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5768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玉林,黑龍江博名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姜雅馨,黑龍江博名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柴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玉林,黑龍江博名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姜雅馨,黑龍江博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哈爾濱元盛房地產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qū)勝利街18委7組。
法定代表人:陳奎英,該公司董事長。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陳奎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q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于靜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
再審申請人楊某某、柴某某因與被申請人哈爾濱元盛房地產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盛公司)、陳奎英、于靜華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黑民終75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楊某某、柴某某申請再審稱,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六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事實與理由:2007年5月3日,楊某某、柴某某將借款本金1000萬元出借給元盛公司,明確約定利息為年利率30%,并有《借據(jù)》為證,故雙方之間形成的是借款合同關系。而《三期工程合作協(xié)議書》是對之前借款合同關系的變更,故《三期工程合作協(xié)議書》解除后,楊某某、柴某某與元盛公司之間應當恢復為借款合同關系。本案應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元盛公司應按照年利率24%的標準向楊某某、柴某某支付借款利息,二審法院認為“此后按照欠款即應付利息的原則,元盛公司亦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給付楊某某利息”,屬于適用法律錯誤。元盛公司應給付楊某某、柴某某1744萬元及1000萬元的利息(自2010年6月11日起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
本院經審查認為,楊某某、柴某某申請再審主張元盛公司應給付楊某某、柴某某1000萬元的利息,自2010年6月11日起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根據(jù)原審查明的事實,元盛公司、于靜華、王世慶、楊某某于2010年6月10日簽訂了《三期工程合作協(xié)議書》,約定王世慶、楊某某以2100萬元出資,在項目中的投資比例占35%。故自2010年6月11日起,借款已轉為投資款。雖該協(xié)議現(xiàn)已被解除,但因《三期工程合作協(xié)議書》中并沒有明確約定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F(xiàn)楊某某、柴某某主張《三期工程合作協(xié)議書》解除后雙方之間恢復為借款合同關系且元盛公司應按照年利率24%標準支付相應利息,缺乏合同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理由不能成立。
綜上,楊某某、柴某某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楊某某、柴某某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余曉漢
審判員 張代恩
審判員 仲偉珩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法官助理湯化冰
書記員劉美月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