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6056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吉林省高等級公路建設局。住所地:吉林省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浦東路2077號。
法定代表人:孟昕,該局局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田大原,吉林衡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越,吉林衡豐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吉林長白山吉源礦泉飲品有限公司。住所地: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蒙江鄉(xiāng)新建村。
法定代表人:**明,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小健,北京市天同(沈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曹琳,北京市天同(沈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二審被上訴人(一審第三人):營城子至松江河高速公路靖宇段征地拆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靖宇縣高速公路建設征地拆遷領導小組辦公室)。住所地: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靖宇鎮(zhèn)河北一道街。
法定代表人:李東軍,該辦公室主任。
再審申請人吉林省高等級公路建設局(以下簡稱高建局)因與被申請人吉林長白山吉源礦泉飲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源公司)及一審第三人營城子至松江河高速公路靖宇段征地拆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靖宇縣高速公路建設征地拆遷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鄰關系糾紛一案,不服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9年10月9日作出的(2018)吉民終69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高建局申請再審稱:(一)一、二審法院對本案性質認定錯誤,本案系行政征收糾紛,不能認定為相鄰關系糾紛,也不屬于民事案件受理范圍,且案涉水廠已被案外人收購,吉源公司不具備適格原告資格;(二)一、二審法院事實認定錯誤,吉源公司水廠在建廠之初就沒有考慮水廠與道路的合理距離,不符合相關標準,營松高速公路的修建與吉源公司的損失之間沒有因果關系;(三)案涉各項鑒定結論均不合理,不能作為認定吉源公司損失的依據,且一、二審法院判決高建局承擔鑒定結論認定的各項費用的80%,數額明顯偏高。綜上,高建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
吉源公司答辯稱,一審法院將本案案由確定為相鄰關系糾紛并無不當。本案鑒定程序符合法律規(guī)定,鑒定人員出庭接受質詢,并對高建局的異議進行合理答復。高建局的再審申請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吉源公司請求駁回高建局的再審申請。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系相鄰關系糾紛。根據高建局的再審申請和吉源公司的答辯意見,本案的爭議焦點是:(一)一審法院認定本案案由為相鄰關系糾紛是否恰當,吉源公司是否具備適格原告資格;(二)高建局建設營松高速公路與吉源公司主張的損失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三)案涉鑒定結論能否作為認定吉源公司損失的依據。
(一)關于一審法院認定本案案由為相鄰關系糾紛是否恰當,吉源公司是否具備適格原告資格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guī)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本案中,營松高速公路與吉源公司水廠地理位置彼此相鄰,屬于相互毗鄰的不動產。高建局系營松高速公路的建設主體,吉源公司作為水廠的所有權人,因營松高速公路的建設與水廠的距離不符合相關標準,影響吉源公司生產經營,吉源公司可以起訴高建局賠償損失,一審法院確定本案案由為相鄰關系糾紛并無不當。至于吉源公司被案外人收購的情況,并不影響其作為適格原告提起本案訴訟。高建局的該項再審申請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二)關于高建局建設營松高速公路與吉源公司主張的損失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問題
2012年5月28日,白山市利發(fā)地礦測繪有限公司出具《關于吉源公司位于靖宇縣靖宇鎮(zhèn)新建屯工業(yè)用地與營松高速公路邊界柵欄距離測量的說明》,勘測結論為:“吉源公司生產車間西南房角與營松高速公路隔離柵最近距離為9.90米;灌裝車間與營松高速公路隔離柵最近距離為29.13米。”2012年11月7日,吉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向吉源公司出具《關于對吉源公司食品生產許可有關問題的答復》稱:“考慮到營松高速公路距企業(yè)生產區(qū)較近,對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依據《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國家質檢總局令第129號)以及食品生產許可的有關規(guī)定,現對食品生產許可有關問題答復如下:吉源公司現有生產條件不具備換發(fā)證條件?!庇纱丝梢姡垂疚茨軗Q領食品生產許可證、不能繼續(xù)生產經營,是因為高建局建設營松高速公路與吉源公司水廠距離較近,導致吉源公司現有生產條件不符合相關規(guī)定。至于高建局主張吉源公司水廠在營松高速公路建設前就不符合與附近道路距離標準問題,本案中,在營松高速公路建設前,吉源公司一直可以正常換領食品生產許可證,證件有效期至2011年12月8日,吉源公司的生產經營從未受到水廠附近其他道路的影響;而營松高速公路建設后,吉源公司水廠的生產條件不符合食品生產許可證換證條件,無法繼續(xù)生產經營。該事實進一步表明高建局建設營松高速公路與吉源公司主張的損失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本院對于高建局的該項再審申請理由不予支持。
(三)關于案涉鑒定結論能否作為認定吉源公司損失的依據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鑒定。當事人申請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確定具備資格的鑒定人;協(xié)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本案中,高建局和吉源公司對損失數額爭議較大,一審法院根據吉源公司申請,依法委托鑒定機構進行鑒定,鑒定程序合法。庭審中,鑒定人員出庭接受質詢,一審法院采信鑒定結論作為認定吉源公司損失的依據并無不當。關于高建局主張一、二審判決其承擔鑒定結論確定損失數額80%責任明顯過高的問題,一、二審法院在綜合考慮營松高速公路建設的公益性和吉源公司經營利潤不確定性等因素的基礎上,酌定高建局承擔吉源公司經鑒定得出的各項損失的80%并無不當。高建局主張鑒定結論不能作為確定損失依據的再審申請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高建局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規(guī)定的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吉林省高等級公路建設局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余曉漢
審判員 李盛燁
審判員 丁俊峰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法官助理池騁
書記員周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