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5189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反訴被告,二審上訴人):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南京市北京西路5號。
法定代表人:王斌,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何曼,天津諾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濤,天津諾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新疆中泰礦冶有限公司。住所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西溝路口東側。
法定代表人:江軍,該公司董事長。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中南二路12號。
法定代表人:陳新軍,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反訴原告,二審被上訴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丁卯橋路138號。
法定代表人:沙利民,該公司董事長。
再審申請人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江公司)與被申請人新疆中泰礦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泰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南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建三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本院(2019)最高法民終34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中江公司申請再審稱,有新的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判決,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適用法律確有錯誤,本案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應當再審,請求:1.撤銷二審判決;2.將本案發(fā)回重審或改判;3.判令確認《中泰化學阜康100萬噸/年電石項目動力站工程#1、#4機組及部分附屬項目建筑工程》(以下簡稱《分包合同》)無效;4.判令電建三公司向中江公司支付拖欠工程款暫計人民幣6203.46萬元(最終以調整電建三公司代付金額后的金額為準),并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相應利息(自2012年6月23日起計至判決生效之日)。中泰公司、中南公司在尚未支付工程款范圍內承擔連帶清償責任;5.本案一、二審案件受理費、鑒定費由電建三公司、中泰公司、中南公司承擔。具體理由如下:1.案涉工程屬電力建設工程而非一般建設工程,只有具有電力行業(yè)工程造價咨詢企業(yè)資質的鑒定單位方可對案涉工程進行鑒定。一審法院指定的鑒定單位新疆新華遠景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鑒定機構”)沒有電力行業(yè)工程造價咨詢企業(yè)資質,故不具備本案鑒定資格,一審法院指定其為鑒定人嚴重程序違法,本案應指定有專門資質的鑒定機構重新鑒定。2.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的技術人員不具有電力工程造價專業(yè)資格證書,亦非從事電力工程造價專業(yè)工作,不具有本案鑒定資格。3.本案一、二審判決均以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報告》的鑒定結論作為判決依據(jù),嚴重錯誤。4.即便案涉《分包合同》有效,《鑒定報告》亦存在諸多違反合同的嚴重錯誤?!斗职贤访鞔_約定了合同總價以外的合同價款調整、增加的合同條款,主要包括:另委工程、重大設計變更、主材價格波動。另委工程少算金額為1578.26萬元、重大設計變更少算金額為2437.1萬元、主材價格波動少算金額為766.32萬元?!惰b定報告》還存有其他漏算、少算及其他調整費用項目,共計約6144.87萬元。5.《鑒定報告》存在誤將中江公司完工工程計入電建三公司名下的情況,少算中江公司工程款545.04萬元。6.案涉工程地處新疆自治區(qū),鑒定單位錯誤地套用江蘇省定額計算水電費,多扣除了中江公司工程款128.85萬元。7.案涉工程地處嚴寒地區(qū),鑒定單位未按照嚴寒地區(qū)套用和執(zhí)行定額及相關費用,造成少算中江公司工程款約533萬元。8.鑒定單位認定中江公司實際完成工程量時,引用的固定合同總價系依據(jù)估算工程量測算,但其扣減中江公司工程量卻系按施工圖紙測算。鑒定單位未按同一標準、同一依據(jù)測算已完工、未完工工程量,計算方法嚴重錯誤并導致巨大的計算誤差。9.原審判決對中江公司變更及另委項目計價時,在鑒定報告已按合同約定下浮18%后,再次重復下浮18%,沒有合同依據(jù),嚴重錯誤,導致少判中江公司工程款100.32萬元。10.《分包合同》系違反“主體結構不得分包”、“工程不得二次分包”等強制性法律規(guī)定的無效合同,原審法院卻認定為有效合同,明顯錯誤。
本院經審查認為,關于新證據(jù)能否成立的問題。中江公司主張案涉系工程電力建設工程而非一般建設工程,只有具備電力行業(yè)工程造價咨詢企業(yè)資質的鑒定單位方可對案涉工程進行鑒定,本案鑒定機構及鑒定技術人員不具備相關鑒定資質,本案應重新鑒定。并提供《電力行業(yè)工程造價咨詢企業(yè)管理細則》《關于發(fā)布2015年度第一批獲得電力行業(yè)工程造價咨詢資質的企業(yè)名單的通知》《關于發(fā)布2015年度第二批獲得電力行業(yè)工程造價咨詢資質的企業(yè)名單的通知》《中江公司向北京市電力行業(yè)協(xié)會的咨詢函》、《北京市電力行業(yè)協(xié)會復函》《“魯班建北通”網(wǎng)站查詢資料》作為新證據(jù),予以佐證。經查,案涉工程雖為電石項目動力站工程,但中江公司負責施工的工程范圍為A標段工程項目中的土建工程,并非主體電力工程,該部分工程鑒定,無需鑒定機構具備電力行業(yè)工程造價咨詢企業(yè)資質,中江公司提交的新證據(jù)材料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七條對新證據(jù)的規(guī)定,本院不予采信。
關于案涉《分包合同》效力的問題。中江公司主張《分包合同》違反“主體結構不得分包”、“工程不得二次分包”等強制性法律規(guī)定,應為無效合同。經原審查明,案涉工程為電石項目動力站工程,工程核心及合同主要目的為機組設備的采購與安裝,電建三公司負責案涉工程施工的核心和主體工程,即設備機組的采購和安裝。而中江公司承接的工程范圍為A標段工程項目中的土建工程,并非主體工程,不屬于《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七十八條第二款第三項規(guī)定的“施工總承包單位將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分包給其他單位”的情形。中泰公司與中南公司作為聯(lián)合招標人,共同與電建三公司簽訂《施工合同》,將案涉A標段工程交由電建三公司施工。電建三公司系從發(fā)包人中泰公司處取得施工承包權利,為案涉A標段工程的施工總承包方,不屬于《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七十八條第二款第四項規(guī)定的“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建設工程再分包”的情形。故,原審認定《分包合同》合法有效,并無不當。
關于《鑒定報告》是否有誤的問題。中江公司主張《鑒定報告》存在漏算、少算及其他調整費用項目,共計約6144.87萬元。經查,一審法院組織鑒定人員針對中江公司主張的漏算、少算及其他調整費用項目進行質證,鑒定機構認為中江公司提出的項目或屬于合同內工程,或中江公司未提交證據(jù)原件及其他相關的證據(jù)予以佐證,原審法院認定《鑒定報告》不存在漏算、少算及其他調整費用項目,并無不當。中江公司主張《鑒定報告》存在誤將中江公司完工工程計入電建三公司名下的情況,少算中江公司工程款545.04萬元。因中江公司未提供相應的證據(jù)證明,本院不予支持。中江公司主張案涉工程地處新疆自治區(qū),鑒定單位錯誤套用江蘇省定額計算水電費,多扣除了中江公司工程款128.85萬元。經查,案涉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水電費是必然消耗,中江公司應按照合同約定承擔相關水電費。鑒定機構雖依據(jù)江蘇省建筑工程綜合預算定額測算水電費,但水電費單價系依據(jù)《分包合同》第4頁第5條(1)款(b)約定:“水費按4元/噸、電費按1元/度”進行核算。中江公司雖對水電費計算標準提出異議,但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鑒定機構對水電費的計算標準有誤,亦未提供其他計算標準。故,中江公司的該項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中江公司主張案涉工程地處嚴寒地區(qū),鑒定單位未按照嚴寒地區(qū)套用和執(zhí)行定額及相關費用,造成少算中江公司工程款約533萬元。經查,鑒定機構對上述問題回復,案涉工程位于北緯44°08’,不屬于《分包合同》所采用的《火力發(fā)電工程建設預算編制與計算標準》(2006年)中規(guī)定的北緯45°以北嚴寒地區(qū)。上述鑒定結論經過雙方當事人質證,中江公司雖提出異議,但并未提供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jù)和理由,本院不予支持。中江公司主張鑒定機構未按同一標準、同一依據(jù)測算已完工、未完工工程量,計算方法嚴重錯誤并導致計算誤差。經查,《分包合同》第六項約定:本工程總價包干,除合同另有規(guī)定外不作調整。合同專用條件第二條第8項約定:因中江公司不能滿足電建三公司里程碑節(jié)點計劃及施工作業(yè)計劃,電建三公司有權調減中江公司的施工范圍并另行安排其他單位進行施工,發(fā)生費用從合同價款中扣除。因此,鑒定機構對中江公司已完工程量和電建三公司完成的遺留工程量采取不同的鑒定標準,符合合同依據(jù)。中江公司主張原審判決對中江公司變更及另委項目計價時,在鑒定報告已按合同約定下浮18%后,再次重復下浮18%,沒有合同依據(jù),嚴重錯誤,導致少判中江公司工程款100.32萬元。經查,鑒定機構針對鑒定結論作出如下說明:無爭議部分鑒定金額依據(jù)《分包合同》約定,概算金額下浮18%得出鑒定意見。有爭議部分的設計變更、增加工作內容聯(lián)系單的鑒定金額均未扣除合同約定的30萬元。中江公司主張的上述變更及另委項目均屬有爭議部分,鑒定機構并未按照合同約定下浮18%計算金額,中江公司主張該部分金額存在重復下浮18%,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中江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應當再審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王云飛
審判員 陳 佳
審判員 張能寶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法官助理馬赫寧
書記員舒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