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6130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陳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成宇,江蘇恒森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月,江蘇恒森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唐某某。
原審第三人:江蘇昌潤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徐云生,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沛亮,江蘇維爾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徐云生。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沛亮,江蘇維爾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楊偉胤。
再審申請人陳某因與被申請人唐某某、原審第三人江蘇昌潤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潤公司)、徐云生、楊偉胤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蘇民終109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陳某申請再審稱,(一)(2018)蘇0706民初4113號楊偉胤與昌潤公司股東資格確認糾紛一審判決書和(2019)蘇07民終759號楊偉胤與徐云生、昌潤公司二審裁定書中對唐某某轉讓土地的價格認定是2493萬元。該民事判決書和民事裁定書作為新證據足以證明原判決錯誤。(二)唐某某委托江蘇首佳土地評估測繪事務所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13日出具的土地和房產評估報告顯示,土地使用證編號(2018)XP004562土地估價為3240.19萬元,土地使用證編號(2010)XP006515土地估價是1183.07萬元,連云港市旺達房產估價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出具的新浦區(qū)道浦路東側的房屋在未拆除的情況市場價格是1579.14萬元。唐某某的土地成交價格2493萬元比土地評估價格4423.26萬元低了44%,低于市場價格30%,屬于低價出讓,這數字中尚未將房產價格1000多萬元計算在內。(三)根據國土部門編號LTC2010-110#資料,2010年連云港云泰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購買位于新浦開發(fā)區(qū)地塊凈地每畝價格是50.33萬元。2011年6月22日唐某某出讓的82.19畝土地價格即使參照前一年相鄰地塊的50.33萬元每畝的成交價格,總價是在4135.8萬元,唐某某的土地成交價格2493萬元比土地市場價格4135.8萬元低了39.7%,也低于市場交易價格的30%,這數字中尚未將房產價格1000多萬元計算在內,況且連云港的土地價格是每年在上漲。(四)2011年5月,楊偉胤、徐云生等人通過評估唐某某凈地價格為3782萬元的土地在交通銀行連云港分行為其擔保貸款3000萬元,后該款被楊偉胤、徐云生使用。但該宗土地評估報告書仍存檔在交通銀行貸款審批資料里,該份評估報告是按照交通銀行連云港分行、楊偉胤、徐云生、唐某某等人認可的土地評估報告計算,唐某某的土地成交價格2493萬元比3782萬元的市場評估價格低了38%,這3782萬元評估價格中尚未將房產價格1000多萬元計算在內。因此,唐某某與昌潤公司的土地轉讓合同行為已經嚴重侵犯了唐某某債權人陳某的利益。綜上,陳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規(guī)定申請再審。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再審審查的主要問題是:唐某某與昌潤公司簽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是否存在可以被撤銷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痹摋l規(guī)定的“受讓人知道該情形”是指受讓人在受讓時知道受讓行為侵害了其他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并同時知道轉讓價格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就此,結合本案一、二審本院評述如下:
關于昌潤公司在與唐某某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時是否知道轉讓行為侵害陳某合法權益的問題。判斷受讓人受讓債務人財產是否具有主觀惡意、是否知道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應當依據受讓財產時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如果僅以債權形成時間早于財產轉讓時間為標準,從而否定債務人其后已經完成的民事行為的合法性,顯然與立法本意不符,也不利于穩(wěn)定交易秩序。一審查明,陳某與唐某某的借款時間形成于2008年5月11日,時間上確實早于唐某某于昌潤公司簽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然,陳某在一、二審均未能舉證證明昌潤公司在簽訂合同時知曉轉讓行為會損害陳某的合法權益。其在再審申請中提供的證據,也無法充分證明昌潤公司存在知曉情形。
關于昌潤公司與唐某某之間的土地受讓價格是否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的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九條的規(guī)定,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才可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陳某再審申請中提供新證據擬證明昌潤公司與唐某某對涉案土地轉讓價款金額為2493萬元,并主張該價格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但是根據本案原審法院已經查明的事實,昌潤公司與唐某某辦理土地過戶手續(xù)時是以2493萬元為基礎繳納土地轉讓契稅。該價格系評估公司評估所得,土地管理部門以此為基數計算相應稅費,且昌潤公司股東楊偉胤與唐某某之間亦存在債權債務關系,雙方具有以唐某某土地使用權抵沖債務的意思表示,故陳某主張涉案土地轉讓價款為明顯不合理低價尚缺乏充分證據證明。陳某并主張2010年相鄰地塊的土地交易價格可以證明唐某某與昌潤公司就涉案土地的轉讓價格為明顯不合理低價,但影響土地價格的因素繁多,相鄰土地并不必然有相近的土地交易價格。綜上,陳某作為再審新證據提交的民事判決書和裁定書并不能充分證明唐某某與昌潤公司之間的土地轉讓價格屬于“明顯不合理的低價”。
綜上,陳某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陳某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尹穎舜
審判員 張愛珍
審判員 肖 峰
二〇二〇年三月二十四日
法官助理徐晨
書記員徐偉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