中政府確保巨某公司摘牌成功,巨某公司預先交納給雙臺子區(qū)政府部分土地價款等有關限定土地價格及排斥其他投標人等內容不具有合法性。同時,《轉讓協(xié)議》約定轉讓的權利義務存在不確定性,即《項目合同》約定巨某公司組團進行商業(yè)、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開發(fā)建設,權利義務的具體實施履行還有待通過成立項目開發(fā)經營公司,履行土地使用權出讓、項目報批等一系列審批程序才能實現(xiàn),即巨某公司將未實際取得的合同權利義務進行轉讓,其轉讓的相關權利能否實現(xiàn)屬于待定狀態(tài)。因此,《轉讓協(xié)議》關于巨某公司享有的土地價格優(yōu)惠等土地使用權取得的內容將會損害國家利益,不具有可轉讓性,雙方當事人應當屬于明知,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的規(guī)定,《轉讓協(xié)議》為無效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根據(jù)本案已查明事實,永利公司通過盤錦市政府土地掛牌出讓方式取得了PT2010-7-49地塊、PT2010-7-50地塊、PT2010-7-51地塊及PT2011-6-23地塊的土地使用權證,土地使用權面積共506380.7平方米(95041.4平方米+97694.7平方米+137492.8平方米+176151.8平方米)約759.57畝,成交總價款64622萬元(11600萬元+12300萬元+20100萬元+20622萬元),成交單價約每畝80萬元左右。同時,永利公司還繳納了契稅25848800元(1760萬元+8248800元)、印花稅323110元(22萬元+103110元),合計26171910元。海利公司取得了PT2011-11-56地塊、PT2011-11-57地塊的土地使用權證,另受讓了PT2012-3-22地塊(尚未取得土地使用證),土地使用權面積共488749.6平方米(148502.5平方米+145476平方米+19477.1平方米)約733.13畝,成交總價款53303萬元(16030萬元+15704萬元+21569萬元),成交單價約每畝70萬余元。同時,海利公司還繳納了契稅21321200元(12693600元+8627600元)、印花稅266515元(158670元+107845元)、土地交易服務費1327000元(68萬元+647000元),合計22914715元。根據(jù)永利公司和海利公司提供的競買手續(xù)及交納土地出讓金的數(shù)額看,永利公司與海利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權面積合計995130.3平方米(永利公司506380.7平方米+海利公司488749.6平方米)約1492.71畝,成交總價款117925萬元,成交單價約每畝79萬余元,兩個公司另繳納了相關稅費。巨某公司沒有提供政府另行給予永利公司和海利公司實際成交價格與《項目合同》約定巨某公司享有的每畝16.1萬元的差額補償或減免的證據(jù)。因此,永利公司和海利公司均是通過合法的競買方式初次取得土地使用權和案涉項目的開發(fā)建設的權利,到目前為止本案沒有發(fā)現(xiàn)有損害國家利益的事實發(fā)生,無應收歸國家所有的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關于巨某公司要求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返還的前期投入費用2500萬元及利息。結合《轉讓協(xié)議》及巨某公司、嘉德利公司、英匯(香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三方于2011年9月3日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書》確認,巨某公司最初持有永利公司的25%股份實際并未認繳出資,其中20%為代持,實際占5%股份。雖然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在《承諾書》中確認巨某公司以前期投入費用持有永利公司5%股份,在符合條件后以現(xiàn)金形式退回給巨某公司,但巨某公司無實際發(fā)生費用的證據(jù)。因此,巨某公司請求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返還前期投入費用2500萬元及利息的主張,沒有充分證據(jù)支持,該院不予采納。
關于巨某公司主張的轉讓款8941.6萬元及利息。永利公司于2009年11月24日成立,巨某公司并無其與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或指定的股東)共同投資的充分證據(jù)。同時,2011年5月20日,雙臺子區(qū)政府與巨某公司、永利公司簽訂《補充協(xié)議一》中,雙臺子區(qū)政府與巨某公司確認永利公司是根據(jù)《項目合同》約定成立的項目公司,系遼河左岸文化城項目的實施主體。在該補充協(xié)議中,并未提及《轉讓協(xié)議》及履行內容,看不出雙臺子區(qū)政府已知曉巨某公司將《項目合同》進行轉讓及永利公司實際股權情況。因此,雙臺子區(qū)政府在該《補充協(xié)議一》中所作的確認,不能表明永利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fā)建設符合《轉讓協(xié)議》關于雙臺子區(qū)政府進行確認的相關約定。巨某公司也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海利公司為《轉讓協(xié)議》約定的項目公司,承接巨某公司在《項目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得到了雙臺子區(qū)政府的確認?!俄椖亢贤分械臐竦剡\動公園項目亦未進行開發(fā)建設,巨某公司是否盡力做了協(xié)調工作亦無合理解釋。因此,永利公司、海利公司實際取得土地使用權是否與《項目合同》有關,巨某公司是否有加強與雙臺子區(qū)政府聯(lián)系和溝通的作為,巨某公司沒有提供相應證據(jù)。盡管飛天利公司和嘉德利公司曾承諾支付首期轉讓款,且飛天利公司實際給付巨某公司轉讓款3000萬元,但巨某公司并不享有《轉讓協(xié)議》中的項目轉讓方的實際權利,又不能證明巨某公司滿足了其應盡力協(xié)助飛天利公司和嘉德利公司及項目公司解決增加費用等問題。因此,《轉讓協(xié)議》無效及轉讓方巨某公司履行不能的責任不在于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已支付的3000萬元轉讓費,系自愿給付巨某公司的報酬,巨某公司要求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再給付轉讓款8941.6萬元及利息,缺乏實際轉讓行為的充分證據(jù),該院不予支持。
關于巨某公司主張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應承擔未履行向項目公司賬戶匯入5000萬元的違約金2000萬元?,F(xiàn)巨某公司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永利公司、海利公司系其按照《轉讓協(xié)議》約定與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項目公司(《轉讓協(xié)議》中有的地方表述為“項目經營開發(fā)公司”),故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向項目公司投資數(shù)額和期限與巨某公司無關,不應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因此,巨某公司的此項主張不成立,該院不予支持。
關于巨某公司要求永利公司、海利公司承擔每畝9000元的拓展費共13434300元?,F(xiàn)巨某公司證明不了永利公司、海利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權和案涉項目的開發(fā)建設權利系其履行項目轉讓協(xié)議約定義務的結果,其主張的該項轉讓對價,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該院不予支持。
巨某公司主張各被告應承擔各款項及費用的連帶給付責任,其理由為: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系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的關聯(lián)公司、實際控制公司;王俊成系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且各公司及王俊成均參與案涉項目實施。對于該項主張,巨某公司所依據(jù)的各款項及費用給付請求不成立;英匯公司、王俊成非合同一方的當事人,與本案合同項下的權利義務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各公司之間存在關聯(lián)關系承擔連帶責任也無任何事實依據(jù),故巨某公司要求上述公司及個人對其請求的各款項及費用承擔連帶給付責任的訴訟理由及請求,于法無據(jù),該院不予支持。
巨某公司如因《轉讓協(xié)議》發(fā)生了實際費用或遭受了其他經濟損失,可另行訴訟。
綜上所述,巨某公司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巨某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781052元,由巨某公司負擔。
二審庭審后,巨某公司提交《調查取證申請書》,請求調取:1.盤錦市雙臺子區(qū)經濟開發(fā)投資有限公司與永利公司自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的財務往來賬目;2.盤錦市雙臺子區(qū)經濟開發(fā)投資有限公司與海利公司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財務往來賬目。
本院對一審查明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另查明,2011年9月3日,永利公司修改公司章程,約定巨某公司原10.7981%股份轉由嘉德利公司所有。2011年9月7日,永利公司提交的《外商投資企業(yè)變更(備案)登記申請書》申請股權變更。同日,遼寧省盤錦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制發(fā)(盤)市監(jiān)外資變準字〔2011〕第1100208153號《外商投資企業(yè)變更登記通知書》,批準永利公司前述申請,將永利公司投資人由英匯(香港)國際有限公司、巨某公司、嘉德利公司變更為英匯(香港)國際有限公司、嘉德利公司。
二審庭審后,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永利公司、海利公司、英匯公司、王俊成一并向本院提交《情況說明》,表示在接受本案一審判決的前提下,均對永利公司已向巨某公司支付的3000萬元放棄主張相關權利。
本院認為:根據(jù)各方當事人的訴辯主張,本案的焦點問題為:1.本案《轉讓協(xié)議》的效力;2.巨某公司主張的轉讓款8941.6萬元及利息應否支持;3.巨某公司主張拓展費13434300元以及違約金2000萬元應否支持;4.巨某公司主張的前期投入費用2500萬元及利息應否支持。
一、關于《轉讓協(xié)議》的效力問題
《轉讓協(xié)議》的核心內容,是將巨某公司與雙臺子區(qū)政府簽訂的《項目合同》中屬于巨某公司的全部權利義務,轉讓給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享有和履行,由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進行投資建設及收益?!俄椖亢贤分邪思s定的土地出讓價格為16.1萬元/畝,高出部分由政府承擔,招標拍賣掛牌交易過程中政府確保巨某公司摘牌成功,巨某公司預先交納給雙臺子區(qū)政府部分土地價款等內容。雖然《轉讓協(xié)議》包含了《項目合同》中關于確保土地出讓價格、確保巨某公司摘牌成功等內容,但是,《轉讓協(xié)議》是以巨某公司可以實現(xiàn)價格條款為前提,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實現(xiàn)項目收益實際權利,并非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直接違反法律規(guī)定。因此,在飛天利公司、嘉德利公司已按該協(xié)議部分實際履行的情況下,徑行認定協(xié)議無效,不符合本案實際。本案中,確定雙方權利、義務以及法律責任,仍應以合同當事人實際履行情況為準。
二、關于巨某公司主張的轉讓款8941.6萬元及利息問題
巨某公司主張轉讓款8941.6萬元及利息,核心理由是:巨某公司已按《轉讓協(xié)議》約定履行了合同義務,特別是成立了永利公司、海利公司兩個項目公司,項目公司已經實際取得了開發(fā)項目,獲得了開發(fā)收益,并且,政府給予了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并通過其他方式,變相負擔了超過16.1萬元/畝價格部分的成本。
首先,永利公司、海利公司通過公開招拍掛方式,取得本案土地使用權面積合計約1492.71畝,成交總價款117925萬元,成交單價約每畝79萬余元,兩個公司另繳納了相關稅費。永利公司、海利公司實際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單價與《轉讓協(xié)議》約定的數(shù)額差異較大,巨某公司未能按照《轉讓協(xié)議》約定完成土地使用權的價格的義務,而該義務為雙方《轉讓協(xié)議》的核心條款,也即巨某公司未能完成《轉讓協(xié)議》約定的核心義務。其次,巨某公司主張政府通過其他方式,變相負擔了超過16.1萬元/畝價格部分的成本,巨某公司并就此在一審、二審中均提交調查申請,用以證明其主張。但是,巨某公司的該主張僅為主觀推斷,并無證據(jù)予以證明或提供初步線索資料。一審法院就巨某公司的申請,已進行兩次相應調查,并未得出該主張客觀性的結論;二審庭審中,巨某公司再次提出調查申請,并稱該主張依據(jù)是向政府有關工作人員了解,但其仍未能提供客觀證據(jù)予以證明。巨某公司二審提交的《調查取證申請書》亦為了證明該主張,其在無客觀依據(jù)的情況下,僅憑主觀推斷即要求人民法院啟動程序調取案外人財務往來賬目,不具有合理性。最后,巨某公司另主張,政府的優(yōu)惠內容具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但是,《轉讓協(xié)議》中約定的優(yōu)惠內容僅是籠統(tǒng)的意向性方案,內容并不明確,不可量化和具體化,巨某公司并未舉證證明具體內容,其主張不具有客觀性。綜合以上三點,巨某公司未能完成《轉讓協(xié)議》約定的主要義務,在現(xiàn)有證據(jù)情況下亦不能證明其前述核心理由能夠成立,一審法院未予支持其關于轉讓款8941.6萬元及利息的訴請,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三、關于巨某公司主張的違約金2000萬元以及拓展費13434300元問題
巨某公司主張違約金2000萬元,其理由為對方違反《轉讓協(xié)議》約定,未向項目公司轉款,屬于合同違約,應按合同支付違約金;主張的拓展費13434300元,其理由為《轉讓協(xié)議》約定。但是,無論是違約金抑或是拓展費,其成立的前提均為巨某公司履行了合同義務或實際支出款項,取得了具有向合同相對方主張權利的基礎。如前所述,本案中,巨某公司未能證明其已完成《轉讓協(xié)議》約定的主要義務,亦未能證明其已實際付出合法拓展費的證據(jù),其不能依據(jù)《轉讓協(xié)議》主張相應對價。一審法院未予支持巨某公司的該二項訴請,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四、關于巨某公司主張的前期投入費用2500萬元及利息問題
巨某公司主張該2500萬元及利息的依據(jù)是《承諾書》。根據(jù)本案查明事實,2011年9月3日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書》確認,巨某公司最初持有永利公司的25%股份實際并未認繳出資,其中20%為代持,其余5%股份為巨某公司所有。在飛天利公司陸續(xù)向巨某公司轉款3000萬元的情況下,巨某公司轉讓了其持有的股份。雖然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在《承諾書》中確認巨某公司以前期投入費用持有永利公司5%股份,在符合條件后以現(xiàn)金形式退回給巨某公司,但該承諾實質是以巨某公司完成《轉讓協(xié)議》義務情況,以及巨某公司前期投入費用存在為前提,現(xiàn)巨某公司未能證明其已完成合同義務,在本案審理中,巨某公司亦未提供實際發(fā)生該費用的證據(jù)。并且,《承諾書》約定了“巨某公司應盡力協(xié)助飛天利公司和嘉德利公司及項目經營公司解決增加費用問題”,巨某公司未能證明其已按前述約定履行了盡力協(xié)助解決增加費用等關鍵問題。因此,一審法院未予支持巨某公司返還前期投入費用2500萬元及利息的主張,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另外,巨某公司要求除飛天利公司及嘉德利公司外的各被上訴人應承擔各款項及費用的連帶給付責任。一審法院從巨某公司不具備訴訟請求依據(jù)、請求權基礎以及合同相對性等方面原因,未予支持其該項主張,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綜上,巨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781051.50元,由中山市巨某古某某發(fā)展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張代恩
審判員 仲偉珩
審判員 季偉明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書記員 王曉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